书城经济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4844800000011

第11章 职场经济学:让自己身价倍增(1)

20几岁的年轻人,走出校门,进入职场,这是一场化蝶的蜕变。你不再有学生时代的青涩,而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讲效率、重效益的企业文化中去。你要从选择职业时开始,就从经济的观点来预测未来,这将让你的未来更有前途。

了解一些关于职场的经济学常识,你的事业将不再迷茫,你的未来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稀缺效应:让自己不可替代

在2009年新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载入了一个全世界最昂贵的手机号码,号码是:6666666,它是卡塔尔电信运营商Qtel在2006年5月23日,以1000万卡塔尔里亚尔的成交价所拍得,按当时汇率水平计算,约合275万美元。而此前记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最昂贵的手机号码88888888则为中国四川航空公司所拥有,拍卖价为48万美元。

经济学的前提之一就是资源的稀缺性。像上文的手机号码等这种稀缺的产品,其价格通常会高得让人目瞪口呆。因这种带有吉祥数字的号码十分有限,而资源有限就不可能满足于每个人。所以,对于这些吉祥号码,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要想获取就只能出以高价。

由于人类对各种物品消费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自由取用,把这种可自由取用的物品称之为“自由取用物”,如空气和阳光;有的是不能自由取用的,而想需要获得这种有限资源,就只能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把这种不可自由取用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如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而这种“经济物品”却占绝大部分,因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一个是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另一个是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却是无限的。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是不够的。“稀缺”就是获取人们所需物品上存在的自然限制,因此,经济物品又称“稀缺物品”。

不可替代性是“稀缺”的一个重要特征。假如某一种东西能让其他物品替代,那么,它的价值自然就不会高。

卫国的美男子弥子瑕,很受卫灵公的喜欢。

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得了重病,他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可是家离京城又太远,为了能尽快赶回家去给母亲求医治病,于是他假传君令,用卫灵公的座车把他送回家。而卫国的法令规定凡私自驾君王马车的人必须受断足的刑法。卫灵公知道这件事情后,不但没有动刑责怪,反而夸赞弥子瑕是一个孝子,说他为了帮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不害怕。还有一次,弥子瑕陪卫灵公去果园里散步。弥子瑕看到一个又大又熟的蜜桃,便伸手摘了下来,可正当他吃到一半时,才想起了卫灵公在身边。于是,弥子瑕把吃剩的那一半递给了卫灵公,让他一起分享。而卫灵公却丝毫不在乎这是弥子瑕吃剩下的桃子,说:“你对我真是好啊,竟然强忍着馋劲把这么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

过了很多年,弥子瑕年纪大了,容颜也慢慢地变衰老了,卫灵公也就不怎么喜欢他了。弥子瑕稍有得罪,卫灵公不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就他,而且还要将弥子瑕的不是一一数落出来:“这个家伙,以前就曾假传君令,我的车子他擅自动用,并且目无君威,把吃剩的桃子也给我吃。到现在,他依然旧习不改,处处冒犯我!”

后来,卫灵公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口,治了弥子瑕的罪。

为什么弥子瑕的待遇前后截然不同呢?这是因为卫灵公喜爱的是弥子瑕以前的美貌,可后来随着容颜的逐渐衰老,所以他也不会再得到卫灵公的喜欢。

换言之,弥子瑕以前的容貌是不可替代的、稀缺的,而后来却成了可替代的。

不可替代的和稀缺的就体现着一种价值,这种价值不但存在于商品中,也能从人的身价上体现出来。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社会,人们知道,其自身的资源都很稀缺,一个成员在组织里有多大的替代性,也就是重要性,就决定了他在组织中所占份额的多少。假如一个人在组织中非常容易被替代,那么他自身的价值就不高,也就是说,假如一个人想要比别人具有更不可替代性,就必须要比别人有更高的身价。

在企业里,那些有才能、有技术的人为什么很受欢迎呢?原因是这个世界上有才能、有技术的人实在太少了,能够找到一个替代的人并非一件易事。像众多企业里,企业的核心技术被研发人员所掌握,这些人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一旦其他企业用重金把他挖走,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这些企业给研发人员的待遇都很乐观。如普通员工,他的替代品多,就算他不想干,想干的人有很多,企业很容易从劳务市场中找到,正是因为这一点,普通员工的工资跟管理层和技术层相比,差距很大。因此,那些著名企业的CEO的年薪,动不动就有几百万,而普通员工的年薪,则还不及他们的一个零头。

假如你想让自己获取与他们同样的待遇,必须先让本身也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感到不公平。

要想自己获取更好的回报,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投入”到达一定量时,有时候,就会有让你出乎意料的产出和回报。

曾经有一位飞机维修工程师,在国际知名飞机制造企业工作了多年,是飞机维修的专家,退休后除了偶尔去为一些企业做技术顾问外,就一直赋闲在家。

一次,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出现了故障,许多技术人员都不能找出原因,最后,航空公司决定请退休在家的老工程师出面。

老工程师首先听取完飞机检修员的问题汇报,然后,他又亲自去看了看飞机的几个部位。老工程师最后顺手拿起一个扳手,把几个地方的螺丝调换了一下位置。老工程师弄完后拍了拍手,便对随行的航空公司人员说:“问题已解决,你们去测试吧。”老工程师话一说完,便回家去了。

航空公司的人员觉得故障竟然这么简单就解决了,都有些不相信。但当技术人员对飞机再一次进行检查时,结果却显示为一切恢复正常。

航空公司后来接到了老工程师寄来的一个20000美元服务费账单。航空公司的负责人感到有些意外,便亲自去拜访了这位老工程师。负责人见到老工程师后便问:“您老要价怎么这么高?您在飞机上一共才看了5分钟,拧了几个螺丝。”

老工程师笑着回答:“拧螺丝只值2美元,但在哪拧,怎么拧才值19998美元。我用5分钟时间给你换来了一架运行完美的飞机。”负责人听完老工程师的回答,不再多说,立刻把填好的支票拿出来。

老工程师为什么能够轻易地获取航空公司的高额服务费呢?原因就在于他的稀缺性。因为飞机存在的问题,除他之外,没人明白该“怎么拧”,只有他能轻易地发现。航空公司的负责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地给他付出万元的支票,正是因为他知道了老工程师的稀缺性。

不可替代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

(1)自身具有一种天赋,像模特拥有高挑匀称的好身材和歌星拥有好嗓子等。

(2)以血缘关系获取,像高干子女拥有比一般人更多成功的机会和私营公司老板的儿女可以接手父母的事业等,这些全是他们以血缘关系获取的不可替代性。

(3)借助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取,像同学间的关系和战友间的关系等。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缘的地位也日益显现,其不可替代性日益增强。

(4)借助地缘关系,像企业不招聘外地人只招聘当地人。

若以上几种你全不具备,那只能以人力资本的投资来获取。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获取不可替代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要通过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获取更多资源,才能让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更牢固。

诚信效应:诚信是一种价值

约瑟·摩根在1835年还只是一位极普通的公司职员。他只要可以在稳定的收入之余获得一笔很小的外快,就足可以让他心满意足,从没想过要发什么大财。

一次偶然的机会,“伊特纳火灾”公司招募股东,条件是只需要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而不需要立刻拿出现金,就能成为股东。这正合当时没有现金却又想获取收益的摩根的意,就这样他注册成了这家小保险公司的股东。

可没想到,摩根先生成为股东后没多久,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遇到一场灭顶之灾,一家在此投保的客户突然遭遇了火灾。按规定,假如把赔偿金一次付清,保险公司就会面临破产。股东们一个个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便纷纷要求退股。

而这时的摩根认为,金钱和自己的信誉相比,信誉重要得多,经过再三斟酌,他便到处筹款,并且连自己的住房也卖掉了,以低价收购了全部要求退股的股份。他最后把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霎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名声大振。

就这样,保险公司被身无分文的摩根所拥有,但是,由于资金严重短缺,保险公司濒临破产。在万般无奈之下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理赔金一律双倍付出。

令摩根没料到的是,在人们的心目中伊特纳公司是一家诚实、讲信誉的保险公司,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没过多长时间,来伊特纳公司投保火险的客户便蜂拥而至。从此,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迅速崛起。

这样,摩根不但为公司赢得了信用资产,也挣取了利润。而信用资产不但让他永远受用,也让子孙得以继承。

后来主宰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的金融巨头I.P.摩根,就是约瑟·摩根的孙子。I.P.摩根的大女婿沙特利在他的日记中写着,在I.P.摩根生前,为众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最后一次所做的证词中,“信用”两个字就是其核心证词。

“信用创造学派”是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创立的,在他眼里,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就是货币;货币是由信用所创造;资本是由信用所形成。在财富的世界中没有比信用更宝贵的东西。

从经济学来说,提供信贷(Credit),就意味着把对某物(像一笔钱)的财产权给以让度,用来交换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时刻对另一种物品(像另外一部分钱)的所有权。这是在《新帕格雷夫经济大辞典》中对信用的解释。由此可见,信用和资本以及财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富人之所以富有,是因为他们真正弄懂了信用的价值所在。而信用又和资本以及财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果人们在财富上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信用,以富人为榜样。

“业不信不兴、人无信不立。”作为道德底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提出了诚信的巨大作用,而时至今日,在经济学中,诚信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有人这样说过,诚信是一个国家发展状况好坏的衡量标准。假如国民的诚信度低,就会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行为具有不可预期性和不确定性,商品的交易成本和投资的机会成本也就会变得很高,从而经济的运行效率低下,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就会严重浪费。

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村庄里,李一借了100两银子给王二,当时,他们之间既无书面的借据,也无书面的合同,以至于连还款的具体日期都没有说清。但李一并不担心王二会赖账,因为,假如王二真不还钱,李一就把这事告知全村人,让王二从那以后再也不可能从村子里借到钱,这样的话,代价就大了。因此,王二为了能继续借到钱,必定会信守承诺按时还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就算把想要再借钱的念头抛开,王二也要考虑自己的名声,若不信守承诺,那以后自己再次遭遇困难时,就没人敢帮了。所以,李一认为王二的承诺是可信的,而对王二来说,信守承诺也是他明智的选择。

在我国的小村庄里,人们大都能信守承诺,有学者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1)借款的人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去破坏自己的名声,他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长远利益。要知道,农民不但对自己的未来很关心,对后代的福利也很关心。因为他们要在这个村庄里祖祖辈辈的生活下去,因此,要想与其他同村人永远进行博弈,这种信誉就必须要遵守。

“父债子还”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直到现在,在农村,这一传统仍然有效。若父亲借钱不还,那么儿子就很难再借到钱。这也就是农村人不怎么愿意借钱给“光棍汉”的理由。

(2)如果一个人不守信用,全村人很快就会知道这一消息。社会学家研究表明,在乡村社会,“闲言碎语”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信誉机制的维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若某个人在干了坏事之后,没有被其他人知道,那么,他可能会继续干坏事。

(3)在农村,人们对违约者的惩罚很积极,方法就是断绝与他交易往来。

我们通过对“小村的故事”这个简化的经济学模型的理解,就能明白,理性的选择就是守信,只有诚实,才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原因是:第一,在市场经济的真正运行中,大部分人对于长远利益还是可以考虑的,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企业来说,就更是如此。第二,市场经济本身也有一套信誉的机制,其中,媒体报道的作用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