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24844000000038

第38章 唐朝卷唐朝卷·封建文化的璀璨巅峰(4)

“温八叉”:花间词派的鼻祖

温庭筠(约公元812年-公元870年),本名歧,字飞卿,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贵族家庭,少年时代便以才华横溢著称乡里。晚唐时期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为一韵,叉手八次后就告完稿,因此被称为“温八叉”、“温八吟”。温庭筠虽早年以词赋闻名于世,但后来却屡试不中。他性格放浪,不受拘束,一生坎坷,终身潦倒。他的诗词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遇,有时也反映时政。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精巧浓艳,清新明快,是花间派主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中国两位“门神”的来由

每到过年的时候,民间便会粘贴有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画像的“门神”,来看家护院、祈求平安。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我国很早便有贴门神的风俗。唐朝以后,除了从前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这两位武将作为门神。传说,唐太宗生病,听到外面有鬼魅叫喊,使得他彻夜不得安宁。因此,他便叫来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站在门外镇守,结果次日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相扰了。后来,唐太宗让人将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也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闻名唐朝的女诗人都有谁

唐朝是诗歌最绚烂的时候,在其三百年的历史中,诗人辈出,群星灿烂,其中独具风格的约有五六十家。而在众多诗人中,女诗人也有一百二十多位,比较杰出的有上官婉儿、武则天、李冶、晁采、刘采春、鱼玄机、薛涛、花蕊夫人徐氏等。而在这些杰出者中,最为有名的要数薛涛、李冶和鱼玄机。

薛涛的诗,以清词丽句见长,代表作有《送友人》、《题竹郎庙》等。李冶容貌俊美,天赋很高,从小便显露出诗歌才华,代表作有《相思怨》、《感兴》等。鱼玄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曾嫁李亿为妾,被弃,后出家改名为鱼玄机,其作品有《冬夜寄温飞卿》、《情书》等。

公孙大娘:宫廷的第一舞人

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宫廷的第一舞人。她擅长舞剑器,舞姿震惊天下。她在民间献艺的时候,看得人如山如海,被邀请到宫廷表演时,其他的人顿时逊色。公孙大娘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多种剑器舞。然而,公孙大娘虽有盛唐第一的技艺,最后却流落民间,寂寞而终。不过,据说当年的草圣张旭,看了她的剑器之舞,因此有了灵感,成就了落笔走龙蛇的绝世书法。诗圣杜甫,也是看了她的剑舞,写下了慷慨悲凉的《剑器行》。这位绝代佳人也将不再寂寞了。

疯疯癫癫的“草圣”:张旭

张旭(公元675年-公元750年),唐代书法家,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张旭才华横溢,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学识渊博。他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草书大家,经常喝得大醉,然后呼叫狂走,最后落笔成书,有时竟然用头发蘸墨书写,因此有“张颠”之雅称。有人说他粗鲁,其实他很细心,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他的灵感,然后融入到书法当中。他的草书笔墨恣肆,酣畅淋漓,好像龙腾虎跃,又像风驰电掣。

尝遍中国名茶的“茶圣”

陆羽(公元733年-公元804年),字鸿渐,季疵。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他精于茶道,并写成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后世誉为“茶圣”。他原是个因相貌丑陋而被遗弃的孤儿,后被寺庙的禅师收养,名字为智积禅师所起,之后他又进入戏班子当了“优伶”。河南尹李齐物很是赏识他,便将他介绍到邹夫子那里读书。读书之余,陆羽也常为邹夫子煮茶烹茗。

后来,他回竟陵定居在东冈村,在此后的生活中,他开始采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的茶叶资料,最后著成《茶经》一书。在他去世之后,他在茶业界的地位就渐渐突显起来。在茶叶市场上,他被奉为神明,凡是做茶叶生意的人,都将他的陶瓷像供在家里,认为这样有利于茶叶生意。

“颜筋柳骨”一词的来源

“颜筋柳骨”的“颜”是指颜真卿,“柳”是指柳公权。“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书法风格像筋、骨那样劲挺有力而又各具风格。

僧侣中走出的书法大家:怀素

怀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小时候便喜欢佛教,所以出家为僧。他的草书在当时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醉素”或者“张颠素狂”。怀素的书法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被称为“狂草”。

唐玄奘的取经记

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名陈炜,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河南人。他出身在一个世代儒学之家。他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往返经历了19年,旅程达一万里,所经历的国家为138个。回到长安后,又用19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翻译出佛经75部,凡1335卷,计1300万言。

赴日传法的中国僧人:鉴真

鉴真(公元688年-公元763年),唐代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称他为“天平之甍”,也就是说他的成就可以与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媲美。鉴真十四岁在大云寺为沙弥,跟着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到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前后有三年时间,后又返回扬州。当时的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邀请他赴日传佛,鉴真应允。他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他携带佛经、佛具及佛象,在天宝十二年抵达日本。这时他已双目失明,但依然努力弘扬佛法,传播中国文化并讲述医药知识。

“画圣”吴道子的绘画造诣

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画圣”的只有吴道子一人,他至今仍被人推崇,保持着画圣的荣誉。吴道子(约公元680年-公元759年),初名道子,玄宗召他入宫时改名道玄,仍以道子当别号,河南禹县人,自幼便失去父母,被迫跟随当时画壁画的画工做小学徒,他是天纵英才,很快就学会绘画的基本技法,不到20岁,便被誉为“穷丹青之妙”而名震一方。后来虽有人赏识他,要他做官,但他是个天赋的艺术家,对从政不感兴趣,辞去官务,直接跑到当时被称为东都的洛阳,一心从事壁画绘作。

吴道子是具有巨大创作热情的艺术家,他一生所画的壁画,仅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就有三百件之多。这些作品光辉灿烂,展现出了他艺术天才的异彩,并且每一幅壁画的构图和人物形态都没有雷同和重复。吴道子的壁画,最有名的要数《地狱变相图》了。这幅壁画不流于庸俗,让作孽的高官显贵也披上枷锁进入了地狱,使得人们知道善和恶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被当时的画家们所崇尚。他画的人物,生动活泼,别出心裁。吴道子的流风遗韵,影响到后来的千秋万世,现在的坊间画工仍将他奉为师祖。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人们将他尊为画圣,是对他永远的敬仰。

《唐宫仕女图》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的时代,也是仕女图的繁盛阶段。唐代仕女图端庄典雅、雍容华贵,其中最具盛名的仕女图大家有张萱和周昉等。张萱在盛唐时画贵族人物最为有名,他不仅能很好地表现上层贵族女子的仪容表情,还能刻画出“进京梧桐叶落黄”这种宫女被冷落的凄凉之情调。他的代表作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出身比较显贵,他多画宫廷女子,其特色是悠闲自在,容貌丰肥,衣榴劲简,色彩柔丽,独树一帜,其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展示了我国古代的仕女众生像,都是“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而《唐宫仕女图》系列则展示了唐代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众生像。它们所展现的贵族女子的生活情调,是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唐代文人的幸福生活

唐朝算是我国历史上国力最为强盛的时代,文化艺术也可谓达到了巅峰时代。

唐朝对待文人的政策是非常开明的,在开元年间,就封孔子为文宣王,颜回被封为公、闵子到子夏这些孔门贤人全部为侯,其他的孔子子弟被封为伯。而且唐代的翰林院,地位也是其他部门所不能相比的。不仅如此,唐朝的一些明君还善听谏言,重用文臣,这对文人地位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前代以来,做文章都要拘泥于骈偶对句,而唐朝则打破了窠臼,文风相对自由了许多。文人们可以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再像前代各朝那么拘束。文人入仕途也相对比前代容易得多,更让人惊喜的是,当时的文人老有所养,文人年老后是可以封官的,这也算是开历史之先河了。

盛唐女装可暴露无限吗

通常印象中雍容华贵、坦胸露乳的大胆开放女子形象大都出现在盛唐。白居易曾在他的诗中记载了当时女子对宽大衣装的喜爱:“风流薄梳洗,时世宽装束。”盛唐时代,唐女子的风格爱好确实是从柳腰水袖转为宽衣体胖。不过露胸不露胸纯属是个人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