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24839800000019

第19章 把奖励写在墙上(1)

奖励就像一颗蜜糖,孩子爱吃但却不能多吃。奖励太多就会甜到发腻,奖励太少又尝不到滋味,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一门学问。

奖励可以有很多形式,它可以是一件珍贵的礼物,也可以是一句夸奖的话、一束欣赏的目光、一次外出旅行的机会,或者一个温柔的拥抱。

给孩子做一只“自信罐”

我从没用钱奖励过孩子,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尹建莉

贝拉太太自从接连生了3个孩子之后,她就变得终日烦躁不安。她写信跟朋友说,自从丈夫出差后,她必须独自一人照顾3个孩子,她的精神简直快要崩溃了,看着身边4岁的儿子整日顽皮地向她要这要那,2岁的女儿动不动就又哭又叫,还有怀里一个新生的宝宝需要不断地喂奶……

朋友对贝拉太太的处境非常同情,她们是多年的好朋友,所以,帮助贝拉太太走出困境成了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她推荐贝拉太太多读读有关家庭生活方面的书籍。可是,朋友也知道——对贝拉太太这样一个每天要照顾3个孩子的家庭主妇来说,单是照顾孩子、准备食物、打扫卫生就已经让她忙得几乎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了,更谈不上能够坐下来安静地读书了。

贝拉太太说:“这简直是噩梦般的日子,长期的睡眠不足,已经使我无法用正常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世界,甚至无法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我自己。我怀疑自己天生就是个‘低能儿’——连3个小孩都照看不好,我还能做什么呢?”

朋友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贝拉太太最需要的就是拾回自信。于是,朋友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在一个装修精美的陶瓷店里为贝拉太太定做了一件精美的礼物——一个陶瓷美人儿,是按照贝拉太太年轻时候的一张照片定做的,那彩色的陶瓷美人儿和照片上的贝拉太太一模一样,漂亮极了。

把陶瓷美人儿拿回家后,朋友写了许多小纸条放在陶瓷美人儿里面,并托人把它带给了贝拉太太。

一个星期以后,贝拉太太回信了,她写到:

“就在我训斥大儿子打碎了一个碟子的时候,有人给我送来了礼物。我打开一看,啊,是一个漂亮的陶瓷娃娃,那居然就是我!哦,上帝,这太让我惊讶了。当我看到陶瓷上面写着‘贝拉永远最棒’几个字时,我的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我知道一定是你!亲爱的,我永远都记得我们年轻时一起度过的那段美好的时光。

“于是,我慢慢坐下来,小心地打开陶瓷罐子底部的小盖子——你还是那么喜欢出人意料,把卡片放在里面。罐子里有几十个用浅蓝色的小纸条卷成的可爱的纸卷,每个小纸卷上都写着送给我的一句话。我迫不及待地一个个打开它们,我看到上面分别写着:

‘我最爱吃贝拉做的南瓜甜饼。’

‘感谢上帝送给我一件非常宝贵的礼物,她的名字叫贝拉。’

‘我希望住在离贝拉家的厨房100英尺远的地方。’

‘贝拉是我所有的朋友中最执著、最热情的女人。’

‘我珍惜与贝拉的友谊就像她珍惜我一样。’

‘贝拉有宽广的胸怀和金色的美丽长发。’

‘贝拉是我最愿意陪伴着一起在超级市场转上一整天的那个人。’

‘我相信贝拉一定能做好任何她想做的事情。’

‘加油!贝拉!’

“看到这里,我再也抑制不住我的感情,这真的太让人感动了,尤其是当看到你给我提的两条建议——你说‘当你完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或得到别人赞美和肯定的时候,就写一张小纸条放在陶瓷罐子里;当你遇到挫折抱怨生活,或者心灰意冷的时候,就从这个小罐里拿出几张纸条来读一读’,我真切地感觉到,我正在被我的朋友爱着、关心着。我在她的心目中是一个多么优秀、坚强的女人。我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贝拉仍然是一个很棒的女人!

“知道吗?亲爱的,我把‘我自己’摆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一有难过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一摸,我发现,‘她’让我又充满了信心……”

几年以后,贝拉太太已经当上了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她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出色的讲故事的能力,很多家长都非常乐意把孩子送到她这所幼儿园,而且贝拉太太的自信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从这所幼儿园里走出去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陶瓷“自信罐”。

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一个这样的“陶瓷罐”,在这个陶瓷罐里装着写有孩子的进步、孩子最优秀的事迹的纸条,当妈妈把这个刻着孩子名字的陶瓷罐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时,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励,因为它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在一本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作为一个好妈妈,尹建莉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激励着她的女儿圆圆。不同的是,尹建莉没有做陶瓷罐,而是设立了一个意义相同的“记功簿”。

这个“记功簿”是在圆圆4岁时,尹建莉给她做的,专门用来记录圆圆做的好事。小本子并不大,每页只记一件事,所记的事情也都很简单,基本上只有几个字,比如“收好玩具”“扔垃圾”“自己编故事”等,每页都用红笔画了一朵小红花——这就是尹建莉给女儿的奖励。

女儿对妈妈的这种奖励形式非常喜欢,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数数自己得了多少小红花。

尹建莉认为这个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一是孩子受到表扬会很有荣耀感;二是小本子中记录的事对孩子也有提醒作用,让她以后不要忘了再做这些好事;三是写在小本子上的字,孩子居然还会主动去记住,这样也在无形之中帮助了孩子认字。真是一举三得。

尹建莉在这个小本子上只写孩子的优点,从不记录孩子的缺点,因此可以说这个小本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记功簿”。尹建莉说:“我们从没用钱奖励过孩子,来自父母的奖励就是这个小本中的一朵朵小红花,它无法用金钱计算价值,却无比珍贵,协助我们培养了孩子许多好品德。”

作为妈妈,你不妨也试试给孩子做一只“自信罐”或者一个“记功簿”,对孩子恰当的行为和进步给予正面的“奖励”,当然,这些鼓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维持积极的行为,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且能促进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何乐而不为?

赏识教育是一缕精神阳光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

——周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妈妈的赏识与认同,赏识教育就是让妈妈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多鼓励、多赞扬,让孩子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得以发挥出来。

一个爸爸就曾经用“赏识”的教育方法,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博士。通过一件小事,我们便可窥见这个爸爸的良苦用心。

在女儿8岁的时候,有一次,爸爸看女儿做应用题,10道只对了一道,看到这个情况,大部分家长都会发火,可是这个爸爸却没有,他甚至连一句批评都没有,他只是在女儿做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钩,然后赞扬她说:“孩子,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10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连碰都不敢碰呢!”结果,女儿听了爸爸的话,自豪极了,自信心大增,她对数学的兴趣也像火山爆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数学课程而且还跳了两级。16岁时,女孩成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1岁时被评为“首届海内外最有影响的时代人物”,同年留学美国,24岁时考入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女孩叫周婷婷,她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海伦·凯勒”。而她的爸爸就是周宏,一个通过赏识教育彻底改变了女儿命运的好爸爸。他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

赏识就是一缕精神的阳光,它可以照亮孩子心底最黑暗的角落,传递着来自父母之爱的温暖,在这样有温度的爱的鼓励与赞扬之下,孩子获得了舒展的心灵,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还有一个女孩的故事值得我们一读,她就是“天才作家”蒋方舟。

蒋方舟9岁时便名声大噪,而10年后的一则“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美少女作家”的新闻,又将19岁的她推至风口浪尖。而与蒋方舟一起备受关注的,还有她的作家妈妈尚爱兰。

幼时的蒋方舟其实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在妈妈的眼里,她甚至比同龄的孩子还要迟钝。上幼儿园时,蒋方舟就很内向,不喜欢唱歌、跳舞,更不爱打扮和出风头。妈妈想让女儿学点才艺,便将她送去学电子琴,可没几天蒋方舟就不学了。妈妈也没有勉强她,此后,妈妈再也没再给女儿报任何兴趣班。

有一天,妈妈突然发现:在幼儿园总是闷闷的女儿,回到家后却很喜欢说话,而且总是语出惊人。女儿说话很少用单字,嘴里蹦出的多是一些关联词,比如“因为”“为什么”“可是”。那时,蒋方舟不到3岁,妈妈突然有一种预感,女儿很有语言天赋,若写作文一定很棒。

蒋方舟7岁时,妈妈便“骗”她:“国家规定,每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前都要写一本书。”蒋方舟不相信,妈妈就说:“写书总比写作业轻松吧!”就这样,蒋方舟被“骗”上了写作之路。

第一次写作文,妈妈在蒋方舟的作业本上画了条线,规定她写到线所画的范围。那时蒋方舟还不认识多少字,但已经学会拼音和查字典。于是她捧着字典,咬着笔头,花了7个小时,写出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一共400字,妈妈看了直夸女儿:“你太棒了!”

有了妈妈的鼓励与赞扬,蒋方舟写得更起劲了,9岁时便出版了第一本书《打开天窗》,11岁又写成小说《正在发育》,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书、开专栏、做特约记者等,忙得不亦乐乎。

2001年,一直为《南方都市报》写专栏的妈妈有点撑不住了,蒋方舟便代母上阵,成了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

写专栏也是个苦力活,由于每天要向报社交一篇稿,蒋方舟必须早上4点起床,一直写到7点才能去上学。她向妈妈抱怨太辛苦,想放弃。于是妈妈便找到了女儿的老师,提出了一个让老师瞠目结舌的要求:从此以后不要再收蒋方舟的作业。当然,前提是妈妈必须保证女儿的成绩不下降。

于是,蒋方舟真的不用再交家庭作业了。当时她的班级里只有两个人可以不交作业,一个是蒋方舟,另一个则是个智障孩子。

蒋方舟的妈妈是这样认为的,她见过许多孩子,为了考最好的大学而夜以继日地学习,他们除了要做作业,还要去上补习班,每天都忙忙碌碌,可事实常是成绩也不见提高多少。这样一比较,不做作业却夜以继日写书、写专栏的蒋方舟,至少还收获了一些成就,比如可以留存下来的报纸、杂志,以及她和这个社会积极接触的印记。

其实像许多妈妈一样,尚爱兰也希望女儿能拿第一,考清华北大,但蒋方舟几乎从来没有考过第一名,但她却可以让自己的成绩保持在中上等水平,这也让妈妈感到欣慰,她对女儿说:“你可以不拿第一,可以不交作业,但是上课时你必须规规矩矩。也许有人抱怨中国的教育和考试体制,但你一定要与之和平共处。因为唯有这样,你才能心平气和、坦然地接受并不优秀的成绩,并坦然地追求你的爱好。”

高三一开始,蒋方舟按照和妈妈的约定,停止了所有的专栏,推掉了所有书约,全身心地投入高考中。高考成绩下来,她的总分是561分,离清华的分数线整整少了60分。但由于写作出色,蒋方舟最终获得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最终,清华大学破格降60分录取了蒋方舟。当有人说凭什么清华要降60分录取她时,蒋方舟回答:“不是降分录取,清华只不过给我加了60分。”

其实如果蒋方舟考不上清华大学,她的妈妈也早就做好了准备,那就是让她在家里玩,写书、写专栏,做一个逍遥的自由撰稿人。妈妈认为,只要女儿开心、健康,将来能自食其力,不给社会添麻烦就行。

2012年,蒋方舟毕业后,就担任了《新周刊》杂志的副主编。

这个女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妈妈的赏识与鼓励,她获得的是心灵上的自由,是健康、舒展的快乐。

蒋方舟的妈妈在谈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时说:“你如果想要孩子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教育方法。”

这句话送给所有的妈妈共勉。

奖励比惩罚更有力量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泰曼·约翰逊

爸爸出国两个月,经常考第一的女儿成绩直线倒退,妈妈用尽了办法,鼓励、惩罚、责骂都无济于事。看着女儿倒数第三名的糟糕成绩,无可奈何的妈妈只好赶紧给女儿的爸爸打电话,爸爸回来了,女儿的成绩又回到了第一名,他是怎样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