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先告状:“南希动了我的东西!”而南希则大声辩驳:“是你先拿我的东西!”看到孩子们互不相让,张炳惠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天,张炳惠把孩子们叫到了跟前,问他们:“把碗碟胡乱扔到桌上、玩完玩具后不收拾、兄弟姐妹间打架,你们有什么感想?”
孩子们没有回答。
张炳惠又问:“你们知道家庭是什么吗?”
这个问题让孩子们一脸的茫然,的确,对于很早就失去了妈妈的孩子来说,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
张炳惠告诉孩子们:“我们都是可怜的人。可怜的人在一起就更要珍惜生活,我们在一起就要努力好好地生活,变成幸福的人。”这句话很快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虽然孩子们还不知道家庭是什么概念,也不懂在一起生活要互相关爱的道理,但张炳惠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努力,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张炳惠诚恳地说:“碗碟是我们大家一起吃饭时使用的餐具,非常珍贵,怎么能随便乱扔呢?自己的玩具不收拾,那谁替你们收拾呢?替你们收拾玩具的人会很辛苦的。还有,和别人打架,你们自己心里舒服吗?互相指责,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之后的一段日子,张炳惠一直绞尽脑汁想帮助孩子们理解“家”这个概念,并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机会终于来了,这天,轮到爱丽丝打扫卫生,恰恰赶上她身体不舒服。于是张炳惠利用这个机会,对经常和爱丽丝吵架的彼得说:“今天姐姐身体不舒服,你帮助她打扫卫生好吗?”
彼得有些不情愿,因为他们兄弟姐妹从来没有互相帮助的习惯,但张炳惠还是站在犹豫不决的彼得面前,大声地喊:“我们的彼得今天要替生病的爱丽丝打扫房间,爱丽丝听见了吗?”
彼得似乎也是为了让姐姐看到他的表现,因而他打扫的格外卖力。看到他大汗淋漓的样子,张炳惠感到十分欣慰。
事实证明,这个做法十分正确,自从彼得替爱丽丝打扫卫生后,爱丽丝对彼得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遇到困难时,她还会主动请彼得帮忙,并向彼得表达谢意。
听到了姐姐感谢的话,彼得十分开心,渐渐地,当南希有困难的时候,他也愿意帮忙了。
当然,孩子们还是会因为一些小事打得不可开交,在向他们解释了家庭的意义后,张炳惠对他们的打架行为就绝不姑息了。比如每次打架后,张炳惠都会先让他们明白谁是谁非,不管谁对谁错,三个人都要一起受罚。如果认识不到错误,就禁止外出,或者写检查。每次张炳惠都对他们说相同的话:“你们忘了我们是一家人,这就是最大的错误。家人之间要互相忍让、互相关怀。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被称为一家人。”
在一起受罚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如何圆满地解决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如何不伤害对方,如何关怀别人。在张炳惠的悉心教育下,孩子们就像树枝渐渐地发出新芽,每天都有着让人欣喜的变化。
孩子们不再把碗碟扔到桌子上,而是小心翼翼地轻拿轻放。每当爸爸下班回家,孩子们还会跑出来问候爸爸,他们还学会了帮妈妈打扫房间。孩子们终于理解了家的概念,遇到高兴的事大家一起开怀大笑,遭遇痛苦的事大家也一起悲伤。孩子们也逐渐找回了自信。个子娇小的南希在大块头的孩子当中敢于昂首挺胸了;总是不能集中精力,令人担心的彼得也能做得更好了;爱丽丝还成了孩子中的“小领袖”。
从张炳惠的教子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妈妈如何用心观察孩子的需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
孩子就是一棵小树,每棵小树在成才前都需要剪枝,孩子顽劣不要紧,关键是妈妈如何“修剪”孩子伸出的“旁枝”。张炳惠没有对孩子的错误大加批评,而是语重心长地开导孩子,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让孩子愿意听,更能听到心里去。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做错了事,很多妈妈都会苦口婆心地批评教育,但是说了一大堆,孩子却当耳旁风,就像没听到一样。根本原因就是妈妈并没有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对妈妈的“长篇大论”早就麻木或是厌倦了,以至于产生了“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表现就是:当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做出同样的批评,终致孩子的反感甚至厌烦。
但如果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根本就无需一再重复,妈妈只需要说一次,孩子就会牢牢地记在心里。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就是要找到那把打开孩子心灵之锁的钥匙。
“故意忽视”帮孩子改掉坏毛病
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要马上去训斥他们。最好过几天再婉转地向孩子表达,让他们感觉不到压力。
——张炳惠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新西兰的妈妈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没有严重到影响他人,新西兰的妈妈一般都会“故意忽视”孩子的顽皮,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妈妈就会将孩子抱走,然后再将孩子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孩子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在新西兰妈妈的观念中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所以,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就会选择放弃。
一段时间里,妮可的孩子总是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妮可偶尔会要求孩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拣出来。可是,孩子常常耍赖,不肯去捡石头。
孩子耍赖了,妮可一般也不会去强迫他,她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拣出来给孩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孩子闹着要跟妈妈玩,妮可就会借机对孩子进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哪里还有时间陪你玩呢,对不对?”这时候,孩子自然就体验到了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就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一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爱往水池里扔石头的坏毛病就自然而然地改掉了。
妮可认为,小孩并非像妈妈想象的那么不懂事,他们只是控制能力稍微差一点而已,因此,妈妈要把孩子当做成人看,不要动不动就训斥、批评他们,偶尔故意忽视他们的一些坏习惯,就是让他们自己反省,在反省中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约束自己。
新西兰妈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因此孩子受到的关注太多,稍有不注意,很可能就会导致被娇惯、被溺爱,而溺爱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更任性、更难管。所以在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时,妈妈不妨采取“故意忽视”的方法,不要对孩子的错误过度地注意或责备,而是先将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上移开,同时不要显示出生气的样子,当孩子的不良行为终止时,妈妈再给予大量关注。
“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惠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纠正了孩子彼得酗酒的毛病。
那是在彼得刚上高中的时候,一次,张炳惠突然在庭院中的小书房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满满一堆酒瓶子。这个小书房是专门用来学习的地方,通常吃完饭后,如果没有什么事,张炳惠就会在这个书房里写论文,孩子们则在她的旁边看书或做作业。
这堆酒瓶子让张炳惠的心一下子提得很高,因为她和丈夫由于身体原因从未沾过酒。
那这些酒瓶子是谁喝完放到这里的呢?肯定是其中一个孩子偷喝了酒,怕被人发现才藏到这里的。
张炳惠首先怀疑的就是彼得,作为一个刚上高中的男孩子,肯定想去尝试一下喝酒的感觉。但是当张炳惠问他书房角落里的酒瓶是不是他放的时候,彼得却露出很惊讶的表情,一个劲儿地摇头。最后,张炳惠只好把孩子们都叫到了跟前,用平静的语气问他们酒瓶的事。结果三个孩子都说不知道。
张炳惠原本以为肯定会有一个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最终谁也没有承认,面对这种局面,同样作为妈妈的你会怎样做呢?是不是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呢?张炳惠却没有这样做,她只是仔细考虑了一会儿后,对孩子们说:“妈妈相信你们。”
然后这件很严重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事情真的结束了吗?没有,张炳惠只是对孩子偶尔无心犯的一次错误采取了“故意忽视”的态度,她是在用信任提出警告。如果有一个孩子在妈妈面前撒了谎,他会因为妈妈的信任而产生负疚感,这将是最大的惩罚。
这样做的结果如何呢?在这件事之后,孩子们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因为妈妈的一句“我信任你们”的话,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后,除了在必要的场合,他们都是一点烟酒不沾的。
因为此事,张炳惠得出了一个结论:“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要马上去训斥他们。最好过几天再婉转地向孩子表达,让他们感觉不到压力。”她还说:“如果我将酒瓶事件一追到底,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责备说谎的孩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会使我和孩子之间产生隔阂。”所以在教育的问题上“有时真的需要对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张炳惠看来,在“故意忽视”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反省,这种方法比直接惩罚更加有效。
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妈妈在百般劝说,无限耐心,仍对古灵精怪的孩子不起作用时,不如“故意忽视”他。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心理学依据就是“行为改变技术”,意思是通过关注和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孩子越来越强化好的行为,而通过忽视孩子的不良行为,使孩子逐渐放弃不良行为。
这种“故意忽视法”对幼儿更加有效,当一个年幼的孩子无缘无故地往地上摔东西、发脾气时,如果你的理解、劝说都无济于事,最后你忍无可忍、暴跳如雷,责打了孩子一顿之后,是不是自己也会伤心、后悔又疲惫?
实际上,你这样只是中了“孩子的圈套”——幼儿常常试图通过一些大人无法忍耐的怪异行为来引起大人的关注,因为这是幼儿天生的自我保护手段。
在这种时刻,“故意忽视法”最有效果,你可以试着这样做:当小家伙发脾气时,在保证他处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后,你就可以离开去另一个房间,直到小家伙停止发脾气时你再回来。或者你可以转过身,假装在做其他事情。这样,当小家伙的不良行为终止时,你再给予他充分的关注。切记,一定不要对他的不良行为妥协而给予任何形式的奖励。
用情感引导代替惩罚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允许他们表达。如果我们不许孩子表达情感,他们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我错了,要么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索桃丽
一群孩子正在走廊里来回地奔跑,他们的脚在木地板上踏出轰鸣的噪音,其中还掺杂着孩子的尖叫声。这让正在埋头写作的妈妈不胜其烦,她越发难以忍受这种噪音了。
如果这个妈妈是一个控制型妈妈,她会怎样做呢?她将一把拉开房门,大声吼道:“都给我停下!我快被你们逼疯了!立刻回到房间里去!现在就回去!如果你们再这样淘气,饭后就没有冰激凌吃!谁也没有!”
其实,孩子们并没做什么危险的举动,只不过是让妈妈的神经很难受而已。他们年纪小但精力充沛,就是喜欢到处跑,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呢?他们正玩得高兴,当然不想突然停下来回房间,回房间简直是一种惩罚,不让吃冰激凌也同样是惩罚,作为控制型妈妈,她的策略只有命令和威胁,这其实并不会奏效。
如果这个妈妈是一个放任型妈妈,面对同样的状况时,她就只能唉声叹气,无奈地摇头,她想:“唉,孩子们的确太吵了,他们都快要把屋顶掀翻了,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然后任由噪音持续下去。
无论是控制型妈妈还是放任型妈妈,她们都不能教会孩子如何去尊重他人的需要——而这正是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必须学会的规矩。
那么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呢?答案是有,那就是利用情感引导来纠正孩子的行为。不用进行惩罚,也不会任由孩子去干扰妈妈的宁静,先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对孩子们说:“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有点太大了,看来大家的心情都不错嘛,一个个跑得像小火车似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到外面去跑呢?我一会儿还可以帮你们布置一个障碍跑道,屋里可不方便赛跑。但也请你们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去后院玩可以吗?”这就是情感引导型妈妈的做法,这种处理方法既有效果又很包容,妈妈不需要怒吼,更不需要威胁和惩罚。
情感引导的核心就是由妈妈引导孩子认识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孩子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通过引导,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索桃丽是一位儿童精神治疗专家。她在德国一家儿童精神、心理治疗医院当了十几年的院长,在她的医院里有很多受过心理创伤的孩子,她一直在研究怎样才能避免对孩子造成情感伤害。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错误行为实在是让父母头疼,作为一位妈妈,或者说是祖母,索桃丽也同样面对过这样的尴尬和冲突。一次,她和女儿带着5岁的外孙女到西班牙去度假。在一家商店里,她的外孙女看上了一个滑板,强行要买,但妈妈说:“我们家里已经有两个了,不能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