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种“完美”的计划,不仅让父母感到辛苦、劳累,也更让小小年纪的女儿苦不堪言。女儿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要勤学苦练其他技艺。时间一长,她势必会产生疲惫感,以应付的心态去学习。长此以往,女儿的技艺培训不见什么效果,还会影响文化课的成绩。
还有一些父母经常否认女儿的爱好,而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女儿。姗姗是个读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弹琴,而且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小小年纪就可以作简单的曲子。
这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姗姗的父亲却坚决不允许她学琴,非让她学画画不可。当音乐老师开导姗姗的父亲,建议他尊重女儿的兴趣和爱好时,他满不在乎地说:“什么兴趣、爱好?姗姗还这么小,她懂什么?我叫她学什么就学什么!只要刻苦训练,做什么都可以出成绩。”
姗姗父亲的话未免有失偏颇。“只要刻苦训练,做什么都可以出成绩。”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逼着姗姗去做她不喜欢的事情,是不妥当的。
女儿虽然年龄小,也已经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尊重她的兴趣爱好,就会让她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动力。如果逼着她刻苦训练,她自己却一点也不感兴趣,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而即使取得了成绩,女儿也永远不会快乐,如果是这样,成绩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最可悲的是,在他的一生中,对什么都没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而对于女儿来说,最不幸的是,父母凭主观意志扼杀她的兴趣和爱好。
凭主观意志培养女儿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这很有可能会给女儿的一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女儿的时候,一定要去发现和培养她的学习兴趣,而不要靠自己的想像去给她设计和安排。
有些父母也想尊重女儿的个人兴趣,但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如果是这样,不妨参照下面的方法去做做看。
首先要承认女儿也有爱好的权利。
父母首先要改变心态,承认每个人都可以有个人的喜爱和兴趣。女儿虽然小,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父母不应该随便干涉。
要女儿学习某种技艺之前,先问问女儿的想法。
兴趣并不是强迫就能够产生的。父母要认真去发现,更需要耐心去培养,一旦发现女儿在某一方面很突出,那就着重培养她这一方面的天赋。如果要女儿去学习一种技能,要先问问她的意见,争取得到她心理上的认可。
不要妄想把女儿培养成完美的人,要给她一点自由的空间。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把女儿培养成心目中的完美人物,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坚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她,不仅培养不了完美的女儿,还会磨灭她对所有培训的兴趣,产生厌恶心理,对什么也不感兴趣。
对女儿的个人爱好,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打击。
如果父母并不喜欢女儿的兴趣爱好,千万不要为了达到让她放弃兴趣爱好的目的,而横加干涉,或者用激烈的语言打击她的积极性。
“你做的都是什么呀,一点天赋都没有。”“不行,和别人比起来你差远了,学别的算了。”诸如此类的话语,千万不要对女儿说。因为这种打击的话可能会使她放弃自己的爱好,但也会使她产生自卑感,对其他的事物也提不起兴趣。
与女儿商量后再做决定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是的,如果父母能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女儿就会觉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而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的一个最有效方法,就是经常与女儿商量,尊重她的想法。商量就是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商量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让人感觉到受尊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受尊重的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无法获得满足,人就会产生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
对于女儿来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和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一样,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父母能够与女儿商量之后再做决定,女儿就会非常乐意与父母交流。反之,如果父母利用家长的权威命令女儿做事情,久而久之,很容易让女儿产生逆反心理,并封闭自我。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用“建议”,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人乐于改正错误,并与你合作。父母与女儿共同商量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无谓的争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会女儿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与人共事。
女儿一年年地逐渐长大,不可避免地,在她的喜好、兴趣,和交友等方面,会有很多与父母有分歧的看法。这时父母绝不能凭着自己的喜好简单地禁止,而应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与女儿好好商量,以求得共识或找出正确解决的途径。
张明的女儿逐渐长大了,她习惯搭着爸爸的肩膀走路。她有时叫张明爸爸,有时不经意便直呼其名。旁人对张明和女儿之间如朋友般的亲密很是羡慕。
从小大大,女儿好像从没撒过谎。因为她根本不必撒谎,在家里可以无话不谈,就是说得不好,也不会受到指责。张明和妻子习惯和女儿商量她的事以及家里的大小事。他们一家人经常坐在一起聊天,就是意见不一样,也能相互理解彼此欣赏。
“商量”是张明一家人的行为准则。面对任何事情,张明和妻子都不会端家长的架子,女儿也不会使独生女的性子。还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凡事要商量”便已经约定俗成。比如女儿看中了一个玩具,张明要是觉得不妥,便会温和地与她商量可不可以不要,向她解释问什么不能要。张明从来不会强压女儿接受他的意见,也不会糊弄欺骗她。而经过商量,女儿一般也能接受张明的建议。
女儿从来不会对张明隐瞒内心的秘密。她念高中的时候,有男孩子给她递情书,她回家后立刻就向父母报告,并询问他们的意见。正因为有这样宽松的环境,张明和妻子的一些观点才可以渗透到女儿的判断中,女儿才不至于在个人情感生活中出现大的波折。
愿意和女儿商量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只有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女儿才会渐渐养成民主的习惯,会愿意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运用商量来促进与女儿的沟通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多用一些商量的语气,而不用命令的语气。
不管要求女儿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因为商量的语气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她会认为你尊重她,关心她的感受,从而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
比如,你想提醒正在看电视的女儿去做作业,可以这样说:“你现在是不是该做作业了,做完作业就可以看会儿电视。”而不要用严厉的口气命令她:“赶紧去做作业!”或“还不去做作业呀?”
当你的意见与女儿的出现冲突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更别企图以权威来压制女儿,让她改变主意。因为这样只会让女儿产生逆反心理,恶化你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对于女儿提出的要求,当父母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不应该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
对于父母提出的要求,当女儿不同意时,父母也不应该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已经决定了!
冲突产生时,每个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尊严,不希望被他人压制,女儿也是如此。所以你要放下架子,把女儿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温和地与她商量着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女儿才会体验到你的尊重和人格的平等,才会以平和的心情接受你的建议。
关于女儿的事情,一定要先取得她的同意和认可。
不管什么事情,尤其是涉及女儿的事情,父母都不要自作主张,要学会与女儿商量,取得她的同意和认同。
随着女儿的不断成长,她的事情一定要放手让她自己去选择。父母千万不可替女儿包办,即使父母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通过商量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女儿,让她自己权衡利弊后再作出选择。
如果父母忽视了女儿的主观能动性,用家长的威严来压制女儿,那么女儿即使口头上同意了,内心也无法产生努力的动力。
不要强行给女儿制定规则,一定要先让女儿从内心认可。
如果女儿有什么经常犯的错误,父母一定要与女儿商量后再制定规则,并约法三章,使她自觉遵守。不过,父母千万不可自作主张制定规则让女儿遵守,这样的规则对她来说没有什么约束意义。
规则是帮助还没有很强自制力的女儿约束自己的,而不是用来惩罚女儿的。因此,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经过女儿的内心认可。
鼓励女儿参与家庭决策
培养女儿独立性和责任感,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鼓励女儿参与到家庭决策中。
有一个调查表明,那些能够经常参与家庭决策的女孩,她们的性格一般比较开朗,也懂得关心别人,有较强的集体感和责任心。而且,她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动脑筋积极思考,有较强的自信心。
而那些从不参与家庭决策的女孩,她们的性格一般比较内向。她们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集体意识也较淡薄。一但遇到什么事情,她们就会习惯性地等待帮助,依赖性很强,没有足够的自信。
所以,让女儿参与家庭决策,对女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首先,要培养女儿的参与意识。
父母在平时谈论问题或商量事情时,都要有意识地问问女儿。比如:“你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你认为这一样东西该买不该买?”“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吗?”
这些问题,可以使女儿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是一个重要角色,于是她会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产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开始关心家庭中的事情。
父母在征求女儿的意见时,应该将女儿当作一个真正的商量对象。父母的说话态度要和蔼诚恳,不要摆架子,要使女儿感到父母确实是想听听她的意见的。
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女儿的想法也许会比较幼稚或者没有道理。但是不管怎么样,父母也要学会耐心倾听,让她尽情倾诉。开明的父母还应该再学会多问一些为什么,比如女儿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女儿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女儿为什么不赞同父母的看法,等等。
当女儿开动了脑筋,有了较好的回答时,父母要及时表扬,并高兴地采纳她的建议。女儿看到自己的建议在家庭事务中实施,就会产生成就感,这又能促进她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要确定好让女儿参与决策的内容和目的。
每个家庭中需要商量的事情都有很多,但并非每件事情都适宜让女儿参与。所以,父母要事先考虑一下,家里哪些事情适合女儿参与决策,哪些不适合。
一般说,凡是参与的过程和结果有利于女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就可以让她参与,否则就不宜让她参与。比如,家庭日常开支、假日游玩、看望老人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女儿参与;而夫妇之间的矛盾纠纷、对外的一些应酬活动等,应尽量避免女儿参与。
鼓励女儿参与家庭决策,也应该有一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女儿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可以让她参与一些简单的贴近生活内容的事情,比如周末去公园玩需要带什么东西,去看望爷爷奶奶要购买些什么礼物,等等。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她的生活经验也逐渐丰富了。这时,父母可以让她参与到一些难度较大的决策中。比如,当家里要添购新的电器或家具时,可以和女儿一起讨论电器的功能,还有家具的颜色、式样、价格等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参与训练,女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她有了较丰富的参与经验时,父母就可以放手让她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让女儿当家庭中的“小会计”,记录一段时间的收支情况;或者让女儿策划并制订一次到外地旅游的计划,等等。
另外,还要不断地教给女儿一些参与的方法,并把握让她参与的时机。
刚开始的时候,当你针对某件事征求女儿的意见时,女儿也许会说“我也不知道”、“我听你们的”、“你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时候,父母不能一笑了之,应该耐心地教给女儿一些参与的方法。
比如,当父母问女儿假日游玩应该带什么东西的时候,如果女儿摇摇头说不知道,父母可以让女儿想一想:以前爸爸妈妈在准备类似活动时,都是怎么准备的,带些什么东西。通过这种回忆联想,启发女儿根据过去的经验提出意见,这样就能让女儿顺利地介入决策。
当带着孩子去超市购买一些物品时,父母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女儿参与决策。可以让女儿比较一下各种同类物品的质量、价格、式样等,让她逐渐学会通过比较来选择物品。
当然,在培养女儿参与能力时,能不能把握时机,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参与的效果。父母应该用心去注意,当女儿情绪较好时,一般会比较愿意做一些事情,也肯积极思考想办法。如果在这个时候引导女儿参与到决策中,她就会很乐于接受。
当家里突然来了客人,也可以让女儿帮忙招待客人,端茶倒水、送客人,这些小事情都可以让她来做。当父母身体不舒服时,可以让女儿感受到父母需要帮忙,可以让她试着安排一下一天的生活。
每逢节假日,也是让女儿充分参与家庭事务的好时机。对于出去游玩、做卫生、看望老人等事情,都可以让她来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