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不娇气的女孩
24830300000025

第25章 惯性依赖,误导女孩的一生(5)

有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听讲的时候总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提完,他的手就举起来了,速度之快令很多老师惊讶不已。可当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课后,老师专门找他谈话,问他:“你不会,为什么还要举手呢?”

男孩低下头,坦诚地说:“我想表现好点,同学们都嘲笑我,说我成绩差,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您提问,我就举手,我不想别人说我笨。可是,我又不会。”

学生的坦诚让老师很感动。于是,他和这个喜欢举手的学生订了个“君子协定”:“以后老师提问的时候,遇到你真能回答的问题,你就举起左手;如果不会,你就举右手。记住了吗?别举错了。”

学生点点头回答:“记住了。”

以后上课时,老师心里有了底,当男孩举左手的时候,老师为了鼓励他,就会让他起来回答问题。而当男孩举右手的时候,老师就会叫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所以,这位学生总能答对问题,老师表扬的次数也多了,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此后,这位学生的学习竟然大有起色。

如果上面案例里的老师只是没好气地训斥学生几句,“捣什么乱?想好了再举手!坐下!”那么,这个孩子估计真的会成为差生,一旦学生破罐子破摔,后果将无法挽回。所以,孩子的自信心需要细心地呵护,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

父母当然比女孩拥有更大的权力,当然也可以训斥孩子,也可以粗暴地批评孩子的想法,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严重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这样的训斥造就了一个没有主见、没有自信心的懦弱女孩。所以让“胡思乱想”、“异想天开”这些否定的话语从父母的嘴里消失吧。在这里,郑重地向父母建议: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吧。有了家长的肯定,再加上孩子对自己的接纳,女孩的自信心就容易建立起来了。

培养女孩坚强的品质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一生平安顺利。但人有挫折、河有弯,谁都不可能平平顺顺地度过一生,苦难挫折随时都可能不期而至。

苦难是笔财富,因为它不费一言半语,便能促使孩子不得不学会坚强。这绝不是说,为了孩子成才就特意让孩子“受苦受难”,恰恰相反,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少灾少难,如果孩子不得不受苦,做父母的也希望苦难一定要少些,更少些。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来诠释。

苦难是有的,挫折是肯定会来的。在这些挫折来临之前,先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出坚强的品质,这样就可以增强孩子抵御困难的免疫力,娇嫩的小树苗才能成长为坚强的树。

海啸中幸存下来的印尼少年陈健安,在经历巨大灾难之后继续坚强地生活、学习;靠四处捡垃圾为生的肯尼亚男孩姆旺吉,在得到上学的机会之后,将其视为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每天都兴冲冲地走在上学路上的最前头;8岁起就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的日本重病少年今村阳一说:“我把疾病当成我的一个特点,我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地活下去。”他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坚强,是和自己倔强,命运结的网,困不住梦想……

坚强这种品质,不属于与生俱来的天性,不会通过基因遗传,必须经过后天环境的磨炼才能养成。相形之下,在温暖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备受父母的呵护,这些孩子学会坚强就要困难得多。对于在今天这种相对宽松、安逸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不少父母都在担忧,孩子长大后能否经得起人生的风浪?

所以,在英国,学者呼吁学校在强调快乐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他们的研究发现,意志坚强的孩子更积极、乐观,往往不会因为最初的失败而放弃努力;在德国,政府开办了为孩子成长而设立的“磨难营”;在日本,有的学校让小学生夏天赤脚,冬天用冷水洗澡。

教育女孩坚强,不是不让她们哭泣,而是让她们懂得不放弃,哭完后,继续上路,继续努力生活。培养女孩的坚强品质,是摆在每一个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位父亲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女儿削苹果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贴上创可贴以后,还哭个不停,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我捋起袖子,让女儿看我手臂上的伤疤,女儿看得愣住了,我跟女儿说这是小时候从树上摔下来被树枝划破的,女儿好奇地问:“那很疼吗?”

我笑着说不疼,这是童年给我最好的纪念。

“当时你哭了吗?”女儿歪着头问我。

我使劲挥了一下手臂,笑着说,爸爸小时候很少哭,摔下来的时候都摔懵了,所以没有哭,女儿懂事般点点头,再也不喊疼了。

女儿今年快12岁了,可还是比较柔弱。怕狗、怕猫、怕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学习上更是怕苦怕累,让她在家里复习功课也坐不住,而且心理也很脆弱,被老师责问几句就整个星期闷闷不乐。女儿生性胆小,到医院看病首先要我承诺不打针,一见电视里的流血场面就躲起来。

为了锻炼女儿的坚强心理,我给她讲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讲古代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下个星期天,我打算陪女儿到残疾学校去看看那里的孩子们,让她看看残疾儿童是如何坚强生活的。

我对女儿说,爸爸没有百万家财,也没有资源可供你利用,将来也不可能为你的将来提供多大便利,一切的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不要奢望别人的帮助,战胜困难还得靠自己。只有你养成坚强的品质,才会敢于面对困难,才不会在外人面前轻易流泪,也不会在困难面前手足无措。

女儿听了我的话,重重地点了点头,希望女儿能真正懂得我的意思。

父母不能一辈子都陪在孩子的身边,总有一天,女儿需要撑起属于她自己的一片天。毋庸置疑,未来的社会竞争会更激烈。想要让孩子在长大之后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在社会中求生存”的本领。

有人说,家庭是女孩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女孩成长的温室。但是,女孩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让女孩吃点苦,她才能感恩现在已拥有的美好生活。

从女孩的长远利益来考虑,让女孩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苦难,实际上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将来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

对于女孩的坚强培养,建议家长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升女孩的心灵“痛点”

痛点指的是对疼痛的敏感程度。痛点低的人对疼痛是很敏感的,即使擦破一点皮,他们也会感觉到超乎常人的疼痛。如果女孩的心灵的“痛点”较低,那么,她就很容易在与挫折的遭遇战中爬不起来。因此,要想女儿不轻易受伤,父母就要想办法提升女孩心灵“痛点”。只有当女孩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痛苦的时候,她才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

关于培养女儿变得坚强,一位父亲是这样叙述的:

我的女儿心细如发,敏感多疑。因此,我和妻子对她讲话时,从来都是用最温柔的声音、最和善的态度。尽管如此,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可能让她生几天闷气。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女儿会越来越脆弱,此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坚强起来。

比如,在大街上遇到乞讨的老人和孩子,我就会告诉女儿,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只能以乞讨为生的人。此外,我还带她回老家住了两个月,回来后,女儿跟我说:“爸爸,老家的孩子连文具盒都没有,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后来,我慢慢发现女儿不再那么敏感,而且她的爱心也在一点一点地增长。她以前的那些敏感都是她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造成的。

第二,让女儿体会生活的艰辛

让女儿承担起某一件具体的事来。如照料一盆花,每天浇水,定期施肥,定期观察花的生长情况。养花的过程会让女孩从中体会到,做任何事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让女孩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工作,了解获得家庭收入时所要付出的艰辛,这样可以让女孩知道生活远不是看起来那么轻松。家长多数情况下不想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工作上的事情。但是,如果家长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也倾听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烦恼,会让孩子换位思考,这样孩子才能懂得感恩,才能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会坚强。

第三,让女儿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

要让自己的女孩明白:快乐的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特别美满,而是他们能以坦然乐观的心态看待挫折和失意;悲哀的人之所以悲哀,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不幸,而是他们习惯以消极、悲观、理想化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所受的磨难和逆境。

如果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没有了,又何谈其他的一切。当女儿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家长一定要引导女孩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