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女儿是上天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优雅高贵的公主,都希望自己的女孩是个坚强不屈的强者。然而,后天的环境和锻造的不同,使得不少女孩养成了惯性依赖的坏毛病。
一旦女孩养成了惯性依赖的毛病,那么,女孩的主动性会丧失殆尽,女孩的责任心、自信心女孩也因此难以培养起来,女孩也因此难以形成自己的真正兴趣和独立思考,同时,女孩在生活上难以自理,成为一个离不开父母的孩子。
女孩不可能永远是女孩,她将来必定要走向社会。而未来的生活需要她自己去摸索。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才能让她未来的路越走越顺畅。
依赖性毁掉女孩的一生
当你的女儿对你在经济上极度地依附,在情感上过度地依恋,在生活上过分依赖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看看下面的事例:
一个8岁的女孩,花钱雇佣同学来替自己值日、完成本该由自己完成的作业。
一个11岁的女孩,到异地上学之后竟然不知道怎样剥鸡蛋,因为在这之前剥鸡蛋这样的事情从来都是由父母做的。
一个已经进入大学生活的女孩,所盖被子的被单竟有四层之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自己不会洗被单,只好由母亲每个月来取走一层,洗好后再来为其换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原因很简单,因为家长过度的保护制约了孩子的独立,而孩子在父母所营造的温室中养成了依赖性。那么,这种依赖性又从何而来?
如果要作一个简单的结论,可以说这种依赖性来自于女孩小时候所养成的坏习惯。孩子小时候所养成的习惯,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长中,对父母的依赖几乎是每个女孩都必然经历的阶段,但此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女孩长大后完全可以自立,而有的女孩直到结婚那天还依然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
李亚是个8岁的女孩。她的房间乱糟糟的,可她从来没有主动收拾过。但这点不用她操心,因为李亚知道妈妈每天晚上都会过来帮她整理房间,并把她第二天上学要带的东西准备好。
每天早晨,李亚的妈妈都会准时叫她起床上学。如果哪一天妈妈急着上班,李亚肯定就会因为睡过头而迟到。李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代为安排的,慢慢地,李亚的妈妈开始担忧起来,李亚总有一天需要独立生活,可孩子还如此不懂事,事事要大人操心……
类似李亚这样的例子绝不是仅此一例,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还有不少这样依赖性较强的孩子。那究竟是怎样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的依耐性强?要弄清楚这一点,其实不难,只要作一个简单的对比就可以了。美国的家庭教育素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闻名,下面把美国家长与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作一个对比。
美国的家长在孩子摔倒之后,并不去亲自搀扶,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而大多国内的家长在孩子摔倒后,多半是一个箭步跑上去,心疼地把孩子抱起来,还要对绊倒孩子的石头大骂一声,以解孩子心头之气。美国的家长带孩子出行时,基本上都是手拉着手;而国内的有些孩子在和父母外出时哭闹着要背要抱。
所以当女孩习惯于在父母张开的羽翼下生活,吃饭穿衣、交友学习都要依赖于大人做主,而父母也养成了对孩子事事包揽的习惯,小到一粥一饭、晨出晚归,大到升学就业、成家立业,都无微不至地过问到底,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极容易养成依赖的毛病!一旦孩子形成依赖心理之后,孩子独立生活的机会就一点点被销蚀掉了。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和家长有过这样一段经典的对话:
有位家长问马卡连柯:“我的女儿现在无法无天,谁都管不了她,这到底是为什么?”
马卡连柯反问:“你经常给女儿叠被吗?”
家长:“是的,经常叠。”
马卡连柯又问:“你经常给女儿擦皮鞋吗?”
家长:“不错,经常擦。”
马卡连柯说:“原因就在这里。”
当父母的关心过度之后,这种关爱就不再是“慈爱”,而是溺爱。这时的关爱就变成了一副枷锁,锁住女孩走向独立的脚步。如今,很多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不管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孩子一出生就受到家里亲人的关注,从小就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是,从这种过度关照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不懂得什么是困难,什么是挫折。这样的孩子,既缺乏承受压力的心理,又缺乏应付问题的能力,稍微受到一点委屈和打击就承受不了。
所以,家长不要再娇惯孩子了,家长的“代劳”、“娇宠”、“有求必应”应该打住了。那家长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她养成依赖心理呢?
要扭转女孩的依赖心理,首先,让女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倒垃圾、叠被子、扫地等。这样慢慢地培养下来,便能逐渐增强女孩独立做事的能力,让女孩摆脱凡事都要依靠父母的习惯。作为父母,不要觉得女孩做事做得不好,就不让女孩做,要知道事情一时半会儿做不好,可以慢慢锻炼;依赖心理一旦形成,却很难纠正过来。
其次,要善于利用榜样的作用。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模仿身边亲人的行为,并对其产生认同。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果父母就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好榜样,孩子也多半会像父母一样坚强、干练。
再次,要让女孩体会成就感,以培养其积极的自我评价。教育孩子有一句格言——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更多的鼓励,以促进孩子自信心的树立。比如,作为家长,在女孩表现好的时候可以多讲些鼓励的话,“丽丽真棒,已经可以自己洗衣服了。”或是“小雪真乖,已经可以帮妈妈做饭了。”这样的鼓励能让孩子产生自我效能感,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
最后,还要设法让女孩明白,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但她自己的事情必须由她自己完成。要知道孩子的独立性主要是靠父母的培养而慢慢养成的,因此父母一定要让女孩明白属于自己的事情不要麻烦别人,同时,不但要让女孩明白这个道理,还要让女孩在生活中亲身实践。
不做女孩的“拐杖”
现在,社会中出现了不少有少年心态的成人,他们年龄早已超过18岁,可心态依然是孩子的心态。一个教育工作者勾勒出这样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小的时候,孩子总待在家里,不肯出去玩耍;大一点,这样的孩子又在家长的接送中上学;大学毕业,这样的孩子又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工作,一时没工作,二十几岁的青年可以安然在家“啃老”,好像永远都长不大。这样的孩子虽然是少数,但也可以看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独立品格培养的缺失。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也有这样的报道。2008年,天津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需要召集大量的青年志愿者。因此,天津青年志愿者协会开通了志愿者报名咨询电话,一时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咨询,其中,在校大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也有大约20%的电话是由家长代劳来咨询的。当工作人员要求这些父母让孩子亲自来咨询时,多数家长以孩子上学忙为理由,谢绝了工作人员的要求,这让工作人员哭笑不得。
志愿服务最基本的特点即自愿、主动、亲为。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是一次很重要的人生历练,如果连咨询都由家长代劳,又何谈主动、亲为呢?
教育孩子的过程实际上是引领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只有当孩子学会了如何在社会上独立地生存,学会了如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成年后才能步入社会顺利地生活。如果家长与学校倾尽全力培养出来的孩子始终有一种长不大的心态,丝毫不具备自立意识和自主能力,那么,这无疑说明了我们教育的失败。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连自立自主能力都没有,又谈何成才?
这一系列事实给家长们一个信号,抱着养的孩子长不大。不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处理不好的人,怎么能自如地应对将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怎么能担负起家庭的责任成为社会的支柱?
女孩多半羞怯和柔弱,但这并不能成为女孩逃避自立的理由。女孩是社会的半边天,甚至可以夸张地说,女孩的素质决定了民族的未来。由此可以得出,女孩的培养很重要,女孩同样需要独立。
要说所有的孩子都娇生惯养,这肯定是武断和片面的,但是生活中却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娇惯的孩子有很多。曾经有这样一个事情,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一个贫困大学生回家找父母要零花钱,父亲说:“咱家哪有那么多富余的钱,你上学的钱还是和别人借的呢。”谁知孩子不领情地说:“你没钱干吗要生我!”听了这样的话,做父母哪有不寒心的。
有一对夫妇,经营着一家小面店,生意还不错,女儿也快长大成人了,夫妇俩很欣慰,因为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了。可是,女儿大专刚毕业就回到家,对夫妇俩抱怨起找工作的困难。夫妇俩见自己的女儿没找到什么好工作,联想到自己的老本行,于是就建议女儿同样开一家面店。
听了父母的建议,女儿喜形于色,因为可以利用爸妈的钱来创业了。但她又嫌父母的老面店装潢不够雅致,不够档次,便说服夫妇俩出血本盘下了一间店面。
女孩大手大脚地花掉了20万元去装潢那间25平方米的店面,这一切弄好之后,女儿的新鲜劲已过,开店不到三个月,女儿大喊受累,又向父母抱怨“赚钱太辛苦了,每天四点钟前就要起床”。不久之后,不愿再为那“五斗米”折腰的女儿便闹着要收店。
夫妇叫苦不迭,刚投下这么大的成本就要急忙转让,只会将自己多年来的积蓄付诸东流,父亲劝不动女儿,便清晨一早替女孩卖早餐,中午到晚上还要在自己的店里卖面。但这样往返的忙碌,使得父亲过于劳累,病倒之后,父母只得舍弃了那家投资了几十万元的新店。谁知女孩不仅不体谅父母的难处,反而怨父母:“死脑筋,只会赚这种守着店面等客人上门的劳力钱!”
父亲刚刚出院,女儿又说想要做比较自由的工作,想开出租车。父母只好又给女儿买了一辆上档次的出租车。
但女孩开着车在街上转了半年,不仅没有任何进账,反而在一次心情不好时,在立交桥下把车撞坏了。
夫妻俩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以前日子过得很辛苦,女儿小时候也跟着吃了不少苦,所以我们只想在做得动的时候拼命多做一些,帮女儿多存下一点钱,让她多读点书,帮她在事业上铺路,这样辛辛苦苦地努力只想让她能过得好一点,但她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其实,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心理,一心一意为自己的女儿着想,希望自己的努力能为女儿省下十年、二十年的辛苦打拼,谁知竟会养育出如此只会“啃”亲的女孩,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叹。
有很多父母都这么想:“我们年轻时已经吃了很多苦,绝不能再让孩子像我们一样吃苦。”也有些父母发现了女孩依赖性太强的问题,开始对女孩的前途感到担忧,也打算对女孩进行吃苦教育,于是决定把女孩带到贫困的农村住几天,或者去夏令营进行吃苦锻炼,但往往事到临头,又下不了狠心。
哪个父母都不可能终生跟随女儿,更不可能照顾女儿一辈子。现在不让女孩学会自立,将来就很难“立”得起来。所以,父母要及时引导女孩学习生存的本领,让女孩掌握独自开拓未来的能力。
溺爱下的苦果
经常听到别人议论这样的“消息”,谁家的小孩长大了很自私;谁家亲戚的孩子长大后很不孝敬,对父母又打又骂;谁家的小孩长大了好吃懒做,都快三十了还不去工作,让父母供养着。
听完这些“小道消息”,真是感慨万千,这些父母在培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恐怕未曾想过会有这样的结局吧?这样的结果,如果非要在家庭教育上找一个原因的话,可以简单地归因为:都是溺爱惹的祸。词典上把“溺”解释为“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不加限制,恣意横流起来,孩子也会被“淹没”的。
曾经有这样一条新闻:
一名在黑龙江省上大学的南方籍女孩受了风寒感冒了,同宿舍的好友为她买来感冒药让她服用。谁知这名女大学生表示自己只吃妈妈买的药,并且辩解道,她感冒了只有在妈妈的照顾下才能好起来。这样的理由不但让舍友意想不到,也让学校的医生大吃一惊。
后来,没办法,同学只好打电话告诉女生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孩的母亲竟不远千里乘飞机为女儿送药。
这样的事情简直不可思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娇贵的“千金小姐”?又是什么原因使父母们奋不顾身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呢?
其实原因不难找到,现代社会的压力使父母们忙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感到自己对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为了弥补自己在感情上的亏欠,很多父母便在物质上弥补孩子,以此来求得心里的安宁。
而那些没有工作的家长又多半把“爱”孩子当做生活、感情的必需。这一点在婚姻不幸的单身母亲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时候“溺爱”便成了一种情感需要。父母爱孩子,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在为什么父母溺爱孩子这一点上,还可以找出N条理由,例如,家长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不对女儿好对谁好;自己的童年过得不幸福,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女儿也这么“不幸”;平时太忙,亏欠孩子的太多。可是,父母却没有想到,溺爱下成长的孩子实际上是不幸的,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是经不起风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