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人要比钱跑得快
24820400000008

第8章 乐于冲破思维定势的桎梏

每个人由于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思想总是会受到一些定势的桎梏。要想成为富人就要善于发散思维,思考事物,乐于、敢于冲破定势思维的桎梏。

在看马戏表演时会发现,大象能用鼻子轻松地将一吨重的行李抬起来,但力气如此大的动物,却被拴在一根小木桩上。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木桩上,当时它十分幼小,任凭它耗尽全身的力量,也无法挣脱木桩的束缚,木桩实在是太沉重了。一日又一日,小象伴随着这种徒劳慢慢长大。不久,小象死心了,觉得自己再怎么挣扎也是枉然。于是,它放弃了反抗。随着小象的日益长大,力气也变大了,但只要身边有木桩,它总是不敢轻举妄动。

这就是思维定势。长大后的大象,本可以轻易地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留存在大象的大脑里,它仍习惯地认为“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思维定势在人类身上表现得同样明显——虽被赋予“头脑”这一最强大的武器,但由于自以为是而将其搁置一边,于是徒然浪费“宝物”,实在是愚蠢之至。由此可知,不只是动物,人类也会出现因未排除思维定势的偏差想法,常常以常识性、否定性的眼光来看事物,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没有发财的命”、“我没有成为富人的能力”,最终白白浪费掉大好机会。除了这种静止地看待自己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外,用僵化和固定的观点认识外界的事物,有时也会带来危害。比如,通常我们都知道,海水是不能饮用的,可是如果抱定了这种认识,也可能犯下严重的错误。

有一次,一艘远洋货轮在晚上不幸触礁,海水不断地从触礁的地方上涌,漏洞已经没有办法堵了,船体开始倾斜。四周都是漆黑的一片汪洋,在船体即将沉没的时候,船上的船员决定放手一搏,他们利用船上的救生船进行自救。周围都是水,已经辨别不了方向了,有个船员发现附近几百海里外好像有个小岛,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拼命地划啊划,最终两艘救生船上的9名船员终于登上了那座孤岛。性命虽然保住了,但接下来的情形更加糟糕,岛上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更为要命的是,经过烈日的暴晒,每个人都口渴得冒烟,水成了最珍贵的东西。

尽管四周是水,可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用海水解渴无疑是饮鸩止渴,加速自己的灭亡。幸存的9个人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老天爷尽快下雨或者别的过往船只发现他们。

他们等了很久,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天际除了一望无边的海水,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个死一般沉寂的小岛。渐渐地,他们支撑不下去了。

8个船员相继渴死,当最后一位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他实在忍受不住口渴的煎熬,他想与其这样渴死在岛上,不如喝一肚子海水再死,于是他扑进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海水。船员喝完海水,一点儿也觉不出海水的苦涩,相反却觉得这海水中有一种淡水所没有的甘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许这是自己临死前的幻觉吧,于是静静地躺在岛上,等待死神的召唤。

他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依然活着,船员非常奇怪,于是他天天靠喝这岛边的海水度日,终于等来了救援的船只。

后来人们化验这里的海水发现,这儿由于有地下泉水不断翻涌出来,所以,海水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海水,而是被泉水稀释的淡水。

习以为常、耳熟能详、理所当然的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热情和新鲜感。经验成了我们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我们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越来越老成,于是创造力丧失了,想象力萎缩了。这种思维定势已经成为人类超越自我的一大障碍。

其实不少场合如果能突破自己的思维常规,在“奇”字上下功夫,挣脱思维定势的牢笼,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年轻时的亨利·福特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一位平民出身的资本家,也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在全世界,“汽车之父”只有卡尔·本茨一人,同样享有“汽车大王”美誉的也只有亨利·福特一人,是他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汽车时代。福特出生在一个农场主家庭,他自小就对从事农事颇有怨言,反而对捣鼓机械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7岁那年,亨利·福特独自一人到位于底特律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上班。但在这家拥有2000人的底特律最大的工厂里,福特只工作六天就辞职不干了,原因是该公司最优秀的员工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修复的机器,福特只要30分钟就可以修好,因而其他员工对福特十分不满。他又先后从事过机械修理、手表修理、船舶修理等工作。他先后两次创办汽车企业,都宣告失败。两次失败经历没将福特吓倒,他仍然谋求在汽车业的发展,并比以往更加努力。

直到40岁时,他的生意才获得成功。然而他的事业刚刚出现起色时,突然遇到了一个瓶颈,公司的发展受阻,市场份额长期停留在一个位置。这让亨利·福特很恼火,他把目光转向了制造八缸引擎,他认为制造出八缸引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他把设计人员召集到一起说:“先生们,我需要你们造一个八缸引擎。”这些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们是精通数学、物理、工程学的高材生,他们知道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他们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看着福特,好似在说:“让我们迁就一下这位老人吧,怎么说他都是老板。”他们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释八缸引擎从经济方面考虑是多么不合适,并解释了为什么不合适。同时,工程师们还罗列了制造八缸引擎必须克服的困难,以现有的技术来说制造八缸引擎简直是天方夜谭等等,但福特并没有退缩,只是一味强调:“先生们,我必须拥有八缸引擎,请你们造一个。”

工程师们拗不过这个倔强的老板,只好心不在焉地干了一段时间,然后向福特汇报说:“我们越来越觉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那种轻易就可以被说服的人,他坚持说:“先生们,我必须有一个八缸引擎,让我们加快速度去做吧!”工程师们无奈,只好再次行动了。这次,他们比以前工作得努力一些了,同时公司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但他们得出的结论却与上次一样:“先生,八缸引擎的制造完全不可能。”

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经过两次这样的实践都不能成功,就已经打退堂鼓了:八缸引擎可能确实制造不了。然而对于福特,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不可能”。亨利·福特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视着大家,说:“先生们,你们不了解,我必须有八缸引擎,你们一定要为我做一个,大家继续做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想法完全可行,福特公司成为第一个能生产八缸引擎的汽车企业,由此在竞争上远远领先其他同行。不但如此,在生产、销售环节上,亨利·福特不受常规的生产、销售方式所局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意见——流水线式生产、薄利多销等,这一系列的创举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十分满意的。从此福特公司的汽车风靡全美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号称“汽车工业的前锋”,一度占领美国轿车市场的40%~50%的份额。

亨利·福特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生产出自己梦想的汽车;二是创造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流水装配线;三是开创性地实行了最低日工资5美元的薪酬制度。第三件事常常被人们遗忘,其实第三件事最能显示出福特超人一等的智慧。这个报酬相当于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2倍多,由此培养出一大批美国中产阶级,对整个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影响。

“当他未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时代。当他离开人间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汽车的世界。”这是1947年4月《纽约时报》上的一段文字,它形象地概括了福特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所以有人说: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比。正是他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