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24819200000053

第53章 传统艺术荟萃·休闲娱乐撷趣(2)

与斗鸡相比,斗鸭受地域和时令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斗鸭游戏未能像斗鸡那样广为流传,只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斗鸭比赛同样精彩有趣,晋蔡洪的《斗凫赋》中描写道:“性浮捷以轻躁,声清响而好鸣。感秋商之肃烈,从金气以出征。招爽敌于戏门,交武势于川庭。尔乃振劲羽、竦六翮、抗严趾、望雄敌,忽雷起而电发,赴洪波以奋击。”可见,其斗鸭的情景刺激又紧张,颇为有趣。

古人斗蟋蟀有什么讲究

斗蛐蛐即斗蟋蟀,即观看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古时也叫做“秋兴”、“斗促织”。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斗蟋蟀反映了浓厚的东方色彩,更是中国艺术的外在形式。对于小小的蟋蟀,从闻其声到观其斗,反映了我国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

斗蟋蟀源于何时,现存的史料还不能证实,但至今至少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宋朝时,斗蟋蟀相当盛行,“万金之资付于一啄”都是史料记载的事实。到了清朝斗蟋蟀的游戏规则更加完善,人们对蟋蟀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比如选择蟋蟀时要求无“四病”,这里的“四病”指的是仰头、卷须、练牙、踢腿。而从外观上看,蟋蟀亦有尊卑之分,即“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这样蟋蟀的尊卑就非常明了了。山东齐鲁大平原是蟋蟀的名产地,山东宁津县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身体强健、凶悍,战斗力顽强、有耐力,同样名扬四海。

斗蟋蟀时,两只蟋蟀大小、重量要相当,先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然后就让两只蟋蟀互相较量,经过多次交锋后,失败的向后退却,胜利者则张翅长鸣。旧时的城镇和集市经常会出现斗蟋蟀的赌场。

“冬兴”是斗鹌鹑吗

斗鹌鹑也称为“冬兴”、“鹌鹑圈”,是旧时汉族民间的娱乐活动。这个民间游戏出现于唐宣宗时期,从民间传入官宦之家。因为斗鹌鹑多是在秋末冬初进行,故称为“冬兴”。斗鹌鹑的过程中,要先贴好标头分筹码,然后再捉对相斗,每斗一次就称为一圈,因此称为“鹌鹑圈”。鹌鹑常见于我国东北和中部中原的东部地区。玩鹌鹑的多是50多岁的老者,还叫做“把鹌鹑”。

斗鹌鹑非常讲究,必须是野生的雄鹌鹑,而且刚抓来的也不能立刻斗,还需要耐心调理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给鹌鹑置办一个笼子,当做“宿舍”,还要约束鹌鹑善飞的习性,将其调教成一个膘肥体壮又有战斗力的鹌鹑。等到鹌鹑被主人玩够之后,放在手背也不会飞时,才考虑与别的鹌鹑斗一斗。体格健壮的鹌鹑,跃跃欲试,它浑身的毛都会竖立,一副急于配偶的样子。这时,主人可为其寻觅对手,一决高下了。

斗鹌鹑时,将一对鹌鹑放在簸箕中,然后用一根草棒挑逗它们,它们发怒后就会撕咬起来。通常情况下,一对鹌鹑斗三五个回合就可以了。失败的一方会展翅而去,似项羽再无脸见江东父老。俗话说“咬败的鹌鹑斗败的鸡”,被咬败的鹌鹑,即使不飞走,也不会再和别的鹌鹑斗了,留下来也没意思了。因此,在斗鹌鹑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果看到自己的鹌鹑有失败的倾向就赶紧分开它们,以利再战,避免鱼死网破的情况出现。

古人斗草也有“文斗”和“武斗”吗

古人用花草进行比赛的游戏称为“斗草”,也叫“斗百草”。最初的斗百草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类似于插艾叶、悬钟馗等。民俗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以渡过难关。六朝以后,斗百草就演变成了一种民间游戏。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纷纷到郊外去踏青,采集到各种花草,然后进行比赛。民间的斗百草游戏分为两种,文斗和武斗。武斗就是比赛的双方各自采摘一些有韧性的草,然后将其打成结,各自用力拉扯,草不断的一方胜利。这其中的草多为路边、沟旁或者田埂等处的车前草。另一种斗法就是文斗,文斗的个人把自己采集的各种草都拿来,一个人说草名,另一个人拿出相应的草,并对答草名,如此一直往下“斗”,最后分胜负。采集草的品种越多,品种越鲜见,越容易获胜。后来出现的斗花的游戏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高瞧戏”是高跷戏吗

高跷戏也称为“高瞧戏”,是因为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要比常人高出一截,观众看的时候是仰着头看,或者是站在高处看。

有学者认为高跷戏源自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也有学者认为高跷戏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考证,尧、舜、禹时代,丹朱氏族以鹤为图腾,他们在祭祀时踩着高跷,模拟鹤舞。甲古文中已经有与近代踩高跷起舞形象相近的字。由此看来,高跷戏是古代百戏中一种技艺表演,多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的表演人数从十多人到数十人不等。高跷戏的舞者多扮演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某个人物,身着戏曲行头,经常使用的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和刀枪等。高跷多为木质,有单跷和双跷之分,单跷是用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以便于上下;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于展示技艺。高跷还有“文跷”和“武跷”之分,其中文跷重视扮相与扭逗,武跷则重视个人技巧和各种绝招。而且,不同地区的高跷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征。

古人的钓鱼方法有什么不同

高雅古朴的钓鱼活动自古有之。古人的钓鱼方法自然有所不同。

先从钓钩说起。最初的钓钩是两头尖的竹条、木条、小石头和兽骨。人们将其包在钓饵中,鱼儿吞食时就会卡住喉咙,垂钓者便将其钓起。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会磨制骨质的钓钩,商周时期出现了铁制的钓钩。东汉时期,许慎《说文解字》载:“钩鱼也。钩者曲金也,以曲金取鱼谓之钓。”

再说古代钓鱼所用的钓线。除了麻线和丝线以外,古人还将结茧的蚕体内的丝浆收集后拉成单股粗丝,干燥后使用。这种钓线光滑、透明,而且柔软,强度也很大。

然后说到钓竿。古人钓鱼用的钓竿多是细而长的竹竿。《诗经》中《国风·卫风·竹竿》载:“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除此之外,古人对钓鱼的季节和天气也很有研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钓鱼技巧。张志和《渔歌子》诗曰:“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就描述了人们在春季钓鱼的情景。而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曰:“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句所表达的就是,秋季正是钓鱼的好时节。而古人钓鱼还讲究线与水颜色的搭配,唐朝诗人方干在其《赠江上老人》诗中曰:“潭底锦鳞多识钓,未设香饵即先知。欲教鱼目无分别,须学揉兰染钓丝。”

古代的“千秋”是秋千吗

古代的“秋千”称为“千秋”。传说,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够到高处的食物,便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将其称之为“千秋”。据说,“千秋”是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民族创造发明的。《艺文类聚》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后来,齐桓公在北征山戎族时,把“千秋”带到了中原。而“千秋”作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后来,人们便将“千秋”二字倒转使用,称为“秋千”,并沿用至今。

秋千的形制最初是一根绳子,后又演变成两根绳子。唐宋时期,秋千成了宫廷妇女玩耍的一种游戏。《开元天宝遗事》将荡秋千描述为“半仙之戏”,曰:“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唐朝韦应物的《寒食》一诗生动地描述了宫女们在寒食节荡秋千的情景:“晴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而王建的《秋千词》则描述得更加详细:“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古代的“捉迷藏”游戏怎么玩

“藏猫猫”就是“捉迷藏”。元伊世珍在《琅嬛记》卷中引用《致虚阁杂俎》,记录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明皇与玉真恒于月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相互捉戏。玉真捉上每易,而玉真轻捷,上每失之,宫人抚掌大笑。一夕,玉真于袖上多结流苏、香囊与上戏,上屡捉屡失,玉真故与香囊惹之,上得香囊无数,已而,笑曰:我比贵妃更胜也。”

由此可见,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古时人们玩的捉迷藏游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藏者藏在树林或竹林里的隐蔽处,让人来寻找。另一种是用手帕将人的眼睛蒙住,再四处去“捉”。

有的捉迷藏游戏是在晚上进行,这就加强了游戏的难度。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摸瞎鱼”,几个小孩共同围成一个圈,称为“圆城”,“圆城”中有两个小朋友,一个用手帕蒙住眼睛,另一个手拿着木鱼迅速地敲,敲一声就换一个地方,蒙着眼睛的小朋友寻声而去,如果摸到敲木鱼的小朋友,就把木鱼夺下,原来敲木鱼的小朋友就被罚出“城”外,由牵绳子的人作为摸者,原来的摸者改为敲木鱼者,如此轮流下去。

踢毽子起源于何时

在古代,踢毽子是“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燕京岁时记》载:“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

毽子由毽**和毽羽两部分组成,其中毽**多为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而毽羽多用翎毛。

毽子的踢法有很多,在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位百岁老人,他能够踢出一百多种花样,如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喜鹊登枝等。

考古研究发现,毽子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甚至可追溯到黄帝时期。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载: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踢毽子源于蹴鞠,便可追溯到黄帝时代。考古学家发现,汉朝画像的砖上就已经出现了踢毽子者的形象。因此,踢毽子最晚出现于两汉时期。

“抽贱骨头”如何而来

“陀螺”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帝京景物略》载:“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抽陀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游戏。此游戏中的“陀螺”有陶制、木制、竹制、石制多种,以木制居多。木制的陀螺是圆锥形,上边大下面小,在锥端常加有铁钉或钢珠。在游戏过程中,游戏者用绳子绕陀螺,令其在地面旋转,然后用绳子抽打,使陀螺继续不停地旋转。游戏者抽打得越快、越狠,陀螺转得越快,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抽贱骨头”。

明朝时期,抽陀螺是民间儿童颇为喜爱的游戏。有的小孩儿一个人同时抽打二至三个陀螺,也有两三个小孩一起玩抽陀螺,每个人抽一个,看谁的转的时间更长。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汉奸为日本鬼子办事,百姓恨之入骨,便用抽陀螺出气,并编出了一套抽陀螺时说的顺口溜:“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

古代的“高尔夫球”如何而来

在我国古代,人们也经常玩一种类似于高尔夫的运动,即“捶丸”。捶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从唐朝的“步打球”演变而来。

唐朝盛行打马球,但是当时人多马少,还有一些女子形体柔弱,不会骑马。因此,人们便在打马球的基础上发明了“步打球”。相对于打马球,步打球的危险系数较低,一些不善于骑马的宫女们也可以玩。唐时王建《宫词》载:“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其中描述的就是寒食节时,唐朝的宫女们玩步打球的情形。宋时,“步击”是宫廷中一项热门的节目,有“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时令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的记载。

到了1282年,《丸经》将步打球的规则和方法详细地记录了下来,步打球也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即“捶丸”。《丸经》中记载,捶丸是在空旷的地面上画一个球基,在离球基七步到百步处做一定数量的球窝,而后在旁边树上挂上彩旗,用球棒将球打进球窝。用的棒数越少,得的穴数越多的一方胜。从游戏规则、竞赛方式、竞争人数、运动用品和所记场地等方面看,捶丸和现代的高尔夫球非常类似。

古人怎么踢“足球”

古人称足球为“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的意思为踢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古代的蹴鞠类似于今天的足球,同样是一项紧张激烈的体育运动。“蹴鞠”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苏秦列传》中,苏秦游说齐宣王时这样形容临菑:“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