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2481700000007

第7章 精挑细选,不断扩大朋友圈(3)

更糟糕的就是彼此之间的关系亲密以后,往往对另一方的要求愈来愈高,认为自己和他是同学关系,他认为对自己这样,而不是那样,总觉得别人对自己好是正常的,而且稍有不周或者照顾不到,就会有怨言。因此,很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损害了彼此的关系。

看来,“感情投资”应当是经常性的,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处处留意,善待自己的同学,并且真正做到大事小事都落到实处。

规则解读:不管从实用主义,还是从情感价值角度去衡量,同学之谊都值得你保持与维系。

12.同学交往也要有“心机”

现代社会首先是人际关系的社会,人际交往的广泛与否,是一个人能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在这种关系中,同学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关系。事实上,当年身为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很单纯,友情纯洁,而分开以后就会非常怀念纯真的友谊。所以,在大家毕业各奔东西之后,往往会借这样或者那样的活动来加强联系,惟有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加深与同学的感情,在你求同学办事的时候,同学才会痛快地答应,积极地帮你去办。

在现代社会中,在同学关系上,一些人处理得不妥当,在相聚的时候十分冷漠,分开以后也不来往,“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相互间过着“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生活,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起同学,那就太晚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加深了对各种人际关系的认识。很多人在和同学分开了以后,常常保持着联络,例如成立同学会,这真是一种很有见地的方法。一年一小会,十年一大会,大家尽管已经分开了,可是关系却越聚越坚、越聚越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它证明同学的关系已经进入了更高的层次,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只要有“聚”,那份关系和那份情就会用之不竭!

同学之间要保持联系,通常,当人们开始接触一群人的时候,交际中进展速度和接触的频率是成正比。也就是说,若你和某一位刚认识的朋友刚开始的时候经常有机会接触的话,你们的关系会很快接近,形成十分亲密的群体。道理非常简单,为何你会和你同办公室的同事、同班的同学迅速形成亲密的关系,却和其他同事或者同学关系很远呢?这是因为你们经常接触,彼此已经认识了。

想保持良好的同学之谊,你就应该多和同学们保持联系。有时间给远在他乡的同学们打个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自己的情况,多交流一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点时间不要节省。遇到同学们的人生大事,若有空要尽量参加,若实在脱不开身,应写信或者托人带点什么,否则,怎能算得上是同学之谊呢?

相反,当听到同学家里有人生病或者遇到不幸的事,就要立刻想办法去看一看。平常因为工作忙、学习重没有太多时间来往,可是朋友有了困难要帮助或者打声招呼,这才显出你们之间的同学情谊来。“患难见真情”,关键的时刻拉同学一把,同学自然会铭记在心。

与同学多多保持联系,好处是不言自明的。例如,你在工作中遇到什么烦心事,可以跟同学聊聊,排解一下心中的积怨,而且他很有可能会给你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同学之间交际的重要原则就是通过多次接触来加深同学关系。原则上要和同学直接接触,只要有见面的机会,就要积极与同学接触。碰到去某地旅游,要找一找当地熟识的同学,碰到去同学公司附近的地方出差的机会时,要去拜访同学,这样同学之间的关系自然在一来一往中加深了。

除了运用直接接触同学的方法以外,有的时候利用书信结交等方法也可以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可是,若不是真心想尊重同学,不想给同学献出一份诚意,不想信赖同学的话,就难以考虑到这些方法了。所以,要先了解同学的兴趣,并且从思想上想与同学加深关系,对同学的事情若有了倦怠的意思,就难以考虑到与同学加深关系的问题了。

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绝不能给同学增添负担。如果赠送礼物不符合对方的身份,很有可能会让同学觉得你是别有用心的。若你送得不符合时宜,也会使同学产生误会。

不论是不是周末还是节日,看准同学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同学的家人,不失为一种间接接近同学的好办法。

“我在附近有些事情,顺便过来拜访他。”说完,你把在附近商场买的礼物拿出来送给同学的家人,最好动作迅速一点,节省时间,如果同学恰巧托你办一件事,你可以接着托同学的家人转告:“上次托我办的事情,我正在尽力办,我会尽全力办成的。”拜访结束以后要尽快把事情的进展情况向同学的家人汇报一下。

拜访的时候,不管同学家人多么客气地请你喝茶,你都不要坐下来当真,因为你的拜访仅仅是一种表示敬意的形式。而且呆的时间过久,还会让其家长看穿你的真实用意,因此要在短时间内结束你的拜访。用间接的方法给同学送礼时,不能直接寄到同学的公司,应该寄到他的家里。这样能够给同学留下好印象,也能间接赢得同学的信赖。

规则解读:同学之间交往的“心机”是一种适时而动,不是说耍阴谋诡计。交往若不能把握时机,到头来只能落得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

13.真诚投资,但不要无限掺和

同学之间的感情往往十分单纯,学生阶段正是敢爱敢恨的阶段,因此互相敞开的是真诚的心扉。

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使人们感到了同学的纯真与友善,校园生活给每个人都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和回忆。追忆昔年,谈谈各自的趣事乐闻,谈谈学生年代的抱负……昔年的少不经事都给同学聚会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刘军是班里的留级生,又快考试了,而他因为平时的懒散,仍然摸不着头绪,若再不及格,就会面临着退学的危险了。周林和刘军在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很少和刘军交往。正巧在晚自习时,他们相遇了,周林给刘军讲解了一下需要复习的东西,并且建议在短的时间里,不能搞全面突击,应该掌握一些重点知识,这使刘军恍然大悟,在学期考试中得以顺利通过了。从此,刘军特别关照周林,在毕业的时候对周林说:“幸亏有你,不然我就完了。”

事实上,周林做的只是一件小事,可是对于刘军来讲,因为差生很少和优秀生在一起玩,这次刘军深感受到周林的帮助很大,周林的建议使刘军渡过了关键的一关。

谁都有走运的时候,也都有走背字的时候,如果能在同学遇到不幸的时候加以安慰,比在走运的时候加以祝贺要好得多。正如常言所说的:“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李胜的父母都是干部,上大学以后喜爱经商赚钱,成绩却一落千丈,后来落得一个留校察看的处分。因为李胜在做生意时对待同学没有什么优惠,同学们便对李胜另眼相看了。在他和室友“老大”谈到落得这样的下场值不值的时候,“老大”说:“人各有志,有人靠文凭吃饭,有人靠其他本事吃饭。在社会上锻炼了比不锻炼更好。”

李胜的心情立刻变得愉快起来,几天以后,一位同学对“老大”说:“听说你和李胜的关系很好,是吗?”

“老大”说:“只是理解罢了。”几年以后,李胜开了一家公司,请“老大”有时间过去玩玩,若不嫌弃请在公司就职,被“老大”笑着拒绝了。

要做到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在同学处于困境时,一句温暖的话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而且,一旦卷入同学的家庭琐事之中,不但对与同学的关系没有好处,而且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矛盾。

李强和李坚强是同学,因为名字的问题同学们常和他们开玩笑,他们的关系也还算凑合。李强分到网络公司编辑组工作,李坚强从事计算机组装。

李坚强的妻子是李强的同事,并且是李强介绍的。开始时,夫妻关系很好,后来,因为孩子的原因,李坚强的母亲住到了家里,婆媳关系紧张造成了夫妻关系的破裂。李强在单位听了李坚强妻子的诉说,有一部分是婆婆的原因。因此,李强跑过来想劝说李坚强:“客观地讲,张琴在单位里还是很好的,我听说你的母亲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李坚强正处在气头上,说:“我妈有错误?哼,若不是你,我还真找不到这样‘好’的妻子呢!”

李强听了十分生气,夺门而出,从此他们的关系就弄僵了。

同学尽管很熟悉,可是毕竟是同学,对对方的家务事肯定不甚了解。一味地参与同学的家庭纠纷,只能使同学关系越走越远。可能你所站的立场很客观,却无法被同学所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提供参考的意见,分析其利弊关系,让同学冷静地思考,而不要确定谁对谁错。过一段时间,相信当事人就能自己领悟了。

规则解读:同学之间友情纯真,自然要比许多普通朋友关系更进一步,但是同学毕竟是同学,切勿对同学的事情掺和过多。

14.风物长宜放眼量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就算菩萨真的会显灵,也不会来帮助你的,因为你平时目中没有菩萨,有事才去找,菩萨哪肯做你的利用工具!所以你请求菩萨,应该在平时烧香,平时烧香,表明你别无希求,不但目中有菩萨,心中也有菩萨,平时烧香,完全出于敬意,而决不是买卖,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对你有情,肯定会帮你的忙。

但是不要以为在哪里烧香都无所谓,烧香时应该去不大有人注意的冷庙,不要去香火盛的热庙,热庙因为烧香人太多,菩萨注意力分散,你去烧香,也不过是香客之一,显不出你的诚意,引不起菩萨特别注意,也就是菩萨对你不会产生特别的好感,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也以众人相待,肯定不会特别帮忙。

冷庙的菩萨就不同了,平时冷庙门庭冷落,无人礼敬,你却很虔诚地去烧香,菩萨对你,当然特别注意,认为你是他的知己,感激之情,自不待言。虽然你同样的烧一柱香,菩萨却认是天大人情,一旦有事,你去求他,他自然特别帮忙,即使将来风水转变,冷庙变成热庙,菩萨对你,还是会特别看待,认为你不是势利之辈,菩萨如此,人情未尝不是这样。

你的素识之中,有没有怀才不遇的人?如果有,这就是冷庙,这个朋友,是个有灵的菩萨,原应该与热庙一样看待他,时常去烧烧香,逢到佳节,送些礼物。他是穷菩萨,你送的礼物,务必要实惠。你只是往,他是不会来的。不是他不知道还礼,而是无力还礼,虽然他不会还礼,一旦他日后否极泰来,他第一要还的人情债当然是你的。只要等到他有还债的能力时,你虽然不去请,他也会自动还你。

即使他仍在坎坷中,请求他帮你办事,他一定会尽力去完成,且不惜乞援于人,以完成你的目的,而达到还人情债的心愿。所以冷庙烧香,是有利而稳健的人情投资。

人情投资最忌讲近利,讲近利,就有如人情的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对于这种情形,凡是讲骨气的人,就会觉得不高兴,即使勉强接受,心中也总不以为然。即使他想还报你,也不过是半斤八两,不会让你占多少便宜的。你想多占一些人情上的便宜,必须在平时往冷庙烧香。平时不屑到冷庙烧香,有事才想临时抱佛脚,冷庙的菩萨虽穷,也绝不希罕你上这一柱香,买卖式的香。一般人以为冷庙的菩萨一定不灵,就是因为菩萨不灵,所以成为冷庙。殊不知这对于穷困潦倒的英雄,是常有的事,只要风云际会,就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所以劝你找几座有希望的冷庙,随时去上柱香,网罗贤豪,使为己彰。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在此数十年中,没有谁会是一帆风顺毫无挫折的,大多数的人,都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有的否极泰来,有的自泰而否。人的境遇,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有的演变得进程慢,时间长,有的演变得时间短,进程快,于是才有所谓的泰,有所谓的否。

从大体来说,人生境遇之所以变,是由于四周环境在变。四周的环境变化不停,吾人身当其冲,非应付之以图自存,环境既日新月异,应付的方法,自须随之不同,应付得当,遂占成势,积优势而成泰境;应付失当,遂陷劣势,积劣势而成否境,有时人的能力无论如何高强,必有缺失,所以即使是英雄,也有潦倒之时。人的能力虽很平庸,然因一时灵机所动,也会变成得意的人物。人当得意的时候,把一切看得很平常很容易,因为他很自负。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与他相差不远,随时交往,当然无所得失。

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多与之交往,反而发生势利的误会。你虽极力巴结,多方效劳,在他看来,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会有多少增进。以前车水马龙,今则门可罗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则哀告不灵;以前无往不利,今则动辄得咎;他的繁华梦醒了,对人的认识,也比较清楚了。

如果你认定他是一个英雄,是个有为的人才,这时应该乘时吸纳,多多交往,好言慰藉多方譬解,以鼓励其再起雄心。或者相机进以忠告,指示其所有的缺失,勉励其改过行善,如果你有能力,也可给予相当的协助,或施予物质上的支援。而物质上的救助,尤须尽之所能,不要等他开口,随时采取主动,有时他实在很急着要,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比急要,你如果知道了,一定要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觉得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分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刻在心,你将来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对他并无所求,他有朝一日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总之,靠个人力量以求发展,则发展有限,多多结纳潦倒的英雄,为己之用,你的发展才是无穷。一个人可以有好几种投资,对于事业的投资,是买股票,对于人物的投资,是买忠心。买股票所得的资产有限,买忠心所得的资产无限,买股票有时会吃倒账,买忠心则会始终成功,股票是有形资产,忠心则是无形的资产。“纣有人亿万,为亿万心,武王有臣十人,惟一心。”纣之所以败亡,武王之所以兴周,就在于有没有这份无形资产,“得天下者得其人也,得其人者得其心也。”得人心可以得天下,真是一本不止万利,何况你所得的人心,还是英雄之心呢!

规则解读:人生有顺逆,世事难预料。为人不能太势利,最忌讳的就是树倒猢狲散,棒打落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