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2481700000004

第4章 自强不息,做命运的主人(4)

当今世界是一个崇尚竞争的世界,慢一步也许就错过了机会,因此面临生存竞争,你应该大胆地表现你的想法,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否则你“不好意思”,别人反而笑你笨,尤其以下几件事,你绝对不能“不好意思”。

关于你的事,你千万不可“不好意思”。你应该大方大胆地争取、保护,你如果因为“不好意思”而丧失权益,是不会有人感激你的。

想拒绝的事。很多人就因为同事、朋友、亲戚的关系而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借钱给别人,为了做保甚至冒险为其“两肋插刀”。结果就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帮了别人,害了自己。

该要求的事,很多人就因为“不好意思”而有很多话“不好意思”说,结果事情做不好,对方得不到好处,你也苦了自己。尤其是当领导的,在工作上,绝对不可以“不好意思”要求下属,否则将失去权威,于工作更无益处。

这几件事如果能做到不会“不好意思”,在人性丛林里就不会有生存的问题了。

规则解读:必要的礼貌用语是不能少的,但一旦涉及到个人根本利益时,就不要放不下面子,放不开手脚,否则,只能令你深受其害。

10.懂得放弃,洒脱生活

有只狐狸被猎人套住了一只腿,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生命,这是好死不如贱活式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在欧洲,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格言: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却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放弃的恶果。

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

放弃也是一种明智。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卧薪尝胆的故事说的便是这一道理。春秋时期,吴国军队把越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越王勾践被迫放弃了王位和自己的国家,忍辱负重,给吴王夫差当了奴仆。三年以后,勾践被释放回国,他立志洗雪国耻、发愤图强,每天睡在草堆上,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以不忘亡国之耻。终于在公元前473年,勾践率领大军灭了吴国,做了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

所以任何一个成功者,不仅要敢于梦想,敢于追求,敢于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敢于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进取,还要学会选择和放弃。

比尔·盖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父母亲对他说:“哈佛大学是美国高等学府中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是成功、权力、影响、伟大等等的象征和集中体现。你必须读这所大学。它对你的一生都会有好处。”

盖茨听从了父母亲的劝告,进了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他当时填的专业是法律专业,但他其实并不想继承父业去当一名律师。

盖茨在哈佛既读本科又读研究生课程(这是哈佛学生的特权),但他的真正的兴趣依然在电脑上。他曾同朋友一起认真地讨论过创办自己的软件公司。他认定“电脑很快就会像电视机一样进入千家万户,而这些不计其数的电脑都会需要软件”。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比尔.盖茨终于向父母说了他一直想说的话:“我想退学。”他的父母听了非常吃惊,也非常伤心。但他们无法说服盖茨改变主意。于是,他们请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商业领袖去说服盖茨。

盖茨在同这位商业巨头会面的过程中像个布道者一样滔滔不绝地向他讲述自己的梦想、希望和正在着手做的一切。这位商业巨头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了,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当年白手起家的创业时代。他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反而鼓励盖茨:“你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纪元的开始,而且正在开创这一个伟大的时刻。好好干吧,小伙子。”父母亲无奈,只得同意了盖茨的要求。

从此,盖茨一心一意地投身于自己的电脑软件领域中,他真的在实现梦想的成功之路上,开创了令世界瞩目的业绩。

一个成功者,或者一个有着明确奋斗目标的渴望成功的人,之所以舍得放弃那些在旁人看来是来之不易的东西,是因为他们真正地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规则解读:生活中,常有不好的境遇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能够放弃也是一种跨越,当你能够放弃一切做到简单从容活着的时候,你生命的低谷就过去了。

11.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正视失败并不意味着消极地承受,相反,它意味着一种转败为胜的可能。转败为胜的关键在于毅力。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有一股潜在力量,能帮助你成功,那就是信念的力量。我们已建立起精卫填海的信心,如果我们能坚持奋斗,我们必定能在信心的指引下,突破困境。

现实是残酷的,然而由于其残酷反而显得精彩、美丽。只有在失败的砧铁上不断锤炼,才能锻造成一种铁的品质。正视现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正视失败。失败可使强者愈强,勇者愈勇,也可使弱者更弱,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贝多芬也曾陷入近乎绝望的困境中,在他才华横溢之时,他的双耳失去了听觉。他一度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整天酗酒,甚至想一死了之。但是,音乐的力量又使他重新树立了信心,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以更坚强、更无畏的精神来正视现实:“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种伟大的精神促使他在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中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必然会有失败。如果因为失败而失去信心,那么成功就会离你而去;如果你永远充满信心,即使失败了,也要顽强地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往前走,那么,成功就不再遥远了。

著名的电台广播员莎莉·拉斐尔在她的30年职业生涯中,曾遭辞退18次,可是每次她都放眼最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最初由于美国大陆的无线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没有一家肯雇用她。她好不容易在纽约一家电台谋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到了辞退了,说她跟不上时代。莎莉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她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后,又向国家广播公司电台推销她的清谈节目构想。电台勉强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在政治台主持节目。“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一度犹豫不决,但坚定的信心使她大胆地去尝试了。她对广播早已轻车熟路,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7月4日美国国庆节对她自己有何意义,还请听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刻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她也就因此而一举成名了。如今,莎莉·拉斐尔已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曾两度获奖,在美国、加拿大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的节目。她说:“我遭人辞退18次,本来大有可能被这些遭遇所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成功与失败往往在于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失败者常常感叹命运的不济,现实确实如此。竞争机制的引入,优胜劣汰,必然要求更好的心理素质。现实中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颇具实力,却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甚至一败涂地,究其原因,就是对竞争的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甚至是害怕失败,缺乏信心。

事实证明,在人生棋局上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就是那些敢于正视现实、不怕失败、锐意进取的人。

规则解读:正视现实,就是要正视失败,败中求胜,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