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2481700000022

第22章 礼贤下士,做下属心中的英明贤主(3)

一个好的主管要使他的下属具有对工作团体的向心力,例如可以把员工分成最多20人一组的各种小团体,然后在每一个小型的工作团体内,依照下列八个方法来提高向心力。

一、给予员工全体合一的归属感

不论在会议的场合或指派命令的时刻,主管要在谈话中强调“我们”、“我们这个部门”或者“我们这个团体”,这样才能使得下属觉得主管与他们同一阵线。如果只是一味的讲“你如何……”或“我怎样……”,下属的心目中更会觉得工作团体不甚重要,所以也容易显得满不在乎。这对公司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建立团体的传统

主管在适当的场合偶尔可以把过去—些好玩、特殊而刺激的事件,不露痕迹地向下属叙述或娓娓道来;另一方面每当员工生日或有其他值得祝贺的事件发生时,管理者应该主动安排庆祝会,久而久之,团体就会形成自己的历史,有了历史,工作团体自然也就会增加对员工的吸引力。

三、强调团队工作的重要性

主管应该以身作则地表示“只要我们赢了,谁应该居功都无所谓”的观念,也就是说,主管时时刻刻要担心这个工作团体是否能达到目标,而不必担心谁出风头谁居功的问题,这么一来,无论什么事大家都会全力以赴。

四、适当对优良的下属行为给予认可褒奖

主管必须小心翼翼地揣摩员工的心理,观察员工的表现,并随时给予协助、认可、鼓励与赞扬,明确地向下属说明他对团体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一位下属赞美同仁的表现,那么主管也应该褒奖这一位下属的建设性行为。这样日子久了,这个工作团体的气氛就会显得和谐而融洽。

五、设立清楚而容易达到的团体目标

主管在建立公司的长期目标蓝图后,应该摘要其大纲传述于下属,但是更应该在这项长期计划的参考架构内,制定一些短期而明确的目标,这些短期的目标应该让人一目了然,而且要具体可行。如果目标过于笼统而高不可攀,下属的斗志反而会逐渐丧失。

六、实施团体激励的措施

除了制定个人奖金的制度以外,主管应该设定一套奖赏的办法,以便配合团体激励的政策;此外,如果主管得到特殊的奖励,也应该与下属共同分享成果。

七、心理上与员工保持亲近

主管应该积极地与下属保持联系,适度参与下属的团体,以了解他们的感觉与想法,同时必须保持距离,否则过度的深入参与会带来彼此的熟稔,而熟稔之后容易招致下属的轻视。

八、把下属当做人来看待

许多主管在位一久,养尊处优,己贵人贱的观念往往容易在脑海里生根,于是就会期望下属多付出一点,也认为应该如此。如果把下属当人来看待,就会消除这种不良的观念,而且容易产生彼此的谅解。

另外,与下属增进共同的体验也可产生伙伴意识。此项共同的体验,如果是患难与共,则更可增进密不可分的伙伴关系。

所以,与其与下属共进午餐,不如当下属晚上在公司加班时,你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之中,如此必能加强同甘共苦的患难意识。

小团体是一个很有效的改变工具,要促使下属改变工作行为(不是工作态度,因为态度较难改变),就把他纳入小团体的范畴之内,然后,慢慢使其团体意识巩固起来,继而使团体的凝聚力提高。但是如要水到渠成,高阶层管理人员应该耐心地予以支持。

在一个企业组织里,各种团体具有高度的内聚力,从而,下属之间的沟通迅速,产量提高,工作有效率,而且看重团体的名声,如此一来,整个组织的目标易于达到,企业也将得以生生不息。

规则解读:将下属吸引在你的周围,为的就是使你们的工作更有效率,使你们的工作更具向心力。

8.善于发现下级的闪光点

当自己被提升后,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对自己周围的人物重新估价。用冷眼来重新估价的重点在于公司的目标方向,在于自己的工作内容,以及在于上司和部下的人际关系上面。

也许你在这家公司已工作很久,认为已没有什么事情不了解,但是如果以主管的眼光来重新估价的话,你将会发现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被提升为部门经理之后,只要环顾一下四周你就会发现许多必须紧急完成的工作。于是开始着手全部的工作,可是却又发现往往只能完成一半就没有进展了。但是一般而言,如果能完成其中的一件,其他的事情自然很容易就可以解决。所以首先应以自己的得意项目为重点,倾注全力发挥。那么必能进入平坦之途了。

在决定工作的重点时,应该要选择解决之后对其他事项都有帮助的事项,暂时不必考虑工作的重要性等。从较容易成功的事项开始着手也是方法之一。不论是如何无聊琐碎的事情,只要能够成功,心情就会变得不一样,同时也可以提高部下的士气。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非常容易获得成功了。

不仅是自己的工作,对于人际关系也要从全新的角度去重新估计。部门上的经理处于上司与部下之间,往往扮演交接点的功能,在职者必须了解上司和部下的个性,并且安排网状的人际关系。

只留取容易使用的部下是件愚蠢的事情。古语云:“有诤臣三人则国安”。如果能珍惜毫不客气唱反调的部下,失败就有可能在第一时间被认识到,从而有效地进行预防。所以必须以不限制部下为前提,了解其长处与短处,并使其发挥长处。

不论哪个工作阶层,蓝领也好,白领也罢,上下共同提高生产力,很可能是我们走向高度工业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提高生产力除了要有客观的环境与之配合外,培养人人具有专业敬业的态度与精神也是不应该予以忽略的课题。

一个部门要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便需要协助员工发扬敬业态度与精神。那么,要如何使下属具有专业精神呢?

在组织内肯定有这样一批具有事业导向的下属。事业导向的下属兴趣广泛,经常阅读各种书籍以了解他工作内外的环境;他们看重内在的激励,对工作引以为豪,希望主管重视他们工作的品质。因此,主管不需催促指示,他们也乐意贡献自己的想法或者价值,哪怕多做一点也从不斤斤计较。通常情况下,他们有良好的教育程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工作表现,同时在工作时能够联想到组织的目标。

除了观察员工的行为特征外,主管还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要求下属评论自己的工作,是喜欢与最不喜欢的部分在哪里?如果能够改变应该从哪里着手?然后根据下属的答案分析谁比较具有事业型的导向。

一旦找出具有事业型的下属,主管们便应该协助他们发展专业精神。一个专业人员技术要卓越,对人对事要有奉献的精神,不太担心自己;换句话说,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外,性格要开放,操守要廉洁,同时要诚心诚意乐于助人。

规则解读:当你从员工升到主管时,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人事,因为你的地位已经不同。一方面,你要与现在的同事——以前的上司来共同分担一些事情;另一方面,你也要与现在的下级——以前的同事共同解决一些事情并监督他们来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你要让他们明白,以前糊弄上司的把戏不要再用在我身上了。

9.让你的“猴子”玩命折腾

众所周知,杂技团里的猴子为了获得吃的,通常是非常听话地表演,各种绝活儿,以赢得阵阵掌声。其实,人也是一样,也希望能够赢得他人的掌声。

当下属由于无法对付某个问题而感到苦恼时,身为上司者不妨以个人的经验而给下属提供一些方法。然而,许多时候,情况往往在开始时便弄巧成拙,变了质;上司虽想用温和的方式传达给下属,但是语气上如果隐含命令的意味,那么下属表面上也许接受,但是心里却未必服气。因此,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要知道,当下属因为不知如何做而感到闷闷不乐的时候,上司如果趁机在一旁干预,对于下属而言,或许意味着对他们不信任。

在此情况下,最好明确指出其过失所在,但暂时不必教导他们该如何做、如何防患于未然,以及如何追踪过失等方法,让对方有自我思考的余地。而当对方能自己思考,却又无技可施时,自然会发问:“这里该怎么办?”此时再给予适当的意见。这样的教导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许多身为上司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希望以最简单的方式将知识传达给下属,而不让下属自己去思考。如此将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下属。这是上司必须要警惕的一环。

人在被赋予超出实力的地位、头衔、工作后常常就会“自我膨胀”。

例如在运动场上,很多选手在侥幸得分,得到很好的排名后,马上就惨遭失败,在同——个地点同时体验胜负两种过程。因为选手排名高低,取决于比赛时的成绩,所以只要稍有疏忽,地位就不保了,因此,在这一来一往之间,如果能培养出超群的实力,那么就能维持崇高的地位,而且往往会历久而弥坚。

在企业中,一旦让一个人升职后,就不会随便将他降职。但如果是让没有实力的人占居上位,往往会为日后造成很多问题。所以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

不过,有些人在被赋予更高地位或重大责任后,能更快地成长;虽然一开始做什么事都不顺手,但渐渐也就能熟练而愉快胜任。

他们是值得奖励的。而那些傲慢无理、缺乏协调性的人,和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的人,都是不值得信赖的。

人们会发现要将地位、责任做适当的授予的确是很困难,但是一旦安排得当,对公司和当事者本身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虽然一般工商界都是依年龄、学历、资历等条件选拔人才,但要知道一个人的真正实力,有时更应该抛开这些束缚,应该给予对方充分发挥的机会。

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工作的分配上,让有能力的人做有价值的工作。当然,上司的支持也是绝对必要的。

规则解读: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上司的职责之一就是努力使这块金子在适当得时机发光。

10.提携下级亦有道

当老鹰盘旋在天空时,人们会发现在草地上觅食的老母鸡总是急忙招拢来小鸡,将它们藏匿在自己温暖的翅膀下。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一丁点的伤害。

其实,上司和其下属的关系也应是如此。

上司在着手工作之前,如果能对部下叙述自己的意图,共同商谈,并给予部下提出建议的机会,这对于部下的培育非常有帮助。部下参与解决问题之后,对于上司感到头痛的问题可以渐渐地精通,同时想到自己的意见对于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心里也会产生一种满足感。

虽然这样做有点困难,但是类似这样的问题,每天都会在企业内部发生。让部下有个机会参与解决,可以让他们有深厚的成就感。但是从现实上来看的话,部下的意欲受到阻碍的情形甚多。有人担心失败的时候是否会受罚;有人担心成功的时候是否会遭到嫉妒,越是下级这种感觉越强烈。

当你在社会上做过几件事,或许你已升为主管,或许你在专业知识上已由“菜鸟”变成“老鸟”,或许你在人生经验上已由青涩变得成熟,或许你经营企业,而且已有相当好的成就。

这个时候,也许你已经40岁,或是才30几岁;但不管几岁,离你生命自然终止的那一天还有很长的时间,而且你也尚未到达生命的颠峰,为了走好剩下的长长的一段路,建议你——不要吝于提携后进!

不过,提携后进时,你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样你有可能承担某些风险,甚至会流言横生。一方面看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有时也会把庸才看成将才,也会因个人的好恶把恶狼当家狗,因此你提携了他以后,有时候会有被拖累、背叛的危险。另一方面“提携”的动作如过大过广,会被人认为是在培植势力,甚至引起别人的反感或抵制,在大的团体里这种情形尤其常见。

总之,任何事情都是利与弊相伴而生的,但提携后进这件事对你个人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而且也不能因为有弊就拒绝提携有才干的人物。很多企业家、政治家一直有忠心耿耿的属下追随。都是因为他们乐于提携后进,用情绑住了他们,利已也利他,所以,如果你有能力,有条件,那么就伸出你有力的双手吧!

规则解读:在你的部门里,要让你的员工感到有安全感和成就感。所以,作为上司的你,要有作母鸡的胸怀和能力,让这群鸡仔能在你的翅膀下放心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