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2481600000008

第8章 培养健全性格:塑造活泼开朗的宝宝(7)

孩子嫉妒心理的形成,有相当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平常的言行。许多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婷婷越来越可爱了”,或者只是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所以,父母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作对比,以免引起孩子的嫉妒心理。

4.帮助孩子正确分析与他人产生差距的原因

孩子的嫉妒,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为他们在这个年龄段里,一般不具备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所以,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嫉妒简单地归责于自己所嫉妒的对象,而不去考虑其他因素。

因此,在这个时候,父母应帮助孩子,全面分析造成孩子和所嫉妒对象之间差距的原因,这些差距能否缩短,以及缩短差距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使孩子能正确地与他人进行比较,以积极的方式缩短实际存在的差距,并最终化解内心的不平衡。

5.引导孩子正确竞争

如果孩子一旦出现了嫉妒心理,这个时候,父母不妨把它引导到树立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上来。

想要做到这点,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别人领先获胜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气。而是应该激发起自己的斗志,敢于和对方展开竞赛,“这次你获胜了,下次我要通过努力超过你,和你比一比”。

6.使孩子养成豁达、乐观的性格

想要孩子改变根深蒂固的嫉妒心理,就要从平常的生活入手,让孩子进行改变。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教育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让孩子懂得各人都有各人的优势和长处,但同时各人也都有各人的不足和短处,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

当孩子认识到这样的客观事实后,父母就要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正视别人的优势和长处、欣赏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从而能够学习、借鉴别人的优势和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成功来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喝彩。这样,孩子的嫉妒心理就会渐渐减弱,直至消失。

7.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学习的第一老师就是家长,所以家长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

想要孩子没有嫉妒心理,家长就要首先自己养成开朗、豁达的个性,不为一些琐事而斤斤计较。如果家长在孩子的面前总是说一些嫉妒的怨言,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也经常这样,那嫉妒一定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相反,如果家长为孩子作出积极的表率,成为他的榜样。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豁达的性格,从而减少嫉妒情绪的产生。

13.“他有的我也要有”

——攀比心理

默涵的妈妈带默涵到游泳馆游泳,那是小默涵第一次到游泳馆。默涵适应得很快,也玩得很欢,整个游泳馆就听到她大声嬉笑的声音。突然,她安静下来,问妈妈:“佳宜(是她在幼儿园里的‘竞争对手’)有没有到游泳馆里游过泳啊?”一边问一边还皱着眉头紧张兮兮地盯着妈妈。妈妈告诉她没有,她就非常得意地大声说:“我比她强,我到游泳馆游泳了。”

默涵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很喜欢新衣服。有一次,姑姑帮她买了一套新睡衣。午睡的时候,默涵脱了外套要穿新睡衣,而且有一种不穿上新睡衣决不罢休的架势。于是,妈妈就给她换上了新睡衣。一觉睡醒后,妈妈把她的睡衣换下拿去洗。起先,默涵没发觉,后来看到没了她的新睡衣,就追着找到楼上来了。一见她的新睡衣躺在洗衣机里冲洗,她就不高兴了。不停地责问妈妈衣服是干净的,为什么要拿来洗,且一定要妈妈帮她把新衣服从洗衣机里拿出来。妈妈拗不过她,只好将湿淋淋的衣服从洗衣机里取出。

默涵一边哭一边不停地拧衣服,想要把它拧干。无奈臂力不足,未能如愿。妈妈耐心地跟她讲新衣服买过来之后应该清洗的道理,默涵却说:“我到幼儿园里睡觉没有睡衣了。”妈妈问她:“是不是其他宝宝都穿睡衣睡觉呢?”默涵说:“他们没有,默涵有。”妈妈终于明白,默涵是想到幼儿园里去炫耀她的新睡衣。

在默涵和小朋友的聊天中,妈妈时常能听到一些攀比的内容。比如谁的衣服好看,谁爸爸工作好,谁家房子大,等等。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强的攀比心呢?默涵妈妈很担忧。

在孩子的各种心理中,攀比心理可以说是最普遍的。之所以会出现攀比心理,这跟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有关。

孩子的攀比心理,在幼儿期就已出现。在幼儿期,孩子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表现欲望,当他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或者感到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时,就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或者受到奖励等行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

除此之外,孩子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模仿力和好奇心很强,喜欢新鲜事物。和小朋友在一起时,孩子也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引发他的攀比行为。

这些是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内在原因,外部因素也会导致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可以说,孩子在年幼时产生攀比心理大多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诱导,尤其是来自家长的“言传身教”。且不说五花八门的物质消费攀比,单就孩子的教育来讲,家长之间的攀比就比比皆是,如,互相攀比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特长班或特色幼儿园、贵族幼儿园,等等。试想,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怎能不产生攀比心理?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攀比心理也是如此。一方面,它是孩子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它又说明了孩子心理有着积极进取的发展趋势。所以,孩子的攀比心理存在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如果父母可以合理引导,那么它同样也能起到良好的效用:

1.攀比心理在特定情况下能暂时性地起积极作用

父母要明白,孩子攀比是不满足于现状的表现,是不甘落后于他人而想追赶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识。例如:宝宝不认真学习珠算,父母就对他说,如果珠算得了第一名就奖励他和××小朋友一样的新书包,于是宝宝就会非常认真地学习珠算。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攀比心理而给他加把劲,使他努力赶上别人。

2.从长期来看,攀比心理弊大于利

尽管攀比心理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激发作用,但如果长此以往,它却会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父母不要因为在短期攀比中孩子取得了进步,就对孩子放纵。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先发生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引发质变的。家长、教师如果掌握不好孩子攀比的程度,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倘若长期放纵孩子攀比,那么,以后孩子就有可能今天要求父母买漂亮的书包才愿上幼儿园,明天要求买高档玩具,后天再要求买其他的东西。长此以往,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他就不会再听话,麻烦事也就来了。

想让孩子自己改变攀比心理,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孩子攀比心理的改变需要父母进行协助。首先,父母不能盲目地、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而是应该把握好尺度,当好“裁判员”,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逐渐明白提高自身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比别人强。

1.做好孩子的榜样和表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所以父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孩子的心理受父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父母发现因自己的原因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时,一定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例如,父母应该多读好书,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不超前消费,不违法乱纪,不奢侈腐化……

总之,只有自己做到不攀比,才能如此去要求孩子。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攀比观

当孩子的攀比心理比较严重时,父母可以用反攀比或改变攀比兴奋点的方法,让孩子明白不能样样与人攀比,该比的可以比,不该比的坚决不能比。例如,当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有电动火车时,他自己也嚷着想要,这时不妨根据孩子现有的心爱玩具进行教育,问他是不是每个朋友也都有他的这些玩具。告诉孩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别人有的东西。每个人的条件不同,他所拥有的东西也是不同的。

3.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若孩子总在各种环境中表现出嫉妒和攀比心理,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心理负担过重。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正是孩子的父母。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飞快,因此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将来一帆风顺,就会对他从小提出很多过高要求。致使孩子一直认为:我要做乖孩子就要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他们的高要求是对我爱的表现。于是,面对着父母的高要求,孩子不得不凡事都追求完美。因此,他很难接受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在生活和学习中处处争强好胜。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素质很差,总想任何事情都与小朋友们攀比。

因此,作为父母,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要求,告诉孩子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样他才不会什么事情都想着与别人“一较高下”。

4.改变孩子的高消费观

父母不要一味地溺爱孩子,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尤其不要让他从小养成“我要什么,你们就得给我什么”的坏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孩子的高消费观呢?

首先,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难,金钱是要靠劳动才能换来的。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超标的,并适当地教给他们一些理财的知识。最后,要控制孩子的零用钱。

5.利用孩子的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在某些时候能够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父母需要学会合理运用,使之激励他向好的方面发展。比如,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才能、意志力、良好行为等方面同小伙伴进行攀比,或者鼓励孩子自制玩具、积存零花钱来买想要的东西等,这样对他整体素质的提高会很有帮助。

14.愤怒的“小天使”

——孩子的小脾气

有一天,刚刚睡醒午觉的飞飞还想继续玩上午的过家家游戏,当他走到小桌子旁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了,小盘子小碗,还有“看书”的小熊,在小车里躺着的小兔子都不见了。这时,保姆阿姨过来抱起飞飞说:“飞飞,你看阿姨把你的小玩具都收起来了,干净吧?”飞飞却“大发雷霆”,一边打着保姆阿姨一边叫喊:“你讨厌,你讨厌,谁让你把我的过家家给破坏了,你赔我。”

还有一次,爸爸妈妈带飞飞去公园玩,刚到公园门口就传来一阵烤羊肉串的香味。飞飞就缠着妈妈,要妈妈买羊肉串给他吃,妈妈说:“飞飞乖,这个不干净,吃了会拉肚子。”飞飞仍然使劲儿把妈妈往烧烤摊上拉。妈妈又说:“回家做给你吃,咱不吃外面的。”飞飞依然不听。爸爸生气了,抱着飞飞就往公园里走。飞飞又闹了起来,使劲打爸爸,弄得公园门口的人都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爸爸气愤地打了飞飞的屁股几下,飞飞闹得更凶了,干脆直接就躺在公园门口号啕大哭起来。妈妈叹了叹气:“真拿这孩子没办法!”

现在的独生子女,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动不动乱发脾气。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乱发脾气是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其主要特征是: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不达目的,就大发脾气、哭闹不休。

一般来说,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1岁以前的孩子,多半会以哭来表达愤怒;2岁左右的孩子则会以赖在地上哭闹、乱丢玩具或不吃饭来表达愤怒;3岁或再大一点的孩子甚至会有强烈的攻击或报复行为。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开始容易生气、发脾气呢?这与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状态关系非常密切。

当孩子在1岁左右时,他开始会探索世界了,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他看到一切都要去摸、去玩、去尝。但大人总是告诉他这不行那不行,使得孩子懊恼不已。

当孩子长到2岁时,他会凡事都想自己做。但由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又常做不好,于是就自己气得要命。

3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加上反抗心理的出现,当他的行为受到约束或需求遭到拒绝时,就很容易大发雷霆。

所以说,在现代社会里,独生子女任性、爱发脾气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比如:自己的要求没能得到满足,就大哭大闹,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颇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纵观孩子的爱发脾气,一方面,这与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这也与成人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有关。父母如果平时对这类儿童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纠正,就会使幼儿无所顾忌地发展自己的这种行为。发脾气就会成为他们“要挟”老师和父母,借以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一种手段。

如果对孩子的发脾气行为不加以控制,那么等到他3岁以后,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因为3岁以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他们力图摆脱成人的帮助,希望自己独立地做事情。但是由于能力的关系,再加上幼儿这时候思维上具有刻板性、片面性的特点,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3岁危机”。

因此,3岁以上的孩子,普遍都有些不好管。要想让他们有个好脾气,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稳定情绪。

孩子乱发脾气,主要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爱孩子,因为孩子的欲望永远也得不到完全满足。

现在的家庭中通常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整天围着一个小宝贝转,他们对孩子关爱备至,并且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从不拒绝。疼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家长的本能。但是如果一味地纵容孩子,就会使孩子养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从而影响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