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2481600000015

第15章 宝宝的朋友和家庭: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2)

可是最近几天,丁丁却让妈妈颇为头痛。什么事情呢?原来丁丁见不得陌生人。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丁丁看一眼就开始哭,怎么哄、怎么逗也不管用,非得把他抱到别的房间才行。带丁丁到外面玩时,许多邻居都喜欢逗他玩,可丁丁还是见人撇嘴就哭,弄得别人都不敢逗他。到了晚上,丁丁更是不能离开妈妈,他非得妈妈哄才能睡着觉。

妈妈不禁奇怪,难道宝宝有什么问题,宝宝为什么认生得如此厉害呢?

在孩子刚出生时,心理上并不会有认生的概念,因为宝宝的视力及智力还不能辨别哪个是父母,哪个是陌生人。在这个阶段,无论是谁抱他,他都不会害怕,只要有人在身边,他就很安静。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开始一天天地长大,他的智力、视力飞速发展,在三四个月时已能对妈妈作出反应。只要妈妈走近他的身旁,他就会乐滋滋地往上拱起身子,示意让妈妈把他抱起来。或者当妈妈在屋内做事时,孩子的目光就会常常追随着妈妈的身影,一旦妈妈不在屋内他就会哭喊。

当孩子5个月大时,随着自我认识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识别能力不断增强,已能区别父母和其他人。

6个月时,孩子已经能对熟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已经开始识别家中不同成员并且对各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时的孩子已开始有了依恋、害怕、认生、厌恶等情绪。

孩子的认生期,主要开始于第8个月,所以,人们也把这个时期称为“8月之恐惧”。而到了12个月大的时候,这种现象基本上就会消失,但是也有些孩子会将它持续到3岁。

所以说,孩子在此期间认生,其实是他们心智发育的表现。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只要做好一定措施,这并不会对孩子未来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但是,如果孩子在4岁左右还会表现出强烈的认生感,那么,这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这时,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玩,多鼓励他与同龄小朋友交往。同时,要多给他一些认识世界的视听刺激,比如听音乐、讲故事、看电视、一起玩游戏等,这些社会活动对孩子而言是必需的、有益的。

认生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确引导而任其自由发展,那么将来就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1.提前预防

让孩子不认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预防。所以,在孩子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多接触其他人。比如,让家里其他人帮着给孩子喂奶、喝水、换尿布,逗他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不太熟悉的人逗孩子玩,等等。通过与其他人接触,逐渐帮助孩子适应他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

2.尝试投孩子所好

对于孩子来说,一般都会对年轻女性和小孩子比较依赖和放心,所以,让孩子接触陌生人可从这些人群入手。当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去亲友家或有友人来自己的家中做客时,父母可抱着孩子先与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讲几句话。让孩子逐渐意识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围还有许多别的人,他们也都是和蔼可亲的,用不着害怕。这样,孩子的认生心理就会逐渐消退。

3.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要想孩子不认生,父母就要对孩子的态度、情感稳定,不要忽冷忽热。照料孩子、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好固定,尽可能避免孩子长时间见不到父母,尤其不能以“再怎样,我就不要你了”、“再哭就把你给谁谁”之类的语言恐吓孩子。

4.别强迫孩子和陌生人交往

孩子认生,就是因为他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如果父母为了改变孩子的这种心理而强迫孩子与陌生人交往,只会进一步加深孩子的排外心理。比如,当陌生人来家做客时,如果孩子怕生,可以允许他熟悉情况后再逐渐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孩子不愿意跟陌生人亲近,不要强迫他,更不要让他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

此外,在遇见孩子不认识的人时,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绍孩子,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很快消除顾虑。与陌生人磨合的机会多了,孩子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缓解并最终得到克服。

5.逐步扩大交往范围

要想孩子不认生,父母首先要帮他树立信心。首先,父母可以从孩子比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孩子习惯跟父母或者家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孩子逐渐接触“熟悉的人比较多,而陌生人比较少”的环境。

当孩子在熟悉了有少数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孩子一点点地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从而逐渐培养起他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6.切忌溺爱孩子

孩子认生,多数都是因为胆小。而胆小的原因,就是因为被父母溺爱。

这是因为,多数孩子对成人的态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对孩子总是很担心、很焦虑,孩子多半就会变得比较胆小,久而久之,他就会产生认生的心态。

所以,父母不可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表现得过于关注。比如,父母看见孩子正爬向床边,不要表现得过于吃惊;孩子磕碰了一下,不必过分安抚;孩子要自己拿杯子喝水,就让孩子自己拿;等等。

7.找机会发挥孩子强势

平时多观察孩子,看他究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培养孩子特长,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怯生的心理自然就会逐渐减弱。

5.“老师,彤彤没画好!”

——小小“告状王”

一次,幼儿园举办绘画比赛,老师刚发完蜡笔,圆圆就大声嚷:“老师,洋洋把我的蜡笔盒打开了。”洋洋听到她喊老师,马上把蜡笔盒关起来还给了她。圆圆平时是个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孩子,总是东瞧瞧西望望的,因此她画得很慢,而坐在她旁边的洋洋早已经画好了图形,正忙着涂颜色呢!这时候洋洋不小心撞了圆圆的手臂,圆圆马上冲他喊:“你为什么撞我?”洋洋连忙道歉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圆圆才不管,撅着嘴又叫老师:“老师,洋洋推我的手,我都画错了。”

绘画比赛结束后,老师给画得快、涂得好的小朋友戴上了小红花。这时候圆圆看了看周围的小朋友,大声说:“老师,彤彤没画好!”“小雪把画纸弄坏了。”告这些“状”的时候,其实圆圆自己也没画好,但她就想挑那几个得了小红花的小朋友的毛病。

不少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特别爱告状,有时是告诉家人,有时则是告诉老师。

“老师,我被他打了。”

“妈妈,他拿了我的东西不还。”

每当孩子拿各种小事情来找自己告状时,不少父母和幼儿园老师都会感到头疼。这个时候,很多父母都会感到不知所措:对他的告状很关心吧,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那么,为什么孩子这么爱告状,是不是应该制止他们的这种行为呢?

其实,对于孩子的爱告状,父母在合理注意的同时,大可不必为此忧心忡忡。心理学家认为,“爱告状”这种行为在幼儿期比较明显,这是幼儿心理发育和人际关系发展的正常和必然结果。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并最终消失。

所以,父母应当有这样的认识:爱告状既是孩子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尚未成熟的表现,又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这个现象表明,这个时期是孩子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有的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状,这实际上是孩子宣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孩子把成人作为诉说的对象,说完后会心满意足。

对于孩子的这种“小报告”,从正面讲,这其实是表明他们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能够对他人的行为做以好坏、对错的评判。他们在“告发”的同时,更希望得到的是家长及长辈们的肯定,从而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并且希望告诉家长“我知道怎样做是更好的”。

但是,若孩子总喜欢给人打“小报告”,那家长和老师们就要多多加以注意了。因为,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孩子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错误,这就使得他不仅难以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也使他不能对自己身上的缺点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还会成为嫉妒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告状,这是因为他们年龄小,思想单纯,在是非面前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寻求大人的帮助。这时,大人如果置之不理,就会对孩子的道德评价能力造成负面影响,挫败孩子的正义感。因此,孩子爱告状并非是坏事情,家长可利用这一时机,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1.分辨孩子告状的目的

对于孩子的告状,父母需要进行区别对待。有时,孩子告状是为了表现自我,吸引大人的注意,讨得大人的欢心。如幼儿园常有孩子告状说“他上学带零食,我没带”、“他睡觉说话,我没说”,等等。这个时候,父母或老师应采取妥帖的方式,在肯定孩子良好表现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孩子为了表现自己而产生不良心理,进而养成乱告状、爱说谎的习惯。

还有些时候,孩子告状则是因为嫉妒。因为孩子在年幼时比较喜欢争强好胜,所以就会嫉妒其他的小朋友比自己强,于是,就有可能通过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个时候,父母万万不可敷衍了事,尤其要注意疏导孩子的嫉妒心理,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学会用平常心看待这一切。

2.学会聆听孩子的话

无论孩子是因为什么告状,父母都要学会聆听孩子的话。因为大多数时候,孩子告状是因为被别人欺负了,感到委屈,向大人告状是他们所能选择的最好的倾诉方式。

这时,家长不能三言两语便把孩子打发走,而是应当静下心来仔细倾听。家长可温和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轻拍他的肩膀,安慰孩子,鼓励他振作精神,让孩子内心的紧张、委屈、惶惑等情绪得到释放,心理达到平衡。

3.教育孩子换位思考

让孩子改变告状习惯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要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比如,孩子因为玩具问题来告状,父母可以这么告诉他:“姐姐玩你的玩具,你不高兴。那如果有一天,你去姐姐家里玩,她也什么都不让你碰、不给你玩,那她是不是也会不高兴啊?所以你应该知道,要友好地对待朋友。”

除了讲道理,其他的教育方法也还有很多。例如,父母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或一些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中的事例、人物行为来教育孩子。有时还可以将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的矛盾编成故事,暗示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以后,再遇到类似事件,他就会学着换位思考,正确对待,不再总想着去告状了。

4.将大事化小

要想孩子改掉爱打“小报告”的习惯,父母可以采取一种生动而夸张的方式来回答他。比如对孩子说:“哦,不!你是认真的吗?他真的那样做了?他可能在和你开玩笑!”

如果父母采取这种回答方式,那么,打“小报告”的孩子就会明白,原来他和小朋友之间的冲突微不足道,同时,他还会感到跟父母说这件事情很愚蠢。

5.教育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因为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所以,一旦遇到问题时,他们并没有办法找哥哥姐姐求助。再加上由于跟别的孩子相处时缺乏合作意识,很容易产生矛盾,于是只好向大人告状。

在这类告状中,很多事情都只是一些无足轻重、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父母可以不必过分担心,应该把对问题的处理权交还给孩子,培养孩子独立处理纠纷的能力。比如,孩子为争抢玩具而告状,父母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与人相处时相互谦让的重要性,然后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解决纠纷。

6.“我们不带蓓蓓玩”

——孩子为何被拒绝参加游戏

一天,蓓蓓的幼儿园举办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上课,并观摩教学活动。

在自由活动期间,妈妈看到蓓蓓想要上滑梯,当时滑梯上有几个和蓓蓓同班的小朋友正在上面玩。蓓蓓开始时有些胆怯,不敢上。她回头看看妈妈,妈妈点头做出鼓励的表情,蓓蓓开始上滑梯。这时,上面一个小朋友突然说:“莎莎,蓓蓓要上来,咱们让她上来吗?”这时,只听莎莎果断地说:“不让她上来,她是个赖皮。”

听到这里,蓓蓓“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妈妈很吃惊。她耐心地跟莎莎说:“小朋友一起玩不好吗?蓓蓓小,你们带着她玩好吗?”莎莎傲慢地俯视着蓓蓓说:“我们原来很喜欢和蓓蓓一起玩,可她总耍赖,我们就不喜欢她了。”其他几个小女孩也纷纷表示不愿意和蓓蓓玩。蓓蓓哭得更厉害了,妈妈怎么也不明白,在家里特别可爱的女儿怎么在班里这么受排斥?

在这个案例中,蓓蓓明显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排挤,这不仅让她感到伤心,甚至还会对她未来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常来说,经常被排挤的孩子,往往都会有这些心理特征:他既喜欢与其他孩子玩,同时又习惯性地表现出在家里的任性和依赖。时间一久,小朋友们就会自动结成团伙排斥他了。所以说,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一般来说,被排斥的孩子会有如下特点:

1.好胜心过强

就像蓓蓓一样,当其他小朋友说到为什么排挤她时,众口一词的原因是她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像蓓蓓一样的孩子好胜心太强,为了取胜,便不顾规则。因此,往往会遭到集体的反对而最终被排挤。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在游戏中只能占上风,不能吃一点亏,否则就会没完没了地捣乱,表现得自私、狭隘、任性。例如,如果他们在游戏中吃了一点亏或者自己不愿意玩了,就故意让大家都玩不成,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会被多数伙伴厌弃。

2.内心过于胆怯

有的孩子被排斥是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而有些孩子则是因为内心过于胆怯,不敢同小朋友一起玩。久而久之,他的综合能力就会较同年龄的孩子差,在游戏中往往就会表现得比小伙伴落后许多,因此被小伙伴们厌弃。

3.年龄原因

如果孩子的朋友圈年龄比较大,只有他是小孩子,那么,这也很有可能使他受到排挤。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活动时,在游戏中年龄较小孩子的能力往往不如年龄较大的孩子,因而往往被拒绝参加游戏。

事实上,这些都是孩子被拒绝参加游戏的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因为家人对孩子太娇惯,很少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定。这些孩子在家里的要求总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当与他人交往时,其他人却不会总依着他行事。所以,自然而然地这些孩子就会遭到挫折、受到排挤。

若孩子总受到排挤,父母首先应当分析是否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偏差,然后再针对孩子,作出相应的提醒:

1.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经常不遵守游戏规则,或者在游戏中捣乱而被伙伴们拒绝再次参加游戏,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他被拒绝的原因。然后再明确告诉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和在游戏中捣乱是不受欢迎的。只有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懂礼貌、谦让,这样才能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