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那些“穿越”的孩子
24789100000006

第6章 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5)

在目前孩子的教育上最让您头疼的问题上,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贪玩贪吃”(占22.2%),“做作业粗心”(占21.6%),“注意力不集中”(占17.1%),“学习成绩差”(占14.8%)和“不听话”(占9.2%),说明家长更看重孩子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或者说更加重视孩子“猎枪”的好坏而不是“猎物”的多少。

4.教育方式

这主要通过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家庭交流方式、学习情况交流方式、例外情况的解决方式以及意见分歧的解决方式等来体现。

根据问卷统计情况,60.3%的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就是陪孩子做功课;66.6%的家长与孩子交流不足,了解不够;84.6%的家长对孩子在学校情况只是了解一些或者不了解;55.8%的家长在孩子学校行为表现不佳、成绩下降时会主动和孩子交流、了解情况;76.8%的家长选择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时,会通过讨论协商,基本达成一致。应该说,在教育方式上,农民工家长一方面闲暇时间有限,与孩子交流不多;另一方面当孩子的学业发生例外情况时,都能主动关心。同时,父母亲之间也都能理性、平和地处理教育孩子的分歧,尽量避免意见不一致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5.教育环境

这主要从夫妻关系氛围、家庭角色氛围、同学家长氛围和社会氛围等角度来体现。

在和爱人有意见分歧和争论问题上,排在前3位的处理方式是,33.2%的家长会“叫孩子到一边去,等孩子不在时再讨论”;23.6%的家长会“征询孩子的意见”;22.7%的家长会“安排专门的时间沟通协调”。

在孩子教育上,54.2%的家庭“以父亲为主”,42.5%的家庭“以母亲为主”。

在是否和其他家长有交流和交往上,73.5%的家长选择“经常交流孩子教育信息”,“遇到问题经常交流解决方式”。

在教育孩子受谁影响最大问题上,有61%的家长选择受“亲戚、朋友”、“老师、专家”、“报纸、杂志、电视、书籍、网络”等家庭外部因素影响。

上述数据表明,农民工家长为孩子创造的教育环境不是封闭的、单一的、粗暴的,而是开放的、双向的、温情的,农民工家长也在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以弥补信息不畅、经验不足等弱项。

二、问题与分析

调查表明,农民工家长也在通过学习、寻求社会资源,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规划、教育标准和教育方式与上海接轨,并努力为孩子创造开放、双向、温情的教育环境。但受自身文化水平、经济收入、闲暇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家长的教育理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如:还有6.3%的家长选择“宠爱男孩”或“宠爱女孩”,而不是男孩女孩一视同仁;有26.9%的家长选择“从不表扬孩子”或者只是“在心情很好的时候表扬孩子”。在教育标准上还有待按照称职父母的标准进一步查找差距,如:选择称职父母排在第一位的标准是“善于和孩子交流,沟通思想感情”,但恰恰有66.6%的家长与孩子交流不足、了解不够,说明家长知道“应该怎么做”,但限于主客观条件实际上做不到。教育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孩子的互动,通过与孩子一起玩耍、游戏来了解孩子并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本次调查对象92.2%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的情况下,只有12.3%的家长选择与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方式是“陪孩子玩耍”,在被问及“您会花一些时间听听孩子声音,陪陪孩子做功课、玩游戏吗?”时,表示“偶然会”和“没空”的占总数的67.5%。

农民工家长与本地家长相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但这些差距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不是不能弥补。本次调查所揭示的关键问题在于:农民工家长在教育规划上所体现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不确定性背后的缺乏稳定的心理预期及其安全感,是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定位,也是“农二代”成长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环境。

因为户籍原因,农民工家长长期徘徊在本地制度系统外,不论来沪时间长短,只要其学历、资本、岗位等硬条件未发生变化,就难以被本地制度系统接纳,相关的政治、经济权利也就无从谈起。这种在当地工作却未被当地制度纳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不确定性,即农民工家长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能否继续在上海工作,能够工作多长时间。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是对孩子的人生规划缺乏稳定的心理预期。在本次调查中,有32%的家长对孩子初中以后的生活规划是“看情况”,仅次于选择“在上海读职业高中或中专”;在孩子的人生规划上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能在上海读职业高中或中专。而在现行政策规定下,在上海就读职业高中或中专的农民工子女是不能报考大学的。看似矛盾的选择实际上体现的是家长的无奈和不确定。不像本地家长对孩子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上大学的稳定的心理预期,农民工家长对孩子上完小学后能否上初中不能确定,上完初中后如何上高中(是回老家读高中还是在上海读职校)不能确定,对高中(含职校)以后的生活更是不能确定,因为现有的制度规定不能保证其对未来有这种确定性,或者说有这种稳定的心理预期。从心理学的角度,这种不确定性及缺乏稳定的心理预期体现的就是缺乏安全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满足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的安全感是指“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对于具有和不具有安全感的人,马斯洛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视;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将他人视为基本上是坏的、恶的、自私的、危险的;对他人抱着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感到归属,感到是群体中的一员;将世界和人生理解为惬意、温暖、友爱、仁慈;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体现合作、善意和富于同情心。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都或多或少地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

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农民工家长及其“农二代”的不安全感既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大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大问题,更是扬帆中国梦方面的大问题。我们不能一方面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城市,一方面又通过制度的不接纳制造和谐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