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
24782600000016

第16章 移动元年:突袭阿里(2)

一开始,业内对于马云入股新浪感到不理解,有评论称“阿里用0.58%的公司资产换得18%新浪微博的股权”,也有人称马云是为了圆自己的媒体梦。从数字上来看,马云对新浪微博开出的价格可能有点高。不过作为一个社交属性非常弱的电商平台,阿里对于本地化电商和社区化电商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这也给了一众分类电商机会。如果马云不能做出调整,弥补这些细节,看似目前对阿里还构不成大的威胁,但是“蚁多咬死象”,早作准备才能维持淘宝、天猫在电商领域的地位。

微博的想象力

在马云看来,新浪微博对阿里有两方面最重大的意义:

首先,新浪微博能够促进淘宝、天猫的电商业务。虽然新浪微博推出以来用户增长迅速,但是商业化尝试收效甚微,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淘宝体系的电商业务,也受到了来自于蘑菇街等社会化电商的潜在威胁。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与电商平台阿里可以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不仅能够解决阿里现在遇到的威胁,也能让微博商业化的道路更稳健。

其次,对于来自腾讯方面在移动端的竞争压力,马云需要找一个移动端的好帮手。根据2012年移动数据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3亿,活跃用户中有60%是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如果说谁能够抢夺用户在腾讯移动端的使用时间,那么当前只能是新浪微博。

马云与新浪微博携手,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双方不仅拥有巨大的协同效益,还有高度重合的用户群。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鸿平透露,这一场合作经历了“46次谈判”才达成最终协议。

从整体移动战略的角度来看,微博是阿里最为重要的战略投资。阿里并不缺少流量,但需要的是更有效的流量入口,尤其是移动入口。马化腾依靠着微信、手机QQ、QQ浏览器等在移动领域已经率先完成布局。而马云虽然拥有手机淘宝和支付宝这两款强大应用,但在其他移动应用方面却缺乏腾讯那样的产品,新浪微博的战略意义至关重大。

经过全球性在线竞争情报服务公司Hitwise公布的数据,在新浪微博的全部流量中,有超过8%流向了电商类网站,而其中有超过3%导向了阿里旗下的淘宝与天猫。如果能够深入合作,新浪微博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投资新浪微博,无疑给阿里的移动布局带来了最为急需的社交基因和移动入口。

新浪微博与阿里之间的合作,在用户方面和腾讯旗下的平台互通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新浪微博、淘宝和支付宝用户都拥有数亿用户,而且重合度极高。一旦实现用户互通和渠道共享,那么就会形成这样一条闭环:微博用户在看到商品推荐后,直接点击链接就可以一站式进入淘宝和天猫选购商品,然后通过支付宝完成支付,最后再将购物心得和产品体验分享到微博。不但实现了社交行为,也完成了购物行为。

腾讯最初的想法也是如此,QQ用户通过QQ客户端一站式进入腾讯的购物平台,然后完成购物,可以推荐给QQ好友。如今马云拿到新浪微博之后,弥补了社交缺陷,其购物模式就可以实现像腾讯一样的回路。

而不仅如此,由于新浪微博是开放式平台,与封闭式的QQ相比,在数据量方面要远远大于QQ。数据一直也是阿里的核心资产,新浪微博与阿里都掌握着海量而详尽的用户数据。通过新浪微博可以了解到用户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而淘宝和天猫则了解用户的购物习惯,并且通过微博数据来实现商品推送,从而可以提供精准化的广告与服务。

虽然腾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做到用户分析和精准化,但是腾讯只能依托于QQ用户来实现用户分析。无法做到新浪微博对于趋势、热点的传播、信息搜集和分析,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明星商品,从微博上的讨论就可以一目了然,但是腾讯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便是腾讯推出了腾讯微博,但是腾讯微博大多数用户依然是从QQ平台移植过来,其社会性与媒体性要比新浪微博薄弱得多。

为了阻击新浪微博的崛起,微博几乎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标配,搜狐、网易、腾讯都相继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但是由于用户黏性和社交圈子的联系,新浪微博的先发优势更加明显,搜狐、网易等逐渐重新将重点转移到重点业务上,放弃了对微博的跟进。而只有财大气粗、用户庞大的腾讯,可能做出一些成绩。

虽然腾讯微博也很难快速赶超新浪微博,但另一方面,由于马云和新浪微博走到了一起,即便马化腾现在想要抛开腾讯微博也不可能了。如果马化腾放弃腾讯微博,那么阿里和新浪微博就将为所欲为,逐渐削弱腾讯在移动领域的优势。因此作为暂时性防御措施,腾讯微博的坚持也是有必要的。只不过现在看来,阿里和新浪微博之间的合作有巨大的想象力,腾讯微博的防御能力有限。

在这一场交易中,可以说是三赢一输。三赢是新浪微博、阿里巴巴以及普通用户,这三个方面都能从社交网站与电商网站的深度合作中获得实质性收益。而一输则是腾讯,分别作为腾讯社交的最大威胁以及腾讯电商的最大威胁,这两者的合作可以说带给了腾讯不小的压力,更是会抢夺不少腾讯的用户。本来对于腾讯来说,不管是在社交方面,还是在移动方面,腾讯都能稳稳压制新浪微博和阿里,但是现在马化腾不得不做出新的考虑。

腾讯布局搜狗,直击阿里软肋

在马云四处出击,寻找移动互联网盟友之际,尽管微信也让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几乎无懈可击,但是马化腾并没有放任马云组建移动大军。在马化腾看来,自己有了底气还不够,最好能够堵住入口让马云进不来。

2013年9月16日,腾讯以4.48亿美元注资搜狗,占据搜狗摊薄之后36.5%股份和20.6%的投票权。同时,马化腾将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曾经作为搜狗最大股东的搜狐,仍然是搜狗的大股东之一。在新成立的搜狗公司中,搜狐公司CEO张朝阳担任董事长,腾讯总裁刘炽平和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出任董事,搜狗CEO王小川继续担任董事和首席执行官。一招之间,马化腾就有了搜狐、搜狗两大盟友。

腾讯的移动反击

在这一场搜狗之争中,不得不提的另外两个参与者就是奇虎360和百度。

一开始的形势是:搜狐作为搜狗的老东家,是这场交易中的卖家;而搜狗的主要资产有拼音输入法、浏览器、导航页和搜索,一方面搜狗是交易主体,一方面搜狗也在寻找一棵大树;奇虎360、百度以及腾讯,是这场交易中的买家。

这场交易对于每一位参与者都是有利的,除了奇虎360。周鸿祎对于搜狗的渴望要远远大于百度和腾讯,根据2013年8月CNZZ数据显示,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份额排名百度以63.16%居首位,360搜索以18.23%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是市场占有率为10.35%的搜狗。如果周鸿祎能够拿到搜狗,那么就能威胁到百度,并且成为继百度之后搜索领域的第二大巨头。所以站在百度的角度,只要搜狗不落到360手里,那么百度就没有任何损失。

腾讯一直以来也有搜索业务,那就是腾讯搜搜。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腾讯的搜索业务还是非常弱小,几乎可以说是失败,搜搜累计亏损近20亿元,市场份额仅为3.6%,尽管在排名上位居第四,但是仍然没有任何话语权。而当腾讯拿到搜狗之后,将搜搜业务并入搜狗,那么搜狗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13.95%,已经严重威胁到排名第二的360。

从3Q大战之后,周鸿祎就成了马化腾最大的敌人之一。马化腾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才能打击360,于是就有了这一场猎杀360的布局。实际上,马化腾在之前与金山合作,就已经在想办法制衡360。傅盛带领金山,可以对360的根基产品安全卫士构成威胁。如今王小川带领搜狗,对360赖以盈利的搜索业务构成阻碍。在马化腾看来,现在有两位大将在前线对周鸿祎形成合围之势,腾讯也不用再担心3Q大战的噩梦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