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者周鸿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一直以来,都被视作互联网的搅局者。只要周鸿祎出现的地方就没有规则可言,只要能赢,手段不重要。虽然周鸿祎的手段为众多同行所看不起,但不得不承认,周鸿祎成功地在互联网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因为周鸿祎的行事风格,导致奇虎360与很多互联网企业有恩怨,不过正是这些恩怨,也让很多企业在面对竞争时拉拢周鸿祎,意图驱狼吞虎。在腾讯与阿里的竞争中,奇虎360正是扮演了一个这样的角色。
1998年10月,周鸿祎建立了基于搜索的3721中文网址,与百度不同,3721并不是搜索关键字信息,而是直达网页。比如,只要在浏览器的网址栏中输入中文名称如“淘宝网”就可以直接跳转到淘宝网的首页,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就能到达想要访问的网址。
3721最初是以桌面客户端的形式存在,但在那个年代,即便是国内最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也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人对于搜索引擎根本不了解,更何况3721客户端。为了用最快的速度推广,周鸿祎采用了插件捆绑的推广方式,用户从网络上下载的许多工具软件,都暗地里绑定了3721。对于不熟悉安装流程的人来说,只要装上某些软件,就会连带安装3721客户端。
对于不熟悉搜索的人来说,并没有意识到3721有什么不妥。相反,“被迫”装上3721后,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关键字就可以直达网站,很多用户反而觉得3721很好用。就在这样的形式下,3721不知不觉占据了很大的搜索份额,甚至对百度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当时,搜索引擎在盈利上的状况并不好,即便百度也尚且只是通过广告获取微薄收入。而周鸿祎不仅仅是完成了对3721的推广,还从3721上实现了盈利。只要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纠纷,所以3721也不能幸免。除了直达网址外,3721还有专门的搜索排名页面,而3721正是通过出售这些排名来盈利。2001年,3721公司宣布盈利,几乎是当时国内第一家宣布盈利的搜索公司。
2003年9月,百度起诉3721,原因是百度此前推出的网址直达工具栏插件“百度搜霸”,与3721没有太大区别。百度状告3721恶意竞争,导致用户不能正常运行百度搜霸。这次事件以3721败诉告终,但这场起诉可以说是“双输”的,百度搜霸虽然赢了官司,但还是被用户群起而攻之,被迫取消插件。3721则因为一系列影响跌入低谷,2003年11月,处境不佳的3721被雅虎中国以1.2亿元收购。
雅虎并购3721之后,周鸿祎成为雅虎中国的总裁,借助雅虎的资源,更是大肆发挥3721的运营逻辑。这时,已经熟悉互联网软件的用户也逐渐开始排斥这种绑定插件,将之称为“恶意软件”,3721则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流氓软件”。
然而就在周鸿祎风生水起之际,马云出现了。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全资收购雅虎中国,3721业务随之并入,被马云改名为“雅虎助手”,但马云对于周鸿祎的所作所为并不认同。早在雅虎收购之前,马云曾经关注过3721。2004年2月,阿里巴巴融资8200万美元,是当时中国互联网业界最大的一起私募。但马云后来透露,这次融资并不是阿里巴巴主动的,“其实在当时,光是我们阿里巴巴,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
在拿到8200万美元之后,马云将其中一部分用来做淘宝网,而多余的则打算用来收购一家合适的企业,这家企业要有相当大的企业用户,而且要已经盈利。随后马云关注到当时在搜索领域已经实现盈利的3721,2003年3721营收已经超过3亿元,而2004年百度营收才1亿多人民币,但阿里巴巴并没有收购3721。至于原因,可能是出于3721以及周鸿祎的名声不好,马云曾经简短的解释“里面太烂,没法投”。乃至之后,雅虎收购3721,马云还开玩笑称雅虎“做了一次冤大头”。
而在雅虎与阿里巴巴协商收购的时候,雅虎CEO杨致远并没有提前告知周鸿祎。马云之所以同意这笔交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3721近10万的全国代理商。阿里巴巴所主营的B2B业务基本是靠线下直销团队,如果能够完成对这些代理商资源的整合,将对阿里巴巴产生一次巨大的推动。而直到马云入主雅虎中国,周鸿祎方才获悉这场交易。
没有想到,最终3721还是落入了马云手里,不过这并没有改变马云对周鸿祎的看法。因为相互之间的不认同,在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之后不久,周鸿祎就选择了出走。2005年9月,周鸿祎自立门户创立了奇虎360,并带走了一批雅虎中国的老员工。这激起了阿里巴巴的不满,马云通过阿里巴巴发布声明:永远不和周鸿祎投资及有关联的公司发生任何业务往来,同时还呼吁业内所有公司和投资机构,永远不要与周鸿祎及其关联公司发生牵连。
到此,马云和周鸿祎可以说彻底撕破了脸,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
头顶“流氓软件之父”称号的周鸿祎,给奇虎360选择了一条“更流氓”的道路,查杀所有的流氓软件,包括已经成为“雅虎助手”的3721。彼时,马云还尚未对“雅虎助手”做出去留决定,而周鸿祎已经先发制人,立即掀起了一股反恶意软件的风暴,将马云与雅虎置身其中。
2006年7月,周鸿祎推出360安全卫士,正式开始查杀流氓软件。马云指责周鸿祎对自己开发的软件下手,而周鸿祎不以为然,更是对外宣称:“我的错误我承认。但3721在中国雅虎手上更流氓更过分对不对?比如说你生了一个孩子,别人天天带着他去坑蒙拐骗,别人一说是你儿子,你还管不了,这种心情你理解吗?我就觉得过是过,功是功,我肯定有责任,但是不该我担的责任,你别算在我头上。”
尽管马云对于“雅虎助手”并不认同,但周鸿祎反戈一击彻底激怒了马云。马云也做出了反击,先是爆出雅虎助手干扰360安全卫士安装,随后发展到直接恶意删除360安全卫士。最后,马云更把奇虎360告上法庭,称其不正当竞争。而周鸿祎则抓住马云的反击手段,反诉雅虎助手是“流氓软件”。最终周鸿祎再次败诉,赔偿雅虎中国经济损失3万元及诉讼合理支出4万余元,并公开道歉。
虽然周鸿祎输掉了官司,但是这一场“反流氓软件”之风彻底将奇虎360推到了风口浪尖,赚足了眼球,让奇虎360的知名度急速攀升。马云成功吞掉了3721留下的资源,但也丝毫不掩饰对周鸿祎的敌意。
马云牵手360,施压腾讯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商业领域更是如此,过去的敌人也能因为共同利益而成为朋友,马云和周鸿祎的恩怨并没有持续下去。马云曾经发誓永远不与周鸿祎合作,但因为马化腾这个共同的敌人存在,马云与周鸿祎有了成为朋友的可能。事实也正是如此。
踩着整个软件市场,周鸿祎成为了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头羊,也因此给自己树立了众多敌人,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春节期间,腾讯QQ医生升级,界面及功能经过丰富之后酷似360安全卫士。腾讯在推广过程中宣布赠送诺顿防病毒软件半年试用,很快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安装。刚刚平静下来的周鸿祎很快意识到QQ医生的威胁,紧急召回部分休假员工应对这起突发事件。周鸿祎快速作出反应,2010年2月,QQ医生安装补丁时,360安全卫士会提示系统异常,建议用户不必安装。由于360安全卫士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地位,以及QQ医生本身产品并不成熟就匆忙上阵,所以很多用户接受360安全卫士的建议卸载QQ医生,导致刚有起色的QQ医生安装数量迅速下降。
经过第一轮交锋,马化腾并没有就此甘心。经过几个月的调整与测试,2010年5月,腾讯将QQ医生更名为QQ电脑管家,并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再次挑战周鸿祎。
周鸿祎意识到,凭借QQ庞大的用户基础,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到360安全卫士在安全领域的地位。随后周鸿祎推出了一款“隐私保护器”的工具,称能实时监控QQ的行为,并曝光QQ偷窥用户隐私。
至此,马化腾正式宣布起诉360安全卫士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360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不仅如此,腾讯还对外刊登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明由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要求有关机构对360不正当竞争进行抵制,对360恶意恫吓、欺骗用户的行为进行调查。
基于庞大的用户基础,马化腾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腾讯对于网络安全领域的插足,激起了周鸿祎强烈的抵制与对抗。对于周鸿祎来说,马化腾的威胁要比马云大得多。马云在电子商务上的优势是针对用户的消费行为,对于周鸿祎并没有直接冲突,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马化腾由于QQ客户端的对用户的影响,添加一个类似与360安全卫士的软件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甚至能够直接与QQ客户端绑定,直接影响用户的安装行为,这对360来说非常不利,事实证明腾讯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因此如果让周鸿祎选择,周鸿祎宁愿与曾经有过恩怨的马云合作,也不会向马化腾妥协。
2011年10月,淘宝与360达成合作,将双方在网购安全的合作延伸至移动购物平台。针对目前假冒淘宝网站链接的行为,淘宝与360将深入合作,联手整治网络购物欺诈,帮助用户抵御网购木马和钓鱼欺诈攻击,为网民提供安全、便利、洁净的网购环境。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有近28%的互联网用户遭遇过钓鱼网站、诈骗交易、交易劫持、网银被盗。对于马云来说,整顿互联网安全迫在眉睫,将直接影响淘宝、天猫线上交易的用户体验,甚至影响到整个电子商务环境。这样的事,马云不会让其发生。于是,马云并没有因为过去的恩怨,抓住周鸿祎不放。而是放下成见,借助周鸿祎来改善目前的状况。
而对于周鸿祎来说,因为坚持免费策略,周鸿祎得以击败众多安全软件,取得如今网络安全领域的地位。但是盈利上,则必然要另想办法,其中广告是奇虎360最大的收入部分。如果与马云合作,借助阿里巴巴以及淘宝、天猫的资源,能够给360带来巨大的广告客户。2011年年底,根据奇虎360公布的财报,淘宝已经成360最大的广告主,其收入占据了360全部收入的10%。
不管周鸿祎和马云对于两人多年的恩怨是怎么想的,如今握手言和对于双方都有好处,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另一个重要原因,马云与周鸿祎能够结成同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腾讯的威胁。经过一系列的争斗,周鸿祎对马化腾的仇恨有目共睹。而腾讯在移动客户端上对阿里的影响,也让马云寝食难安。马云急需一个对策,来牵制和阻挠腾讯,而这个对策就是奇虎360。
尽管在电子商务上,马云一直将马化腾远远甩在后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化腾在移动端上的布局,不管是移动QQ还是微信,都可能对未来移动电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网上交易开始转向手机端,这对淘宝、天猫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马化腾在这一点上的优势,也恰恰是马云的弱势。
曾经有业内人士称,腾讯只要打通移动购物的所有障碍就能击败阿里。的确,天猫或淘宝,都是用户和商家直接在互联网上开店和交易,而移动QQ、微信,不管用户和商家在哪里,都能直接完成交易。如果腾讯解决了移动购物的障碍,那么淘宝、京东等只能沦为快递和仓库。
当然,这些可能性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而基于中国移动网络发展的缓慢和尚不成熟,姑且不论其他,仅移动网络不流畅这一条就给移动购物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很少会有用户尝试用手机完成购物。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有WIFI覆盖,这也是造成发达国家移动电商更为发达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