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24780700000006

第6章 社会比较(1)

七、社会比较:“脏先生”与“净先生”

比较,是人这种高级的社会群居动物所独有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没有比赛场地的竞技运动,是一种看不见动作的武打和博弈。人,只要还活着,就离不开与别人比较,就像离不开吃饭、穿衣、睡觉一样。童年的时候,比的是父母;少年的时候,比的是学习;青年的时候,比的是工作、成就;中年之后,人生发展基本确定,比的是下一代;人老了,虽说是“夕阳无限好”,却已“只是近黄昏”,比的是回忆和身体。总之,人的一生充满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比较。

社会比较,是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认知和评价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费斯汀格(L.Festinger)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例如,当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常常通过了解其他同学作业的情况以确定是老师未讲清、作业题太难,还是自己能力太差。社会比较常发生在我们对自己或环境的某些方面没有把握的时候。研究发现,被试者处于模棱两可的情境下,常将自己与其他被试者比较,以减小自己的疑虑。用专业术语称呼,这叫作相关属性相似性(related attributes similarity)。

有意无意地与别人进行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状态,且看一段现代人的内心独白:

只要你还活着,就总离不开比,这就像你总离不开吃饭穿衣睡觉一样。比,有时是有意识的比,有时是无意识的比;有时是善意的比,有时是恶意的比;有时是自欺欺人或自惭形秽的比,有时是自视清高或嫉妒的比。只要你还有一口气,比,就存在于你我眼中。你说“我不比”,其实你心里已在比了,一个“我不如他”或“他比我有钱”,或“他比我好”的念头会随着这句话一闪而过!……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会去嫉妒大海,大海太辽阔了,辽阔得你都无法去妒忌。一个人也不会去妒忌大山,大山是另一种存在,你无法与大山比,但你会跟你相近和相识的人比,因为相近和相识的人会很自然地让你想到自己。

(何顿《比的话题》,《今晚报》副刊2006年1月30日)

比较,一般分为两种:无意比较与有意比较。无意比较,也称为自发式比较,它是在外界事物变化随机作用于人的时候所发生的人际比较现象。1970年,美国学者斯坦利·默斯(Stanley Morse)和克耐思·格雷(Kenneth Gergen)曾做过一个实验。在这一实验中,一些男大学生分为两组,都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自尊评价”的表格,然后申请一个较优越的兼职工作。第一组随机遇到是一位“脏先生”(Mr.Dirty),他不修边幅,衣着不整,裤子皱皱巴巴,运动衫充满了汗酸味道,并且只穿了一只袜子。此外,“脏先生”看起来非常不守纪律,显得没有礼貌,在填写表格的时候频繁地扫视全屋的人,并且不断地麻烦、打扰别人。相反,第二组被试者则随机遇到一位“净先生”(Mr.Clean)——他衣着讲究,修饰得体,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还夹着一个精致的公文包,脸上充满了自信。研究者们仔细测量了两组大学生的自尊问卷,发现:遭遇“脏先生”的第一组学生的自尊心提高,而遭遇“净先生”的第二组的自尊心下降。这说明自发的、随机的社会比较会极大地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评价。此外,人们所能知觉到的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也会影响人的自尊心。

在这个实验中,第一组所遭遇的情形叫作“向下比较”,第二组所遭遇的叫作“向上比较”。一般来说,“向下比较”容易产生心理优越感,使自信心提高,自尊心上升;而遭遇“向上比较”的则容易产生自卑感,自信心下降,自尊心受挫。我们常说的“攀比”,就属于一种“向上比较”,它容易使人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还是有意识比较。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一个特殊的节目《心里话》,演员完全由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子女组成。这三十名特殊的“演员”是从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北京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的近三千名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他们没有漂亮的演出服装,没有特殊的演技,但是他们的《心里话》感动了所有的人,让在场所有人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实际上,他们朗诵的台词里有不少内容都涉及“社会比较”:

要问我是谁,

过去,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

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首先就构成一种鲜明的比较,这是中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节目的结尾很感人,但也没有脱离“社会比较”,试看:

北京的2008,

也是我们的2008,

老师把她谱成了歌,

同学把她画成了画,

作文课上,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话: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比父母,还是比明天,又是一种鲜明的对照,反映出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健康心态。据悉,《心里话》还有一个“彩排版”,与最终的“演出版”略有区别,其开头是这样的:

昨天,有人要问我是谁

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被城里的孩子笑话

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

一路鸣着喇叭

不是开着本田就是开着捷达

我们的爸爸妈妈送我们上学

一路都不说话

埋头蹬着板车,裤腿沾满泥巴……

对二者的描画很是形象,但后来删去了,可能是所体现的“社会比较”太尖锐了。

动物之间也有比较,如孔雀开屏、百鸟争鸣,其中也不无比较的因素,但那都是出于本能,不是社会行为。由于人类社会分工细致,社会角色五彩缤纷,贫富智愚千差万别,使得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档次和定位上生活,这就形成“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观——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上,总会有在健康、智力、财富、权力、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各方面比你强的人。尤其是目前的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各阶层急剧分化,贫富距离也在拉大,据说“基尼系数”超过4.0,已经接近警戒线了。关于社会分层,有一种“十分法”,即把中国社会分成十个主要阶层:①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②经理阶层;③私营企业主阶层;④专业技术人员阶层;⑤办事人员阶层;⑥个体工商户阶层;⑦商业服务人员阶层;⑧产业工人阶层;⑨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还有更简洁的“四分法”:①特殊获益者群体;②一般获益者群体;③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④利益绝对受损者阶层,或社会底层群体。这样,如果较真儿的话,无论怎样比,总会不平衡,最终伤及自尊。

近来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刘,为了向在广告公司上班的女友表示自己的爱意,提前半个月就给女友订了一捧20多枝的玫瑰花。情人节当天下午,他兴冲冲地把玫瑰送给女友。可没想到的是,就在欣赏女友兴奋的同时,就看到女友的一位女同事收到了大约上百枝的超大玫瑰花束,其中还有名贵的绿玫瑰。女友羡慕的眼光和手中的一小捧玫瑰顿时令小刘觉得尴尬。虽然女友没有说什么,但小刘仍能感觉到身上那种无形的巨大压力(《今晚报》2006年2月15日)。目光从20朵玫瑰移动到100多朵玫瑰,就是一种“向上比较”,这种比较的结果一般会给人带来消极、负面的心理。这则报道还说,某通信公司的几位女接线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情人节那天看着别人收到鲜花、巧克力,听着别人在谈论晚上到哪里去吃西餐,到哪里去逛街、看电影,自己心里肯定会不舒服。那天深夜,几位男性网友在网上向记者诉苦,没送花的果然被女友埋怨不懂浪漫;而送了花的也被女友拿来和同事、朋友的比较一番;有的奢侈了一把,赢得女友心动,但自己回家也不免为空空的钱包“心动”。

一个人的攀比心理是可以量化的。仔细回忆一下,最近两个月以来,你经常有下列情况发生吗?

(1)当别人有了车以后,自己也想买,而且是超经济实力买更好的车吗?(是)(否)

(2)当别人提职后,认为该先提自己吗?(是)(否)

(3)别人的手机、照相机、电脑、音响好,看见以后,决心要买更好的吗?(是)(否)

(4)别人的孩子好,就要求自己的孩子更好吗?(是)(否)

(5)别人的衣服高档,自己也不切实际地想买更高档的衣服吗?(是)(否)

(6)别人婚礼办得隆重,自己也想办得更隆重吗?(是)(否)

(7)同事技术好,出国学习深造,自己没有技术,也想出国深造吗?(是)(否)

(8)别人去旅游,自己不顾经济条件,也去旅游吗?(是)(否)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上述8个问题,建议你在自然的状态下,真实地写出来。根据填写的结果,可以自测攀比心理指数。如果出现两个以上“是”的话,就说明你已经有了攀比心理,应该及时调节,逐步走出阴影。(刘燕华《测测你的攀比心理指数》,北京出版社)

其实,准确地说,攀比是一种与自己相同水平的人所做的“向上比较”,而不是同任何比自己高的人进行比较。一般说来,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这里的相同水平包括:相同年龄、相同环境、相同背景、相同职业、相同群体、相同种族等。

八、社会比较:从芭比娃娃的“遭遇”谈起

在现代社会,造成各类心理挫折的,主要来源于有意识的向上比较。

可实际的问题在于,即使是在“相同水平”中,作为“向上比较”的参照物总是优秀的、少数的。试以与美国少女“相同年龄”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是露丝·汉德勒于1959年“创造”的一种热销玩具,芭比,是她女儿的名字。芭比娃娃诞生之前,美国市场上给小女孩玩的玩具大多都是圆乎乎、胖乎乎的,类似秀兰·邓波尔的银幕形象,跟“性感”两个字毫不沾边。露丝的推理是,小女孩不光需要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玩偶,更需要一个她长大后的理想形象。玩偶是小孩对未来梦想的投影,小女孩希望快快长成少女。芭比娃娃公开亮相后,美国妇女组织表示,芭比娃娃的体型为少女设置了不可实现的目标,最终结果就是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使得她们对自己的容貌和身材感到自卑。经过一番抗争,露丝的“芭比娃娃”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可是,近些年,美国涌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女孩们的自尊与外表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与价值观和成就的关系却越来越小。它引发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女孩中高比例的饮食失调。一项最近的估计表明,大约2%的美国女性正受到一项或几项饮食失调的困扰,大部分美国成年女性都报告她们要么正在节食,要么正准备节食。媒体已经对这种关于女性美的错误认识进行了广泛的抨击。芭比娃娃是遭受批评最多的产品,因为研究者们相信这种产品的广泛流行将会促进外貌对自尊的影响,导致更为严重的节食以及饮食失调。研究者以臀围为常数计算出,如果一位健康的女性想要获得芭比娃娃那样的身体比例,那么她必须胸围增加5英寸,颈长增加3英寸,身高增加2英尺,腰围缩小6英寸。这种显然无法达到的标准会加大女性对自己身体比例所产生的错误预期,并导致低自尊的出现。

人在进行向上比较时,容易产生低自尊;而低自尊则容易导致郁闷、压抑和挫折感的产生,最终导致消极的生活态度,严重的还会产生侵犯等反社会行为。仍以芭比娃娃为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2005年12月19日报道,当今孩子的逆反心理日益高涨,芭比娃娃已经成为他们发泄的最佳工具。英国巴斯大学管理学院的艾格尼斯·奈恩博士以2000英镑作为调查基金,对当今儿童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英国儿童每年的零花钱费用为30亿英镑,而在整个社会消费中,儿童消费占去300亿英镑。研究人员将100位年龄为7~11岁的儿童分为三组:全男生组、全女生组、混合组。然后对他们喜欢与不喜欢的东西进行提问。令研究者大跌眼镜的是,孩子们多半总是用“很酷”、“一点儿也不酷”来形容,用语极其市场化、成人化。当研究人员问他们是否和玩具一块儿玩耍时,孩子们表示,如果情绪不好时他们会将怨气统统撒到玩具身上。“女孩子们都把芭比娃娃当成发泄怨气的工具,而且认为冲着它们发泄是‘很酷’的表现。而发泄手段千奇百怪惨不忍睹,像拉扯头发、切断身体某个部分、斩首、将娃娃放进微波炉内烹煮等,芭比娃娃几乎要成为叛逆、仇恨、暴力的代名词。”对这一调查结果,许多父母大为震惊,他们惊异地表示,当初给孩子买芭比娃娃时,都是开心地抱回家中,没想到他们会躲在房间里冲着娃娃发泄。其实,这只不过是孩子们产生低自尊后的一种心理补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