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人来疯”与他人在场
长期以来,中国人喜欢用“人来疯”表现人某种兴奋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人来疯,在心理医学领域特指儿童的一种精神症状,学名为“儿童多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孩子在客人来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情感上异常兴奋。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过度溺爱或过度严厉管束造成的。实际上,“人来疯”的适用范围要远远超出儿童。可以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广义上的“人来疯”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的表演、表现场合,这种现象就更普遍。比如“给点掌声”、“掌声能不能再热烈一些”、“我想死你们了”之类,都是成人“人来疯”的曲折表现。近年来,由于社会公共关系日趋表面化、竞争化、商品化,“人来疯”就更有向成年人蔓延的趋势。2004年出版的一本书就题为《街上流行人来疯》,定价22.00元。目前因为《有点野》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台湾女歌手温岚再度发行全新大碟《温氏效应》,这组歌曲的第一首就叫作《人来疯》。据悉,此一“温室效应”来之不易,是她两年刻苦求学、修身的结果。除了精彩的舞蹈,《人来疯》还被选为好莱坞大片《猫女》的中文主题歌。编曲部分的猫叫特效,都是温岚在录音室里亲自模仿出来的;该片在台湾的首映式上,她也以“猫女”扮相助兴。很明显,“人来疯”的关键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人来”,即必须要有他人目光的关注;一个是“疯”,即情感十分兴奋,行为十分亢奋,引起他人的注意,以满足自己强烈的表现欲望。
其实,对这种现象,社会心理学早就有一个术语来描述——他人在场。所谓“他人在场”是指,当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外界刺激,这种刺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的活动效果,会促进活动的完成,这种情况就被称为“他人在场”,也叫作“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当有同伴在场共同活动时,活动效率的提高,叫共同活动效应(co-actor effect);另一种是当有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的提高,叫观众效应(audience effect)。
189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N.Triplett)在考察自行车选手训练时发现,选手们在有伙伴陪同的情况下,比单独一个人训练时成绩能平均提高30%。于是他假设“他人在场”会对行为者产生刺激,产生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为了证明这一假设的正确性,他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例如“缠绕钓鱼线”,他让孩子们在指定时间里尽快地转动钓鱼竿卷线轮绕线,40个孩子被分为两组,一组安排孩子们单独绕线,另一组安排他们两人结伴绕线,结果证实,儿童结伴绕线时的速度要更快一些,成绩平均提高5%到10%。他还让儿童们上下跳跃、数珠子、数硬币,结果也证实,如果有人在场,孩子们的活动效率都明显提高。这一研究告诉我们,人们活动时如有同伴在场,行为者会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被评价期待,提高活动效率。这种情况就被称为“他人在场”,亦称“社会促进”。其后,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就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从1916年到1919年,在特里普利特的启发和研究基础上,另一位学者奥尔波特(F.H.Allport)在哈佛大学心理实验室做了一系列社会促进的实验。在一次实验中,他让大学生被试者单独或者结伴从事以下6种活动:
(1)连锁联想。实验者说出一个刺激词,被试者迅速想出一个与之有关的反应词,并且把它写在纸上。然后,以这个反应词为新的刺激词,再联想其他的反应词。如此继续联想下去,时限为3分钟。
(2)删去元音。划掉若干短文中所有的元音字母。
(3)转换透视。实验者出示一幅图片,在被试者注视该图的时候,一会儿会觉得abcd平面离自己较近,一会儿又觉得efgh平面离自己较近。实验要求被试者迅速进行这两种透视的转换,并记录他们1分钟转换的次数。
(4)乘法运算。让被试者进行若干两位数乘法的运算。
(5)判断。让被试者嗅5组10种(两种一组)香的或臭的气味,然后报告自己的快感程度。
(6)写批驳哲学观点的文章。实验者从两个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选几段性质一致的论述,给每个被试者一段,要求他们在5分钟时间内写一篇批驳短文,写得越长越好,批得越深刻越好。
为排除竞争因素的干扰,奥尔波特要求被试者不得相互比较工作进度。结果表明,在前五种较为简单的活动中,都是在与他人共同工作时效率高,只有最后一项较为复杂的活动——写批驳文章——是个人单独工作时质量高。这一实验证明,他人在场,既可能对个体的行动产生促进作用,又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至于“他人在场”形成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二:一是无意模仿。在场“他人”的工作表现和动作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界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和动作表现。比如,看到别人手的动作很灵巧,会立即想到自己手的动作,并依照别人的动作来修正或加速自己的动作,于是,别人的灵巧动作起到了刺激作用。二是“被评价期待”的满足。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被评价期待”,即很关心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活动时他人的在场与存在,恰恰构成了一种评价条件,于是个人行为者就会从单一的“行为状态”进入“被评价状态”,从而对心理产生一种积极的刺激。社会心理学家斯威尼(Sweeney,1973)和威廉姆斯(J.E.Williams,1981)的研究表明:在群体共同活动的情况下,如果个体的活动被单独评定,就会激起个人被评价的意识,活动效果就更好;如果只评定群体的共同活动,而不评定个体的活动,就会降低个人被评价的意识,个人对活动的努力程度就会减少。例如,一次实验中,有的研究者在大学生默记词汇的时候,把在场其他人的眼睛蒙起来,结果学生默记词汇的成绩和他们独处默记的成绩相同。这是因为那些被蒙上眼睛的他人,不存在评价问题。还有一次实验,被试者被分成三组,要求完成简单的辨认单词的活动。甲组个人单独完成,乙组在有人在场旁观的情况下完成,丙组在被蒙着眼睛的人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结果,乙组成绩最好,产生了社会助长作用,而丙组与甲组的成绩几乎没有差别。因为在场的“他人”眼睛被蒙上后就消除了被试者被别人评价的意识。
如上所说,在实际生活中,“他人在场”,即可以造成“社会促进”,也可以造成“社会抑制”,即对行为者产生干扰和阻抑作用,从而降低个人的活动效率。例如,一位演员在家里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一上舞台,面对众多观众,却变得结结巴巴,甚至忘掉整段台词。有的人当有旁观者在场时,能提高有关记忆工作的效率;还有的人,有观众在场时,简单的乘法运算也会出现许多差错……这种由于他人在场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作“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他人在场既能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抑制作用,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曾使许多研究者迷惑不解,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荣克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才找到了圆满的解释。
查荣克(R.B.Zajonc)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分析,他注意到: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类型比较简单,且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他人在场”会使之受到一种积极的刺激,活动会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类型比较复杂,需要更多的技巧和思考,“他人在场”对他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查荣克指出,自行车选手骑自行车,小孩子绕线、跳跃和简单计算,大学生连锁联想、删去元音和做两位数乘法运算等,都是简单、熟练的活动,因此他人在场会提高活动的成绩;而大学生批驳某一哲学命题、掌握无意义音节和掌握手势法则是较复杂的和不熟练的活动,他人在场则会降低这些活动的成绩。其后,考特雷尔(N.B.Coffrell)、里特尔与韦克(1967)设计了一项实验,检验了这种解释。他们让被试者在两种条件下学习难易程度不同的词表。一种条件是单独学习,另一种条件是在其他学生面前学习。容易的词表上有彼此联系密切的词组,如,熟练—技能,开花—结果;较难的词表是由缺乏内在联系的词组组成,如干旱—发脾气,沙漠—领导等。首先由学生单独默记,然后在有他人在场的条件下默记。结果发现对第一类词,他人在场时默记效果好;对第二类词,单独默记效果好。很明显,默记关联词比较容易,默记不关联词比较难。前者属于熟练工作,后者属于非熟练工作。于是,查荣克又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的概念。他指出,“他人在场”究竟造成“社会促进”还是“社会抑制”,与所从事的活动性质有关,对于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或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他人在场,会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竞争的欲望,活动会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比较复杂的、不熟练的,或者需要费脑筋的,他人在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使活动效率降低。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动作,是一个人的优势所在,他人在场会使之强化,这就是所谓“优势反应强化”说。
二一、“他人在场”与“符号在场”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具体可感的“他人在场”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隐蔽的“他人在场”形式,即对某一个行为者有影响的“他人”以一种抽象、隐蔽的形式“在场”,从而唤起一种积极的心理情绪,产生较强的内驱力,提高活动的效率。这可以称为“他人隐性在场”。在此,从空间位置和绝对物理意义上来讲,那个对行为者有影响的“他人”并没有真正地“在场”,他的“在场”是通过某种媒介或符号,使行为者从心理上感觉到“他”的“存在”,从而发生心理刺激。换言之,从物理意义上,这个“他人”并未“在场”,但从心理意义上,这个“他人”确实“在场”,影响着人的活动效率和结果。尤其考虑到“他人在场”主要是一种心理影响,所以,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他人隐性在场”对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目前,在社会心理学界,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来研究这种隐蔽的“他人在场”,相关的研究也几乎没有。所以,笔者在这里所提出的“他人隐性在场”,具有一定的填补空白的意义。以笔者的观察,这种隐蔽的“他人在场”主要有三种形式:
首先是“权威在场”。所谓权威,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角色,它对他人具有一种绝对的支配力和影响力。由于权威是一种“稀缺资源”,不可能事必躬亲,处处在场,所以,所谓“权威在场”,是指某一权威通过某一种媒介“到场”和“存在”,从而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刺激和影响。在此,权威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人间权威,如有威望的国家元首、伟大领袖,如果不考虑道德和道义评价,那么,希特勒应该属于此类,流行于纳粹德国的直臂礼、“忠于元首”的口号、屋子里悬挂的希特勒画像,都暗示着这个权威的存在,对下属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神性权威,如耶稣、天主、罗马教皇、穆罕默德……由于宗教信仰的超越和服从性质,这类权威“在场”的普遍性不言而喻,如发生在公元11~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中,罗马教皇提出收复耶路撒冷圣墓的口号,号召所有基督教国家共同参加“圣战”,并以教皇的名义宣布一切参加者罪得赦免;为圣战而死者,灵魂升入天堂。于是,在整个征伐活动中,“教皇”仿佛处处“在场”,指引着狂热的圣徒们向东扩张。三是人神混杂型权威。这种权威乃人间肉体凡身,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功德或机缘,威望确立,权力超人,因而被臣民们认为具有神性,是为“人神混杂”。这类权威多发生在宗教意识淡薄的国家,“人”才能变成“神”。如日本的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天皇不是凡身,十分神秘,其音、其形、其身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神圣存在,不可能被凡人直接感知。1945年8月,大江健三郎当时只有十多岁,他后来回忆收听天皇宣布日本投降时的情景,“大人们围坐在收音机四周,哭着。孩子们集中在外面积满灰尘的路上,低声说出他们心中的疑惑。最令我们困惑和失望的,是天皇居然用人的声音说话……就在某个夏日,那令人畏惧、无所不在的可怕力量突然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叫我们怎么能够相信呢?”而就是这个不为日本国民所见的天皇,在日本发动的对外战争中,却处处在场,“为天皇陛下献身”的口号泛滥成灾,尤其是在战争晚期“神风突击队”的表现中,那个隐形的权威几乎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