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制造业复兴
24768900000015

第15章 聚焦城市化(3)

最后,资源企业的上述举措都应当被视作与东道国构建良好关系的一部分,而这项关系贯穿整个开采项目始终,往往延续数十年。至于企业应如何为东道国作出有效贡献,我们从与开采业客户合作的经验中归纳出几个核心指导原则,包括审慎考虑合同。有些合同有利于企业的短期效益,但事后当地政府可能会以合同条款有欠公允为由,要求重谈。因此企业必须一开始就向当地政府清楚说明项目对于就业、出口和财政收入的短期与中期贡献,确保公司所带来的技术力量、投资和对经济的贡献,是推动该国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企业亦可以在某些特殊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如加强与政府合作促进所在地发展——在所在地采购商品与服务、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许多开采公司正引领着当地的发展;例如BHP Billiton从2009年开始与智利政府合作,计划于2020年前培养250个“世界级”本地供应商。该公司派遣自己的员工到供应商工作以分享技能,并支付他们第一年的薪水。智利能在短短十年间将矿产资源的出口和进口比例从7%提升到50%,BHP Billiton的这项计划功不可没。2011年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推出“自立计划”(Zimele program),共投资1.25亿美元资助南非弱势国家,主要是加强当地采购和创造经济发展机会,以及降低环境风险等。

一旦与东道国建立起共生关系,致力于该国长期发展、了解其优先需求,中国企业更能充分捕捉潜在商机。

Jonathan Woetzel(华强森)是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亚洲区领导人,常驻上海分公司;

Fraser Thompson和张如琪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分别常驻新加坡分公司和台北分公司。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c)2014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本文经麦肯锡中国公司授权出版。

21世纪领导力

现在与未来领导者的对话:麦肯锡与清华经管学院联合开办全球领导力课程

段志荣,郦金梁,叶梅

背景介绍

领导力是管理教育中的热门话题。搜一搜各家商学院以及知名培训公司的课程表,轻易就能找到数十个以“领导力”为主题的课程。课程的设计也很多样,有专门针对某个行业的,也有采用独特素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似乎很难说一门新开的领导力课程能有多大的创新。然而,麦肯锡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袂推出的全球领导力课程却是一个例外。

从2012年秋季开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麦肯锡公司合作组成课程组织委员会,联合开办麦肯锡全球领导力课程。课程组织委员会由麦肯锡董事长兼全球总裁Dominic Barton(鲍达民)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钱颖一院长负责,成员包括麦肯锡公司的王平和叶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郦金梁教授和段志荣教授。每期课程由8次讲座组成。已参与授课的嘉宾包括来自行业跨国公司的顶尖领导人:Tom Albanese (former CEO of Rio Tinto),Chua Sock Koong (CEO of Singtel), Andy Koehler (CEO of the Global Sourcing Company for Adidas), Kevin Lynch (Vice Chairman of BMO), Doug McMillon (CEO of Wal-Mart Stores),Alan Mulally (CEO of Ford),Thomas Ulbrich (COO of Shanghai VW), Jay Walder (CEO of MTR), Mark Wiseman (CEO of CPPIB),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 Spence,以及麦肯锡在全球分公司的资深董事。通过独特的协同授课(Co-teaching)方式,结合领导力的最新理论与公司总裁面临的具体事例,对各个职能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并与同学们进行广泛交流。

领导力与教育相碰撞,一个关键的问题是:领导力无处不在,而且本身是个很大的话题,如何能把关键的信息以强有力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对此,Dominic Barton和钱颖一院长认为,大学是知识创造和传播最集中的地方,但对管理理论和知识来说,实践不仅是应用的地方,也是知识最初的源头,而在现代管理理论快速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对此有卓越贡献的咨询公司不在少数,麦肯锡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领导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脱开背景,无论这背景是行业还是某个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关键决策领域,单纯讨论领导力都有被架空的嫌疑。而麦肯锡联合清华推出的这项领导力课程则是选择专题,定向邀请相关的全球顶尖领导人加盟,由此形成课程的基本架构。专题包括大变革与大趋势,企业转型与重构,公司金融与风险,机构投资,运营管理的价值创造,资源行业的全球战略及管理,大数据与零售业,技术创新与电信业,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题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并且与学生熟悉的管理领域相结合,综合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与此同时,麦肯锡发挥自己知识型组织的专长,对每一个专题配以全球资深董事,此为独特的联合授课形式。

两期课程下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MBA及其他研究生们说,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过,很难想象这些在全球商界深具影响力的领导人对教育的热情会如此无私至诚。快速变化的世界格局要求未来的领导者兼具业务能力方面的硬实力以及领导能力方面的软实力。Dominic Barton与九位跨国公司掌舵人也以自身的故事和魅力生动地展示了领导者的个人特征。从本期开始,麦肯锡季刊将撷取2013—2014年度全球领导力课程中的精彩片断,与大家分享。

开篇:大变革时代中的领导力

2013年9月17日晚,Dominic Barton的精彩讲座拉开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二届麦肯锡全球领导力课程的序幕。开篇的趋势纵览向学生们描绘了领导者身处的全球新格局。不仅如此,开篇演讲还为后面课程中的专题介绍提供了一个大背景,被反复引述,学生们的理解也随着课程的发展不断深入。

领导力是对变革趋势和自我角色的审视。当今人类处在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却也最富挑战的时代。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领导者都不能没有方向感。这种方向感从何而来?Dominic Barton强调领导者要对环境的变化敏感,因为变化速度的加快,这一点对未来领导者尤其重要。变化速度有多快?以一例说明。受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惠,十八世纪开始英国走上发展道路,它花了154年的时间完成人均GDP翻番。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和德国分别用了53年和65年实现人均GDP翻倍。而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和印度,实现人均GDP翻倍只用了12年和16年。同时,新兴国家的人口规模也令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心明显向亚洲倾斜,进一步加深了变化趋势。

经济格局风云变幻,企业界的情况也并非平川微澜。如柯达般的长寿企业典范与破产事件挂钩,曾经标准普尔指数的组成之一《纽约时报》受新媒体的挑战风光不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背后,是五大重要驱动力量的影响。即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快速的技术变革、能源问题,以及政府角色的转变。这些变化趋势对企业提出了新的、多维度的要求,包括关注各个行业价值链的变化、应对新的全球竞争者的挑战、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重视政府监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维持企业灵活的经营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等。这些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对领导者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长短兼顾视角、对目标保持敏感、能够胜任多项复杂工作的领导者变得格外重要。

领导者的性格力量

此课程最早定名为“新时代中的领导力”。“领导者的性格力量”是隐形主题。到底新时代中的领导力应包含哪些元素,Dominic Barton认为关键的领导力实力包括道德方向、目标意识、可靠性、毅力、弹性和能量。在动荡成为常态的环境下,保持坚韧不拔,冷静应对是高效领导者的必备品质。在暴风眼中保持平静是一项可锤炼的性格,他的忠告是在危机或冲击发生时高度专注,并且能不断安抚外界的情绪,“不要散布你的怀疑,而是不断寻找你犯错的原因”。领导者角色的描述多种多样,Dominic Barton形容为“运动员”。领导者的性格力量是一组随时间推移可以不断发展和管理的“肌肉”,“你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能量”。与其他“肌肉”一样,领导力“肌肉”也需要定期锻炼才能增强力量。他殷切劝导未来的管理者要做健康的“跨界”运动员,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对股东的经济回报,更包括了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而理解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关系应是未来领导者的必修课。

总结:跨界领导力

Dr. Kevin Lynch(林凯文)在最后一堂课现身说法,呼应了开篇中强调的跨界领导力。Kevin Lynch为加拿大政府工作了33年,历任财政部副部长,枢密院书记和内阁秘书。现任BMO金融集团副董事长,国王学院大学(Universityof King’s College) 校长和滑铁卢大学董事会主席的Kevin Lynch,结合其独特的职业背景,展现了领导力的跨界视角。在担任政府公务员的日子里,第一次参加商业会议听不懂其他人在说什么,让Kevin Lynch觉得很窘迫,同时也下决心要了解另一端的世界。了解越深,就越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在一个没有健康政府治理的城市里,一个原本健康的企业也无法繁荣发达。”

在当今世界,如何打造跨行业、跨地域、多技能的领导力?Kevin Lynch把他的答案总结成为12个视角。在第一个视角中,他挑战了很多企业和领导者仍然存在的“保持现状”的心态。确实,现实世界中,********的紧张局势从未缓解过,反而正在加剧,而随着网络攻击、隐私问题等的浮现,虚拟世界的紧张程度也在不断升级。在连接紧密的今天,不确定性与波动性才是常态。其他视角包括全球化风险,“你的风险也是我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中正在形成一个双车道的两速世界,公众对领导层的信任度暴跌,大变革时代领导力的重要价值,领导者必须走出“舒适区”,等等。一个大变革时代的跨界领导人必须避免“狭隘主义”,“现状主义”,“筒仓主义”和“短期主义”。个人、公司、大学、国家都必须有明确的“走出去”战略,创新和生产力必须成为我们DNA的一部分,跨界也是一种变革精神和长远精神,是一场马拉松和长期的努力。

跨界作为一种易于成功的领导力模式,是否会带来资源的垄断和交易的可能性?面对学生们的犀利问题,在政府、企业、教育三界中游刃有余的Kevin Lynch,给出了睿智答案。他坦陈跨界的目标应该是眼界,因为无论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不可能在忽视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

段志荣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郦金梁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及教授;

叶梅是麦肯锡公司外部高级顾问。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c)2014年。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本文经麦肯锡中国公司授权出版。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危机管理:从“黯然”到“安然”之道

Axel Krieger, 沙莎, Jeongmin Seong

一年一度,本土和跨国公司又被公开“揭短”,而有效的危机管理能在事态爆发之前(甚至之后)令企业化险为夷。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这一天临近之时,哪怕是最大无畏的公司领导人都可能惴惴不安。自1991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播出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节目,宣扬消费者权利和责任,曝光政府和媒体眼中的一些市场不法行为。在这一天被“点名”的公司,在品牌受到重创的同时,还可能遭受10%—30%的销量跳水。不过,如果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公司能有效防范在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潜在风险。麦肯锡研究了45个与消费者权益日有关的企业案例,发现负面报道横跨各种行业,包含多种话题。

在消费者权益日这天成为曝光对象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举例来说,一家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企业在遭遇类似危机后,接下来一个季度同店销售收入锐减了25个百分点。而另一家电子企业因为被曝在售后服务问题上存在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行为,其全球CEO最后不得不亲自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这些公司的遭遇并非个案。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所有主要行业均面临着管理此类公关危机的重大挑战。更严峻的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中国消费者变得日渐精明,产品与服务信息随处可得且越来越透明,这一切都使得中国市场变得日益复杂,从而导致企业在应对危机造成的后果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