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鉴于此,跨国公司不断追加在华投资并不令人惊奇。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例如阿斯利康、默克、葛兰素史克以及礼来公司在过去五年纷纷追随中国的增长脚步,大力增加在中国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投入。赛捷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聘用的医药代表总人数已经超越美国。
医疗器械公司也迎头赶上:比如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美敦力、强生和柯惠公司正在兴建或扩大其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并制定了积极进行市场扩张的战略。
同时,医药企业还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来支持日益重要的中国业务。一些大公司已将其亚太地区的总部甚至部分业务的全球总部迁至中国。很多公司已经改变了汇报结构,以便中国业务可以直接向全球总裁汇报。
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
总体而言,我们对中国医改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中国将继续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医疗市场之一,在所有新兴市场当中具有最大的增长空间。然而,我们也认为中国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跨国公司应更加审慎,在深刻理解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制定战略和战术。
经济和人口发展:需求增长的强大动力
以下三个原因解释了中国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
首先,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城市化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类似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群迅速增长。
其次,收入的增加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将继续稳步提升病患的支付能力。
再次,诊断率、治疗率的提升和病患依从性的改善,将会大幅提升病人就诊量,尤其是对于中国目前诊断和治疗都不够充分的诸多慢性病,如抑郁症、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等。
医疗改革:未来将产生广泛影响
始于2009年的医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保险的覆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医改过程中也遇到诸多挑战,尤其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实施和公立医院改革等领域。医改的进一步推进将对医疗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医保的覆盖、市场准入、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1.医疗保险:拓展覆盖面卓有成效,提高覆盖深度尚存不确定性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医保覆盖率已达全国人口的95%以上[2],今后的重点将会放在提高医保的覆盖深度上。与此同时,政府将更为严格地控制支出的增长,在各方面的干预程度也将加大。当然,这在全球都是一个普遍趋势。
在省级层面,由于投保和非投保人数之间的不匹配,以及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对资源提出更高要求等原因,医保的管理已经出现困难,现行的保险机制面临压力。例如,2011年上海政府已将基本医疗保险(BMI)资金的同比增长率限制在7%以内。医保覆盖深度能够提高到什么程度,推进步伐能有多快,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市场准入:将变得更加复杂
跨国企业需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准入环境,具体表现在产品注册、报销、招标、定价和流通等各个环节,以及省、市、甚至医院等不同层面。对于药企而言,由于报销种类的增多,以及政府近年一系列的降价要求,加大了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尤其表现在国家医保目录(NRDL)和基本药物目录(EDL)的药品上。对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而言,产品注册程序愈发严格,招标流程的改变,报销制度的不统一,以及对定价越来越严格的监管,都对业务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对于医疗服务的收费及报销流程在各地也都不统一。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快速崛起
医疗资源的失衡一直以来是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一大问题。无论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病人都会蜂拥至大城市最好的医院去看病,导致大医院过于拥挤,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又严重不足。
因此,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是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及农村由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组成的三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还通过全科医师的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从2009年至今,医改已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素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尽管政府不遗余力地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但最终的成功仍要取决于基层机构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效药物的可及性,以及基层机构和医院之间的有效管理病患的医联体网络的建立。显然,上述改革的实现还需要数年的时间。
“十二五”规划:生物医药成为战略产业
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中国政府将生物医药(广义的定义包括生物制品、小分子药、疫苗,以及医疗器械、诊断,甚至中药)列入国家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从历史经验来看,政府的支持对战略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汽车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预期生物医药产业在今后一二十年将会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省级政府将在“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当中发挥主要作用: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能够指明大的方向,但改革的真正实施和深化将主要取决于各省的行动。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积极投资并制定了明确发展规划,几大生物制药技术集群正逐步形成。
(2)本土企业向价值链上端转移:“升级”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题。新政策法规(例如2011年颁布的新版GMP)要求技术升级、制造标准升级,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行业整合,以达到2015年中国前百家制药企业占制药总销售的50% ,前十家批发商占药品分销的95%的目标。国家还扶持建立大型仿制药生产企业,推动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逐步培养一些有独特竞争力本土企业。领先的本土企业也将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发展实力,并走向海外市场。
(3)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将不断加深:当前跨国公司正在探索如何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或收购兼并的方式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深入到二级市场,以及提高市场销售的生产率。辉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辉瑞与原料药制造商海正药业成立合资公司,通过海正的仿制药扩充其产品线,并利用海正的低成本制造及研发能力。它还与全国第三大经销商九州通医药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业务扩大到县医院和非处方药市场。同时,它还通过对上海医药上市注资的形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
成功实现增长的八大原则
制药和医疗器械跨国企业应如何抓住中国市场的机会?虽然各公司的战略均受到不同产品组合、市场观念以及全球市场的影响,但企业如果想未来十年在中国医疗卫生市场取得成功,以下八大原则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建立中国是“第二本土市场”的观念
中国的医疗卫生市场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只有视中国为“第二本土市场”的跨国公司,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才能在中国取得长期成功。包括制定正确的目标(收入增长、利润率、创新或供应链建设)、长期的投资规划、人才输入与培养、加快在中国关键业务能力(例如市场准入和营销)的发展,以及平衡近期和中期的收入及利润。
2. 与各级政府建立良好关系,积极影响市场环境
在调整医疗卫生行业结构方面,中国政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不同地区,包括城市及省份对于政策的不同理解和实施程度,仍将导致政策的不同结果。因此,跨国公司需要了解政府的初衷,与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面政府部门建立关系,并完善内部协调机制以便加强地区之间与政府沟通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在中国市场要想取得成功,跨国公司还应积极寻求与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合作,积极规划治疗领域,并妥善管理风险。
3. 有针对性地建立业务模式,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跨国公司的业务愈来愈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制药公司在销售创新药的同时,也销售品牌非专利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业务既包括高端,也包括中档产品。跨国公司的客户群逐渐扩大到更为分散的渠道和中小城市。由于单一的业务模式无法满足每个市场细分的需求,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业务模式,抓住每个市场机会。所谓针对性包括:产品线、经销商的利用、商业模式及能力、治理模式,以及对回报的预期。
4. 完善运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模式
在快速增长的成本及价格竞争压力下,提高商业运营效率成为中国诸多高管的工作重点。为实现利润目标,跨国企业需仔细分析自身的成本结构,寻找精简运营的机会,高效分配资源,并更加理智地进行取舍(例如,营销支出的分配和第三方供货商的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一些企业开始集中管理部分后台职能,将其移至成本更低的城市,甚至将整个职能进行外包。
5. 突出创新的作用
由于专利药过期,医疗器械产品缺乏差异化等原因,跨国企业面临的价格和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大。这就要求它们今后更加着力发展创新产品,以推动中国业务的持续增长。对于成功的制药企业来说,新产品预计将在2020年占据其总销售额的20%~30%,并在增长金额上占据更高的份额。对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来说,由于中国大规模的研发设施和日益提高的研发能力,以及市场对于“大量和成本低”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中国将引导跨国企业在全球整体的研发方向,并促进研发能力的提高。
6. 寻求更大规模、更加大胆的合作
在过去的发展中,大多数公司采取了单纯内涵式增长的战略,依靠自己内部的力量扩大对医院的覆盖,支持成熟品牌的发展。但单枪匹马在中国市场无往不利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近年业内出现了多个企业合作案例。我们预期今后几年这一趋势还会持续,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无法只依靠自身的力量捕捉全部机会,而拥有一个合作伙伴可以加大成功的几率,推进战略举措的实施,甚至是迟到者进入市场的唯一渠道。
跨国公司还应牢记,机会的大门不会永远敞开。比如,过去几年完全开放的汽车市场出现了大批合资公司,致使政府做出限制企业合资数量的决定。在过去十年,医疗卫生行业的结构已经基本成形,外围企业和迟到者目前面临的是巨大的市场准入壁垒。真正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数量毕竟有限,只有那些抢先识别并锁定高质量合作方的公司才能确保长期竞争优势。
7. 投资吸引并培养人才,建立针对中国市场的竞争能力
中国市场的人才缺口正日趋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提高绩效的瓶颈。企业的人才管理出现困境:各职能之间人才流失严重、领导班子后备力量缺乏,能力差距阻碍业务的扩大和战略的成功执行。企业需重视并投入大量资源,制定完善的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的战略,以支持企业整体战略的发展。上述人才战略必须针对中国市场,尤其表现在对一线销售主管的管理,解决问题以及沟通能力的培养上。
8. 培养“跨周期”的心态
随着中国对于跨国公司全球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通常是收入增长绝对值贡献最大的市场),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将对全球业务产生明显的影响。市场增长同比出现的正负变化达到五个点已属正常。总体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医疗卫生系统成本调控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将会导致业务更大的波动。要想取得成功,企业不应太过强调同比上升或下降的数字,而应采取措施保证让管理班子稳定,抵制诱惑不要匆忙作出决定,将重点放在长期目标的实现上。
中国的医疗卫生市场是全球发展前景当中的亮点,但开展有效竞争的难度已经愈来愈大。要想最终取胜,跨国公司需在价值链上的各环节投入,稳步提升核心技能,并通过与本土企业合作寻求获得新客户的创新方法。上述手段的有效结合将有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医疗市场的广阔水域之中找到正确的航向。
潘睿杰(Rajesh Parekh)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的全球资深董事;
乐诚铎(Franck Le Deu) 是上海分公司的全球董事;
周高波是香港分公司的副董事。
中国劳动力结构的未来转型
陈有钢张如琪
Anu Madgavkar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扩大高技能劳动力供应。
前不久,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了《全球劳动力报告:35亿人的工作、薪资和技能》,对占全球GDP总量96%、人口总量87%的70个国家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和趋势分析,以预测未来20年全球劳动力的供需状况。我们得出的结果并不令人乐观,供需失衡将是未来全球劳动力市场的主调。体力劳动者面对的是失业和低薪,雇主们却不得不应付高素质人才日益扩大的缺口,因为若要提高生产力并推动GDP增长,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就业和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政治和经济议题。
在对整体情况有了把握之后,一些疑问自然而然浮上了我们的心头,那就是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未来的劳动力供需是否也难逃失衡?对经济增长和国计民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政策制定者、企业领袖、相关机构以及劳动者,又该如何加以应对?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结合中国经济与产业特点,以独特的“微观到宏观”的研究方式,建立了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前瞻性观点。
趋势:未来凸显三大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