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高血压病人食疗自疗
24745900000022

第22章 生活宜忌与饮食疗法(1)

(第一节)

高血压病人要少吃动物类食品

因为动物类食品内含有大量脂肪,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膳食中饱和脂肪酸不仅影响血脂,而且也严重地影响血压,尤其是明显地影响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其机制可能与饱和脂肪酸增加血液黏滞度引起或者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已经证明在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很高的国家,如美国、挪威和芬兰等国,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食品的摄入量,可使人群中血压平均下降约1.1千帕(8毫米汞柱),轻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均显着下降,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更为明显。众所周知,动物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而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我国汉族居住的广大地区在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相对较少,食用油基本以植物油为主,因而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较高,这可能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我国浙江舟山地区渔民血压水平较低,渔民膳食中以鱼类为主,鱼肉中富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这可能是当地渔民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较低的原因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中脂肪含量及动物性脂肪含量不断上升,特别是西方高热能饮食方式的“引进”,使我国人民特别是城市居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这可能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有所上升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国人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应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性食品,少用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食品。

马兰、豌豆有益于降血压

(1)马兰:马兰,南方民间俗称鸡儿肠,四川叫泥鳅半,为菊科植物。茎直立,有时略带红色,叶脉通常离茎长出,表面粗糙;两面均生有短毛,春天摘其嫩茎作菜吃,称为马兰头。味甘、性平、微寒,无毒。全草含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等。具有清凉、去火、止血、抗菌、消炎的功效。高血压、眼底出血、眼球涨痛,用马兰头30克,生地15克,煎水服,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如无不适等副作用出现,可持续服用一个时期,以观后效。

(2)豌豆:属豆科植物。嫩苗色青,摘其梢头,可作蔬菜,种籽可食,磨成粉可作面。我国许多地区均有栽培,农家房前屋后均可栽培。其味甘,性平,无毒。豌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钙、磷、铁等。豌豆素有食药同源之说,它的主要药效在于利尿、益中、解毒、消肿、止痢等。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取豌豆苗一把,洗净捣烂,用卫生纱布包好榨汁饮,每次半茶杯,略加温服。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可持续服用一个时期。

海菜、木耳对降血压有好处

(1)海菜:原名浒菜,山东一带称为海青菜,浙江则叫苔条,为石莼科植物。盛产于我国沿海中湖的石沼中,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既供食用,也可入药。味咸,性寒。全草含藻胶及较多的糖类、维生素和氨基酸,无机盐含量高达38.9%。据观察,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用海藻15克,夏枯草20克,煎水服,每日2次,可持续服用一个时期。

(2)木耳:木耳,又称桑耳,寄生于桑、槐、榆、楮等树上。占称“五木耳”,淡褐色,质柔软,形似人耳,故名之。有的地方称为木蛾。另有白色者,多生于栗树上,即通常所说的白木耳或白银耳。近些年来,不少地方逐渐以人工培植,产量显增。无论黑木耳或白木耳,均为公认的高级营养滋补品,既可入肴,也可药用。其味甘,性平,无毒。黑木耳或白木耳,所含成分大致相同。据分析,二者均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灰分、磷、铁、钙、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糖中含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及少量戊糖和甲基甙糖。干木耳还禽磷脂、甾醇等。术耳滋胃益气,和中凉血,降压利便,滋补强壮。高血压、血管硬化、眼底出血者,取黑小耳或白木耳3克,清水浸泡一夜,下饭锅上蒸1~2小时,加入适量冰糖,于睡前服用,每口1次,10日为1个疗程,可持续服用,无任何副作用。

芹菜也有降血压作用

目前认为,芹菜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芹菜是一种脆嫩而别有风味的香辛蔬菜。据测定,每250克鲜芹菜中含有蛋白质12.0克,脂肪12.2克,糖10克,钙370毫克。磷301毫克,铁21.8毫克,热能836丁焦(200千卡),胡萝卜素6.2毫克,硫胺素0.09毫克,核黄素0.12毫克,尼克酸0.95毫克,维生素C15毫克。芹菜不仅是家常蔬菜中的上乘之品,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多年来各地科研报告指出,芹菜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肾炎等症。通常人们只是食用它的茎部,把叶子和根都弃掉了。其实,作为对心血管疾病的膳食,最好将根、茎、叶一起洗净使用,或者叶、茎当蔬菜,根部洗净后加马蹄(俗称荸荠)放入砂锅炖水饮。常有降压、安神、镇静功效。

海带有利于降血压

海带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食用藻类,富含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据营养学家测定,在常用食物中,海带的含碘量是首屈一指的,约为0.2%~0.5%。所以,经常吃海带,不但能够防治甲状腺肿大,而且可以防治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等。近年来,国内外均已报道,从海带中可提取出一种名叫“海带淀粉”的物质,学名叫“拉灵敏”,已在临床上应用,确实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西瓜也有降血压作用

西瓜,又名寒瓜,属葫芦科植物。瓜肉、汁、种籽、皮均可入药,果肉可供食用。其味甘,性凉,无毒。其成分:肉含糖类、氨基酸、苹果酸、磷酸、果糖、葡萄糖,甜菜碱、番茄色素、胡萝卜索、蔗糖酶、维生素C等;皮含蜡质;种籽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1及糖类。

西瓜具有清暑、解渴、利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肾炎、肝炎、冠心病等。

高血压病患者,取西瓜翠衣(中药店有售)10克,草决明子10克,煎汤代茶,日服数次,10日为1疗程,长服更为有效。另外,凡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在西瓜应市期间,最好每日食之,尤其炎热的日子,可以西瓜代茶,持续食用,疗效自显。

常吃桑葚对高血压病病人有好处

常吃桑葚对高血压病病人有一定的好处,可防治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桑葚,亦称桑果或桑葚果,属桑科植物桑树的果实。嫩时色青,极酸,难以入口,成熟时色渐变紫褐(也有为乳白透粉红色的),汁多,味甜,可摘食充饥。桑葚、桑叶、桑枝、桑皮都可入药。其性味甘平而无毒。

桑叶含大量胡萝卜素,桑皮含糖分;成熟的桑葚果含葡萄糖、蔗糖、琥珀酸、酒石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色素等。桑果、桑枝、桑皮都具有利尿、降低血压的疗效。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患者,可取嫩桑叶30克,蚕砂15克,煎汤饮服。日服2次,每次50毫升,10日为1个疗程。

食用桃子、香蕉有益于高血压的治疗

(1)桃子:属蔷薇科植物,未成熟的干果称之碧桃干。桃的核为桃仁,核、桃花、桃叶、桃树胶,均可入药。其味酸、甘,性微温;桃仁味苦、甘,性平。桃仁含脂肪油、苦杏仁甙、苦杏仁酶、维生素B1、挥发油,桃叶则含糖甙、柚皮素、奎宁酸,桃花含山柰酚、香豆精。碧桃干止虚汗,桃仁能祛淤血、润肠、镇咳。高血压伴头痛、便秘者,取桃仁10克,决明子10克,煎水饮服。每日2次,每次1茶杯,10日为1个疗程,可连续服用一个时期。

(2)香蕉:属芭焦科植物,别称甘蕉,原产于印度,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均产。味甘,性寒,无毒。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灰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及鞣质,并含有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二羟基苯乙胺等。具有抑制细菌、真菌、降低血压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取香蕉或果柄50克,煎水服饮;香蕉花,煎水饮,可防治脑出血。

猕猴桃和柿子对防治高血压的合并症有好处

(1)猕猴桃:又名羊桃猕猴桃、藤梨,属猕猴桃科植物,果供食用,根、茎入药。盛产于西北、东北、华东等地山区,以野生为主。其味酸、甘,性寒,无毒。果肉富含糖类、有机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此品能清热利尿、散淤活血、抗炎消肿、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等。适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症。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者,可经常食用猕猴桃罐头、猕猴桃汁饮料。

(2)柿子:原名为梯,为柿科多年生植物,种类繁多,有红柿、黄柿、青柿。就其形状而言,有圆柿、方柿、扁柿之分。北方盛产,需嫁接。生、干果实供食用。柿饼、柿霜、柿蒂、柿漆均可供药用(柿饼为干果食品)。柿子味甘、涩,性寒,无毒;柿霜味甘,性平;柿蒂昧涩,性平;柿漆味涩,性寒。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新鲜柿子的含碘量很高,柿蒂含三萜酸(包括乌苏酸、白桦酸、齐墩果酸、强心甙、蒽甙、皂甙),柿霜含甘露醇、葡萄糖、蔗糖、果糖,柿叶含大量维生素C(嫩时100克含1克)。

据实验资料证实,柿液汁所含单宁成分及柿叶中提出的黄酮甙能降低血压,并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正常活动。故生柿能清热、解酒毒,柿霜可清肺润喉。柿为降压良药,对于防治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及便秘、痔疾有显着疗效。

用法: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取野生柿榨汁(名为柿漆),以牛奶或米汤调服,可酌加适量冰糖,每服半茶杯,可作防治中风急用品。平时可取柿饼加适量水煮烂,当点心吃,每日2次,每次50克~80克,常服有效。

常食苹果多高血压病病人有好处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证明,苹果能防止血中胆同醇的增高,减少血液中的含糖量。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冠心病患者宜长年四季不间断地食用苹果,至少每日吃1~2个(中个的),持之以恒,必见效益。

高血压病的饮食原则及要求

控制总热量,摄入平衡膳食,肥胖者要减体重。肥胖是因为摄入的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造成的,减轻体重的方法主要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一般按每千克标准体重摄入105~125千焦来安排一日总热量的摄入。

平衡膳食要求每日蛋白质产热占总热能的12%~15%,脂肪占20%~25%,碳水化合物占60%~65%。无论是肥胖还是体重正常或消瘦者,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摄入平衡膳食。一般成人每日可摄取一杯牛奶、一个鸡蛋、500克蔬菜、少量豆制品、25克油、瘦肉100~150克、水果250克,主食摄入200~300克。主食及脂肪摄入过多,是热量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肥胖者在平衡膳食基础上,主食限制在200克以内,烹调油限制在25克以内,少吃油炸食品及脂肪高的食物,多吃汆、清蒸、煮、拌的菜,经过长期坚持,并配合运动,可以使体重逐渐下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与食盐的摄入量成正相关。食盐摄入量越多,高血压病发病率越高。我国饮食习惯是南甜北咸,北部地区食盐的摄入量平均达到15克/(人/天),全国平均为10~15克/(人/天)。流行病学统计资料表明,每天吃15克食盐者,高血压病发病率约为10%,如再增加食盐2克,则高血压病发病率亦提高2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每人摄入食盐6克左右,这个量我国很难达到,我国专家建议不要超过10克(包括酱油中的盐,每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有研究报道,中度限盐使每日摄入盐4~6克,可使人群平均血压下降,可使1/3轻度、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恢复正常,并能增加人群服用降压药的效果。

注:食盐与其他钠盐调味品的粗换算方法如下:

1小匙食盐=5小匙味精=2大匙酱油。故每天食用酱油应折合成食盐量,从食盐量中扣除。

适量蛋白质: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应限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调配饮食时应考虑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应选择生物学价值高的优质蛋白质,按1克/千克体重补给,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最好选用大豆蛋白,因它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动物蛋白可选用鱼类、鸡肉、鸡蛋白、猪瘦肉等。每周进食两三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量,从而降低血压。高血压病患者还应选用含酪氨酸丰富的食物,如去脂牛奶、酸牛奶、奶豆腐、海鱼等,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作用。若高血压病并发肾功能不全时,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则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限制脂类:饮食中应减少脂肪、限制胆固醇摄入量,脂肪供给量40~50克/天,除椰子油外,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油等植物油均含维牛素E和较多亚油酸,能促进胆固醇氧化,增加血液胆固醇的运转,从而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维生素E还有延长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可抑制血栓的形成,可预防脑卒中;它含有较多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同时患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者,更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

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长期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贝类、乌贼鱼、动物脂肪等,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促使脂质沉积,加重高血压,故饮食胆固醇应限制在300~400毫克/天。实验研究观察,饮食中胆同醇每增加100克,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3%~5%。

进食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应进食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燕麦等,它们均可促进肠蠕动,加速胆固醇排出,对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有利。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均有升高血脂之忧,故应少用。

适当增加钾的摄入:有报告认为,高血压病患者除了限制钠盐以外还应相对地增加膳食中的钾盐,低钠高钾膳食有更好的恒定血压作用。因为,钾与高血压关系十分密切。有人研究了2000名中年人的血压和尿钠、尿钾关系,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尿中大多数钠高钾低。据认为。这是由于每日摄入高钠低钾食物的缘故。受试者若同时摄入钠和高钾食物,血压就不会增高。所以说,膳食中含钾充足,动脉壁不会增厚,因为钾能促进胆固醇排出,增加血管弹性,利尿,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缩能力,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医学专家指出,应限钠、增钾以减少钠/钾比值,钠钾比控制在1.5:1,高血压病患者应适当增加含钾食物的摄入量,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此外,应用利尿药的患者钾大量从尿中排出,故应供给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橘子汁、花生、豆类及豆制品、龙须菜、豌豆苗、莴笋、芹菜、丝瓜、茄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