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防治专家指导方案:高血压病人食疗自疗
24745900000020

第20章 简易疗法(3)

3.再做3次中丹田开合。

4.做第二段蹲降。与第一段蹲降不同处是:双手上提至人中穴时,平掌,手心向下,徐徐蹲降嘘气,当手降至膝部阴陵泉穴处,呼完气,再吸气,起立,做3次。

5.再做3次中丹田开合。

6.做第三段蹲降,所不同者是双手提至膻中穴时,平掌蹲降嘘气,双手指地。当手降到膝部时,呼完气,稍停,再吸气,起立,做3次。

7.收功。再做3次中丹田开合,双手在丹田穴稳一会后,先收手后收脚。

(二)注意事项

本功法应在安静条件下做,不要在过饱、过饥或疲劳时练。每次做20分钟左右,按病情每天做1~3次。坚持常练,效果显着。但如做得过多可能造成血压过低而致头晕、恶、无力,这时可将掌心翻转向上做升式,血压即可回升。

偏方疗法

[偏方1]向日葵花2~3朵,去毛和内脏的大母鸡1只,共炖熟,趁热吃鸡肉。服3只,疗效佳,此方叫做葵鸡汤。向日葵花可晒干备用。

[偏方2]米醋1匙,加蜂蜜少许,冲水半茶杯,1日服3次,天天服,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偏方3]纯荞麦面,每日3次,1次1匙,空腹,凉水送服。血压恢复正常时停服。

[偏方4]鲜芭蕉根160克,分2次,浓煎,每天服160克,疗效佳。

[偏方5]八角梧桐片10克,水煎,分4次口服。少数患者会发生腹泻。

[偏方6]萝卜汁、柿叶液各1小酒杯;松叶汁、朝鲜参蒸汁少量,先服前2味汁,稍停后再服后2昧汁。早晚各1次。4~7天为1个疔程。停服4~7天再服。

[偏方7]将上身尽量向后仰,再直起,后仰时吸气,直起来时呼气,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可使脑压恢复正常,头痛也随之消失。

[偏方8]每天取夏枯草10~15克(鲜品加倍),水煎服,或浓研末服,或浓缩成膏状服,疗效佳。

[偏方9]豨莶草30克,夏枯草30,龙胆草9克,水煎。每日分3次服下。

[偏方10]糙米于水浸置温暖处,使糙米发芽松软,1日嚼吃90毫升,吃时可加苏子或芝麻调味。或每天嚼吃山药3个,坚持吃1个月,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偏方11]通过指压方法放松脚脖子周围各半节,脚背各关节、脚趾、足心能使血压恢复正常,指压一次需要20分钟。

[偏方12]去皮大蒜400克,加540毫升水,文火煎至黏糊状,凉后加入鸡蛋黄5个,再用文火边搅拌边熬成糖稀状,制成大豆大小的丸剂,1次2丸,1日3次,饭前服,有特效。

[偏方13]带壳芝麻20克,研末,泡于300克酒中,过滤取汁,与蒸馏水各半混合,每天晚上服90毫升,除能治愈高血压外,还能补肝肾。

[偏方14]臭牡丹根皮600克,轧粉,水化为丸如绿豆大,每日3次,每次9克,空腹服,连续6个月。

[偏方15]去刺苍耳子120克,研细末,每天6克,服7天,停服14天,再服7天,疗效佳。本方叫做苍耳散。

[偏方16]棉花籽少许,鸡蛋若干个,共煎熟,只服鸡蛋。女性用鸭蛋为佳。1次服2~3个为宜。只用鸡蛋黄对动脉硬化不利,但如果与棉花籽配合使用,则无此虑。

[偏方17]菊花10克,槐花10克。荠菜花10克,开水冲泡,当茶饮。该方治肝热型高血压出现的头晕目花、大便干结等症疗效佳。

[偏方18]荞麦的花、叶、茎用于治疗高血压,比荞麦面更有特效。取荞麦的花、叶、茎,晒干。每天10~15克,水煎代茶饮。

[偏方19]降低血压,强化血管。每天取茶褐色洋葱皮5~10克,水煎服。长期服用,可痊愈。

[偏方20]鲜马兜铃(或根)30克,入糖适量,水煎,每日分3次服。

[偏方21]平时多吃碱性副食比吃药还重要。碱性副食主要是海菜、昆布、鹿尾菜、紫菜等海藻类,同时还要多吃些蔬菜。

[偏方22]玉米须25~3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偏方z3]鲜棕榈树皮20克,鲜向日葵花80克,为1日剂量,水煎服,疗效佳。

[偏方z4]生赭石24克,生龙骨18克,生牡蛎18克,生地18克,白芍12克,柏子仁12克,怀牛膝30克,水煎,日1剂,内服。本方用于血压过高,自觉症状显着,有脑血管意外可能者。

[偏方25]断食疗法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之一。方法是头1天喝粥,第2天喝米汤,第3天到第5天喝凉水,第6天喝米汤,第7天喝粥,然后恢复正常饮食。这是第1个疗程。过10日后还用上述方法,进行第2个疗程。但这1个疗程时间改为5天,而后仍用7天,如此进行5个疗程,可获得一定效果。

[偏方26]仰卧把四肢向上伸直,脚掌保持水平,然后将四肢微振动1次,振动1~3分钟,如此做10次左右,疗效佳。此运动是行之有效的西式健康法之一。

[偏方27]耳针法容易掌握,疗效又佳。耳针法所用的具体穴位是降压沟、降压点、高血压点、心肾点、内分泌点。其施针法是除降压沟放出少量血外,在其余穴位均留针30分钟。

[偏方28]从大头菜叶、芹菜、胡萝卜、韭菜、牛蒡叶、萝卜叶、天门冬等取其几种或只取一种,捣烂取汁,1次1大啤酒杯,1日服3次,加松针疗效更佳。调味可与水果汁各半混合服。

[偏方29]蚕屎的服用方法是,将蚕屎泡于酒中1夜后,晒干研末,1次半茶匙,1日服2次。

[偏方30]取没施化肥和农药的樟树根,晒干研末,另取其10克的大蒜,烧熟细捣,同樟树根末混合,制成丸剂,每天服20克,疗效佳。

[偏方31]青葙子30丸,水煎三次,取汁混匀,分3次服,7天为1个疗程。

[偏方32]干蚯蚓40克,捣碎后投入60%酒精100毫升中,浸渍72小时,每日振摇2次,即成40%的蚯蚓酊,过滤澄清后保存备用。每日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温热内服。如有胃纳不佳等反应者,可加适量生姜酊。

[偏方33]紫菜和海带各适量,烧汤,经常当小菜吃。

[偏方34]取棕榈花蕾晒干备用。每次取10克水煎服,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偏方35]桑叶和松针各半混合,阴干研末,加入1/3的茄子末,1次1匙。1日3次,凉水送服。

[偏方36]用青竹30厘米长。烧中段便从两头渗出竹汁(即竹沥),每日2次,每次服1匙,疗效佳。

[偏方37]鲜艾叶,洗净,捣烂取汁,1次1杯,饭前服,疗效佳。

[偏方38]芹菜籽30克,加水250毫升,煎至140毫升,每口1剂,分2次服,连服30天。

[偏方39]用温冷浴,先用凉水洗澡3分钟,而后再用温水洗澡3分钟,每天如此洗澡多次,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毛细血管的伸缩性,对小动脉硬化引起的高血压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偏方40]莱菔子20克,水煎过滤,浓缩滤液成浸膏,干燥,粉碎,过筛加50%乙醇制成软材,再用18目筛搓成颗粒,干燥,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过筛打片,每片含生药6克,每日服3次,每次5片。

[偏方41]苹果捣烂半茶杯,加蜂蜜1匙,搅匀服下。

[偏方42]荠菜全草,晒干研末,每天15克,浓煎,代茶随时饮,可恢复血压正常。荠菜对肝病也有效果。

[偏方43]高血压、动脉硬化取优质昆布细切,浸于热水1夜,翌日早晨服汤和昆布,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效。长期服用,对预防脑出血也有效果。

[偏方44]天天服芦荟的丸药或生汁,对高血压和低血压均有疗效。因为芦荟具有提高血管弹性之功能。

[偏方45]早期高血压用笮蓬棵(干品)20~40克,水煎,每日1剂,内服。初服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大剂量。症状改善或消失后可维持小剂量。笮蓬棵又名大翅猪毛菜。

[偏方46]原发性高血压用垂柳叶30克,夏枯草30克,冰糖15克,水煎,加入冰糖,每日1剂,连服1周。忌辛辣厚味。

[偏方47]原发性高血压用秋落桐叶30克,鲜猪毛菜60克,洗净煎汁,口服,早晚各1次。

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食物。本方还治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偏方48]乌龟3只,冰糖适量,乌龟取血,炖冰糖,每日早晨服1次。

[偏方49]生锈铁在凉水中磨出铁锈水,用其水熬粥服。有效。没有现成的生锈铁,可取1块生铁放于水中,使其生出锈铁。本方叫做铁养汤。

[偏方50]随时转动脖子、手腕子、脚腕子,使这些部分的关节保持柔软。

[偏方51]真空净血疗法是使体内深处的淤血移至皮肤附近,通过尿或汗排泄出体外而净化血液的疗法,此疗法也叫做拔罐法。拔罐法有三种,即点火罐、压缩杯和牵引杯。其中压缩杯拔罐法较为方便。高血压的拨罐穴位是。脊椎上6个,其左右各6个,肩膀和脖颈上3~4个,腹部中心线上5个,其左右各5个,大腿后3个,膝盖后1个。小腿肚和脚掌各1个。肘窝、小胳膊、手掌上各1个,拔罐时间是1次在1个穴位上3~10分钟,每天坚持,拔罐3个月可痊愈。

[偏方52]取6~10月间的柿叶,去叶茎,切3毫米长,蒸后在通风良好处薄铺,充分干燥后,置密闭器皿保存。用时1次取少许,泡开水代茶饮,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疗效佳。柿叶茶不得煎煮,以防维生素C被破坏。

[偏方53]海蜇124克,马蹄(荸荠)375克。海蜇洗漂,荸荠洗净不去皮,用水1000毫升,煎煮至250毫升左右,腹顿服,或分2次服。

[偏方54]高血压患者要同其他疗法配合,多吃一些糙米和粗粮,疗效佳。

[偏方55]原发性高血压,每天2次。可长期大量食用。

[偏方56]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兴奋,努力稳定情绪,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培养浩然之气。保持悠悠自乐的精神状态,通过治疗,高血压自然会痊愈。

[偏方57]采取有效措施,每天增加大便次数,可防止高血压昏迷。

[偏方58]血压不稳、便秘、体胖气喘用薏苡仁和甘草各25克,加360毫升水煎,1日分3次服,服2~3周后,可减轻症状。

药酒疗法

【配方】甘菊花500克,生地黄、当归、枸杞子各200克,糯米1000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前4味加水5000毫升,煎取浓汁。糯米水浸,沥干,蒸熟候冷,置容器中,再加入药汁、酒曲(先研末),搅匀密封,置保温处令发酵,7日后酒熟即可服用。

【功用】滋阴平肝、养血祛风。

【主治】眩晕、头风、耳鸣、耳聋、痿痹等有消百病之功。

【用法】口服。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临床验方集》。验之临床,确有良效。又单用甘菊花,与糯米、酒曲,如常法酿酒,用法同上。用治肝热型高血压、眩晕等症,效佳。

复方杜仲酊

【配方】生杜仲、桑寄生、黄芩、双花各100克,通草5克,当归50克,红花1克,50%乙醇1000毫升。

【制法】将前7味加工使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50%乙醇),密封,浸泡7~14日后过滤,自滤器上添加50%乙醇至1000毫升即得。

【功用】镇静、降压。

【主治】高血压。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服2~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中药制剂汇编》。验之临床多效。又用杜仲30克,白酒500毫升,密封浸泡7夭,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次。用治高血压症、肾虚腰痛。

补益杞圆酒

【配方】枸杞子、龙眼肉各6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2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经常摇动,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肝肾、益精血、养心脾。

【主治】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腰酸肢倦、健忘、失眠、食欲不振、神志不安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中国医学大辞典》。验之临床,久服效佳。如无明显症状者,坚持常服,有滋补强壮之功,故可保健强身。

桑葚酒

【配方】桑葚1000克,糯米5000克,甜酒曲200克。

【制法】将桑葚捣烂,加水3000毫升,煎取浓汁(约1000毫升),候凉,待用。糯米水浸沥蒸熟,候凉置容器中,加入酒曲(研末),药汁拌匀,密封,如常法酿酒。7~10天后药酒酿成,去渣即得。

【功用】滋阴补肾、益肝明目、生津止渴、润肺。

【主治】眩晕、耳鸣目暗、失眠、消渴、便秘,可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习惯性便秘、须发早白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3次,或不拘时,徐徐饮之。

【附记】引自《中国医学大辞典》。验之临床,用治上述各症,若能坚持服用,每收良效。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泡酒方

【配方】鲜石菖蒲、鲜木瓜各20克,桑寄生30克,小茴香10克,九月菊20克,烧酒3000毫升。

【制法】将前5昧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烧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