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365天最适宜糖尿病的食疗食谱
24745600000009

第9章 第5月食谱(1)

一、基础知识

1.糖尿病中期有什么表现

此期病人常有轻重不等的症状,且伴有某些并发症或合并症。有时糖尿病本身症状很轻缓,但并发症症状表现突出且症状较重,或以并发症为主要症状出现,反而掩盖了糖尿病本身的症状。故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属于以下三种:

(1)糖尿病本身症状

口渴多饮、多尿、胃口好而消瘦、疲乏无力等,有时伴面色萎黄、毛发少光泽,中年以上Ⅱ型糖尿病病人多呈体态肥胖或有“啤酒肝”。

(2)并发症症状

合并肾病时有腰酸、尿中泡沫多、下肢水肿等;合并眼病时有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合并神经病变有足或手麻木、刺痛、蚁行感等;合并大血管病变有下肢伤,口愈合后遗留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破溃不易愈合或变成“老烂脚”;合并心脏小血管病变有心慌、胸闷等症状;合并脑部小血管病变有头晕、记忆力下降、面部或肢体麻木等症状。

(3)并存疾病表现

如合并冠心病,有心绞痛、心悸等表现;合并高血压,有头晕、头痛、耳鸣等表现;合并高血脂、血黏度高,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合并脑血管意外,常发生脑梗塞,有头晕、半身乏力、口歪舌偏等症状。

2.糖尿病晚期有什么表现

此期以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为主要表现,但也因血糖难以控制而有糖尿病本身的表现或容易并发酮症而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到了晚期症状相当严重,往往要靠很多药物维持或须经常住院治疗,以下是一些典型表现:

(1)糖尿病肾病

长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损害肾脏可导致肾功能减退,甚或出现尿毒症,会有脚肿、乏力、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皮肤瘙痒、少尿或多尿、血压高,需用三四种药物控制;有时合并大量蛋白尿漏出,造成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症时,会有全身水肿、贫血、便秘等表现。

(2)糖尿病眼底病变

通常表现为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易出血,出血后通过牵拉作用可引起视网膜剥离而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

(3)糖尿病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病变主要感觉有四肢麻木、双足底刺痛或是剧烈疼痛,彻夜难眠。自主神经病变可造成心慌、胸闷、气急或便秘、食欲锐减、尿失禁或尿潴留、皮肤局部出汗等严重病症。

(4)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双腿皮肤干燥、出汗少、营养差、色素沉着,或是容易破溃而难以愈合,形成溃疡、发黑或出现“老烂脚”,有些人不得不截肢。在心脏,则有一种感觉不到疼痛(心绞痛)的心肌梗死,易造成猝死。在脑血管,经常出现“小中风”,有时因合并高血压造成“大中风”--脑卒中,进而引起肢体瘫痪,长期卧床,生活质量很差。

(5)易于感染,且难以控制

因糖尿病病人抵抗力差,经不起风吹雨打,天气一变就容易感冒,甚至发生肺炎,且“病去如抽丝”,炎症控制较一般人慢。还有,病人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出现尿急、排尿次数多、尿淋漓不尽等症状。总之,糖尿病晚期时,病人的表现各异,不胜枚举,生活质量也大大降低,生命经常受到威胁。所幸的是,这种病人尚属少数。由于糖尿病病人对血糖控制的意义的认识深入和医生对病人控制和监测的加强。使多数病人血糖基本控制在良好水平,可以减少、减轻其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二、诊断方法

1.血糖仪测定的手指血血糖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糖检测结果有什么不同

血糖仪使用毛细血管血(包括红细胞和血清),而平时病人抽的静脉血所做的血糖是血清或血浆的血糖,因为血清或血浆除去了含糖少的红细胞,所以空腹时静脉血的血糖值一般比毛细血管的血糖值高10~15%。从生理上讲,毛细血管血大致相当于动脉血,所以进食后由于胃肠道吸收的糖先进入动脉,再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经代谢后回到静脉系统,因此进食后血糖仪测得的毛细血管血糖值比同时检测测得的静脉血血糖值高1~3毫摩尔/升。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980年以来,国际上通用WHO的诊断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修改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建议。经过讨论,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决定采纳新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的诊断标准(WHO咨询委员会临时性报告,1998年)。

三、保健常识

行走疗法

步行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一种锻炼方法,我国隋朝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书中说,糖尿病患者应该“先行百步,多者千之,然后食之。”可见我国古代就认识到步行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步行是一种既简便又廉价的锻炼方法,这种锻炼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不需要任何锻炼器械,便于长期坚持,是首选的锻炼方式。

(1)散步

饭后步行对控制血糖是一种最安全、简便和最能持久的运动疗法。实验证明,以每小时3000米的速度步行,每分钟约要行走90~120步,机体代谢率可提高48%。这样行走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十分有益,行走时间应在饭后,每次行走15~20分钟,或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延长。散步又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和心理调节剂。精神压力过大,会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肌肉紧张、血糖升高,不利于糖尿病控制;而每天坚持散步15分钟,可使情绪变得稳定,消除精神压力。行走是一种负重锻炼,它可以减缓骨质损失,甚至能促进其增长,是防止骨质疏松的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散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可通过促进胃肠运动而使排便正常。散步的场地一般以平地为宜,尽可能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场所,如公园、操场、庭院等。散步时最好穿运动鞋或旅游鞋,衣服要宽松合体。脚有炎症、感染或水肿时应积极治疗,不宜散步。行走的速度、距离和时间可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不要机械仿效,原则是要达到运动锻炼自疗的目的,关键是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里介绍一种定量步行法:

①200~600米的平路,用每2分钟走100米的速度进行,每走100~200米后休息2~3分钟。

②400~800米的平路,用每3~4分钟走100米的速度进行,每走100~200米休息3~5分钟。

③800~l500米的平路,用15~18分钟走完,中间可休息1~3次,每次3~5分钟。

④步行两段1000米平路,每段用15~20分钟走完,中间休息3~5分钟。

⑤2000米平路,用20~30分钟走完,中间可不休息,或休息1~2次。

以上5条不同距离的路线,一条比一条远,从第一条开始练习,逐渐增加;一般每条路线最少练习1个月,自己觉得能够适应,然后才换下一条,时间可以灵活掌握。

(2)倒行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力角度和活动部位总是朝前倾斜,如向前行走、跑、跳及坐卧等,如果经常练习倒行将大有益处,但必须选择安全环境进行。倒行是一种不自然活动方式,可使人的意识集中,训练神经的安定和自律性。倒行要使身体挺直才能完成,这就使脊椎和背肌需要承受比平时更大的重力矩和运动力,从而使脊椎和背肌得到了向前走所得不到的锻炼。倒行时要注意力集中,掌握运动的方向和平衡。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上下肢及全身各部位都要协调配合,从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使小脑得到锻炼,也有利于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因此倒行是一种简便、功效大的健身运动。而且,练习时动作频率慢,体力消耗较小,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3)赤足散步

赤足散步,实际上是脚趾、脚心的一种全面按摩运动。“足底反射”学说认为,足底有许多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赤足走路可通过刺激这些内脏功能使头脑变得清醒轻快。糖尿病患者也不妨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光着脚行走,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擦伤脚部皮肤,造成足部感染。

(4)摩腹散步

一边步行,一边按摩腹部,这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孙思邈着《千金方》指出:“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数百遍,……则益人无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轻松的散步及柔和的腹部按摩,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加强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和胃肠道慢性疾病,对糖尿病性便秘有利。

四、饮食疗法

食疗知识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忌口

糖尿病患者应禁止食用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红糖、葡萄糖、巧克力、冰糖、麦芽糖、蜂蜜、蜜饯、水果罐头、果汁、汽水、冰淇淋、果酱、甜面包、甜饼干及各种甜味糕点。因为这些食品含大量糖分,可直接影响血糖,对病情很不利。

糖尿病患者严禁饮酒,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空腹饮酒会引起低血糖。服用磺脲类药物的病人,饮酒后会出现心慌、气短。逢年过节时,可选用一些低度数酒,如啤酒、含糖量较低的葡萄酒等,同时饮酒后要适当减少主食。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要控制高脂类食品的摄入量,因为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体内脂类代谢混乱,往往出现血脂异常。

食疗食谱5

1

茉莉花鸽片汤

【原料】

鲜茉莉花25朵,鲜嫩鸽脯肉300克,鸡蛋清2只,清汤、精盐、味精、料酒、白胡椒粉、湿淀粉各适量。

【做法】

①将茉莉花择洗干净,挤干水分,备用。

②取碗1只,放入精盐、湿淀粉、鸡蛋清,调匀后即成蛋清糊,备用。

③将鸽肉洗净,切成柳叶薄片,放入蛋清糊中拌匀,备用。

④炒锅内注入清水,烧沸后锅离火口,将鸽肉平着逐片下锅,再略烧沸,焯透捞出,盛入大汤碗里,备用。

⑤炒锅洗净,注入清汤烧沸,下精盐、味精、白胡椒粉、料酒调匀,趁沸浇在汤碗内,撒上茉莉花瓣即成。

【功效】

滋肾益气,祛风解毒。适用于糖尿病、久病体虚、贫血等。

2

粟米炸饼

【原料】

粟米粉500克,豆沙馅250克,糯米粉100克,糖桂花、精制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①将粟米粉、糯米粉混合均匀,调入适量清水,和成粉团。

②豆沙馅、糖桂花放入大碗内,拌匀成馅,备用。

③将粉团揉透,揪成小团,擀成小圆饼,中间包上豆沙馅,制成饼状。

④将锅上火,放油烧至四成热,放入圆饼炸至两面呈金黄色时,捞出沥油,装盘即成。

【功效】

健脾利水,补虚降糖。适用于糖尿病、慢性胃肠炎、动脉硬化症、小便不畅等病症。

3

虫草豆蔻炖全鸭

【原料】

冬虫夏草10克,白豆蔻6克,老鸭1只(1000克),绍酒10克,生姜5克,葱节6克,精盐3克,胡椒粉2克。

【做法】

①鸭宰杀后,去毛,剁去爪,剖腹,去内脏,冲洗干净,在沸水锅内焯片刻,再捞出用凉水洗净;虫草用温水洗净泥沙,用酒浸泡30分钟;白豆蔻去壳、烘干、研粉;姜、葱洗净切成片和段。

②将鸭头顺颈劈开,再取8~10枚虫草纳入鸭头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虫草,同白豆蔻粉、姜、葱装入鸭腹内,放入炖锅内,再加入清水2000毫升,加入盐、绍酒、胡椒粉。

③把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两小时即成。

【功效】

平补脾胃,滋阴补肺。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食欲不振、食后胀满、少气懒言以及肺气阴不足之神疲、咳喘、痰少而稠、消渴口干、咽喉痛、烦热等。

4

人参菠饺

【原料】

人参粉5克,猪肉250克,菠菜250克,面粉500克,生姜10克,葱15克,胡椒粉2克,酱油5克,香油15克,食盐3克。

【做法】

①将菠菜清洗干净后,去茎留叶,在木瓢内搓成菜泥,加入适量的清水搅匀,用纱布包好挤出绿色菜汁,待用人参研成细末,筛后待用。

②将猪肉用清水洗净,剁成茸,加食盐、酱油、胡椒粉、生姜末拌匀,加适量的水搅拌成糊状,再放入葱花、人参粉、香油,拌匀成馅。

③将面粉用菠菜汁和匀,如菠菜汁不够用,再加点清水揉匀,至表面光滑为止,然后按常规做成饺子。

④待锅内水烧开后,将饺子下锅煮熟后即成。

【功效】

补气养神,调节血糖。适用于气虚神衰、四肢无力、心悸、怔忡、糖尿病等症。

5

枸杞黄精紫菜汤

【原料】

枸杞子15克,黄精15克,紫菜(发好)100克,鸡蛋1个,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3克,鸡精2克,素油35克。

【做法】

①将枸杞子去杂质、果柄,洗净;黄精洗净,切薄片;紫菜用45C温水浸泡,发好;鸡蛋打入碗中,搅散,备用;姜切片,葱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