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寻龙决之淮水神窟
24744200000015

第15章

1.天外飞仙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唐昧的脸上也显出迷惑的神情,但他还是接过了鲛人手里的东西。而后,那鲛人用小手指指琵琶骨上的那道锁链,发出咕咕叽叽的声音,像小水泡在肚子里翻滚发出的声音。看它的神情,很明显是要求唐昧将它身上的锁链去了。

唐昧满脸疑惑,他把那块厚玉接过来,仔细翻覆看了几遍,才发现那是一块方方正正的玉印。玉印大约有三四寸厚,长宽约八九寸,顶上有小柄,底部有鸟书字。

唐昧随口念道:“上震下震,震惊百里。”

唐昧听得懂楚语就已经让我们很吃惊,他居然还认识鸟书。这次连教授都觉得不可思议了。他把玉印接过去,仔细看了几遍,点头说,不错,正是“上震下震,震惊百里”,这是鸟虫篆。

教授又解释说,鸟虫篆是把汉字篆书线条表现形式转换成装饰性的鸟形、虫形和鱼形等动物纹饰,或将笔画盘曲、缠绕,使之如抽象的动物形状的一种文字。

鸟书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蔡国等南方诸国,多见于青铜器铭文,湖北宜昌附近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上面的八字铭文就是鸟形字。

鸟篆作为东周时期流行于楚、吴、越、蔡、曾、宋、徐等国的一种艺术字体,标示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它的兴衰与东周由统一走向分裂的总趋势、周代尚文之风、青铜文化的发展等因素密不可分。而现存资料表明,铭鸟篆文器物首见于楚国,正是楚国的文化、历史、风俗等因素导致该种字体的产生。随后,受楚文化影响的其他南方诸国也出现了鸟篆。

我们都疑惑不已,杨小邪首先发话:“唐哥,你的本事我们有目共睹,我还想拜你为大哥。只是你到底是什么人,也得让我们搞清楚啊?”

唐昧低头不语,一直看着那个玉印,还用手轻轻在底下的字体上抚摸,那个鲛人看唐昧并没有打开它锁链的意思,又开始作揖叩首,嘴里不停地唱着那首曲子。

唐昧双目茫然,竟然像傻了一般,陷入苦苦的思索;任由我们在旁边呼喊他的名字,也不应声。

接下来的几分钟,我们和那个鲛人都看着他,想知道他到底想起什么了,这时,他忽然换了个声调说:“西瑶,西瑶。为什么这个名字这么熟悉呢?”

而后,他连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径直走到鲛人面前,拿过禹王槊,用前段青铜手掌握着的锥子的锋利前段,一下子敲到鲛人琵琶骨上的锁链上。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法,那鲛人凄厉地叫了一声,好像受痛,接着,脸上露出欢欣的表情,那链子也应声而断,末端带着血迹。

我们都大吃一惊,担心那个鲛人会扑上来袭击,谁知它一声不吭对唐昧躬身拜了拜,用手指了指我们身后的墓室石门,又唱了两句那种楚歌,而后翻身腾跳到井里不见了。

唐昧略略从迷茫中醒了过来,他淡淡地说:“这下面应该连着水域,它是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去了。”

我们从石门进去,林小伟打着强光手电筒,只见整个墓室非常空荡,没有任何陪葬品,只有靠着东北方向的一个被翻开盖的大棺材。这有些超乎寻常。

从古墓的规模来看,不管是不是马楚太子墓,这儿都是一个规模很大的陵墓。既然有玉衣陪葬,这墓室不应该显得这样寒碜,完全没有其他的陪葬品。

杨小邪一个箭步就朝那口棺材奔去,马上被我喊住了:“小心里面有不死老僵尸!”他确实被吓住,赶紧止住了脚步,又想起清风老道士刚从里面出去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僵尸粽子了,便说了一句:“陪葬品八成是放到棺材里了。”

结果,他蹑手蹑脚走到棺材前,却大喊了一句:“空的,居然是空的!”

我们赶紧围上前去,一看,果然,棺材里什么都没有。

不但没有陪葬品,连尸骨都没有。

韩教授说了一句:“奇怪,这墓室是空的,那这件玉衣又是从什么地方取出来的?”

我分析说:“应该是从棺材里,清风道士进来后一定跟我们一样,发现整个墓室都是空的,自然要打开棺材,如果我猜的不错,这是一个衣冠冢。”

所谓衣冠冢,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而并未葬有死者遗体的墓葬。这是因为死者的遗体无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处,再于此地设衣冠冢以示纪念。

韩教授点头,表示赞同我的看法。看来唐昧从清风道士手里抢回的那件黑玉衣是墓主人身份的标示。

马出尘由于身体虚弱,一直被我半扶着,偶尔她会体力不支半靠在我的身上,脸颊微微向上,因为这个原因,她的目光不经意地上瞥到墓室的墙壁,忽然说:“上面有图画!”

林小伟和杨小邪都把强光手电照到了墙壁上,我们大致看了一下,发现壁画一共有十几幅。古人的阅读顺序和现代相反,于是我们从墓门右侧开始一一看下来。

第一幅壁画上是一个妙曼的女子从天而降。那女子千娇百媚,云鬓轻挑,蛾眉淡扫,玉步轻移,体态婀娜,姿态优雅,最鲜明的一个特征是她的纤腰盈盈一握。她手里拿着一个物件,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她的下方还有很多人,面前摆着桌子和祭品,都在俯身叩拜。

第二幅图画中,那名女子好似受伤在奔逃,她身后有很多模糊的人影军队,看旗帜上有秦、晋、齐、楚。描述的应该是这几个国家发生了一场战争。

第三幅图画中,一名将军模样的男子怀前护着这名女子,在乱军中纵马前行。将军的背后有面旗帜,上书“楚”。

这时,杨小邪指着那个将军说:“你们看他的武器!”

我们看着他指的地方,都吃惊地张大嘴巴。那个将军手里挥舞的,正是一把禹王槊!

教授提示说:“禹王槊是古代帝王的仪仗队里常常出现的,也会被国君的护卫将军当作武器,不同时期会出现很多样式造型材质都不一样的禹王槊。”

我们一齐看向唐昧,只见他也是一脸凝重地盯着壁画,可能也想不通壁画上怎么会出现跟自己手里一样的禹王槊。

我们接着看下去,发现那个将军的脸庞非常清晰,剑眉大眼,阔嘴挺鼻,跟唐昧也有七八分的相似。如果不是穿着古代的军装,还真以为是他的肖像画呢。

我们接着看第四幅图画。只见图画中的女子站在一个大殿里,女子的前方是一个头戴皇冠的王者,他的背后也有“楚”字样。王者手里拿着个长方形的盒子,他正从中拿出一枚黑色的玉印,似乎正在问询这个女子什么事情,但是却满脸的怒容,应该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第五幅图画画的是这名女子站在一道悬崖旁边,正将那个手执禹王槊的将军推向悬崖下面。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将军只有半截腰部以上的身子,他怀里依稀抱着那个长形的盒子,正大声惊呼着。女子的身后有很多手执兵器、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在最前面的士兵手里正拿着一副脚镣。

第六幅图画是这名女子端坐着,她的面前是一只我们刚刚遇到的那种南海鲛人。鲛人手里拿着一个小碗,女子一手伸出,从指端流出鲜血滴入碗中,而她的身上挂着一幅画像,里面正是那位手执禹王槊的将军。女人另一手拿着那枚黑玉印,指端指向画中的将军。

最后一幅图画便是这位女子躺在棺材里,身着玉衣的样子。她的双目紧闭,大约是死亡了。

最后一幅图画上还有一行鸟书字体,教授念道:

辞九歌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念到最后,他“咦”了一声,说:“这不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山鬼》吗?”

我们几个人把这几幅壁画仔细看了几遍,却发现唐昧一直站在第五幅壁画前,神色看起来很痛苦。

其实我们对他都是充满疑问的,特别是我和杨小邪,很想搞清楚他跟壁画中的将军到底有什么关联,但是看他这个样子,我们都不好开口问询,只好一边看壁画,一边偷偷观察着他。

他思虑了一会儿,神色变得悲戚,谁都不再理会,只靠在墙角闭目休息起来。

我和教授几个人开始分析这几幅壁画的内容。教授说:“《汉书·地理志》中有楚地之俗信巫鬼、重淫祀的记载。看来,古人对鬼神的崇拜并不是空穴来风。壁画上的那个女子,应该就是他们所信奉的巫山神女。”

关于巫山神女,古籍中讲到了巫山云雨这个典故。说的是楚襄王(也可能是楚怀王)在巫山遇到一位美丽的女子。楚王一见之下,惊为天人,欲效连理,唯仙凡阻隔,未能如愿。返宫后,他对神女仍念念不忘,巫山神女为解楚王一片痴心,遂在梦中与楚王结合,赠玉佩而别。楚王其后踏遍巫山,再访佳人。神女再现法相,解说前缘已了,勉楚王收拾情心,专心社稷,遂辞别重返天庭。

杨小邪听了,说:“这个传说很著名,看来这几幅壁画跟巫山神女有很大关系,只是一些典故传说被传颂下来的时候,往往赋予神话色彩,也许那个女人并不是神。”

我点头,在古代人们掌握的技术不够发达,很多现象会被理解成鬼神之说。如果一个体态轻盈的女子被大风刮起,又飘落到地上,就有可能被他们看成神仙。

2.奈何桥

从最后一幅画来看,这个女子既然会死,自然不是神仙。

我跟教授分析:“应该是一个手执装有黑玉的盒子的女子从天而降,被世人敬奉为神仙,于是各国君主都派人来争夺这个女子。她手里的黑玉和盒子应该是她能从天而降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这几幅壁画传达的重要信息。她在混战中被楚国一个执禹王槊的将军所救,之后,她和那个将军应该发生了一些故事。到底是什么故事,画中却没有记载。可能只有她和那个将军知道了。”

教授点了点头,说:“只是不知道她又怎么到了楚王的面前,那个将军又怎么不见了?”

我挠挠头想到,故事在这里断了衔接,应该是出了什么意外,女子被献给了楚王。我接着说:“有可能是那个将军把她献出的,也有可能是那个将军遭遇不测,她被别人抓获,献给了楚王。而楚王应该是想要得到关于那块黑玉的秘密,这个女子并没有告诉他。”

“之后这名女子在悬崖旁边再次遇到那个将军,她把他推了下去。后面那些士兵应该是来抓捕这个将军的,女子在他们之前把将军推下去,但是那个将军的半身都没有了。这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们苦思冥想了半天,依旧不得所解。杨小邪清清嗓子,指着第六幅壁画说:“我们还是来看这一幅吧,这个女人应该是用自己的血来喂养这个鲛人,并且把手里的黑玉托付鲛人,让它交给那个手执禹王槊的将军。”

教授说:“小杨的判断不错。巫楚有种巫术是用自己的鲜血来喂养一些灵物,以达到和它们签订一种盟誓,这也是一种血蛊,喝下施术人鲜血的灵物,能够誓死效命。”

小邪说:“既然她用血蛊让鲛人把黑玉交给将军,那么她为什么要在之前把将军推下悬崖呢,而且既然被她推下悬崖,还少了半截身子,按说那个将军肯定活不成了,为什么她还要托付鲛人等这位将军呢?”

还有那首著名的《山鬼》,被写在这里,看来是描述这个女子的。古代很多诗词歌赋都是后来被整理出来的,也许当初这首诗歌并不叫《山鬼》,也许叫《神女》呢。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能看出,故事讲的是一个美丽多情的少女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究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既然诗歌出现在这里,肯定是描写壁画上的这个女子在等待那位将军的心情。

教授说:“清人顾成天所作《九歌解》首倡山鬼为‘巫山神女’之说,‘山鬼’当为‘女鬼’或‘女神’的意见,遂被广泛接受。看来,壁画中的神秘女子当真是崇尚巫蛊之术的楚文化中传说的巫山神女!”

这些壁画似乎在讲诉一段很唯美的爱情故事,只是我们一时无法得解。我对教授说:“只看壁画,我们无法还原当时的情景,而且这个墓室也很奇怪,只是一个衣冠冢,我们再看看其他墓室还有什么能提供信息的线索。”

教授点头,我们便原路出来,拐入一个直径将近半米宽的甬道。甬道的左边应该是入口。那里有一道石门已经破损,断口参差不齐,像是外力造成的,痕迹陈旧。在甬道的中间,还有两片陷坑,里面深达三米左右,散落着已经生锈腐烂的尖锐刀锥利器。其中一个陷坑中还侧卧着一个骷髅,他身上的肌肉和衣物都烂掉了,只剩下一副头盔,看样子应该是一名古代士兵。

教授说:“这是连环翻版机关。看来在我们之前,也许几百年前,已经有人进入这个古墓,破坏了一些机关暗器。甬道向右那里应该正对着主墓室。”果然,倾斜向下走了大约二十多米,甬道忽然分叉,一条朝向东北,一条朝向东南。

我们不知该选择哪条路走。教授说:“进来前我已经看清楚方位了,就目前这两条甬道来说,东北朝向的应该短一些,因为这个道是横穿整个龙脉的山头,而东南朝向的则向龙尾延伸,应该会曲折延长。我们一条条探查,我提议先从东北朝向这条短的通道开始。”

我们都觉得他分析得有理,大家便开始进入东北朝向的甬道。大约走了十几米,我们看到甬道正中一前一后有两颗巨大的石球,直径跟甬道差不多大小了。我们绕过石球,便看到地上有三具尸骨。有一具是仰卧的姿势,它的骨骼一大半已经折碎了。看来,是那颗石球辗压导致的。

教授说:“大家小心,这种机关叫铁索吊石,是在墓道顶或者墙壁拐角隐蔽处固定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吊起之石可在墓道顶部悬挂三层,各层互不相依,索链通过石上孔洞收缩进出,能反复三次开启机关……”

教授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听到一阵锁链牵拉的声音,好像什么机关被启动了。这时,一声巨大的砸地的声音传来,只见甬道前方一个巨大的圆形石块从天而降,随即咕噜噜往下滚来。我们都大惊失色,好在我一直扶着马出尘落在最后面,还没有绕过地上的石球,一看状态不对,赶紧一拉马出尘的手,两人躲到了后面。

唐昧喊了一声“小心”,便连拖带拉把跟在他身后的教授和林小伟拽到了刚刚绕过的石球后面。最悲苦的是剩下的杨小邪,被唐昧的拖动之势带着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当时傻在那里,顾不上躲避了。那巨球一路骨碌,擦着他的膝盖急速而过,和原先地上的大球撞到了一起,震荡了几下才停下。

再看杨小邪的膝盖,已经被血染红了,裤子也破了个洞。他吓得忘记喊疼,半天才反应过来,忍不住呲牙咧嘴一番,好在没有伤及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