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大。在理想沦落、金钱无上的年代,我们仍鼓励有志青年坚持崇高的信念,坚持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关怀。只要你努力,这样的事业将永垂不朽。
很多时候,成功并不需要深奥的理论或者精密的实验室,哪怕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都可以触动你创造的那根神经。
生活中,我们需要逐渐向社会展露我们的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不要想着一步登天,即使你有非凡的天才,也要牢记一个信念——从小做大。这样你才不会因暂时的困境及人们的不理解而被击倒。
一、在艰难的困苦中磨炼自我
一位伟人说过:“并不是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作斗争不仅磨励了我们的人生,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每一位大师的成长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他们善于在艰难困苦中向生活学习,磨励意志,才在最险峭的山崖上扎根成长为最伟岸挺拔的大树,昂首向天。
大约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在法国里昂的一个盛大宴会上,来宾们就某幅绘画到底是表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些场景,还是描绘了古希腊真实的历史画面,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看到来宾们一个个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气氛越来越紧张,主人灵机一动,转身请旁边的一个传者来解释一下画面的意境。
结果,这位侍者的解释令所有在座的客人都大为震惊,因为他对整个画面所表现的主题作了非常细致人微的描述。他的思路显得非常清晰,理解非常深刻,而且观点几乎无可辩驳。因而,这位侍者的解释立刻就解决了争端,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心说诚服。
“请问您是在哪所学校接受教育的,先生?”在座的一位客人带着极其尊敬的口吻询问这位侍者。“我在许多学校接受过教育,阁下,”年轻的侍者回答说,“但是,我在其中学习时间最长,并且学到东西最多的那所学校叫做‘逆境’。”
这个侍者的名字就叫做让·雅克·卢梭。早年贫寒交迫的生活,使得卢梭有机会成为一个对完整的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人,尽管他那时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侍者。然而,那个时代和整个法国最伟大的天才——让·雅克·卢梭的名字,和他那闪烁人类智慧火花的著作,将很快像暗夜里的闪电一样照亮整个欧洲。
艰难困苦和人生沧桑是最为严厉最为崇高最为古老的老师。人要获得深邃的思想,或者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善于从穷困破落中摒弃浅薄,莫做井底之蛙。而不幸的生活造就的子孙才会深刻、严谨、坚忍并且执著。
很多身处逆境的莘莘学子,也许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抱怨环境对自己的不利影响,那么,读一读威廉姆·科贝特当年如何学习的事,一定能让你停止这样抱怨。
他这样说:“当我还只是一个每天薪俸仅为6便士的士兵时,我就开始学语法了。我铺位的边上,或者是专门为军人提供的临时床铺的边上,成了我学习的地方。我的背包也就是我的书包。把一块木板往膝盖上一放,就成了我简易的写字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没有为学习而买过任何专门的用具。我没有钱来买蜡烛或者是灯油。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除了火堆发出的微弱光线之外,我几乎没有任何光源。而且,即便是就着火堆的亮光看书的机会,也只有在轮到我值班时才能得到。为了买一只钢笔或者是一叠纸,我不得不节衣缩食,从牙缝里省钱,所以我经常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
“我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用来安静学习的时间,我不得不在室友和战友的高谈阔论、粗鲁的玩笑、尖利的口哨声、大声的叫骂等等各种各样的喧嚣声中努力静下心来读书写字。要知道,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属于最没有思想和教养、最粗鲁野蛮、最没有文化的人。你们能够想像吗?
“为了一支笔、一瓶墨水或几张纸我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每次,揣在我手里的用来买笔、买墨水或买纸张的那枚小铜币似乎都有千钧之重。要知道,在我当时看来,那可是一笔大数目啊!当时我的个子已经长得像现在这般高了,我的身体很健壮,体力充沛,运动量很大。除了食宿免费之外,我们每个人每周还可以得到两个便士的零花钱。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场面,回想起来简直就是恍如昨日。有一次,在市场上买了所有的必需品之后,我居然还剩下了半个便士,于是,我决定在第二天早上去买一条鲱鱼。当天晚上,我饥肠辘辘地上床了,肚子在不停地咕咕作响,我觉得自己快饿得晕过去了。但是,不幸的事情还在后头,当我脱下衣服时,我竟然发现那宝贵的半个便士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不翼而飞了!我一下子如五雷轰顶,绝望地把头埋进发霉的床单和毛毯里,就像一个孩子般伤心地嚎陶大哭起来。”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贫困窘迫的不利环境下,科贝特还是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在逆境中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坚持不懈地追求着卓越和成功。他说:“如果说我在这样贫苦的现实中尚且能够征服艰难、出人头地的话,那么,在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年轻人可以为自己的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找到开脱的借口呢?”
二、不要让心灵空虚
人类始终有两方面的梦想:物质世界的丰裕和精神世界的完美,这两者的结合才是幸福。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世界的繁荣,然而,对于精神上的梦想呢?人们是否向着尽善尽美发展?我们彼此相爱。诚实公正吗?心灵安宁、性格本真吗?恰恰相反,我们面临着思想与情感相分离的危机,我们满足了身体的温饱,却亏缺了我们的心灵。
所以,在不谈崇高理想、一切向钱看的年代,我们就要鼓励有志的青年不要放弃信念上的追求,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矢志不渝,这样的事业将永垂不朽。只要你努力了,哪怕社会只向文明和真情靠近了1毫米、0.1毫米,你也足以慰藉了。
很久以前,两个没有任何教育背景、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在波士顿一个条件很差的公寓里见了面,他们决心要对这个社会一种根深蒂固的制度——黑奴制度发起挑战。然而,对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想法无异于以卵击石。在世俗的眼光中,他们的行为是那么的愚蠢可笑。要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是多么强大的敌人——这种制度牢牢地根植于国家最深层的政治土壤中,而且还与所有其他的社会机制和既得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学者、政客、教会人士还是有权有势者,也不论他们各自的信条或政见有着多么大的分歧,都一致地拥护这一制度。
那么,这两个年轻人又能凭借什么来对抗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偏见和狭隘呢?尽管前进的路途中充满了艰难险阻,尽管目标是如此地遥不可及,但是,在他们的灵魂中却熊熊燃烧着神圣崇高的信仰之火。他们对于自己所追求的事业无比虔敬、无比执着。这两个年轻人中的一个——本杰明·伦迪——很早就在俄亥俄州创办了一份《普遍自由精神报》。他每个月都要跋涉20英里,从印刷所把所有的报纸驮回家。为了增加报纸的征订户数,他不辞辛苦地徒步穿越400英里到田纳西州作宣传。这真是一个有着非凡毅力的年轻人。
在威廉姆·加里森的帮助下,他在巴尔的摩更积极地开展了工作。在当时,这个城市的主要街道上到处都是关押奴隶的围栏。那些被装在运奴船上的不幸者凄凉地离开家乡和亲人,被送往南方的港口。奴隶拍卖市场上的情景更是令人心碎、惨不忍睹。而且经常会发生暴力捕捉奴隶的事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所有这一切都给加里森留下了不可抹掉的印象。由于家庭贫困,加里森的母亲无法供他上学,但是,早在幼年时期,母亲就谆谆教导他要反对专制和压迫。这个年轻人决定要为争取这些可怜的不幸者的自由而进行不屈的斗争,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他们的第一期报纸中,加里森大声疾呼应该立即解放奴隶,废除奴隶制度,结果招致了整个社会的反对与责骂。侮辱和谩骂排山倒海般地向他压过来。尔后,他被逮捕井进了监狱。他在北方的一位高尚正直的朋友约翰·惠蒂埃深深地被这个消息触动了。但是,由于他本人的经济状况无法为他交罚金。于是,惠蒂埃转而写信给享利·克莱,请求后者为加里森交罚金,以便把他解救出来。在49天的牢狱生活后,加里森得以重见天日。
温德尔·菲利普斯在谈到加里森时说:“他在24岁时因为自己所持的观点而被监禁。他还是正当青春年华时就对整个国家的罪恶提出了挑战。”
在波士顿,加里森既没有朋友的支持,也得不到任何有影响的社会势力的帮助,于是,他长年累月地在那个城市孤军奋战。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他在一间狭小的阁楼上开始了《解放者》的创办工作。看一看这个饥寒交迫、“毫无机会”的年轻人在第一期报纸上的铮铮宣言吧:“我将像真理一样严厉无情,像正义一样不屈不挠。我的情感发自肺腑。我既不会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也不会为自己寻找托辞。我将坚守阵地,不退却半步,我相信,终有一天世界将听到我的声音并理解我。”嗅,这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年轻人啊!他孤军作战,凭着单个人的奋发努力与那个时代最根深蒂固的偏见作战。
南卡罗莱纳州的霍恩·海思给波士顿市长奥蒂斯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有人给他送来了一份《解放者》,并要求他核查一下出版者的名字。奥蒂斯回信说,他发现是一个贫困的年轻人“在一个光线昏暗的洞里印刷了这份不起眼的报纸,他惟一的助手是一个黑人男孩。支持他的是一些有着各种各样肤色的人,他们全都默默无闻,不足挂齿”。
但是,这个贫困的年轻人,这个吃饭、睡觉和印刷都在那个“光线黑暗的洞里”的年轻人,却用他的努力、思想和文字,使得整个世界都开始思考。
但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这样的危险分子必须被镇压!南卡罗莱纳州的警察机构悬赏1500美元,要求对所有传播《解放者》的人予以逮捕和定罪。有一个或两个州的行政长官也悬赏捉拿编者。乔治亚州的立法机构明文告示对捉拿到加里森的人给予500美元的赏金。加里森和他的助手到处受到人们的攻击和指责,几乎没有人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呐喊助威。
一个名叫洛弗乔尔的牧师因为支持加里森的事业,在保护加里森的印刷机时在伊利诺斯被一群暴民所杀。而在被称之为“美国自由传统的摇篮”的马萨诸塞州,所有的实业巨头、权威人物和文化名流都聚集到了一起,愤怒地要求严惩这位“废奴主义者”。在黑压压的人群中只有一个人,一个名叫温德尔·菲利普斯的大有前途的年轻律师,要求走上高高的讲台发言,他发表了这样一篇演说。
“当我听说绅士们确定了这样一种原则时,我愤慨不已。即使把杀害了洛弗乔尔的凶手的名字与奥蒂斯、汉考克及亚当斯这些熠熠闪烁的名字相提并论时,”温德尔·菲利普斯一边说,一边指着那些挂在墙上的肖像,“我想这些画上原本紧闭的嘴唇一定会发出愤怒的声音,谴责那些胆小懦弱的美国人,谴责那些对死者进行造谣诽谤的无耻小人。在我们所生活的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到处都洒满了清教徒和先驱者的鲜血,根据那个逝去的灵魂的所作所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每一枚青翠的树叶,每一片沙滩,每一小片耕地,每一只鸡叫的昆虫,甚至就连树木中流淌的树液,也将满载对他的记忆。”
整个国家都为这些火热的心灵所激动,所兴奋。在北方的先驱者和南方的种植园主之间,一直存在着漫长而激烈的冲突,即便是在遥远的加里福尼亚,两种势力的对立也是那么明显。随着内战的爆发,这种冲突也达到了最激烈的程度。在战争结束之后,历经35年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加里森终于以国家贵宾的身份,受到了林肯总统接见。他看到了星条旗重新在萨姆特要塞上迎风招展。一位被解放了的奴隶向他致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而这个奴隶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如今再也不是奴隶的姑娘,把一个美丽的花冠戴在了加里森的头上,以此来表示对他的无限感激。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点燃的火炬照亮了其他人的心灵,并且这火炬代代相传,直至最后亮彻人心。
三、多分汗水,多分回报
你所付出的必然会为你带来回报。想想那种植小麦的农夫吧,种植一株小麦可收成许多麦子,尽管有些小麦不会发芽。但无论农夫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他的收成必定多出他所种植的好几倍。不要眼光短浅,心胸狭窄,无论什么时候,尽你所能付出一切,这必定有助于你的成功。
传说,以前有个男人迷失于沙漠里,因天气酷热难耐,快要渴死了。他摇摇晃晃地四处摸索,终于找到一间废弃的屋子。这屋子饱受风霜,门窗已荡然无存,但门外有一个抽取地下水的泵。他喜出望外,蹒跚地走过去,拼命抽动那个泵,但出水口还是只滴不流。失望之余,他发现泵顶上有一瓶子,瓶口塞着木塞,瓶身则写着:“朋友,你要先把这瓶水灌进出水口,泵才能有水。还有,你走之前请把瓶子灌满。”他抽开木塞,看到瓶内果然有水。
他该不该孤注一掷,把瓶内水灌进出水口?灌进后又抽不出水怎么办?这岂不是死路一条吗?如果他把那瓶水喝光,起码能暂时保住生命,免受渴死之苦。既然这样,他干吗要听瓶身上所写的指示,冒险把水灌进出水口?
但不知怎么搞的,他竟然遵照指示去做,然后,拼命地抽动那个水泵。瓶上的指示所言不假,地下水果然自出水口源源不断地喷出!于是,他喝了个痛快,然后把瓶子灌满,加上木塞,并在瓶身加上这么一句话:“上面的指示是千真万确的。你必须付出一切才能有所回收。”
这种情形同样也适用于你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如果你付出价值100元的服务,则你不但能回收这100元,而且可能会回收好几倍,而到底能回收多少,就要看你是否抱持着正确的心态了。
如果你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态提供服务,那你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如果你只是从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角度提供服务,则可能连你希望得到的利益也得不到。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推销给她不需要的东西,虽然如此,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张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东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打包准备去苏格兰时,他已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