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很经典很经典的食疗1000方
24730500000040

第40章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恶心呕吐,呈弥散性充血性皮疹、杨梅舌为特征。本病多见于冬春季节,以2~8岁儿童发病最多。中医称为“喉痧”、“烂喉丹”、“疫疹”。

参考方药

1.马齿苋汤

“组成”鲜马齿苋50~100g 白糖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水煎(或捣汁),加白糖。

“服法”每次20~30ml,日服3次。

“按语”本汤可清热凉营,泻火解毒,用于猩红热高热不退,咽喉红肿腐烂者。

2.四汁饮

“组成”梨汁 荸荠汁 甘蔗汁 藕汁

“制法”将上4味药合匀。

“服法”作饮凉服。

“按语”本方具有滋养阴液,清热润喉之功,用于猩红热后期高热虽退,但仍有余热,咽喉糜烂减轻,但唇干口燥,或伴有干咳,舌红少津。

3.雪梨汁

“组成”雪梨2个

“制法”将梨研为浆。

“服法”作食服,每日2次。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润喉,滋阴生液之效,用于猩红热后期伤阴,口干渴或伴干咳者。

4.樱桃饮

“组成”樱桃核10g(或鲜樱桃250g)白糖适量

“制法”将樱桃核水煎,加白糖;或将鲜樱桃挤汁炖热,加白糖。

“服法”口服,每次20~30ml,日服3次;或鲜樱桃汁每次10~20ml,日服2次。

“按语”本方具有透疹解毒之功,用于猩红热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者的辅助疗法。

5.冬苋菜汁

“组成”嫩冬苋菜

“制法”将上药绞汁。

“服法”少量多次,作饮服。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猩红热初期发热头痛,咽喉红肿,皮肤潮红等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服之可增强疗效。

6.西瓜番茄汁

“组成”西瓜2000g 番茄1000g

“制法”将上二味分别用洁净纱布绞汁,二液合并。

“服法”作饮服之。

“按语”本方具有清暑益气,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猩红热高热,咽痛溃疡,皮疹遍身者。

7.萝卜蕹菜汁

“组成”白萝卜、蕹菜连根各适量 白糖适量

“制法”将上二味同捣烂取汁,加白糖。

“服法”作饮服之。

“按语”本方具有泻火解毒,清气凉营之功,用于猩红热高热不解,咽喉肿痛,腐烂化脓,皮疹密布者。

8.桔梗薄荷饮

“组成”桔梗50g 白糖适量 薄荷水1滴

“制法”将桔梗加水500ml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白糖,后入薄荷水。

“服法”口服,3岁以下儿童每次20ml,每增加2岁增加5ml,日服3次。

“按语”本方具有辛凉宣透,清热利咽之功,用于猩红热初期发热,咽喉肿痛,甚则咳嗽者的辅助疗法。

9.银花青果饮

“组成”银花25g 鲜青果15g 霜桑叶15g 连翘、菊花各7.5g

“制法”将上药水煎。

“服法”作茶饮之。

“按语”本方具有辛凉宣透,清热利咽之功,用于猩红热初期的辅助治疗。

10.枇杷叶汤

“组成”枇杷叶25g

“制法”将枇杷叶洗净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日服3次。

“按语”本方具有清肺和胃,降气化痰之功,临床凡猩红热见有发热、呕吐、皮疹隐现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皆可用之。

11.清咽养阴汤

“组成”西洋参10g 生地、玄参各15g 知母、天花粉、天冬、麦冬、桔梗、白芍各10g 甘草5g

“制法”将上药水煎。

“服法”口服,每次20~30ml,日服3次。

“按语”本方具有滋阴养液之功,用于猩红热恢复期。

12.浮萍芦根汤

“组成”生浮萍、生芦根各等量

“制法”将上药水煎。

“服法”口服,每次10~30ml,日服3次。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解毒之功,用于猩红热发热,咽喉肿痛者的辅助疗法。

13.橄榄萝卜汤

“组成”生橄榄7枚 萝卜250g

“制法”将上二味水煎。

“服法”作饮服。

“按语”本方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之功,用于猩红热咽喉肿痛,伴有腐烂者。

14.双花青叶板蓝根汤

“组成”银花10g 大青叶20g 板蓝根10g

“制法”将上3味水煎。

“服法”每日服1剂,分3次服,连服5天。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猩红热流行期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