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很经典很经典的食疗1000方
24730500000011

第11章 腹泻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系指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黏液。临床上常伴有腹痛等症。中医学中属泄泻的范围,认为本病为湿邪所胜和由于脾胃虚弱,肝脾不和,肾阳不足等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参考方药

1.砂仁粥

“组成”砂仁20g 大米100g

“制法”将砂仁捣成细末,大米淘洗干净,置于锅中,加适量水。将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熬成粥,加入砂仁末,再烧沸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时适量温服。

“按语”本方调补中气,温暖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寒性腹痛泻痢,消化不良,脘腹胀痛,食欲不振,气逆呕吐者。

2.白术橘皮粥

“组成”白术30g 橘皮20g 大米150g 红糖适量

“制法”将白术、橘皮洗净,白术切成薄片,二者用纱布包裹,大米洗净。锅置火上,放入大米、药包,注入清水适量,中火煮成稀粥,可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红糖。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适量温服。

“按语”本方有燥湿健脾,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慢性腹泻,属于脾胃失和,见腹泻便溏,脘腹胀闷,呕恶不食,口中黏腻等症。

3.芡实金樱粥

“组成”芡实25g 金樱子25g 大米150g 白糖适量

“制法”将芡实、金樱子(去内核)去净灰渣,放入锅内,加清水煎成药汁,澄清取汁去沉淀。大米淘洗干净,与药汁同入锅内,置小火上煮成粥,加适量白糖即成。

“服法”晨起空腹适量温服。

“按语”本方补肾固精,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泄泻。

4.枸杞羊肾粥

“组成”枸杞叶250g 羊肾2对 羊肉50g 大米150g 葱白5g

“制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一同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备用。将枸杞叶洗净,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大米淘净,一同放入铝锅内,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两次酌量食羊肾、羊肉,喝粥。

“按语”本方有温补肾阳,兼养精血之功效。腹泻久治不愈,肾阳虚弱,见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恶寒肢冷,面色萎白,腰脊酸痛等症,宜服食本方。

5.猪肚淮山粥

“组成”猪肚1具 淮山药50g 大米200g 生姜、食盐适量

“制法”将猪肚洗净,切薄片待用。大米、淮山药洗净,共煮粥,加少许生姜、食盐,待开锅后,放入猪肚,煮至猪肚熟,米烂即可食用。

“服法”早晚空腹温服。

“按语”本方补中健脾益气,用于脾虚久泻,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声微气短等症;是较好的辅助食疗之品。

6.莲子淮山粥

“组成”莲子肉(去心)50g 淮山药25g 鸡内金15g 糯米100g 白糖适量

“制法”将糯米淘洗干净,放于锅内,加适量水,再放入莲子、淮山药、鸡内金共煮,熟后加白糖调味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按语”方中莲子、淮山药健脾益气,鸡内金助脾胃消化,糯米温中补脾,诸味共奏健脾胃,止泄泻,增食欲之功,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神疲倦怠等症。

7.糯米固肠粥

“组成”糯米50g 山药25g 胡椒粉少许 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药洗净切成薄片,糯米略炒,二者同时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中火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拌匀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时适量温服。

“按语”糯米味甘性温,补中益气止泻;山药补脾止泻,胡椒味辛大温,温中健胃,诸味合用,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症的慢性腹泻。

8.赤小豆山药粥

“组成”赤小豆75g 山药75g 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将赤小豆淘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用中火烧开,待半熟时,放入山药,煮至粥熟,食前放入白糖适量。

“服法”晨起空腹做早餐食用。

“按语”本方清热利湿,补脾止泻。凡属脾失健运,蕴湿化热的慢性腹泻,见大便溏泄,小便短少,时烦或口渴等症,即可辅食此粥。

9.薯蓣鸡子黄粥

“组成”生怀山药30g 熟鸡子黄3枚

“制法”先将生怀山药轧成细粉,加适量凉开水调匀,放锅内,置火上,不断以筷子搅之,2~3沸即成粥,加入鸡子黄调匀即成。

“服法”每日做早餐食用。

“按语”本方健脾和中,固肠止泻。凡因脾气不足而引起的久泄不止,逐渐羸弱,乏力少气者,食之颇益。

10.参枣米饭

“组成”党参15g 大枣25枚 糯米250g 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党参、大枣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温水泡发,然后置火上煎煮30分钟,捞出党参、大枣、汤备用;糯米淘洗干净,放入碗中,加适量水,入蒸锅内蒸熟。之后扣入盘中,把党参、大枣摆在上面;把药汤加白糖煎成浓汁,倒在饭上即成。

“服法”早晚两餐作主食食用。

“按语”本方有健脾益气之功能。凡慢性腹泻见有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诸症者,宜食用本方。

11.益脾饼

“组成”大枣300g 鸡内金50g 干姜粉50g 白术120g 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白术、鸡内金文火焙干,轧成细末,将大枣洗净煮熟,去核,共入干姜粉,红糖同捣如泥。之后将泥状原料制成小饼,放入烤炉烘干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当点心食用,需细嚼慢咽。

“按语”本方健脾开胃,温中止泻。用于慢性腹泻,属脾胃虚寒者,见长期泄泻,完谷不化,食少纳呆等症,有较好疗效。

12.莲肉糕

“组成”莲肉(去心)250g 糯米500g 白糖适量

“制法”将莲肉加水煮烂,捣碎成泥。糯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淘洗干净,与莲肉相拌在一起,置瓷盆内隔水蒸熟,稍凉压平切成块,撒上一层白糖即可。

“服法”每天早晚作点心服用。

“按语”本方补脾涩肠,养心益肾。适用于慢性腹泻属脾虚泄泻者。经常食用效果更佳。

13.山药金糕

“组成”山药250g 面粉100g 红豆沙100g 白糖150g 香精适量 豆油250g

“制法”将山药制成细粉,加入面粉中,用清水调和揉匀,搓成长条,分成16个面剂;将红豆沙放入小盆内,加白糖100g和香精,拌匀成馅;把面剂按成圆皮,逐个加入豆沙馅,收严口,压成圆饼;将豆油倒入锅中,烧至七成热时,将压好的圆饼逐个下锅炸成金黄色浮起,捞出再撒白糖50g即成。

“服法”早晚用餐时食用。

“按语”本方有补肺肾,益脾胃之功能。对见有大便溏泻,脘腹冷痛,遇凉尤甚,饥不思食等症的慢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14.山药扁豆糕

“组成”鲜山药250g 鲜扁豆50g 陈皮丝5g 红枣500g

“制法”将鲜山药去皮,切成薄片;红枣用温水洗净去核,将枣肉、扁豆切碎,与陈皮丝一起放入盆中,加少量水和匀,入蒸锅中,蒸熟即成。

“服法”早餐食之,每日50~100g。

“按语”本方具健脾止泻,和胃调中之功效。对于脾气虚弱,健运失司的慢性腹泻,见有大便溏,泄泻不止,面黄形瘦,乏力惰怠等症者,此膳食甚宜。

15.茯苓造化糕

“组成”茯苓15g 莲子15g 山药15g 芡实15g 大米1000g 白糖500g

“制法”将茯苓、莲子(去心)、山药、芡实、大米共磨成细粉,放入白糖加适量水,揉成面团,做成糕。将糕放蒸笼上,置武火上蒸20~30分钟,熟透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时做点心服食。

“按语”本方补虚损,益脾胃。适用于慢性腹泻,属脾胃虚弱,见泄泻,脘腹冷痛不适,食欲不振等症。

16.人参莲肉汤

“组成”人参15g 莲子15g 冰糖15g

“制法”将人参、莲子(去心)放在碗内,加洁净水适量泡发,再加入冰糖。将碗置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即可。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次日再加莲子与冰糖,如前法蒸炖,到第三次时,可连人参一起吃下。

“服法”饮汤,食莲肉,每日可数次服用。

“按语”本方补气益脾。用于久泻体虚,见气弱,食少,疲倦等症的滋补佳品。

17.酥香鹌鹑

“组成”鹌鹑5只 芝麻l5g 熟猪油1000g 鸡蛋清2个 酱油、精盐、白糖、料酒、花椒粉、葱、生姜、淀粉、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鹌鹑去内脏、头、脚,洗净。每只剁成4块,用葱、姜、白糖、酱油、料酒、精盐拌匀,腌渍约20分钟后,取出放入用鸡蛋清、淀粉调成的糊中,加入少许熟猪油拌匀。把芝麻炒香取出,撒在腌好的鹌鹑块上。猪油放入锅内,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鹌鹑块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将锅内油倒出,放入香油、花椒粉、炸好的鹌鹑块,翻炒几次即成。

“服法”佐膳食服用。

“按语”本方补中益气。对于慢性腹泻,见有形体瘦弱,气短倦怠,食欲不振等中气虚弱症状者,可为补益食疗佳品。

18.鲫鱼羹

“组成”荜茇10g 砂仁10g 陈皮10g 鲫鱼1000g 大蒜2头、胡椒、葱、生姜、食盐、酱油各适量 植物油少许。

“制法”将鲫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将荜茇、砂仁、陈皮、大蒜、胡椒、葱、生姜、食盐、酱油装入鲫鱼腹内。将锅内放入植物油,将鲫鱼放入锅内煎熟,再加适量水,炖煮成羹即成。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食之。

“按语”本方具有醒脾暖胃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腹泻,见腹泻清稀,水谷不化,食生冷尤甚,腹常冷痛,手足不温等症。慢性痢疾亦可服食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