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24704400000022

第22章 与家长携手为孩子营造一片自由的天空(2)

一所重点学校的吴老师说:“教师收礼是作茧自缚。当一位家长送你礼时,如果你没有拒绝,从那一刻起,你就无法言行一致地倡导平等和公正了。你的良知和正义不允许你对那位家长的孩子特别关照,但你在批改作业时、上课提问时、安排座位时……那份礼物总会在你脑子里冒出来,你的工作就不那么从容和自由了——你由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沦落成了礼品的奴隶。也许有教师说:‘我可以做到边收礼边平等。’我不信有这种人,即使有,那他收人‘香火’,却没有替人‘消灾’,不也同样要接受良心的拷问吗?”

如果第一次没有拒绝,自然会有第二次,而且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学生之间也有交流,在他们头脑中自然会形成这样的印象,我们的老师对某某这么好,就是因为收受了他家长的礼物。要时刻记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左右和影响着你的学生,不要破坏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三、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发挥效能

杜绝家长请客送礼,仅仅依靠教师的自觉是不行的。要从根本上刹住此风,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是关键。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同时,靠制度斩断教师索要钱物的黑手,还校园一个纯净的天空。卢志文校长在翔宇教育集团办学理念中公开提出:“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收受家长礼物,不利用家长办事”,学校把它看作是关系到每个家庭切实利益,关系到教师形象,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什么时候请客送礼之风在校园销声匿迹了,什么时候我们的校园就开始纯净了。

面对我们的大环境,请客送礼之风,还不能就此绝迹,所以云南的王文铭认为:“现今校园里的确有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对学生给老师送礼一概予以否定。我认为下面几种礼品老师可以收取。一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或体现纯洁感情,有纪念意义同时价格又不昂贵的礼品。这样的礼品,不是为了拉拢、收买老师,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不正当的好处,对此,老师不仅要收,而且还要精心珍藏。二是学生步入社会,有了自己的收入后送的礼品。三是为了酬谢老师的栽培,学生自己动手做的礼品。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样的礼物能不收吗?总之,不是为了走歪门邪道,而是为了表达师生真挚感情的礼品,老师应该收取。而那种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目的而送的礼品,则坚决不能收。”

在中国,目前教师这一职业还是比较清贫的,但我们要看到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高,教师的待遇也在逐步改善。虽然我们不必再像古人那样“安贫乐道”,但是不要忘记,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是无愧于祖国的人民教师。

家长溺爱孩子怎么办

名言:

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马卡连柯

古代,一个孩子从小恣意妄为,而他的父母却从不加以约束,结果孩子长大杀了人被判极刑。临刑前孩子提出想再吸吮一次慈母的乳头,母亲就真的解开衣襟喂给他,他却一口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哭诉道:“当初你们要是早些管教我,何至于有今日之死!”

我国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溺爱中成长。主要表现为:

(1)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对子女凡事迁就。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括不正当的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穿名牌、爱打扮,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演变到成了“以车代步,名牌包装”。

(2)袒护包庇。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缺点错误不教育、不批评,反而加以袒护。2003年。某职业技校一位男生便用刀子将对方扎死。据说这位男生曾把同学打成重伤过,后因家人多方调解而未受到该有惩罚与教育,从而发展到沦为阶下囚,酿成人间悲剧。这说明家长对子女的宠惯,会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自私任性专暴的种子,往往使少年形成不良的个性,造成少年违法犯罪的可能。

那么,面对各种家庭教育失当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而言,该寻求怎样的对策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样的一致性。那么学校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状态。因而,作为两种教育的中介人,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而细致的。它需要用心去做,用技巧处理好家庭与学校教育关系,为了让家长充分重视家庭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了以下做法:

第一步,在与新生家长见第一面时(最好家访),就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情况、学习情况、思想道德等情况;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便建立各种档案。切忌在出现问题后,才进行第一次家访,就会造成工作的被动与事与愿违的不堪后果。

第二步,开学后,根据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帮助学生制订德育发展目标,并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研究修订德育目标,同时与家长研究如何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德育目标。因为初次相识,人与人的关系理更具平等性,第一次合作彼此留下的好印象,无形当中会给存在教育失当的家长产生信任感,这为今后展开工作,进行沟通架起了桥梁。

第三步,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特别是在德育方面发展的情况,确定需要家长支持的方面和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内容。充分给家长以教育的权利,培养起家长教育责任感。沟通的方法很多,除了常用的家访、校访、家长会之后,还可邀请家长参加多种活动,如可以通过溺爱AB剧等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军训校外实践活动,联谊等,抓住一切契机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溺爱给孩子身心发展会带来何种不良后果。

回顾过去,受传统观念“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影响,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常常以我为主,把家长完全当作教育对象或把家长排除在外。现在,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在整体教育的大环境中,学生、教师、家长都是教育主体。这就是当代的“教育多主体”的观念,任何情况下,主体的发展必须依靠学习和自我教育。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班主任应该把自我学习放在重要地位,班主任有责任帮助家长进行学习,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误,譬如对溺爱型的家长可举李嘉诚待其子的方式,说明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所谓不幸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感怀贫困、适当耐挫仍是最好的教育。

班主任只有对学生的家庭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能坚持自身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颗金子都发光。

如何开好家长会

名言:

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梁实秋

“当了九年班主任,开了九年家长会,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缺乏新意,收获颇少。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淘气,开家长会时常常会感到尴尬,颜面无存;于孩子来说,每次开家长会时总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有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甚至谎称‘父亲出差,母亲加班’来搪塞老师,想尽办法不让家长来开家长会。”一位班主任如是说。

家长会本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流、协调的机会,但它背负了太多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加了家长的心理压力,变得面目可憎。怎样让家长会更受孩子、家长的青睐,让孩子们消除紧张心理,让家长们开心而来满意而归呢?

一、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

开家长会要有明确的主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从集体到学习,从文娱到劳动,看似面面俱到,家长听了,如过耳之风,什么也没明确。一般讲,一学期的家长会,全校的要少于年级的,年级的要少于班级的。班级的家长会,全体家长到会的要少于校目标细分而召集部分家长到会的家长会。换言之,与其开全班的通报性质的家长会,不如分别开些目标更为具体的家长会。如:学生干部家长会(指导学生学习与社会工作两不误,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学习困难学生家长会(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心理素质、不畏困难),进步趋势明显的学生家长会(鼓舞干劲,指导学法,注重能力培养,从题海中走出来),纪律较差的学生家长会(注重对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道德人格)等等。主题明确,那么家长必定会以极大的热情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家长会主题明确了,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二、会前的调查研究工作

为了确立主题,有必要在会前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以及各科成绩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针对不同的类别,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某同学语文成绩好而数学成绩差,便可要求家长与校方配合,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分配稍多些时间来学习数学,力求提高成绩。语文则只求保证原有水准不致落后。又如某同学学习成绩有提高,但关心集体不够,则要求家长与校方配合,加强对该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使之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家长情况的调查研究。要研究学生家庭特点,提出不同对策,这样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

三、筛选目标,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调查后,结合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安排。既要表彰成绩好的同学,让成绩较差的同学家长在家长配合督促子女的学习;又要介绍班里同学的先进事迹,以促使家长更加注重子女日常道德规范的养成,还要剖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力求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矫正……凡此种种,都应该有个通盘的计划,通过筛选,找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本次家长会的主题,其余问题待本次家长会取得一定预期成果后再逐一解决。这样每开一个家长会就能取得一系列的效果,对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有好处。

四、注重谈话技巧,力求和谐融洽

家长会上教师一定要注重谈话技巧,切忌语言生硬、态度死板。回答家长问题时要耐心,做到实事求是,不夸大,不掩饰。对学生的优点要充分肯定,语气要舒缓,亲切,让家长感到老师对他们子女的关心;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要“告状”,而应严肃指出后果,积极地帮助家长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矫正的措施和意见,使家长感觉到学校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甚至对后进生更为关心,于是家长能够放心,并乐于配合校方做好工作。

五、有意创设氛围,注重情感作用

班主任还应有意创设和谐氛围,注重情感作用,让家长感觉既隆重又亲切,使之自然而然对校方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感情。比如,环境布置得整洁些,小型家长会还可摆上一些鲜花盆景,在适当的地方张贴一些富于情感的标语,而不是让家长产生一种子女不好父母挨整的心态。只有家长与学校和谐融洽了,才能两股劲汇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起到更有效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