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危机就是商机
24697600000032

第32章 地产狂人任志强

在中国的房地产商中有这样一个人,经常在公众、媒体面前口出狂言,招惹事端,据统计他的挨揍率仅位居陈水扁之下,他就是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任志强。

他的一句经典语录“房子便宜,我买房子像买白菜一样。”激起了不少人的愤怒,对他那样拥有巨额财富—年薪达774万人民币的人来说,现在的房价也许就是像他说的“像买白菜”一样,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他那样多的财富。生活在北京的人,有的人也许一辈子攒的钱都不能买得起一间小房子,而要有774万元的收入,哪怕是774万元的一半,亦是痴人说梦。普通百姓痛恨任志强,希望他在金融危机中“消亡”,可是他的财富超过了所有的房地产商人。

如此之狂

中国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房地产又在金融危机期间受到重创,政府出来企图帮助房地产商渡过金融危机,帮助中国人买房子。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任志强说:“房地产要的不是振兴计划。”

现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首先,受美国房地产市场经济泡沫破裂的影响,在金融海啸来袭之时,地产开发商的财富大幅度缩水,而且房地产市场不旺,他们不得不降价销售,以维持企业的生存;其次,中国的消费者,即便是在房地产商降价销售的情况下,依然买不起房子,对于充满泡沫的地产业,人们也不愿意介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商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地产行业的不旺,导致银行的贷款业务不景气,加上人们在金融危机中对消费十分冷静,且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银行的效益也不乐观,从而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都不好。

政府对市场经济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在市场运作不良的情况下,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出台相应措施来振兴中国的房市。在政府的干预下,刺激房地产市场,使地产商把房价调整到合理的价格,促进地产销售。但是,任志强,却说“房地产要的不是振兴计划”,他是如此之狂!

他认为世界金融危机从美国爆发传染到全球,成了世界各国政府掩盖长期经济政策失误的挡箭牌,似乎各国的经济下滑全部归罪于美国的金融风波,而与本国的指挥、监管、政策导向无关。认为中国政府以加大政府投资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是短期行为,没有拆除市场的藩篱;而民间的投资与消费才是拉动经济的长期行为。

如他说的:“和工资收入比,30年来房子等于没涨价!”而事实是前些年房价飞涨,人们买不起房子。到了金融危机期间,房地产形势不好,真的拆除藩篱,走完全的市场道路,房地产业就能独自走出金融危机吗?房价继续高下去,对房地产业真有他料想的那种好处吗?如果政府拆除藩篱,认为房价没有涨价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是不是就要一直把所谓的“白菜”价格持续下去,或是“依据人们现在的工资水平”给“白菜”涨价?这让所有的人都不寒而栗!

他在地产市场上表现的那样霸气,在金融危机也不惧怕因他伤害人民感情的言论而影响人们购买房屋的热情,真是疯狂至极。

如果人们看看他的年收入,就会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狂,为什么说房价没有涨,为什么那么遭人恨了!他硕大无比的财富,使他颇有“财大气粗”之势!

地产“任我行”

不可否认地说,任志强是地产界的牛人,他不顾广大民众的反映,多次语出惊人,引得人们对他怨声载道、恨之入骨。当年《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自大狂妄、专横骄纵,任志强之于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任志强1951年出生于山东掖县,1969年1月到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插队,曾经在部队做过参军、排长、参谋。可能是长期的部队生活,形成了他倔犟、狂妄的性格。1981~1984年,三年时间他在北京怡达公司工作,任副总经理一职。后来他就来到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公司工作,先后任公司建设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兼华远城市建设开发公司经理,1991~1993年,任公司总经理,之后他改组成立了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创建了在房地产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的“华远”品牌。

从1984年他进入房地产界至今,他主持或参与了华远近50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工作,虽然他因为他口无遮拦、不堪入耳的言论遭到人们的攻击、咒骂,但是他在地产行业确实有着很丰厚的经验。

在房地产界,任志强一直坚持他自己的风格,他确立了华远的业权制度,在推动开发商与业主权利明确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华远的业权制度,就是开发商在和业主签订购房合同时,会明确地告知购房者,楼盘内哪些面积的收益是开发商的,哪些是业主的,如何分配,都很清楚地写进合同。

房地产进入市场是在1998年从广东首先开始的,到现在仅仅有十年的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的历史要早得多。西方房地产市场相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来说要成熟得多,从政策和管理,以及其他方面都要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成熟。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所以在房地产商运作房地产市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问题触及到国家法律,有的问题触及消费者的利益等。任志强确立的华远的业权制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市场的不足,对他的企业和他的消费者都有好处,这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他在房地产市场上并不是一个安分的商人,不是达到挣钱的目的就可以了,和捡了便宜还卖乖的人大大相反,他挣了钱,却还要口出狂言,惹人讨厌!年过半百的一个人,大大是一个愤青。他不老老实实的做房地产的生意,却要放话“房产就该暴利”,“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不让穷人买得起商品房!”……在这些言论之下,有经济学家对他进行反驳,有人民群众对他大吐口水,可他依然是地产界的“大哥大”。

他所任职的华远集团本质上和万科、SOHO中国是不同的,华远是房地产行业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个体户”。国企的背景使得任志强比王石、潘石屹等在金融危机中有更多的安全感,不过具体到华远地产,他的业绩则不是最好的。

金融风暴袭来,国内很多房地产的销售都受到了影响,不过还都不至于亏损。地产龙头保利地产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91.24%,实现净利润22.39 亿元,同比增长50.35%;万科2008年的净利润为40.3亿元,为华远的10倍;华远2008年营业收入22.56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4.04。但是保利高管的年薪在200万元左右,万科王石的年薪为248.1万元,而华远任志强的年薪达750万元。

任志强不仅在房地产这个富豪扎堆的行业鹤立鸡群,就是在整个上市公司的高管中,也是少数几个天价老总。他不但是拿着天价薪酬的国企老总,还是一个身价过亿的国企控股公司的大股东,他还任职北京市商业银行监事、新华人寿保险公司董事;与此同时,他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当了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还担任人大代表一职。

危机中借壳

华远集团在上个世纪发展还很好,但是进入新千年之后,华远集团由于在资本市场的竞争中受挫,而损失惨重,以至因作为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国有房地产公司、北京房地产的龙头企业、拥有极丰富的土地而著称华远集团被人成为“地无一垄,田无半分” 的“新华远”。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新华远”任重而道远。

1993~1994年,在任志强的参与下,成立十余年的国资华远集团与华润集团共同成立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华远房地产通过它的外资控股公司华润置业在香港上市。由于不熟悉资本市场,任志强和华远房地产在资本市场上屡屡受创,并没有获得上市的良好效果。2001年,任志强最终决定退出资本市场,华远集团把持有的18%华远房地产股份转让给华润集团,并收回了华远房地产的品牌使用权,华远地产损失惨重。

正是华远遭遇重创的那一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外地、外资的房地产企业相继涌入,土地市场更加公开,拿地成本也越来越高,国有房地产企业已经无法拥有昔日跑马圈地的优势。华远地产仅拥有土地储备250万平方米,规模远远落后于昔日的兄弟公司万科和母公司华润置地。

万科和华润置地的快速起飞与资本市场的支持密不可分,比如万科在王石的领导下自1991年上市以来获得大量融资,在大笔资金的支持下得以迅速扩张。虽然任志强在资本市场一度失败,但是想到华远未来的发展,他还是决定借壳SST幸福,再次登陆资本市场。

2007年2月,华远地产与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一致,对幸福实业进行重组,以幸福实业吸收合并华远地产的方式实现借壳上市。同年年底,该方案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最终于2008年8月上市。从方案获批到正式挂牌,华远地产用了10个月的时间完成,任志强解释说:“由于华远地产借壳幸福实业采取的是先减资、再换股吸收合并,后股改送股的方式,相关手续会比一般的借壳方式复杂。”在全球金融海啸来得最烈的时候,华远地产成功借壳ST幸福上市,任志强纸上财富超过亿元。

SST幸福每1股缩减为0.4股,SST幸福总股数由31280万股减少为12512万股,注册资本也同样缩减。同时,华远地产股东将以其换股获得的公司股份向流通股股东送股,即流通股股东以减资后所持流通股股份数量为基础,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将获送15股股份。

SST幸福将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华远地产,即以2006年10月23日为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计算,SST幸福股份的换股价格3.88元/股;华远地产股份的换股价格5.06元/股,换股比例为1:0.767,即0.767股华远地产股份换1股SST幸福股份,股权置换后,SST幸福将变更为华远地产,总股本为 77812.91万股A股。

华远地产与SST幸福原股东分别行动,SST幸福方面先后完成了剥离负债资产、缩股减资、造成同业竞争的股东退出等程序,而华远集团在2008年成立华远置业,把所有华远房地产下资产转入华远置业名下,最终华远置业被SST幸福以换股的形式吸收合并,原华远地产名下房地产业务就此被装入SST幸福之中。SST幸福的股权分置改革与借壳上市同步进行。

华远地产借壳ST幸福上市用了近两年的时间,ST幸福的复牌,宣告了华远地产借壳上市的成功。现在华远集团成为ST幸福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了46.58%,而ST幸福的第二大股东是一家名为华远浩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持股比例达到了10.06%。华远浩利的主要股东为华远集团职工,包括179名自然人和两家公司,其中持股比例最高的为任志强,占总股本的21%。任志强所持的华远浩利的股份可对应ST幸福2.1%左右的股份。

据2008年年报显示ST幸福(600743华远地产)每股收益0.68元(拟每10股派发红利2.5元),同比增长11.48%,而董事长任志强以2008年774.3万元薪酬,成为目前房地产业上市公司高管老大。股票市值也达到1.4418亿元,超过王石约1亿元。

商人之道

和其他的企业家比,那样巨大的财富似乎没有为他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他得到了人们的唾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商人,他是成功的。他的财富建立在为富人提供服务上,他说:“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在他眼里,穷人是不用消费的,穷人的钱挣得太慢!要挣大钱,就要把他的“上帝”锁定为富人。他成功了,有大量的财富,可是遭到万人的唾骂,就为那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一纸符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