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出走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次分裂活动。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总理朝政,但洪秀全并不信任外人,在石达开身边派他两个毫无才干的兄弟加以挟制。石达开负气之下于1857年6月离开天京,率10万太平军精锐远征西南,给太平天国造成严重损失,后转战于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但因孤立无援,军事上节节失利。1863年3月27日转战于四川大渡河畔紫打地今安顺场),陷入重围,强渡大渡河失败,屡战失利,伤亡惨重,部下只剩下7000余人,石达开写信给四川总督骆秉章,表示愿在赦其部下不死的条件下投降,幻想保命全军。尔后,自投清营,5月10日在成都被凌迟处死,英勇就义。石达开的余部在一夜之间仍被屠杀,遣散者也陆续被杀害。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击溃江北、江南大营
江南、江北大营是清王朝为围困天京而建立的两个军事重镇。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清政府以钦差大臣向荣率1.7万清军在南京城东孝陵卫,建立了江南大营。另一钦差大臣琦善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马步各军约万人到扬州,成立江北大营,因两个大营分别设在长江南北而称江南、江北大营。江南、江北两个大营直接威胁着天京。两个大营的兵力日后陆续增加,是太平天国时期清朝与太平军长期争夺的战略要地。1856年,太平军击破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天京事变后,清军又重新建江南、江北大营,形势对太平天国极为不利。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为了挽救危机,提拔后起之秀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回到天京,洪秀全封他为干王,总理朝政,这三人被称为太平天国的后期三秀”。1858年8月,陈玉成、李秀成率军在安徽连连得胜,解了安庆之围,击溃清军江北大营,歼敌万余。1860年3月,陈玉成、李秀成率大军进攻江南大营,张国梁败逃丹阳溺水死,和春自杀,江南大营溃败。
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次重要的战役。1658年8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北大营,湘军乘机分兵两路企图攻打安庆,一路正面围攻安庆,一路湘军主力李续宾部在攻陷九江后,乘势攻占太湖,9月进逼庐州咽喉三河镇,企图袭击庐州(今安徽合肥),断三河镇后路。洪秀全命陈玉成率军西上,驰援三河镇,陈玉成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包抄三河后路,切断李续宾退路。同时洪秀全调李秀成驻军白石山,李秀成与陈玉成成夹击之势,使李续宾部成为瓮中之鳖。10月,太平军发起进攻,直逼李续宾大营,第二天湘军反扑,陈玉成诱敌进入包围圈,时值大雾弥漫,经过激战击毙曾国藩之弟曾国华等文武官员400多,李续宾部湘军6000多全部被歼,李续宾自杀,湘军老巢湘乡几乎处处招魂”,这给曾国藩的湘军以沉重的打击,三河大捷使太平天国西线形势大为好转。曾国藩被迫撤安庆之围袁太平军在天京上游转危为安。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讦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方窺资政新篇》。全文分四大部分: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统一领导,设立新闻官、意见箱,使上下通情,发扬公议”,制定法律、制度,肯定立法的重要性曰经济上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修建铁路、公路、兴办邮政,发展金融事业,奖励民间开矿曰外交上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的内政和国法”《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张设学馆、医院,禁止贩卖人口。洪仁讦的这些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特色,洪仁讦企图在农民革命的基础上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进步意义。但由于当时中国还缺乏实现这一纲领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又处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之中,没有也不可能付诸实施。
太平军大破洋枪队
太平军大破洋枪队是太平天国后期反抗外国侵略者干涉的反侵略斗争。洋枪队是由美国人华尔招募在华的流氓恶棍组成的队伍。1860年7月,洋枪队300多人配合清军进犯松江,守城的太平军严阵以待,等到洋枪队攻城时,以密集的火力扫射。此战,洋枪队被当场击毙98人,击伤百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华尔本人受伤。华尔在与太平军第一次交锋失败后,又重新招募菲律宾以及英、法、美等国在沪的流氓,兵力增加到六百人,并配有火炮十门。7月16日,洋枪队又出动200余人、火炮10门,卷土重来再犯松江,由于太平军没有发现,洋枪队攻入城内,侵占了松江城,但侵略者伤亡过半。8月,洋枪队先发制人,以夺取青浦为前沿据点,被太平军打死300多人,华尔再次受伤,太平军乘胜收复松江。1862年6月,李秀成率两万太平军围攻青浦,在青浦大败侵略军,活捉洋枪队副统领法尔思德,收复县城,从上海前往营救的侵略者被击溃,太平军重创洋枪队。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太平军连获大胜,侵略军闻风丧胆。李秀成说:
“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则即败。”曾国藩也不能不承认?夷人之畏长毛,亦与我同。”李鸿章院西兵为贼众所慑,从此不敢出战。”
安庆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次重要战役。1860年5月,湘军乘太平军东征苏州、常州之机,再次进逼安庆。安庆是太平军和皖北捻军的纽带,也是天京的西部屏障,又是太平天国粮饷的重要基地。太平军决定由李秀成、陈玉成分别从长江南、北两岸进军湖北,会攻武昌,迫敌西援,以解安庆之围。太平军陈玉成部主要在安徽,他主要着眼于解安庆之围,1861年2月逼近武昌。由于英国侵略者的干涉,以及李秀成对解安庆之围抱消极态度,行动迟缓,贻误战机,致使会攻武昌计划失败。由于安庆告急,陈玉成被迫回师救援,洪仁讦也自天京率军至安庆城外,3月至8月双方展开安庆争夺战,为挽救危局陈玉成再次组织军队经几十天苦战,始终未能解围,9月5日湘军用地雷轰破北城,守军1万多人全部壮烈牺牲,安庆失守。从此,太平天国的军事形势日见恶化,太平天国在长江上游所有的军事重镇尽失,天京已无屏障。
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传位给6岁的儿子载淳即位,同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瑞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慈禧太后利用自己在咸丰帝生前已代批奏报,特别是载淳生母的有利条件,在被尊为皇太后以后,积极策划宫廷政变,以夺取最高统治权。11月2日,咸丰帝妃《赫那拉氏勾结恭亲王奕诉,并得到掌握兵权的胜保等人的支持发动政变,八大臣被解职,几天后慈禧下令将载垣、瑞华、肃顺处死,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淳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慈安太巵东太后)和慈禧太巵西太后)‘垂帘听政”袁实际权力在慈禧太后手中袁慈禧太后成了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从此袁开始了慈禧太后近半个世纪的反动统治袁该年为辛酉年袁故称这次政变为)辛酉政变”袁亦称)祺祥政变”。
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咸丰长子,1861年至1875年在位。同治于1861年8月23日即位,年仅6岁,同年10月《赫那拉氏勾结恭亲王奕诉发动政变,废除辅政大臣,实行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此后,由其生母慈禧太后实际掌握政权,在位期间,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湘军、淮军和借助洋兵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后又先后镇压了捻军及各地少数民族起义,暂时缓和了清朝封建统治。在位期间洋务运动也开始兴起,以自强”为名,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曾被誉为同治中兴”。1874年,同治开始亲政,他无所作为,生活腐朽,却以颐养太后为名,下谕兴建圆明园。1875年1月,同治19岁时病死。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清咸丰帝妃,赫那拉氏,出身满洲镶蓝旗人。1851年,《赫那拉氏被选为秀女,次年5月5日进宫封为兰贵人,时年17岁。1856年,慈禧生载淳,封为懿妃(二等妃),1857年封为懿贵妃。咸丰去世前,将刻有御赏”的印章交孝贞显皇后、东皇后《将刻有同道堂”的印章交载淳,由于载淳年幼,印章有慈禧掌管。载淳即位,那拉氏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因为她住在西宫,所以称为西太后。1861年10月,《赫那拉氏勾结恭亲王奕诉发动政变,废除辅政大臣,慈禧下令将载垣、瑞华、肃顺处死,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淳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慈禧夺得了实际的最高权力,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65年,慈禧罢去奕诉德政王之职,从而巩固了自己的权力,1875年载淳病死,她册立5岁的载滟为帝,年号光绪,仍垂帘听政。统治时期,对内依靠李鸿章等举办洋务,加紧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执行妥协投降政策,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领土主权,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她顽固守旧,十分仇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镇压维新派人士。义和团运动时期,她下令惨杀义和团,并接受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条件,签订《辛丑条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后,她一面玩弄预备立宪”的骗局,一面用武力镇压,妄图维持清朝统治。1908年,慈禧太后病死。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决议求助于外国军队联合镇压太平天国,1862年2月宣布对东南地方官借师助剿”野不为遥制”,并表示对洋兵必须酬谢”野以资联络”。曾国藩也认为“目下形势,舍借助洋兵,亦实别无良策”,至此,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清朝统治者对内则调整同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地主官员的关系,依靠他们与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862年,李鸿章仿照曾国藩湘军建制,组织一支拥有6000多人的淮军,淮军以安徽地主团练为骨干,成为继湘军之后又一支重要军阀武装,他们与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英法侵略军和华尔常胜军”5000余人与淮军配合镇压太平军。5月,李秀成率军万余在太仓攻破清军营垒30多座,歼敌5000多,英军司令率败军逃走。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在一起,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也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雨花台激战
雨花台激战是太平天国后期为保卫天京在雨花台附近进行的一场争夺战。1862年5月,江苏布政使曾国荃率湘军两万进驻天京城南雨花台,兵部侍郎彭玉麟率水师从护城河口,从水陆两面完成对天京的包围。8月,太平军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联合13个王的部队约40万人,一起救援天京。10月,李秀成率20万太平军,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洋枪洋炮,直逼雨花台湘军营垒,曾国荃率3万湘军抵抗,又值时役流行,染病者甚多,太平军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敌人胆战心惊,曾国藩忧心如焚。太平军开始猛攻雨花台,与湘军在雨花台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开始的20多天至少有8次几乎摧毁湘军的阵地,经过激战,打死打伤敌军5000多,曾国荃也受伤。在这次战役中,太平军在兵力和装备都占优势的情况下,围攻湘军46天未能攻破清军营垒,损失不到万人。李秀成率部撤退,雨花台之战没有取得胜利,太平军解围天京的战各没能实现。
天京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最悲壮的,也是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的一场城市保卫战。1863年,清军采取专守为稳,以逸待劳”的防御方针,太平军所到之处,攻又攻不下,战又战不成。5月,李秀成从寿州一带回师东返,在江浦渡江时遭清军截击,伤亡惨重。6月中旬,曾国荃率湘军攻陷雨花台,洪秀全急召李秀成回师救援,李秀成于20日回到天京时,十几万大军只剩下四五万人,战斗力锐减,太平军以进北攻南”再解天京之围的战略计划未能实现。年底,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的建议,没被采纳,洪秀全决定坚守天京。1864年4月至5月间局势空前恶化,苏南、浙江、皖南大片根据地全部丧失,其他太平军都被清军重兵阻隔,无力回援天京,天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6月3日,洪秀全去世。7月3日保卫天京的最后一个要塞地保城被攻克。7月19日,清军攻破天京,10多万太平军与湘军激战3天同归于尽,李秀成、洪仁讦等保护幼主突围出城,先后被俘,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实业救国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近代化的探索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60年代至70年代),最为迫切的口号是自强”,要自强”便要学习西方,学习西洋的船坚炮利,乃至船坚炮利的制造业,企图建立一套新的防务体系。在购买外国枪炮的同时,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枪炮厂等第一批军事工业,其中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兵工厂。洋务运动后期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除继续进行自强”夕卜,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重点是修建铁路、航运、电报、采矿、冶炼、纺织等民用性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兰州织尼局等‘,‘富”、‘强”并重。洋务运动完全采用官办的方式,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此外,为培养科技人才,洋务派还先后设立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近代化学堂,并向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随着甲午战争的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但由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生产,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都起了积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同治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