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大事表
2469600000002

第2章 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1)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商定都于毫今河南商丘),后曾多次迁都,至盘庚时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故商期也称作殷期。

商朝初期活动范围主要以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为中心,西到陕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东到海滨,其统治区域比夏朝大得多。商朝在武丁时不仅修政行德”,而且不断向外扩张‘,‘邦畿千里”,成为商王朝极盛时期。商朝农业较发达,手工业已能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的白陶。交换不断扩大,出现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交通工具有船和两轮马拉大车。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因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传至纣约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所灭。共传17代,30王,共555年。

·史学探究何谓九州”

九州原指夏王朝直接统治区,即历史上所称的中原"它以伊、洛、灌、涧诸水所汇流的河南地区为中心,包括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等地区。史书记载九州具体的区域不尽一致《尚书·禹贡》中认为九州为冀、豫、雍、扬、究、徐、梁、青、《尔雅·释地》中认为九州无青、梁,有幽、营《周丰夏官职方氏》中记载九州无徐、梁,有幽、并。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玄鸟生商

玄鸟生商是关于商的先祖出生的一个神话传说。尧舜时期,黄河下游一个夷人部落中一个叫简狄的女子,她吃燕蛋怀孕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契。相传契生后居住在玄商今河南商丘南),协助禹治水被舜封为商,赐姓子氏,于是商族就叫商。后来商人把鸟契尊奉为始兴之祖《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不仅生把他歌颂为商朝事业的开创者,而且美化为自天而降的神奇人物。从这个故事反映出商商族在契以前还未脱离母权制氏族的历史阶段。从契开始,商族才有了以父子相承为主的世系,商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大概就在这个时期。契为商族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

“相土作乘马”就是相土发明了用马来驮运东西。相土是契的孙子,商朝第三代先祖。契大约在夏禹建国前死去,相土便率领着商族赶着畜群回到了老根据地商。相土回到商地以后,就改变了过去游牧生活,开始定居畜牧,同时也开始了农业种植,商族的势力一天天壮大起来。夏朝初年,由于王位争夺,相土利用太康失政之机,夏王朝无力对东方诸侯控制的时候,加快发展商的势力,在泰山之下建立东都,开始大力向东方发展,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诗经·商颂·长发》说《“院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说明商族活动范围到达东海之滨。

“胲作服牛”是胲发明用牛拉车。胲是王亥,是相土的曾孙。他们都为商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是商族对古代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忠于职守的冥

冥是相土的曾孙,是商族第六代先祖。《国语》说院冥勤其官而水死。”相传冥是夏忠王朝的水正一一管理水的长官,他受命以后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效法夏禹的治水方法,大力排除水患取得成功,对商丘地区的安全和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传在于契。

成汤伐葛

成汤伐葛是汤削弱夏王朝势力的开始。商汤也称成汤)即位为商侯时,商已是一个具有王国权力的大诸侯国。当时,夏王朝的统治力量大为衰弱,特别是在东方地区,成众多的诸侯国纷纷叛离夏桀。商汤为了灭夏,首先将居住地从商丘迁到商族祖先帝喾汤曾居住过的亳今河南商丘北)。为了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商汤首先争取邻国葛国伐(今河南宁陵县北)。葛是商西面的一个诸侯国,是商通往夏都的必经之路,为了争取葛葛的归服,汤多次馈赠粮食和牲畜,并派人前去帮助耕种,都被葛伯拒绝。后来,汤以葛伯杀死送饭的儿童为借口,出兵灭了葛,取得了攻夏的第一个胜利。商汤从灭葛开始,便有步骤地扩大攻势,发展商的势力,为灭夏作准备。

征伐韦、顾、昆吾

征伐韦、顾、昆吾是商汤灭夏的重要行动。在商东部地区有三个忠于夏桀的属国:一个彭姓韦国河南滑县东),濒于大河东岸《一个己姓顾国山东鄄城东北)曰一个己姓的昆吾在河、济之间,首领号称为夏伯”。这三个属国与夏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是夏朝统治兖、豫之域的重要支柱。当夏桀知道商汤征伐诸侯,于是将汤囚禁在夏台。后来商汤经过行贿,夏桀放回了汤。汤回到商地后率大军攻韦,韦很快被商灭了,商汤乘胜东进灭了顾。汤灭韦、顾一年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攻商,伊尹请商汤率军迎战昆吾,一战而大败昆吾军队,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人民入商,剪除了夏王朝的羽翼,占有了兖、豫大平原,使夏桀更加势孤力单,这为商汤灭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仲虺和伊尹

仲虺和伊尹是古代良相的楷模。仲虺的祖先在夏禹时就是夏的车正。夏桀时仲虺投奔商汤,商汤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并任命他为左相。伊尹是有梓国的一名奴隶,商汤娶有梓氏的姑娘为妃,伊尹跟随有梓氏女来到汤身边做厨子,汤看到伊尹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就免去他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一方面鼓励商人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同时团结与商友好的诸侯、方伯。归商的诸侯很快增加到40多个,商汤的势力越来越大。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是商汤取代夏朝的军事行动。夏朝末年,夏桀无道而失去民心,商汤趁机剪灭了夏的许多属国。正如《孟子》所说院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商汤灭昆吾后,率70辆战车和5000名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征伐夏桀,两军在鸣条今河南开封附近)相遇。会战开始之前,商汤为了鼓励士气,召集参加助战的诸侯、方国军队,宣读了伐夏的誓词,即:汤誓)。商军士气高昂,英勇奋战,夏桀兵败,带领500残兵逃跑,商军一直追到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商汤活捉了夏桀,将桀囚禁,夏朝灭亡。夏朝灭亡的第3年夏桀死去。

商朝灭夏

商朝是继夏朝后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汤灭夏后,商汤的威望已传于四方,各地诸侯、方伯臣服于商汤,在三千诸侯”拥护下,商汤做了天子,宣告商王朝建立。商族从契传14代到商汤,建立了商王朝。商朝建立后,商汤将禹建国时在涂山大会诸侯时铸成的九个鼎搬到商都亳今河南商丘北)。商汤从伐葛国开始花了近20年时间,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一商朝。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的统治区域比夏朝大得多,社会生产力也有所发展。

伊尹放太甲,伊陟相太戊

这是伊尹辅佐商王太甲改过从新和伊陟辅佐商王太戊的事迹,同时也是古代君主悔过自新的典范。商汤死后,仲虺和伊尹先后扶立汤的儿子外丙、仲壬为商王,不久仲虺死去。伊尹立汤的嫡孙太甲为商王,太甲是第三代,第四位商王。太甲做了商王后,不理朝政,只知享乐,对不顺从他的人任意处罚和杀戮。伊尹见多次教育都没效果,就把太甲囚禁在王都郊外的桐宫今河南偃师附近)。野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太甲继续做商王后,效法成汤,以德治民。

太戍是第九位商王。太戊即位后拜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太戊初年只图享乐,不勤国政,经过伊陟劝谏,痛改前非,勤于王政,修德治国,不久就使殷道复兴,诸侯归之”。太戊在位75年,是商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也是自太甲以来商王朝最兴旺发达的时期。

盘庚迁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