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呼吸疾病诊疗与健康指南
24601800000002

第2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概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其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由于具有传染性,常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的飞沫传播,有时影响生产劳动力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预防。

【临床特征】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和急性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见于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的病原体感染。起初为咽干、咽痒、咽痛或烧灼感,后可出现喷嚏、鼻塞、流涕。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一般无发热及全身不适和头痛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等,经5~7天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特征为咽部发痒、烧灼感,疼痛不明显。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链球菌感染。急性喉炎多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特征为声嘶、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查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3.疱疹性咽峡炎 常有柯萨奇病毒A引起,特征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多见于儿童,偶见成人。常发生于夏季。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特点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咽痛明显、畏寒、高热(39℃),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肺部无明显体征。

【治疗要点】

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应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选用含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充血、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和中成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等,若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应早期应用,可选用利巴韦林(广谱)、奥司他韦、吗啉胍、金刚烷胺等。

【健康指导】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急性高热、乏力、肌肉酸痛,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潜伏期1~3天,少数患者有食欲减退,伴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在冬季,南方在冬夏两季。治疗应对患者进行隔离、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此外,应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金刚烷胺等。

2.感冒所致的消化道症状

临床上常可见到感冒病人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表现,这在医学上称为感冒性胃肠炎或胃肠型感冒。小儿所谓的“秋季腹泻”也属此类疾病。感冒性胃肠炎不仅有呕吐、水样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甚至可出现眼结膜炎。感冒性胃肠炎同普通感冒一样也是由呼吸道感染所致,不仅经呼吸道传染外,还经消化道传染。此类病人大多可以完全治愈,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治疗除抗病毒药物治疗外,应注意充分休息,及时补充水、盐、维生素等物质,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注意眼睛的清洁卫生。餐具、毛巾等物品经常消毒,以免传染给别人。

3.感冒的并发症

普通感冒的病人一般预后良好,病程5~7天痊愈。但血液病、恶液质、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或继发细菌感染的病人预后较差。有些消瘦或体质虚弱者可继发鼻旁窦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风湿病和肾病等。

4.如何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去除诱发因素,如避免受凉、过度疲劳、酗酒、吸烟和不良精神刺激等,坚持有规律的适合个人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打太极、游泳等),增强体质,劳逸结合,生活规律,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流行性感冒期间,可用醋熏蒸法预防传染。还可服用中药板蓝根等预防感冒。

5.常见的感冒药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但按作用机理分类,主要分为抗过敏药、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四类,具体如下:

(1)抗过敏药 可缓解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的症状,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

(2)减轻鼻粘膜充血药 能够选择性地收缩鼻粘膜的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如苯丙醇胺、伪麻黄碱等。

(3)解热镇痛药 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

(4)抗病毒药 可以抑制病毒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并抑制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减轻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阿昔洛韦、金刚烷胺等。

(5)中药治疗感冒的药品也很多,如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感冒清热冲剂、藿香正气冲剂等;中药如柴胡、葛根、黄连、金银花等。这些中药也具备解热镇痛、缓解鼻塞、流涕甚至腹胀、腹痛等症状。

6.非药物治疗防治感冒十法

(1)喝鸡汤: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症状,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姜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全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盐:实验证明,少吃点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5)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多吃佐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认为,生姜、干辣椒有助于人体驱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国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在烹调菜肴时多加点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7)食醋滴鼻、熏蒸: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预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疗感冒,即将100克食醋放在火炉上熏蒸,室内不仅顿时生香,而且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灭室内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发生。感冒流行期间,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8)多睡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9)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此法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10)冷水洗面: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当性。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