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呼吸疾病诊疗与健康指南
24601800000012

第12章 支气管哮喘(1)

【概念】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根据哮喘病情的判断可分为:哮喘急性发作、哮喘加重(或恶化)、哮喘慢性持续和哮喘控制。根据哮喘病情的严重度分类(分四级):间歇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根据病因学(应注意到环境致敏物质)分类: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特殊临床类型:激素抵抗性哮喘和激素依赖型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月经性哮喘、运动性哮喘、药物性哮喘和职业性哮喘。

哮喘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20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尤其是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的升高。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气道炎症机制与变态反应机制、气道神经调节机制以及遗传机制等。参与哮喘发病的主要炎症细胞有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参与哮喘发病的主要介质包括组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等,主要细胞因子有IL-4、IL-5、IFN-Υ等。气道炎症是气道高反应性的病理基础,而气道高反应是哮喘的重要特征,两者相互影响。

【临床特征】

1.症状 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合并感染时可有脓痰。

2.体征 哮喘发作时两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干啰音,以呼气相哮鸣音为主,呼气相延长。非发作期体检可正常。

3.发作特点 症状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症状多与接触生物性刺激(如变应原)、化学性刺激(如挥发性刺激气体)、物理性刺激(如冷空气)、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症状有生物节律性波动的规律,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部分患者有季节性发作或加重的表现;若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史,和(或)哮喘家族史,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4.肺功能检查 发作时呈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表现,FVC正常或下降、FEV1下降、FEV1/FVC百分比下降、RV增多、RV/TLC增加。其中以FEV1/FVC的下降(该比值<70%)或FEV1低于正常预计值的80%为判断气道阻塞的最重要指标。

(1)支气管舒张试验 用以检查患者的气道可逆性改变。常以FEV1的改变为判断的金标准。

肺功能指标变化率(%)﹦(用药后FEV1值﹣用药前FEV1值)/用药前FEV1值×100%

绝对值改变﹦用药后FEV1值﹣用药前FEV1值

若用药后FEV1变化率较用药前增加15%或以上,且FEV1绝对值的改变增加≥200ml,则判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2)支气管激发试验 用以检查患者的气道反应性。激发试验只适用于在正常预计值的70%以上的患者。在设定的激发范围内,如FEV1下降>20%,可判断为激发试验阳性。

(3)PEF及其变异率的测定 PEF可反应通气功能的变化。昼夜PEF变异率则反应患者的气道可逆性改变。

PEF变异率(%)﹦(PEF最大值﹣PEF最小值)/[(PEF最大值﹢PEF最小值)1/2] ×100%

当日或昼夜波动率≥20%,可作出哮喘的诊断。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变异率≥20%。

符合(1)~(5)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支气管哮喘诊断流程图如下:

2.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1)急性发作期 是指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剧,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

(2)慢性持续期 许多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胸闷等)。

(3)缓解期 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的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哮喘的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呼吸衰竭;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哮喘治疗的目的为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包括运动),避免治疗副作用,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避免死亡。哮喘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消除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没有哮喘的急性发作和哮喘的日夜间症状,能够和健康人一样的生活。

2.药物治疗 分为两类:

(1)缓解哮喘发作 支气管舒张药,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1)β2受体激动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作用时间约为4~6小时。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有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作用时间为10~12小时。

2)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等。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有协同作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多痰的患者。

3)茶碱类: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2)控制哮喘发作 主要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也称抗炎药。

1)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常用吸入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口服剂有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等。静脉用药有甲泼尼松龙(甲基强的松龙)等。

2)LT调节剂:如扎鲁司特等。

3)色甘酸钠及其他药物(如酮替酚等)。

【健康指导】

1.哮喘的诱因是什么

诱因是指已患有哮喘病的基础上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引起哮喘发作的诱因很多,常见的诱因有以下几种:(1)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变应原,也是哮喘的主要诱发因素。(2)花粉:哮喘发作在春秋季多见,与吸入季节性花粉有关。在国外,花粉引起哮喘发作非常常见,在国内,由于人均绿化面积日益增加,花粉引起的哮喘也应更加重视。(3)真菌:引起致敏的真菌很多,主要有链孢霉菌、青霉菌、烟曲霉菌等,真菌容易在阴暗、潮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繁殖,所以居住条件差是真菌性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4)动物变应原:家养动物(猫、狗、鸟等)的唾液、粪、尿和皮屑是引起哮喘的重要致敏原。哮喘患者要避免养动物。(5)昆虫变应原:昆虫碎屑和代谢物如皮屑、粪便、唾液可成为粉尘中的一部分,吸入后可以起哮喘发作,以蟑螂最常见。(6)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对哮喘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尤其婴幼儿时期患病毒感染,如麻疹、百日咳、毛细支气管炎等,日后容易形成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7)日常生活中刺激性或有害气体:油漆、杀虫剂、吸烟、油盐、煤烟等和某些化妆品如香水、发胶等都有可能诱发哮喘发作。(8)职业性化学物质:接触职业性刺激物可诱发哮喘发作。(9)食品因素:进食过甜、过咸食物可诱发哮喘发作,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黄鳝、鱼、虾、蟹等在过敏性体质的人中容易引起过敏,诱发哮喘发作,儿童更为常见。(10)药物因素: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碘油造影剂和血清制剂等有可能引起哮喘发作。(11)气候因素:气候变化特别是冷空气会引起哮喘发作。(12)运动: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如长跑可出现哮喘症状。(13)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生气、烦恼、忧郁等都可以引起哮喘发作。

2.尘螨与哮喘有何关系

尘螨是最常见的是室内变应原,也是哮喘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哮喘的发病与环境中尘螨的密切相关,出生第一年内接触尘螨与以后发生哮喘有关。尘螨分布非常广泛,孳生于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尘螨种类很多,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是屋尘螨和粉尘满,屋尘螨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物,主要寄生于被褥、枕头、沙发、毛毯中。粉尘螨以各种粮食粉尘为食物,在面粉厂和食品厂较多。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尘螨生存的主要因素,温度、湿度较高的沿海地区的尘螨密度较寒冷、干燥内陆地区为高,而沿海地区哮喘发病率较内陆地区高可能与尘螨密度有关。

因为尘螨是重要的变应原,所以脱离尘螨的接触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控制尘螨生长,减少室内尘螨密度至关重要;另外,用尘螨浸出液对尘螨过敏的哮喘患者进行脱敏治疗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预防哮喘发作的方法。

3.食物过敏与哮喘的关系

有过敏体质的人进食某些食物后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胃肠功能紊乱和过敏性哮喘等。食物过敏在儿童常见,年龄越小越容易对食物过敏,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对各种食物产生耐受。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很多,如牛奶、鸡蛋、鱼、虾、蟹、豆类、面粉、花生、巧克力和某些水果等,但并不是每位患者都对这些食物过敏,即使对吃海鲜引起哮喘发作的患者,对不同事物的海鲜反应也不一样,比如吃黄鱼引起哮喘发作,吃带鱼则不一定引起哮喘发作,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凡是海鲜都不能吃”。更不能因为是哮喘患者就禁食所有的海鲜和河鲜。

对于食物引起哮喘发作的患者,首先要确定对哪种食物过敏,可以去医院做食物变应原皮试以确定过敏食物,也可以通过饮食日记帮助确定。一旦确定过敏食物,要做到:(1)避免再吃该致敏食物,包括含有该成分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牛奶。(2)脱敏疗法:对某些无法避免的过敏食物可试行脱敏治疗,从微量开始摄入,耐心而缓慢增加摄入量,如此日积月累,部分患者可对过敏食物耐受,得到脱敏。一旦脱敏,就可以食用这些食物。

4.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有何关系

过敏性体质的人容易患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常同时存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发生哮喘的比例高达40%左右,而哮喘患者中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比例可达60%~80%左右。实际上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都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疾病,在病因、诱因、病理学改变、发病机制及治疗上都非常相似。

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预防哮喘的发生,当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局限于上呼吸道时就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防止其炎症向下呼吸道蔓延而导致哮喘。儿童时期患过敏性鼻炎患者如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长大后哮喘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不治疗者。

5.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哮喘有何关系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发作关系非常密切,儿童较成人更加明显。呼吸道病毒感染在有过敏性体质者和原有气道高反应的患者中更易引起哮喘发作。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诱发的气道炎症是引起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原因,病毒感染除可直接引起气道的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粘膜损伤外,还可作为一种变应原引起气道变应性炎症。

6.怎样改善居住环境避免哮喘发作

居住环境中有大量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如尘螨、真菌等,因此,要改善居住环境,尽量使变应原减少到最低程度。卧室应力求简单,不要挂置绒毛饰品,不要放置地毯、布艺沙发等有利螨孳生的物品。卧室应避免潮湿,要多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床铺卧具应经常暴晒、拍打,对可清洗的卧具如床罩、被套等要经常清洗,并用55℃以上甚至100℃热水烫洗以杀死螨虫。如经济条件许可,应2~5年更换一次卧具。更换新的床垫、枕头,并用不透气的塑料包裹。使用电热毯可减少床铺的湿度,从而减少床铺上螨的孳生。对居室的所有部分都应定期吸尘,采用除螨吸尘器效果更好。居室的清理应由非哮喘患者进行,以免在清理过程中接触大量变应原引起哮喘发作。

7.哮喘是遗传性疾病吗

特应性素质的患者,在他们的一级亲属中患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机会比无特应性素质者的亲属高得多。一个家庭中往往父亲或母亲和子女同时患哮喘病,甚至祖孙三代同时患哮喘病。所以哮喘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倾向。哮喘的遗传方式较复杂,是以多基因遗传方式遗传的。哮喘的发生与特应性素质的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的特应性遗传基因可使子女在出生时就具有特应性素质,在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哮喘。但是并不是所有具有特应性素质的人都会患哮喘。

8.吸烟对哮喘患者有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