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讲话
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或中途插话,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但有些人有这样的陋习,结果往往在不经意之间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注意说话禁忌的时候,要让孩子记住一点: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讲话。随便打断别人讲话既是不礼貌的行为,还会给别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有一位老板正与客户谈生意,快要签合同的时候,老板的一位好朋友进来了。他仗着和老板的关系很好,不把自己当外人,就随便打断了别人的话。他说:“哇,我刚才在大街上看了一件热闹的事儿……”接着他越说越兴奋。老板示意他不要说了,而他却不管不顾,继续滔滔不绝地说。客户见谈生意的话题被打断了,就对老板说:“你先跟你的朋友聊吧,我们改天再来吧!”客户说完就走了。
老板的这位朋友胡乱地打断别人的讲话,随便插话,结果搅了老板的一笔大生意,让老板很恼火。从那以后,那位爱打断别人说话的朋友再也没有得到老板的帮助。
父母可以让孩子假设一下:当你正讲得兴致勃勃,听众也很感兴趣地听着时,突然有人打断了你的话,并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培根曾经说过:“打断别人的讲话,乱插话的人,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随便地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最无礼的行为。有些不懂礼貌的人,总喜欢在别人侃侃而谈的时候突然打断别人,冷不防地从半路杀进来,让别人猝不及防,更让说话的人顿生厌恶之感。
有的孩子也有插话的毛病,只要父母正确地引导,让孩子懂得插话是多么的不礼貌,孩子就会逐渐地纠正自己的毛病。我们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大人讲话,小孩不要插嘴。”这样教育孩子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当着别人的面指出孩子的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正确的做法是私下温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说明原因,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一次,刘强的家里来了一位阿姨,是妈妈的朋友。当妈妈正和那位阿姨说话的时候,4岁的刘强从外面跑了进来,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的鞋带松了。”妈妈并没有马上帮他系鞋带,而是说:“妈妈正在和阿姨谈话。等谈完了,我会帮你的。”
过后,妈妈告诉刘强: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但是如果碰到紧急情况,比如要上厕所或感觉身体不舒服,要马上告诉大人。但是一定要记住,在打断别人说话之前,一定要说声“对不起”。
这位母亲的教子方法是高明的,她充分地考虑了孩子的感受,不是当着他人批评孩子的不礼貌行为,而是在事后和孩子交流。有的家长并不是这样做的,他们看到孩子插话,就怒不可遏地吼道:“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滚开,谁叫你插嘴的!”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对于孩子而言,爱打断别人讲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孩子率直童真思想活跃,想了解更多的事情,对待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想积极地表现自己。但是胡乱插话和打断他人说话,会显得孩子没有礼貌,缺乏教养,不尊重别人。
因此,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要注意方法,既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力,又要让孩子懂得礼貌待人。只有这样,家长的教育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孩子才能获得好人缘。
如果孩子喜欢插嘴,当家中要来客人时,家长可以事先提醒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打断大人们说话就打骂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还没有学会在恰当的时间表白自己观点之前,更不能在客人面前责怪孩子。否则只会使孩子和客人都觉得难堪,并且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如果你想插话,可以举起手给我一个暗示,我可以考虑让你说话。”当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也应该认真地倾听。
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个换位游戏,让他发现自己的毛病,学会尊重他人。比如,当孩子和他的朋友聊得正欢的时候,家长可以扮成一个多嘴多舌的人,滔滔不绝地向他的朋友提问题,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无视他人的存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到厌烦,然后就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让他知道倾听别人讲话的重要性。
2、不要在背后说人坏话
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这说的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批评背后说人是非的行为。家长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孩子也有背后说人坏话的现象。有些家长对此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孩子只是随便说说,并没有恶意,但是一旦这些话传到相关人的耳朵里,就容易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张月和王妃是同班同学,也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大家面前,两人经常交流学习经验,有说有笑,关系很不错。然而,有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告诉王妃,说张月在背地里说她的坏话。得知此事,王妃非常生气,她觉得张月伤害了自己,于是耿耿于怀。从那以后,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张月频繁地交往,渐渐地,两人由好朋友变成了陌路人。
多年以后,张月得知王妃当年有意不和她交往,是因为她在背地里说了王妃的坏话,她才懊悔地表示:“我当时真的只是说着玩的,并没有恶意。”但是这时候说出这句话来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背后说人是非,甚至说人坏话,是不道德的。有些家长自身就有这个毛病,当他们发现孩子也爱在背后说人是非时,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殊不知,孩子的毛病很可能是受家长的影响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孩子说话没有禁忌,就可能犯错。
在家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议论同学、朋友,不要置之不理,要加以制止。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你这样说同学是不对的,妈妈感到很难过,妈妈真的很不爱听。如果别人在背后这样议论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希望你能认真地考虑一下。”孩子经过考虑,会明白背后说人是非是不对的,就会改掉这个不良习惯。
放学了,贾继英回到家里,不高兴地对妈妈说:“今天上体育课真是气死我了!我的同桌吴悦真是笨死了!老师让我们两个人一组练习乒乓球,可是我打过去的球她总是接不住,每次都是这样。这直接影响我的心情。”
妈妈说:“难怪你这么生气,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正当妈妈要继续说的时候,贾继英又说:“妈妈,你不知道啊,吴悦就是笨头笨脑的!以前我还没发现,通过今天练习乒乓球,我发现她动作特别迟钝,很多球都是差一点就能接到,但是她总是慢了一小步。早知道这样,我才不和她做搭档呢!”
妈妈说:“这能说明全是她的问题吗?可能是因为你没有传好球呢!”
贾继英解释说:“这绝对不是我的问题。以前练习,我和其他同学做搭档,配合得特别默契。”
妈妈说:“好吧,就算问题出在她的身上,我想你也没必要这样说她。”
贾继英不以为然地说:“说说有什么了不起,她又不知道。”
妈妈严肃地说:“如果你这样想,妈妈太伤心了。你想想,如果你的同学在背后说你坏话,你的心情会怎样呢?如果你的同学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被别人议论,他们的感受会如何呢?”
贾继英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她开始沉默。
妈妈接着说:“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是不礼貌的。只要你说了,总有一天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这样别人会喜欢你吗?那时候你遇到困难,别人会帮助你吗?如果你被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你肯定也会难过的。相信你不希望和一个喜欢说朋友坏话的人继续交朋友吧?”
贾继英默默地点头,然后轻声对妈妈说:“我知错了,以后不会在背后说朋友的坏话了。”
如今的孩子大多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常常以我为中心,有的甚至觉得世界要围着自己转,很少顾及他人。因此,父母要及时警示孩子,教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有一句老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要告诉孩子这句话的道理,让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这样孩子就会得到朋友的信赖,并且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3、不要跟别人开过分的玩笑
开玩笑是一种轻松的沟通方式,恰当的玩笑是幽默的表现。但是如果玩笑开得过分,那就适得其反了,不但不能引人发笑,还可能严重影响别人的心情,破坏人际关系。父母要提醒孩子,千万不要乱开那些有意捉弄别人的玩笑。
雨嘉认为开玩笑能给人带来快乐,娱人娱己,何乐而不为呢!然而,一次不恰当的玩笑,打击了她的同学,也让她和同学的关系受到了影响。
那是上中学的时候,学生宿舍每周要检查一次卫生,还要评分,每周评出最好及最差宿舍,所以同学们都把宿舍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有一次,雨嘉的舍友放学回来后把一堆书扔在床上,便出去了。检查卫生的人已经在隔壁宿舍检查,雨嘉只好和另外一位舍友手急急地将舍友床上的书塞到被子底下。
顺利地通过检查后,雨嘉和那位舍友商量:“不如一会儿骗她,说因为她的书乱摆放,被没收了好不好?”“好啊,好啊!”那位舍友同意了。当那位扔书的舍友回来时,雨嘉便假装悲痛地告诉她,书被没收了,要她去学生会生活部去领回来。这位舍友起初不相信,但是雨嘉用严肃的表情骗过了她。这位舍友真的相信了,她突然趴在床上大哭起来……
这下雨嘉慌神了,她连忙怯生生地跟那位舍友道了歉,洗了个苹果给舍友吃。但是这位舍友拒绝了,她跑了出去。留下来的雨嘉一个人面壁思过,悔不该开这个恶作剧的玩笑。
在学习中,孩子会有很多压力,适当地与同学开开玩笑,调节一下气氛,没有什么不好的。可是有的孩子没有把握好开玩笑的分寸,有事没事都乱开玩笑,甚至以开玩笑取笑别人为乐,其结果只能使孩子的人际关系陷于困境。
期末考试之前,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复习。突然涵涵去了一趟洗手间,同桌吴越见她的电子手表在桌子上,就想开个玩笑,娱乐一下涵涵。他把涵涵的手表偷偷地装在涵涵的书包里,然后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继续认真地看书。
涵涵回来后没有察觉。突然,吴越问她:“涵涵,现在几点了?”
涵涵一听,准备看表,但是发现手表不见了。这儿翻翻没有,那儿寻寻也没有,涵涵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吴越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心中却暗自发笑:“哈哈,我的计谋得逞了!”涵涵找了好一会儿,只好试探性地问吴越:“是你拿了吧?快给我吧!我等一会儿考试要用的。”“没有啊!是不是你上洗手间的时候,把手表掉到厕所里了?”吴越故意地问。
涵涵担惊受怕直着急,吴越哈哈大笑起来,说:“手表就在你的书包里,我逗你玩呢!”
涵涵生气地说:“有你这么逗人玩的吗?这不是浪费我的复习时间吗?还影响我考试的心情。”说完,生气地把头撇向一边。
开玩笑是有分寸的,什么时候开玩笑,什么场合开玩笑,对什么样的人开玩笑,开什么样的玩笑,这都是很有讲究的。那么开玩笑到底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一些问题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
第一、不要把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当做笑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让孩子拿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开玩笑。如有些孩子以为和同学很熟悉,关系很好,就随意取笑对方的缺点,这样做会让对方觉得是冷嘲热讽,倘若对方是个比较敏感的人,那么这种无心的玩笑就能激怒他,甚至毁了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使同学关系变得紧张。父母要让孩子记住,玩笑一说出口,是无法收回的,如果不恰当地开玩笑引起不良的后果,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第二、不要和异性同学开过分的玩笑。
有时候,在课间和同学开开玩笑,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在异性面前开玩笑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让孩子切记:异性之间开玩笑不可过分,尤其不能在异性面前说黄色笑话,这会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会让异性认为你思想不健康。
第三、不要以为捉弄人也是开玩笑。
捉弄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会让人认为是恶意的,而且事后很难解释清楚。捉弄人绝不是开玩笑。因此,父母要让孩子记住,不可捉弄别人,不要祸从口出,否则后悔晚矣。
第四、开玩笑还应注意场合。
如果在飞机上,有人突然开玩笑说“我有炸弹”“我要劫机”之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这类话一出口,航班工作人员可能会将其当做恐怖事件对待,乘客会因此感到慌张,而开玩笑的人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不要揭别人的短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人们都不愿意别人揭自己的短处,尤其不愿意别人在众人面前揭自己的短。可是很多天真的孩子并不懂得这个,他们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虽说童言无忌,但是揭别人的短毕竟会让人感到不高兴。因此,家长要教孩子注意说话禁忌,学会与人沟通。
下午放学的时候,儿子打电话说他的自行车坏了,徐先生就去学校接儿子。赶到后,他几分钟就把车修好了。这时儿子对他说:“爸爸,我想把车筐从后面挪到前面,因为我怕书包丢了。”爸爸知道儿子本意不是这个,就问:“老实交代,想干什么?”儿子嘿嘿地笑了,说:“我想用来驮同学。”可是徐先生不同意,说车太小。“没事儿的,我驮小个子同学。”儿子解释道。
正说着,徐先生的同事走了过来,他看到徐先生和儿子在争执,就劝徐先生依了孩子,到时候如果他无法做到,自然就放弃了。儿子听懂了他的话,插言说:“一定行的,因为我同学很矮,和你儿子一样。”同事立刻面露尴尬,他一直为自己儿子太矮感到难过,于是他很不自然地走开了。
徐先生批评儿子:“你怎么乱说话呢?”
儿子据理力争:“我没乱说,林林(同事的儿子)本来长得很矮嘛!我又没说谎,为什么不能说呢?”
徐先生告诉儿子:“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为什么呢?”儿子不停地追问。
徐先生耐心地说:“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缺点,甚至有的人有生理缺陷,有的人自己不知道,你可以善意地讲出来,但是要注意语气和态度,大多数人是不希望别人揭他的短处的。有些人有生理上的缺陷,人家心里是知道的,比如林林知道自己个子矮,他爸爸也知道,他们已经很不开心了,你说了,他们会更不开心的。你为什么要让人家不开心呢?”
“哦!”儿子眨了眨眼睛,再也没说什么,他已经听懂了。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不希望别人提起。如果孩子因为一时疏忽揭了别人的短,父母应该马上让孩子向对方道歉,并和孩子讲明不能揭短的理由。
语言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而揭短的话更会让人难以忘记。有些孩子只图一时口舌之快,说话揭了别人的疮疤,有意无意地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有可能在别人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
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母熊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款待樵夫,以示感激。可是樵夫吃完晚宴后,却对母熊说:“你款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骚臭味。”母熊虽然怏怏不乐,但却对樵夫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砍我吧!”樵夫照它的话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