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孩子记住别人的名字
不论孩子还是成人,大都对自己的名字很在意。有人才说:“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渴望被别人记住。”如果你懂得教孩子记住别人的名字,让孩子知道称呼对方的名字打招呼,那么你的孩子就会赢得对方的信任与欢迎。
约翰曾经在圣地亚哥天音教堂做资深牧师,那时他能记住每个礼拜者的名字。他曾对大家说:主日弥撒结束后,如果他们委托别人交上一张照片,下个礼拜日,他就会记住他们的名字。约翰记住了22000多个人的名字,经常在碰面的时候直呼对方的姓名。1995年,约翰卸任了。
2004年夏,天音教堂迎来50岁华诞,约翰高兴地回来参加庆典。那次庆典有几千人参加,有的人已经和约翰近10年未见面了。参加庆典的人的胸前都别着一张“名签”。当约翰走近一对夫妇时,那个丈夫突然将胸前的名签捂住。约翰随即喊出他的名字,他咧嘴笑了,说道:“我只想试试你还记不记得我的名字!”
后来,约翰说:“这件事挺让我难忘的。我已经上了年纪,脑袋可不像以前那么灵光了,可还是努力地记住别人的名字。”
几乎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名字特别敏感,通常情况下,如果你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就会使对方感到亲切、融洽。记住对方的名字,一见面就叫出对方的名字,等于告诉对方“你很重视他”,等于给了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
让孩子记住别人的名字,并礼貌地喊出来,孩子就会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没有什么能比关心别人更让人感动,而关心别人的前提是先了解别人,首先要和别人打招呼,要知道别人的名字。
父母要教孩子懂得“记住别人的名字会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的道理。拿破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喜欢在军营中走动,遇见某个军官时,他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并跟他打招呼。他经常询问士兵的家乡、妻子和家庭等情况。他的做法让军官们感到吃惊:皇帝竟然对他们的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拿破仑的这种做法让他的每个军官感动,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
法国皇帝拿破仑日理万机,仍然能够记得每一个他所认识的人。他记住对方名字的技巧并不复杂。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他没有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名字,就会说:“抱歉,我没有听清楚。”如果碰到一个不寻常的名字,他就说:“怎么写呢?”
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会把对方的名字重复地说几遍,试着在心中把它跟对方的特征、表情和容貌联系在一起。
如果对方是比较重要的人物,拿破仑就会等到旁边没人的时候,将那个人的名字记在纸上,仔细地看看,在内心默默地诵念,以加深印象。就这样,他记住那个名字就不只是有眼睛的印象,还有耳朵的印象。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孩子能准确地记住别人的名字,并礼貌地喊出来,他常常会获得别人的赞美和关爱。
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一般都取决沟通能力的强弱。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办好事情的高速通道。因此,教孩子学会一些沟通技巧是很有必要的,而记住别人的名字最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因为那会使对方感到你的孩子在关心他,喜欢他,使他愉快和欣慰,从而为你的孩子打开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让孩子记住别人的名字并大声地喊出来,是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记住别人的名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往往是最开始的时候能记住,但是没过多久就会忘掉。这就要求家长教育孩子要用心地去记别人的名字,记别人名字的时候要结合别人的相貌特征,要采用各种更利于记忆的方式去记忆。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答案是听到别人喊出来自己的名字。记住这条规则:“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教孩子努力地将每个与他有过交往的人的名字印在脑海里,时刻准备在下一刻见到这个人的时候大声地喊出来。
2、教孩子学会为对方着想
想让你的孩子受人欢迎,受人尊重,并得到别人的信任吗?那就让孩子学会为别人着想吧!为别人着想表现为:说话的时候考虑对方的感受,做事的时候照顾对方的利益。如果你的孩子懂得这样做,那么他就会得到别人的好感与信任,继而他也会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
有一位推销员,他在英国一家皮鞋厂工作。他曾经多次拜访伦敦的一家皮鞋店,但鞋店老板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他的拜会请求。
有一天,推销员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变更鞋业税收管理办法的消息,他认为这则消息有利于帮助店家节省很多的费用。于是他口袋里装着这份报纸,又一次来到了那家鞋店,希望把这个好消息带给皮鞋店老板看看。
他来到鞋店柜台前,大声地对鞋店的一位售货员说:“麻烦您转告您的老板,说我有路子让他发财,不但可以让他大大地减少订货的费用,还可以本利双收地赚大钱呢!”这一次,老板终于同意接受他的拜会。
同样的道理,只要你的孩子懂得遇事站在别人的角度上,先替对方着想,他就会采取恰当的、可以让对方接受的方式去让对方认同、接纳自己。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为对方着想,忽略了对方的利益和感受,那么你的孩子就难以打动别人,他就很难把事情办好。
吉利经常抱怨妻子把很多时间花在修剪草坪上,因为他觉得草坪没有必要修剪得那么频繁。每次妻子修剪完草坪后,吉利都会这么说。这让妻子觉得很不开心,直接影响夫妻之间的和睦。
有一次,吉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需要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吉利知道自己错了,认识到妻子修剪草坪是多么辛苦,她是多么渴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别人称赞。后来,吉利主动地和妻子一起修剪草坪。妻子对吉利的举动感到格外惊讶、非常欣喜。两个人在一种很愉快的氛围中一起修剪好院子里的草坪。
从此以后,吉利不仅经常和妻子一起修剪草坪,还经常赞扬妻子勤劳。他告诉儿子:“妈妈很厉害,经常把院子里的草坪修剪得与水泥地一样平。”同时,他还教育儿子:“当你和别人相处的时候,首先应该为对方着想,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感受。”这也使孩子学会了说话办事处处替别人着想。
很多时候,由于每个人考虑问题的立场是不同的,这就使意见不统一。如果双方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对方着想,那么分歧很快地就会解决。可是不少人却不懂得这样做。
不懂得为别人着想,往往会引起别人的愤怒。如果孩子只考虑自己,以自己为中心,那么他可能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因为总是想着自己的人是自私的,谁会喜欢自私的人呢?谁会信任自私的人呢?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尤其当别人的失意、痛苦或者遭受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幸灾乐祸,而应多关怀、体谅别人。这样就会温暖别人,感动别人,也就容易获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帮助。
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先让自己思考一分钟:如果你是对方,那么会不会接受这个批评,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你经常这样做,那么你身边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如果人们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那么彼此就有了理解的基础,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
3、教孩子用简洁的话语打动人心
在生活中,有些人说起话来喜欢长篇大论,甚至慷慨激昂,但是并不能使听者提起精神;而有些人寥寥数语,却是掷地有声,产生令人折服的魔力。简洁就是力量。父母要教孩子说话要尽量地简洁,避免罗唆、脱离主题。
1991年11月,“金鸡奖”与“百花奖”这两个中国电影的最高奖在北京同时揭晓。著名演员李雪健因主演《焦裕禄》的主角焦裕禄而同获两个大奖的“最佳男主角”。李雪健站在台上,发表他的获奖感言时这样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与李雪健的讲话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位厂长,在他上任第一天,他对员工发表了别出心裁的讲话:“我来当厂长,打心眼儿里高兴!但厂长不好当,担子重啊!从现在起,我给大家交个底儿,我不想干两件事就‘捞一把’,非跟大伙儿一块儿干出个样儿来不可,好比一根绳子上拴着的俩蚂蚱,飞不了你们,也跑不了我……”许多人听后在台下悄悄地说道:“这个厂长挺实在……”“厂长是个老实人,跟着这样的厂长干心里踏实……”
故事中的两个人都仅用了寥寥数语就获得了人心。李雪健的发言淳朴实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厂长讲的几句话平实、通俗,没有表面的客套,让人听后觉得语重心长,赢得了员工的信任。
在公共场合演讲,如果能用滔滔不绝的精彩发言抓住每位听众的心,那自然会令人钦佩;但是如果能将自己的思想浓缩在几句朴实的话语中,那更会让听众为之振奋。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他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文系老师郭良夫结婚,马寅初先生抽空参加了他的典礼。当贺喜的人群发现马校长到来时,顿时情绪高涨,并鼓掌欢迎他即席致词。
马寅初先生并没打算要讲话,但大家如此热情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脑子急速地转动。在喜庆的氛围里讲什么好呢?自己擅长做学问,可现在谈论这些又不合时宜。忽然他灵机一动,只说了一句话:“我想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的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刚听到马校长这句话时,大家没反应过来,都觉得莫名其妙。很快,众人联想到新郎的大名,方才恍然大悟:良夫,不就是好丈夫的意思吗?于是,众人大笑,并给予热烈的掌声,一边鼓掌一遍称赞马校长讲得好。
马寅初先生借题发挥,用新郎郭良夫的大名适当地联想,既表达了校长对教师的良好祝愿,又风趣地增添了喜庆气氛,更关键的是短短一句话,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一个人口才好,不在于他在别人面前如何侃侃而谈,也不是一件事经他一说就能天花乱坠,而是他说的每句话都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听众。如果话语能简短有力,又何必长篇大论呢?
我国有句俗语说得好:蛤蟆从晚叫到天亮,不会引人注意;公鸡只啼一声,人们就起身干活。的确,如果你想教孩子学会说话,不一定要教孩子如何侃侃而谈,而需要教孩子学会浓缩自己的话,一语中的,打动别人的心。
父母要教孩子懂得说话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要努力提高说话的水平,增添说话魅力,就要使自己表达出来的思想能够引起听众共鸣。也就是说,要将话说好,关键在于如何拨动听者的心弦;而拨动听者的心弦,往往只需要一句简练的话就可以了。要教孩子学会真诚地与别人说话,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是最能感动人心。
4、教孩子用微笑温暖人心
有人说:“微笑是最美的语言,即使你不说话,那也是最有礼貌、最亲切感人的沟通方式。”生活中,有的孩子不爱笑,他们老是板着面孔,给人一副冷漠的样子,让人觉得很难接近,这样自然达不到好的沟通效果。
苏蕾的儿子性格一直很内向。有一次,邻居告诉苏蕾:“你儿子怎么啦?他总是不理睬别人,我跟他打招呼,他都不哼一声,面无表情。”
苏蕾忙道歉,说孩子就是这样。
回到家,苏蕾跟儿子说:“邻居跟你打招呼,你总得应一声吧?”儿子说:“有什么好应的,我知道就行了。”苏蕾说:“你是中学生了,总得讲礼貌吧,哪怕你微笑一下也好呀!”儿子什么也不说,就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这件事引起了苏蕾的深思,她想起儿子有几次对着镜子,说自己的牙不好看。于是在吃晚饭的时候,苏蕾问儿子:“你是不是觉得牙齿长得不好看,所以才不爱笑呀?”儿子说:“暴牙有什么,巩俐也是暴牙呢!”全家人都笑了起来。苏蕾说:“那好,既然你不怕,从明天起,你应该多微笑,特别是有人给你打招呼的时候,一定要笑。”儿子答应了。
吃完饭,儿子对着镜子,看看露出的牙齿,自己看着看着大笑起来。
后来,邻居对苏蕾说:“你儿子有礼貌多啦!尽管不说话,看见我,他笑得很开心!”苏蕾发现儿子的心情比以往好多了,细问他,得知他在班里有了很多朋友,据说很多人都被他的笑容所感染。
微笑是最有感染力的,它是一种快乐心情的流露,它会让周围的人沾上快乐的光。人们都喜欢和心情愉快、笑容满面的人相处,因为那样也可以让自己有一份好心情。
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微笑地与人相处,与人交谈,微笑地面对生活,让微笑化作一股暖流,温暖所有人的心。
即使是冷漠的冰霜,最终也会被执著的微笑融化。不论别人有多么冷漠,都要让孩子用微笑面对,这种执著的微笑精神往往通向成功的道路。
微笑是人类最重要的礼物。微笑会让孩子变得快乐而富有,微笑会让孩子拥有友谊和幸福。教孩子学会微笑,学会微笑着和他人沟通、相处,这样,孩子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支持和友谊。
5、教孩子懂得信任是最好的原谅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谁都希望自己犯了错误之后能得到别人的原谅。然而有些人表面上说原谅了对方,可实际行动却处处表现出对对方的不信任。信任是最好的原谅,原谅别人的最好方法就是信任别人,把他能够做的事交给他去做。
信任是最好的原谅。平日里,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比如损坏了家里的东西,只要孩子承认了错误,父母就要原谅孩子,不计前嫌,重新信任孩子。大多数父母都能够做到真正信任孩子,而有的父母却做不到。
在有些家庭,当孩子犯了某个错误时,父母虽然能够暂时地原谅他,但是事后往往还会提起这件事。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进步是不利的。同时,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学着这样对待同学,使孩子们之间缺少信任,他们的交往和沟通就很难顺利地进行。
芳芳和圆圆是同桌,一次芳芳的彩笔不见了,她急忙把这一情况告诉老师,谁知是同桌圆圆拿去了。虽然芳芳当着老师的面原谅了圆圆,但是她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她给抽屉上了一把锁,每次课间的时候,她都会把抽屉锁上。这一举动让同桌圆圆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知道芳芳并没有真正原谅自己,最后她把烦恼告诉了老师。
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私下和芳芳谈心。她告诉芳芳:“如果你真的原谅了圆圆,就不要再对圆圆表示警惕,否则,她会很伤心的。上一次她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拿了你的彩笔,现在她已经改正过来了。”经过老师的一番教导,芳芳把抽屉锁拆了,她和圆圆的关系又和好如初了。
原谅一个人不只是嘴上说“我原谅了你”,还应该表现在行动上。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别人伤害了你,你要学会原谅他,还应对他表示信任。相反,如果你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你,或不喜欢你,不和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你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原谅。”
6、教孩子学会善意地提醒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