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诗歌风格的特点()。
A.清新淡雅B.飘逸奔放C.朴素自然D.雄奇壮丽E.苍凉悲壮
2.本诗是一首()。
A.七律B.歌行体诗C.近体诗D.曲子词E.乐府旧题
3.本诗表现的情感内容有()。
A.对道路交通不顺畅的憎恶B.对身处逆境的苦闷激愤
C.对美酒佳肴的不满意D.对理想的追求和探索
E.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4.本诗运用的典故有()。
A.吕尚磻溪垂钓B.伊尹乘舟梦日C.陈皇后长门失宠
D.宗悫乘风破浪E.周公吐哺握发
5.本诗包含了典故的诗句有()。
A.闲来垂钓碧溪上B.欲渡黄河冰塞川C.长风破浪会有时
D.拔剑四顾心茫然E.忽复乘舟梦日边
三、词语解释题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斗十千:
2.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直:
3.闲来垂钓碧溪上。
闲来:
4.忽复乘舟梦日边。
忽复:
5.多歧路,今安在?
安在:
6.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
7.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济:
四、简析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划分诗歌层次及概述大意。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显示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悲愤难耐的情怀。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形象地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这属于什么描写?
(4)哪些诗句使用了象征(比兴)手法?它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5)哪些诗句使用了典故?这些典故的含义是什么?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哪一句诗最能体现本诗的中心内容?
(9)全诗总体象征意义是什么?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形式上看,本诗是一首()。
A.七言绝句B.七言律诗C.歌行体诗D.乐府体诗
2.从题材上看,本诗是一首()。
A.爱情诗B.山水诗C.送别诗D.田园诗
3.本诗中,诗人流露出了对朋友羡慕之情的诗句是()。
A.故人西辞黄鹤楼B.烟花三月下扬州
C.孤帆远影碧空尽D.唯见长江天际流
4.本诗的抒情特色是()。
A.热情奔放B.轻松浪漫C.沉郁顿挫D.委婉含蓄
5.本诗的主旨是抒写()。
A.羁旅之苦B.故乡之思C.谪迁之痛D.惜别深情
二、多项选择题
1.本诗是一首()。
A.古体诗B.近体诗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E.七言歌行体诗
2.本诗所运用的抒情手法有()。
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E.借夸张抒情
三、词语解释题
1.送孟浩然之广陵
之:
2.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辞:
3.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
4.唯见长江天际流
际:
四、简析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概括本诗的主旨。
(2)一、二句使用了什么抒情方法?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3)三、四句使用了什么抒情方法?主要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兵车行
一、单项选择题
1.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
A.现实主义诗人B.浪漫主义诗人
C.爱国主义诗人D.民主主义诗人
2.在我国诗歌史上,杜甫被誉为()。
A.诗仙B.诗鬼C.诗佛D.诗圣
3.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可概括为()。
A.豪放飘逸B.婉丽精工C.沉郁顿挫D.平淡自然
4.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是()。
A.后代七言格律诗的先河B.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先声
C.宋初西昆派诗风的先河D.苏辛豪放词风的先声
5.杜甫兼长各体,尤其擅长()。
A.古体诗B.七言绝句C.乐府体诗D.七言律诗
6.从内容上看,本诗属于()。
A.叙事诗B.抒情诗C.边塞诗D.送别诗
7.从形式上看,本诗属于()。
A.汉乐府诗B.格律诗C.乐府旧题诗D.新题乐府诗
8.本诗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A.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B.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C.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D.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9.本诗使用了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A.尘埃不见咸阳桥B.哭声直上干云霄
C.新鬼烦怨旧鬼哭D.古来白骨无人收
10.本诗的主旨是()。
A.对亲人送别征夫时生离死别惨相的同情
B.对农业生产惨遭破坏的担忧
C.对社会重女轻男变异的揭露
D.对朝廷穷兵黩武开边政策的强烈谴责
二、多项选择题
1.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继承的前代诗歌传统有()。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民歌
D.三曹父子诗歌E.陶渊明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
2.本诗揭露的朝廷开边战争给人民和社会造成的灾难有()。
A.使土地荒芜B.使村庄湮没C.使征夫大批死亡
D.白白耗费战士的青春和生命E.使社会心理异化
三、词语解释题
1.行人弓箭各在腰
行人:
2.耶娘妻子走相送
耶娘:妻子:走:
3.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
4.禾生陇亩无东西
无东西:
5.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敢:
6.未休关西卒
休:
7.信知生男恶
信:恶:
8.生女犹得嫁比邻
比邻:
四、简析题
1.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1)开头六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开头六句属于什么描写?
(3)指出开头六句中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
(4)这样开头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感情氛围?
(6)这个开头对整体结构来说有何作用?
(7)指出这段使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及其作用。
(8)从这段诗歌可见本诗叙事采用了什么方式?
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信知生男恶”四句表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2)“君不见”至最后描写的景象有何特点?
(3)概括这个结尾与开头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登高
一、单项选择题
1.本诗后四句的抒情方式是()。
A.借写景抒情B.借叙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
2.“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意思是()。
A.由于艰难苦恨,白发越来越多
B.由于年老病衰,白发越来越多
C.由于生活艰苦,非常痛恨年老病衰
D.国事艰难,非常遗憾因年老病衰而不能尽力
3.最能体现本诗主题和感情的两个字是()。
A.百年B.悲秋C.作客D.艰难
二、多项选择题
本诗的形式特点有()。
A.古体诗B.近体诗C.七言律诗D.通体对仗E.乐府体诗
三、词语解释题
1.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
2.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
3.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
4.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繁霜鬓:
5.潦倒新停浊酒杯
新停浊酒杯:
四、简析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划分本诗层次及概述层次大意。
(2)前四句写的是什么景物?
(3)前四句写景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抒情基调?
(4)前四句写景笼罩着怎样的时代气氛?
(5)前四句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6)一、二句的写景与三、四句的写景有什么不同?
(7)“悲秋”二字包含有哪几方面的意蕴?
(8)“悲秋”二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9)“艰难苦恨”包含有哪几方面的内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单项选择题
1.岑参属于()。
A.初唐诗人B.盛唐诗人C.中唐诗人D.晚唐诗人
2.岑参是唐代的()。
A.山水诗人B.田园诗人C.边塞诗人D.新乐府派诗人
3.岑参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新奇壮丽B.苍凉悲壮C.清新淡雅D.沉郁顿挫
4.从形式上看,本诗是一首()。
A.乐府诗B.格律诗C.乐府旧题D.乐府新题
5.与岑参并称“岑高”的诗人是()。
A.高鹗B.高适C.高力士D.高逑
6.本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诗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二、多项选择题
1.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是()。
A.善用比兴B.富有奇情异彩C.委婉含蓄
D.格调激越高昂E.想象新奇
2.在题材上,本诗属()。
A.爱情诗B.送别诗C.山水诗D.田园诗E.边塞诗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A.借代B.比喻C.夸张D.拟人E.对偶
4.诗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有()。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游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E.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三、词语解释题
1.狐裘不暖锦衾薄
衾:
2.将军角弓不得控
控:
3.瀚海阑干百丈冰
瀚海:阑干:
4.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归客:
5.风掣红旗冻不翻
掣:
6.雪上空留马行处
空:马行处:
四、简析题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概括这段诗歌大意。
(2)指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的喻体和被喻体。
(3)“忽如”两句的比喻有什么表现作用?
(4)“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愁”字有什么双重含义?
(5)“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全诗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6)“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属于什么描写?
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概括本段大意。
(2)指出最能体现雪天酷寒的名句。
(3)上句和“去时雪满天山路”的景物描写中渗透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4)“山回路转不见君”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雪上空留马行处”使用了什么抒情方法?
(6)上句中的哪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当时的心情?
杜陵叟
一、单项选择题
1.白居易是()。
A.初唐诗人B.盛唐诗人C.中唐诗人D.晚唐诗人
2.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
A.通俗易懂,雅俗共赏B.豪放飘逸,雄奇奔放
C.想象新颖,新奇壮丽D.清新淡雅,意境幽远
3.从内容上看,本诗属于()。
A.抒情诗B.叙事诗C.送别诗D.田园诗
4.从形式上看,本诗属于()。
A.新乐府诗B.汉乐府诗C.乐府旧题D.近体诗
5.为突出急征暴敛的罪恶,作者先写灾情的严重,这里运用的是()。
A.铺垫手法B.对比手法C.侧写手法D.象征手法
6.本诗的语言特点是()。
A.用典深僻B.含蓄委婉C.平淡朴素D.通俗易懂
二、多项选择题
白居易()。
A.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B.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C.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理论
D.诗歌具有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
E.与元稹并称“元白”
三、词语解释题
1.麦苗不秀多黄死
秀:
2.长吏明知不申破
不申破:
3.虐人害物即豺狼
虐人:害物:
4.帝心恻隐知人弊
弊:
5.京畿尽放今年税
尽放:
6.手持尺牒榜乡村
榜:
7.虚受吾君蠲免恩
蠲:
8.十家租税九家毕
毕:
四、简析题
1.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1)划分本段诗歌层次及概括层次大意。
(2)第一层描述灾情的严重,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3)这段从什么地方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这种改变有什么作用?
(4)本诗的抒情主体是谁?
(5)“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1)概括本段大意。
(2)本段哪句诗最能体现皇恩的虚伪?
(3)“白麻纸上书德音”与“十家租税九家毕”形成什么关系?
(4)本诗是从哪几方面突出“伤农夫之困”的创作意图的?
(5)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李商隐是()。
A.初唐诗人B.盛唐诗人C.中唐诗人D.晚唐诗人
2.李商隐诗中最常见的情调是()。
A.豪放B.沉郁C.激昂D.感伤
3.李商隐的诗较多使用的标题形式是()。
A.正副标题B.无题C.乐府旧题D.乐府新题
4.从内容上看,本诗属于()。
A.送别诗B.山水诗C.爱情诗D.弃妇诗
5.从形式上看,本诗属于()。
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七言歌行D.七言古诗
6.本诗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诗句是()。
A.东风无力百花残B.蜡炬成灰泪始干
C.青鸟殷勤为探看D.夜吟应觉月光寒
7.本诗中推己而及对方的一联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
A.暮冬之景B.初春之景C.暮春之景D.初夏之景
9.本诗中使用了比兴手法的一联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多项选择题
1.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是()。
A.用意显豁B.包藏细密C.清新明净D.意境朦胧E.含蓄多情
2.“东风无力百花残”包含的意思有()。
A.自然的变化B.青春的不再C.爱情的受阻
D.生命的消逝E.仕途的坎坷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包含的修辞手法有()。
A.夸张B.对偶C.谐音D.双关E.用典
4.李商隐最擅长的诗歌形式是()。
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七言歌行体诗
D.五言律诗E.五言绝句
三、词语解释题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方:
2.蜡炬成灰泪始干
始:
3.晓镜但愁云鬓改
晓镜:但:云鬓改:
4.夜吟应觉月光寒。
夜吟:
四、简析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着眼点是“相见难”还是“别离难”?为什么?
(2)“东风无力百花残”属于借景抒情中的什么类别?与首句有什么关系?
(3)“春蚕”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春蚕”一联使用了哪两个象征的意象?“方”“始”两个副词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5)“晓镜”一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与上一联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何不同?
(6)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
(7)全诗的抒情特点是什么?
关山月
一、单项选择题
1.陆游是()。
A.中唐现实主义诗人B.晚唐感伤主义诗人
C.北宋浪漫主义诗人D.南宋爱国主义诗人
2.我国古代创作诗歌最多的着名诗人是()。
A.白居易B.陆游C.杜甫D.苏轼
3.陆游诗集名为()。
A.《山阴诗集》B.《陆务观诗存》C.《剑南诗稿》D.《放翁诗钞》
4.陆游诗歌的风格是()。
A.雄浑悲壮B.苍凉悲壮C.新奇壮丽D.豪放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