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24555000000063

第63章 把事情做细致彻底

做鞋匠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真正不光彩的是作为一个鞋匠不会用心去补鞋。

在建造第一条铁路前,纽约的一个村子里的一个木匠对一个铁匠说:“我想成为最好的木匠,我们家里的六个人都来这里建造这个新教堂,还有九个在家呢。”铁匠充满怀疑地问:“也许你不想花钱买我的工具,因为我制作的都是好工具。”木匠说:“不,我想要,我想要一把好锤子。”

他确实得到了一把好锤子,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铁匠大卫把锤头插锤柄的孔加长了,这样锤头就不会飞出去,这在木匠眼里是个了不起的改进,他向同伴们炫耀。第二天,木匠们都来到铁匠铺,每人订做了一把同样的锤子。承包商看到锤子后也订做了两把,还要求把锤子做得比木匠们的好些。梅多勒说:“我做不出更好的锤子了,我做东西的时候都尽力把它做得最好,不管是为谁做。”

不久一个商店的店主订做了24把,这是他以前没有碰到过的。一位来自纽约的工具商人来到这个村庄推销产品,看到这种锤子后买走了店中所有的存货,并签下长期合同,买断大卫将来制造的所有工具。如果大卫按现有标准制作锤子,他也可以挣很多钱,但在他漫长而又成功的一生中,他从未停止过研究,所以他做出的锤子哪怕是最细微的地方也至善至美。他的锤子在卖出时没有任何的质量说明,锤头上只要印上“梅多勒”就是最好的质量保证。人格就是力量,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广告。

据已故历史学家詹姆斯·帕顿讲,大卫有一天曾对他说:“是的,我在这个小村庄里做了28年的锤子。”“哦,那你现在一定能做出很不错的锤子。”

大卫说:“不,我不会做一把相当不错的锤子,我只做最好的锤子。我唯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十全十美的锤子。如果人们不愿意出合适的价钱,他们完全可以到别的地方买便宜的锤子。如果没有更多的人要买我的锤子,我随时可以再回到我的铁匠铺,40年前我就一直在那里干活。当时我只有一个伙计拉风箱,现在我有了115个人。你看到他们在那边炭炉上烧制锤头了吗,他们就像是厨师在认认真真地煮排骨一样。每个锤头都是用一块铁锤炼成的,都要在一个有经验的伙计的监督下淬火。每个锤柄都要经过3年的风干处理,一直到它不能再收缩为止。我曾想过用机器制作锤子,但一把完美的锤子是机器做不出来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手工来完成。”

帕顿说:“我讲这一个小故事,实际上是在讲几千个类似的故事。把‘锤子’一词去掉,换上‘胶水’,就变成了彼得·库珀的故事。如果换上其他的词,你就会看到30年来世界上每一个伟大行业的真实写照。”

宾夕法尼亚州约翰斯敦的坎布里亚炼铁厂拥有7000名工人,它的经理丹尼尔·卜莫瑞尔说:“我们没有秘诀,我们一直想炼出最好的一炉铁,这就是我们所有的秘密,我们不在乎别人知道它。”

马萨诸塞州已故的约翰·C·怀丁对一位抱怨某些棉纺机价格太贵的客户说:“我不会去想制造多便宜的机器,我只想我能制造出多好的机器。”商人们很快就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每当它们推销机器设备时,他们就会把这句话搬出来,并附上“怀丁制造”,好像这就是对Northbridge产品的充分保证。

塔特尔说:“做事正确无误的孩子总是招人喜爱。”如果一个木匠必须站在刚出师的学徒边上才能确保他不出差错,如果出纳员必须仔细审核簿记员的账目,还不如自己亲自去做,还得将别人做过的重复一次。

一个叫约翰·史密斯的人曾为吉拉德工作,他的行动引起了这位大银行家的注意。一天,史密斯问他:“吉拉德先生,你能不能帮我找点事做?”

“你想找活做?”“是的,先生。我很长时间没有事情做了。”

“非常好,我给你些工作。你看到那边那块可恶的石头了吗?”“看到了,先生。”“非常好,你去把它拿过来放到这里,明白吗?”“好的,先生。”“你做完之后,到银行来找我。”

史密斯做完了他的工作,向吉拉德先生做了汇报,然后又向他要活做。“啊哈,你还想找些活儿干?好,你去把那可恶的石头搬回原处。明白吗?把它放回去”。“好的,先生。”

史密斯再次完成了工作,等着吉拉德给他发薪水。“啊哈,你全做完了?”“是的,先生。”“非常好,应该给你多少钱呢?”“一块钱,先生。”“你很诚实,不会欺骗,给你一块钱。”“我还可以做别的事吗?”“是的,明天早上来这里,我会给你更多的工作。”

史密斯准时赴约,但吉拉德先生仍旧让他“再把石头放回去”。当晚上他来领薪水时,斯蒂芬?吉拉德非常诚恳地说:“啊,史密斯先生,我想雇佣你。你一心一意扑在自己的事情上,不问为什么。你有没有妻子?”“有的,先生。”“阿,这不好,有妻子不好。有没有小孩?”“有,先生,有五个。”

“五个?很好。我喜欢五。我喜欢你,史密斯先生,你喜欢工作,你在意手中的事情。现在让我为你的五个小孩做点事儿吧。好了,你把这五张钞票拿回去给你的五个小孩。你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这样你的五个小孩就不会再缺钱花了。”几年之后,史密斯先生成为费城最富有、最受人尊敬的商人之一。

早年就养成的善始善终,不半途而废的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大自然对每片叶子,甚至对每一条纤细的叶脉、叶子边缘和叶梗的创造都细致入微,尽善尽美,好像它们是当年要生长出来的唯一一片叶子一样。即使是盛开在山谷中没有人能够看得见的花朵,大自然也要让它有同样的完整、精细的外观与轮廓,有同样细致的颜色区别,有同样的完美,好像是为女王的御花园订做的一样。“尽善尽美”是每个年轻人都应遵循的座右铭。

有人问乔舒亚·雷诺爵士:“您是如何在您这一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的?”他的回答是:“只有一条简单的规则,就是把每幅画都画得最好。”

当我们学习如何力求准确时,我们会取得飞快的进步。亚瑟·赫尔普斯说:“我不知道接受教育除了使人变得谦虚以外还有没有别的作用,而谦虚就像做事认真一样的可贵,认真是可以学会的。与不求准确造成的错误比较起来,撒谎也显得微不足道。”

许多年轻人做事时无精打采、缺乏热情、漫不经心。结果他们既不能得到上级的认可,也得不到他们的信任,更断送了自己的大好机会。自由散漫、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永远无益于人们的进步,也很少能让人们有机会进步。他们不会竭尽全力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是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查理一世的首相斯特拉福德的原则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一丝不苟”。据说埃兹凯斯国王“每做一件事都全力以赴,最后都取得了成功”。

一个石匠在每一块石头上都耐心地打磨,他在上面雕刻出蕨类植物的图画,将自己所有的技艺和热情都融入进去。不久,主人对他说:“做得非常好。”他把石头拿走,又给了他一块石头让他雕刻。他从日出一直做到日落,他只知道他是在挣钱。他仍旧把自己所有的技艺和热情都融了进去。他并不知道自己雕刻的这些石块会有什么用,后来,当他在大街上行走,抬头看见艺术馆,他看到了自己雕刻的石块。他当初并不知道石头的用途,但建筑师知道。当他站在那里欣赏着整条街最美的景观。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时,他说道:“我很高兴我做得不错。”他每天都从这条路经过,他总是得意地对自己说:“做得不错。”他没有参与设计图的绘制,也没有参与建筑的规划,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用途也是一无所知,但他竭尽全力地雕刻了那些植物图案,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为那座雄伟的建筑的一部分时,他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没有完成的作品根本就不是作品,只是一件粗糙的半成品。我们常常在孩子身上看到某些不完整的缺陷,当他们长大成人后缺陷就会变得更加明显。我们的房舍、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半成品。孩子们的确对一件事情保持不了太久的热情,但如果他们能把事情做完,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一个男孩上午会兴致勃勃地在花园里挖土,但没过几分钟,他的热情就消失了,他又想去钓鱼。不久他又对钓鱼厌倦了,想自己做条船。他找来锯条、刀子还有几块木板,但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又想去玩球,而这也不会是他最终的选择。

一块时间精准的表,可以用来调校其它许多表的时间;反之,一只时间不精准的表,可能会对整个社区的人产生误导。我们个人的榜样对周围人的影响也是同样的道理。

狄更斯说:“无论我想做什么事,我都会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对于专注的事情,我会达到完全忘我的状态。”

做鞋匠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真正不光彩的是作为一个鞋匠不会用心去补鞋。

一位刚刚从耶路撒冷归来的人在与洪堡交谈时发现后者像自己一样对耶路撒冷的街道和房屋有着浓厚的感情。在被问到上次去该城是什么时候时,这位年迈的哲学家回答道:“我从未到过那里,但60年来我一直想去,并为此做好了准备。”

帕斯卡是他那个时代最出色的数学天才,笛卡尔说什么也不相信《圆锥曲线论》出自这位16岁少年之手。人们认为帕斯卡的著述奠定了法语的写作风格,就像卢瑟奠定了德语的写作风格一样。他的《致乡人书》中收录的书信除最后3封外,都不超过8张四开纸那么长,但他每封信都花了20天的时间。其中有一封写了不下13次。

塔斯马尼亚号失事的那天晚上,船长给出的航道是北偏西67°,他考虑到了漩涡和洋流的影响。但船上的助手忽略了这个因素。他给舵手下达的命令是北偏西57°,因为船的转向并不明显,船长没有意识到。就这样,灾难发生了。

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