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24555000000012

第12章 你能变成应该成为的人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脑海中的模型在成长;你所渴望变成的那个人,正在从你的性格、个性、成就的画面中走过来。

康德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每个人在各方面变得更加完美,哪怕他现在对此还没有信心。”

另一位作家说:“教育的一个伟大责任就是:拿出自我,使他成为将要成为的模样,使他达到可以达到的最完美水平。”

每个人的内心有两个人在纠缠:一个是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我”,另一个是可能变成的“我”。我们都知道自己做过什么、是什么样子,但对自己应该做什么、可能会是什么样子却很盲目,感觉那个可能的自我会与自己无关。

这个世界总是根据我们已经是什么、或有过什么成就来评判我们。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我们应该以此或以自己的进步来正确地评判自己。我们的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说着:我可以成为比现在的“我”更优秀、更有成就的人。那么,为什么不立即行动起来,去做这件更伟大的事,去展现这个可能存在的、更强大的你呢?

“若干年后,他会在某个地方等你,而此人就是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或许你已多次向他投去匆匆一瞥。在你雄心勃勃的时候,在你志向最远大的时候,或许你已经偶尔看到过这个更优秀的人,这个你渴望变成的人,这个以你为原型而造就的人,为什么要将他藏在幕后,而放任那些灰暗的“我”为你谋生、为你追名逐利呢?如果你心中有一个更优秀的人,如果有一个以你为原型造就的更出众的人,为什么不唤醒他,为什么不让他走出来,让他为你弹奏最强有力的生命的音符呢?

许多人之所以唤不出心中的巨人,主要是他的脑海中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模型,他们不能始终按最高标准塑造自己。如果你始终持一种卑微、有限的自我印象,如果你认为自己只能做肤浅、平庸的事,你就无法成为很优秀的人,也无法成就伟业。

任何人都在生活的大理石上雕刻着自己的形象,而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雕刻我们的那个模板。要想成为卓越之人,先要怀抱卓越的理想。一切取决于模板,没有哪位雕刻家能用这块大理石雕刻出比他想象中的更完美的模型,也没有哪位画家能在画布上创作出比他头脑中的更出色的画作。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理想中的模型进行加工。如果头脑中的模型是犹大,那么,世界上技艺最高超的画家也无法画出耶稣。在将你心目中的耶稣传递到画布之前,必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有一个理想的耶稣原型。建筑师无法建造出比他计划建造的更出色的建筑,他的计划就是他的模型。

人每天都在改变自己。今天的你已不同于昨日的你,永远不会有某两天一模一样。生活在不停地变迁着,你身体中的无数个细胞始终也在不停地新陈代谢着。修饰你整个人格的,是思想;铸造你所有品格的,是欲望和情感。

如果你想在身体、精神、道义甚至灵魂各方面达到一种最高境界,你就要抓住那些最完美、最高贵、最有希望的景象不放,并设法用这些景象铸就你的模型。无论何时,都要想象完美、真理、美好、正义与和谐这些因素。将自己想象成在肉体、精神、道义和灵魂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人,想象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完美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你身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将趋向完美。

剔除掉你所有的自卑心理,不要相信这些存在于大脑中的自卑心理与你有任何实际的关联。倘若你认定自己不如别人,你就改不掉这些缺点。只有将它们从脑海中赶走,你才能真正完善自己的模型。

假设有个年轻人准备学法律,并打算以此谋生,可他却认为自己永远也不会理解律师,并不断把自己想象成那种无能、浅薄的律师。那么,你认为他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成为一名法庭的领导者呢?如果他不改变想法,他将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永远也无法成为行业中的尖子。

与其向最脆弱的品质屈服谄媚,不如激励自己达到自身条件的最高水平。脑子里始终留着美好的模型,然后扩展这个模型,强化你的精神力量。如果你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弱不禁风、优柔寡断的人,想象成一个没有骨气、没有性格的人,就永远成不了一个与之相反的人。首先,在你脑子里描绘出一幅画面,画面要展示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特征,坚信自己的力量,不要因外界干扰而轻易涂抹它、改变它。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都能达到极限,也没有人能发挥出自己所具备的潜在的最高水平。我们都是凡人,我们当中最有专长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是无知者,现实中的我们只是可能的“我”的侏儒而已。

你的心中禁锢着力量和潜能。如果你利用这些力量和潜能,你的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要敢于想象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不打开通往完美之途的那扇心之门,释放这些力量,放出心中的那个巨人,那个可能的“我”呢?

你心中的“真”我,并不是只会做着细微烦琐的小事的那个人,也不是处处让人不满、让人失望的那个人。那个完美而有潜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我”,才是你应该鼓励的人。它正是你想要成为的人,也是你有能力成为的、更具强大潜质的人。当造物主赋予你一种无上的个性时,也就是它要将你变成这个人的时候了。

我们是自身思想的真实再现,是自身信仰的真实再现。自认为是某种人,就会一天天变成这种人。每个人都按照自己脑海中的模型在成长;你所渴望变成的那个人,正在从你的性格、个性、成就的画面中走过来。所以你的理想、你为自己设计的精神画面,对于推进或延缓你的自我实现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认识不到自身价值,他们只有一种颓废的自我理想、一种卑贱的自我印象。也许这与他们成长时所受到的鼓励和教育有关。如果年少时在校表现愚笨,在别人眼里像个傻瓜或笨蛋、什么事也做不成、像个地地道道的白痴,那么这种印象就会在他的潜意识中生根,并成为他们存在的一部分。久而久之,要想从事实上摆脱他人这种错误、狭隘、低劣的印象就很困难,哪怕某一天他的志向变得越来越远大。一个人正视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神圣本性。而后他将知道,人并无优劣之分,真实存在的他并不是天生就有低劣之气的。

鲁塞·康威尔博士说:“主并不比我们其他人更喜欢失败。”上帝从不会有意让谁成为失败者,他要造就的你,将是一个成功者,是一个强大而有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你,而不是一个懦夫或败将。

许多白手起家并取得瞩目成就的人告诉我说,在他们还做着最低层的员工时,他们就决心将来成为雇主的合伙人,或者自己办一个企业。当时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份始终将未来理想的模型放在心底、始终将自己想象为成功者的这份执著,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力量,它会让他们心想事成。

从还是小男孩起,帕欣将军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乔治·华盛顿,他的最大愿望是成为华盛顿那种人。虽然他遭到家人的反对,虽然他曾经一度去教过书,但所有一切都没能冲淡他成为一个伟大战士的梦想。多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也正是这份不歇的梦想与追求,让他从早年在密苏里教书的一名年轻穷教师,变成美国赴法国远征军的杰出领导人。他可能是那场伟大战争中堪与福煦比肩的最伟大的将军。

菲利普斯·布鲁克斯说:“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潜藏着某种理想。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都会感到一种令人战栗和恐惧的渴望,渴望做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人们会在鼓舞自己全力以赴的看不见的激励中,找到最高尚的优秀动机。”

如果我们无论身处哪种境地都能竭尽全力,那么,每次向前迈出的一步,每次付出的一点努力,都能萌生新的力量。读过史书和传记的人,在每一页都能找到这方面的证据。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如同信标号般惹眼的人,就是那些为实现藏在自己灵魂深处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

同样,只要沿着正确的道路为成功奋斗,你也能成为你想成的那种人。只要你愿意,就能干出一番伟业。道路是畅通无阻的,做所想之事、成为所想之人的神圣力量其实就在你的心中,他需要你有着极强的意志、精神和决心。

如果有人说你这也不成,那也不成,千万别受到他们的影响,不要让它破坏或弱化你的自我理想。努力给自己的能力以高期望值,不要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欠缺、狭隘、有限,这样会给你的生活和性格带来奇妙的影响。做任何事之前,要先想着自己能够做到,如果你想着自己无能为力或表现平平,想象自己做不成某件事,你一定办不成。

“我健康,我有活力,我是精力充沛的男子汉,我是真理,我是现实,我是完美,我每个细微之处都透出精明,我能释放出最大的力量。”怀着这些想法、这些自我理想,便能真正如愿以偿。

在题为“宣言”的4首优美小诗中,诗人埃于补惠勒·威尔科克斯说:

我恬静。尽管激情,

以无边的威力在我无助的心中翻滚。

我知道,在它们的远处,是一个极乐世界。

忍耐可以给予恬静。

当野性在我胸膛里搅动时,

“和平,和平!”我大声叫喊,“和平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健康。尽管受着热病的折磨,

猝然的不适吞噬着我的力量,

一切都会恢复。

我知道自己最终会得到报偿。

历经惨淡的白天和无眠的夜晚。

“健康,健康!”我大声叫喊,“健康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成功。尽管饥寒交迫、衣衫褴褛,

我不过是在暂时流浪。我笑着说,

“一切都会过去——明天,

我会高兴起来,因为好运就要来临。

上帝是我父,他有着无尽的财富;

他的财富就是我的——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