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508篇经典管理故事
24552300000047

第47章 团队篇(1)

一个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而在当今科学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大背景下,个人的作用显得日渐弱小。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成就事业所必备的全部能力,成就事业的关键在于群体的合力。未来的竞争将是团队协作性的竞争,个人的力量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过度的自信

有一个博士刚刚毕业,分配到一家农粮所工作,成为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他自以为学历最高,不免自命清高起来。

这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主任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对他们微微点了点头,心中一笑:和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他们咋就当上了主任呢?真是不明白。

不一会儿,正主任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看得目瞪口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主任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地从水上漂回来了。怎么回事?难道他们真的会飞了不成?博士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呀,怎么能丢下面子啊。

没多久,副主任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地漂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莫非他们都会只有在武侠小说里面才会出现的水上漂吗?

不一会儿,博士也想去小解,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厕所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不愿意去问两位主任,憋了半天实在憋不住了,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中还在默念:小小的本科生都能漂过去,我可是堂堂的博士。

只听到咚的一声,博士一下栽进了水里,爬了很久,还是没有爬出来,把他弄得十分狼狈,只好向两位主任求救。两位主任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漂过去,而我就不行呢?”

两位主任相视一笑:“其实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木桩正好在水面以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我当时哪好意思,只是我觉得你们能,我也应该能的。”博士说。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继续学习才能沿续辉煌。知道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一个互相学习型的团队。

特立独行的死胡同

饥饿的白猫和黑猫得到了狮子的恩赐:一根钓竿和一篓鲜活的鱼。白猫要了一篓鱼,黑猫要了渔竿,于是它们分道扬镳了。

没用多久,白猫用干柴点起篝火把所有的鱼都煮着吃了,不久它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边;

黑猫提着钓竿,忍着饥饿艰难地走向大海,可当它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大海时,浑身最后的一点力气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海死去。

另两只饥饿的白猫和黑猫同样得到了狮子的恩赐:一个渔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只是它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

它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了大海边。从此,白猫和黑猫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它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都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又过了几年它们的渔具公司也开始投资运营起来。

合作双赢,在寓言中再一次大放光彩。与其双双饿死,不如订好计划,共同前进。

天作之合

1905年,一个叫欧内斯·哈姆伊的移民在世界博览会上展销他制作的脆皮薄饼,但很不顺利,根本没有人愿意买他的脆皮薄饼,而每天却有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去买他附近的雪糕。

一个炎热的下午,雪糕畅销到连碟子也用完了,雪糕店的老板向欧内斯借盘子。但是欧内斯只有脆皮薄饼,他突然有了主意,建议把脆皮薄饼卷成筒状,装上雪糕!脆皮薄饼和雪糕的天作之合诞生了。

从1905年的世界博览会,到现在我们还在吃的雪糕甜筒,想象一下他们该能赚多少钱,即使他们赚再多的钱,也是他们凭自己的智慧获得的。

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密切相关的企业团体往往相互依赖,必须有效地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驮谷物

清朝时期,有个商人到外地去买了很多粮食。他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驮着沉重的谷物往回走。

经过一段跋山涉水的艰苦行程之后,驴子感到自己承受不了谷物的重量,就向马恳求道:“马兄,我实在顶不住了,请帮我分担一点吧。你看怎么样?”

马却想:我凭什么要驮那么多谷物,我还想让你替我驮一点呢!所以就拒绝了驴子的恳求。由于路越来越难走,驴子终因体力不支、精疲力竭,倒地而亡。

商人一看驴子死掉了,就把所有的谷物,包括驴子的皮,都放在马背上。

这时,马才恍然悔悟,悲伤地说:“我真是自作自受啊!如果当初替驴子分担一点,就不会受这么大的苦了。可现在不但驮上了全部的货物,还多加了一张驴皮。我的命真的很不幸,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就这样,马拖着疲惫的身躯,驮着全部的货物和驴皮前行。

只有互助合作,才能生存得更好。寓言中的马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不肯帮驴子多分担一点谷物,最终驮起了全部谷物。

选伴

在一片丛林里,生活着豹、狮子和其他很多动物。

有一天,豹自言自语地说:“如今是合作的时代,单打独斗很难在市场经济中取胜。我跑得快,可惜没有狮子那样的尖牙利爪,狮子虽然有尖牙利爪,但没有足够的速度,常常因为速度不够而追不上猎物。我何不找狮子与我合作呢?”

豹去找狮子商量。狮子听了豹的意见后当即答应了。豹和狮子并肩战斗,第一天就获取了丰收。那天晚上,轮到瓜分战斗成果了。狮子把猎物分成了三份,然后对豹说:“我是丛林之王,所以要第一份;我帮你杀死了这些猎物,所以要第二份;至于第三份嘛,我也要。”

“我们不是讲好了合作的吗?合作自然要共享合作成果啊!”豹说。

“共享?”狮子一阵大笑,“如果你还不快滚的话,你将是我的第四份猎物!”

豹十分气愤,坚持要分猎物,并说要找别的动物评评理。

“不用评理了,我是丛林之王,什么道理都是我说了算。”狮子说完立刻扑向豹,并咬断了豹的脖子。

这豹可真是够笨的,明明知道狮子贪得无厌还找它合作,真是自寻死路。在商业丛林里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人一心盘算着靠合作赚个盆满钵满,最后却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因此,企业若不想步寓言中豹的后尘,就必须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

筷子

有一个农夫,他有6个儿子,可是他们一点都不团结,一天到晚总是闹哄哄的,他虽试着用话语来开导他们,却不见效。他想,用实例来说服儿子们或许能奏效。

于是,他把儿子们全叫了过来,嘱咐他们在他面前放上一堆筷子。然后他把它们绑成一捆,告诉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拿起它,折断它。他们全部试过了,可都折不断。

然后,农夫又把这堆筷子解开,让他们一人拿一根去折断。这一回,他们轻而易举就办到了。

这时,农夫说道:“儿子们,只要你们保持团结,便能对付所有的敌人;但是争吵和分散,就会使你们瓦解。这点道理都不懂的话,我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团队永远大于个人,团队作战永远胜于单枪匹马。

因小失大

日本东京贸易公司有一位专门为客户订票的小姐,经常给德国一家公司的商务经理预定往来于东京和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了一件看似是巧合的事:每次去大阪时,他的座位总是在列车右边的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是靠左边的窗口。

有一次,这位商务经理把这件事告诉了订票小姐。

小姐说:“火车去大阪时,富士山在你的右边,返回东京时,它则是在你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日本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每次我都替你买了不同位置的车票。”

就这么一桩不起眼的小事使德国客户深受感动,并促使他把与这家公司的贸易额由原来的400万马克提高到了1000万马克。一张小小的车票居然价值600万马克,这不能不说是在小事上作足了准备的结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不经意的疏忽,其破坏力往往是惊人的。一位妇女每星期都固定到一家杂货店购买日常用品,在持续购买了3年后,有一次店内的一位服务员对她态度不好,于是她便到其他杂货店购物。

12年后,她再度来到这家杂货店,并且决定要告诉老板为何她不再到他的店里购物。老板很专心地倾听,并且向她道歉。等到这位妇女走后,他拿起计算器计算杂货店的损失。假设这位妇女每周都到店内花25美元,那么12年她将花费156万美元。

只因为12年前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导致他的杂货店少做了156万美元的生意!因小失大,真是得不偿失。

工作中无小事,每个员工作为企业团队中的一员,只有在小事上多下点工夫,在细节上多做些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其团队不断发展壮大。

无奈的虫子

有一种名叫列队虫的小昆虫,就是我们常说的“跟屁虫”。

它之所以有这么个难听的名字,是因为它有一种独特的爬行方式:当很多列队虫在一起走的时候,它们会一只只地首尾相接,成一行前进。

带头的那只列队虫就负责找桑树叶——它们最主要的食物,不管这只虫爬向哪里,后面那些一定会跟着。

有位科学家以一组列队虫做了一次有趣的试验,将它们绕成一个圆圈,让带头者和最后一只首尾相接,这样一来就没有了领导者和跟随者之分了。在圆圈的中央,他放上一盘桑叶。这位科学家想知道,这种没有领导者和跟随者之分的情景能维持多久。

他认为,等它们饿得厉害时,这个圆圈一定会解散,大家会抢着去吃桑叶。但结果却大出他的预料,这些列队虫最后饿得奄奄一息,仍然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圆圈,食物就在中间,离它们仅几英寸远,它们却只知道一只跟着一只爬行,却不知道独自去寻找食物。

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仍然不知改变本能的习惯,这是列队虫的悲哀。人类的团队也一样,当领头人由于某种原因陷入了“怪圈”,平时惯于服从的伙伴要记得向其他方向看看。

盟军行动

1944年6月6日刚过午夜12点,在法国的诺曼底,沉寂的夜空突然被震耳欲聋的马达轰鸣声划破。

大批飞机轮番轰炸、扫射,几万名伞兵从天而降,向地面的据点和阵地发起猛攻。与此同时,海面上出现了数以千计的舰艇,舰艇迅速靠岸,在炮火的掩护下,无数步兵、坦克、装甲车潮水般地涌上海岸……

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盟军为开辟消灭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发动的着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这次战役,动员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的288万名军人,13700余架各式飞机,5300多艘海军舰艇,全部集结在英国,统一行动。

很明显,如果没有团队作用,这么大的战役是没有办法发动的。而且,不论是美国军队、英国军队还是其他国家军队,也不论是海军、陆军、还是空军,都由欧洲盟军最高指挥部统一指挥,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三军司令各自为政的惯例,这也是取得这次战役胜利的重要保证。

只有正确的分工协作才能取得成功,没有统一指挥,别说这么大的战役,就是比这小得多的一次战役,要想取得胜利也是十分困难的。一个团队的具体作用,就是通过组织领导实现分工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群学生

刘老师是搞教学很多年的老教师。新学期开始,他新接手一个班,这个班是学校最乱的班,原来的班主任被他们整得哭了几次鼻子,说什么也不干了,只好请他出马。

刘老师经过几天观察,发现班上主要闹事的就是那么几个人,他们整天在一起,上课不好好听讲,不是发出怪声,就是揪女生辫子。班干部如果管他们,他们就集体起哄,或用拳头相威胁。

前面的班主任训斥过他们几次,说他们搞小集团,要取缔,还开过几次会。他们不仅不收敛,反而越闹越厉害了。刘老师学过管理学,知道这就是所谓的非正式组织,要谨慎对待,不能简单从事。首先,他发现他们都喜欢游泳,而这也正是他所喜欢的,于是找机会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使他们对他消除了敌对心理,后来,他观察到这个非正式组织的头是徐坤,他因为父母离异,所以自暴自弃,但因为讲义气,所以大家都听他的。

一次,徐坤没来上课,刘老师从他的同伙那了解到徐坤病了,于是下了课就提着水果去看他。徐坤和奶奶在一起,因为父母亲都推卸责任,所以没人管他们,家里很乱。刘老师帮他们收拾房子,又分别找徐坤的父母亲做工作,终于使他父亲良心发现,经常回来看看儿子和母亲,这使徐坤很感动。徐坤态度转变了,影响了他那一帮人。在刘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原来挑头闹事的同学不闹了,班上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刘老师也显得轻松多了。但是轻松归轻松,可是那几个人的学习还是没有上去,直到后来在刘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才有了突破。

在团队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领导者要学会关心每一个团队成员。有时,跟一个群众基础好的小头领搞好关系,比逐一拉拢各个成员的效果还要好。

猴子

有人曾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每一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

等过了一段时间,他们打开房门,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

第三间房子的猴子也死了。

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究其原因,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

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作了努力,但因食物挂得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到食物。

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到够吃的食物,很好地活了下来。而争抢食物的和没有合作的都出现了死伤。

只有真正体现出个体能力与水平,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智慧,才能使团队间相互协作,共渡难关。团队合作的前提是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团队的业绩与自己息息相关,他是执行者,而非旁观者。

各怀鬼胎

在一个深夜里,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们只能闻到油的香味,根本喝不到油,它们很焦急,最后想出了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他们取得一致的共识:大家轮流喝油,有福同享,谁也不能独自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