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故乡的路
24546600000038

第38章 我的外孙女

外孙女叫昕语,才九个月,听这名好像很有点文化内涵,取意于什么我没有做过研究,也没问过女儿、女婿,问什么呢?名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与称谓,叫习惯了,顺口了,知道那个叫“昕语”的小女孩是我的外孙女就行了。

小昕语长得很可爱,一双眼睛特别有神,额头有点亢,就显得鼻子有点扁平,胖乎乎的,十分可爱,加上爱笑,给我们的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满月过后,女儿在市妇幼保健院婴儿游泳室办了月票,经常带她去温室游泳。她在游泳池手脚并动,没有一点恐惧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现在每次洗澡都十分高兴,坐在塑料盆里用一双小手拍打出许多水花来。好像在四五个月时就开始会表达自己的意志了,如要什么,不要什么她会有明显的表示,喜欢谁抱她会伸手,不喜欢谁抱她会躲避。大约六个月会翻身、会坐,对色彩十分敏感,对墙上张贴的图片,挂历上的彩色画面很感兴趣,只要看见她就乐不可支伸手去抓,六个多月时下颌长出一颗牙,现在下颌已长出三颗小牙,上颌两颗小牙也出“土”了。

小昕语特别喜欢我,首先是对我沙哑的声音敏感,如有时她正在床上玩耍,只要听到我叫她,她会马上回过头来,昂着小脑袋望着我,两只眼睛上下一挤,小鼻一翕,便笑,马上调转方向向我爬来,使你不得不抱她。记得大约三四个月的时候,晚上临睡前有点小闹,她妈妈和外婆都哄不睡,我便抱过来轻轻晃动,随口哼出了“摇起乌篷船……”作为催眠曲,她就在我这沙哑没有后音的曲调中马上入睡。后来这首《九九女儿红》就成了小昕语的催眠曲。

小昕语对我有些依念,不管是谁抱着她,只要看见我就会咿咿呀呀向我扑来,若是我抱着她一般情况下别人是抱不走的。绝大多数时候她的妈妈也抱不走。每当下班,回到家里她看见我,那种兴高采烈迎接我的样子,实在让人怜爱,让我体验到了无限的天伦之乐!每天早晨离家去上班,女儿告诉她:“外公要上班了,和外公再见。”这时她会举起白胖的小手不停地摇。当我开门时她会呀呀呀挣扎着向我扑来。她这些肢体语言,我理解大约是两种意思,一是不让我走;二是要我抱她一起走。直到我不得不走时,她那明亮的眼睛里还时不时生出两滴晶莹的泪花,致使女儿抱着她说:“好,我们送外公。”她们出门就站在小息平台上看我下楼梯,我透过楼梯护栏和她玩捉迷藏,每当这时她都会笑。她那含着眼泪笑的样子实在可爱,有如荷花带露一样的美丽!这种画面每天都要珍藏在心里一段时间,直至投入忙碌的工作后才能淡忘。

女儿是小学教师,自从出嫁后住在我们这里的日子要比住在婆家的多,特别是有了小昕语后更是如此,致使老伴说:“女儿是嫁不出去的姑娘!”她这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女儿出嫁了,但还经常住我们这里,和没出嫁一样,不是讨厌女儿常住,好像还有点自豪感。女儿住在这里,她要忙得多,累得多,但她乐意,那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家时我经常抱着小昕语走进书房,因为书房有大窗子,透过窗子可以看户外的风景,说是书房,可只有两乘大书柜,一张写字台,其余摆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书柜上面几层都双排摆着书,书显得拥挤,我一直想再购一书柜,把那些书摆开,免得他们拥挤,我找东西时也可一目了然。终因房子狭窄,加上书柜样式色调不统一而作罢。书柜上的书很杂,不归类,加上我读书习惯不好,看什么书、查什么资料,看后、查后我没有归类的习惯,信手丢。下轮再看再找,因而两个书柜显得凌乱。

小昕语对玩具不怎么专一,新玩具玩一阵子就兴趣不大了,但对书有些特别,只要我抱着她走近书柜,她就会伸出两只小手去抓,多抓一些封面带色彩的书,厚重的她拿不动,没有色彩的她不喜欢。开始我怕她撕书,又怕书页割坏她的小手,其实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有一次我让她拿书坐在床上玩,看她翻书:她翻书不知道反顺,更不知道一页一页地翻,她是随手抓,抓到哪算哪,发现有图片她会多停留,用小手去拍打书中的图片。边拍打边咿呀个不停。看她翻书专心致志的样子,使我想起民间“抓周”的传说,说在小孩周岁的时候,给她准备很多东西,让她去抓,抓着什么就预示着这个小孩一辈子就喜欢什么。我不信,因为那是一种游戏,规则和结果都是游戏的编者设定的,这种设定毫无科学依据。不信归不信,但看到小昕语那种专心翻书的样子,很释然。我希望她健康成长,将来好好学习。

小昕语给我带来牵挂与天伦之乐,这种天伦之乐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快乐,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就叫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