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父母应当教育孩子,让他们学会抓住读书重点,就像手中握住一把万能的钥匙,不但可以让孩子轻易打开知识之门,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一本书的重点,可以分为形式上的重点和内容上的重点。
1形式上的重点。
(1)前言和目录可以说明作者撰述的动机、重点、特色以及权术的框架结构。
(2)书中的标题和图画,其中标题是提示概括的轮廓,图画是精华点的浓缩,它们也是重点的脉络。
(3)书中印刷的醒目字句,例如完整索引、重要公式、重要字词、优美句子等,这些都是书中的重点所在。
2内容上的重点。
(1)段落重点,读者需要敏锐地察觉出该段文字的重点。
(2)分类句对阶段、段别和种类等所做的分类字眼,大多为重点所在。
(3)人名,其人其事,大都不能忽略。
(4)新的概念及词语,作者常给予基本的定义、说明或解释,这往往也是读书的重点,家长可以给孩子读出来,以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
为了记牢这些重点,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通过“画圈”的方式记录,这样就有助于孩子迅速掌握一篇文章、一本书的关键词。
孙桂巍去年升入初中,以前他有看书抓不住重点的毛病。但是暑假后跟着爷爷,学会了读书方法,使他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
在一开始的时候,爷爷让孙桂巍在课本上圈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并连成一句话。他对这个不理解,认为书上都是重要的,所以就把书上的一些句子画了出来。
但是到了课后,孙桂巍做了一些题,这才发现有很多都不会。后来,爷爷给他讲了应该怎样圈出重点——从一句话中找最重要的几个词。这就是关键词。
从那以后,孙桂巍对这种读书方法有了一些理解,读书比以前有了进步,能够大概理解是什么意思,但画的还不够准确。这时,爷爷又把他读书时出现的问题指出来,他按照爷爷说的纠正过来,读书效果比以前又好了许多。时间长了,孙桂巍渐渐习惯了用这种方法去读书,看书的同时也能习惯地拿上笔圈出重点。现在,每当他看完书时,无论这本书多么晦涩,他都能第一时间为大家讲述出其中的主要内容。
其实,这个方法同样也适用于那些读书不仔细,或是没技巧的大人。这个本领家长们可以自己体会一下,然后,慢慢地和孩子协商,启发孩子去掌握。当孩子能够迅速找出书本上的重点,那么,在他阐述时就会井井有条。
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少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书读了不少,时间也费了不少,可是读过之后却没留下什么印象;即使当时觉得很有收获,过些日子,印象却又模糊了;等到作文需要时,想又想不起来,找又很难找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的孩子认为自己笨,甚至连家人也如此训斥。这样,孩子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越不想读书,生活中却又不得不读书。久而久之,一听到读书,他就感到头疼了。
郭广智经过十年苦读,终于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中文系。虽然进入了梦想的学府,可是他自己明白,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毛病,比如总是记不得书上的内容,这让他耿耿于怀。每当做文章时,同学们写的东西对各种经典的语句信手拈来,他却只好自己“原创”。这个问题,已经纠缠他好几年了,不得已,他向宿舍的同学请教。
同学听完他的话,说:“很简单!以后你看书的时候记得做点笔记、做个批注什么的,时间一长,你就不会再感到郁闷了”
“这能行吗?”郭广智有些迟疑地问。
“相信我吧!”同学信誓旦旦地说道。可是,郭广智迟迟不愿意这么做,他觉得,这真是件麻烦的事情。并且他不相信,这是个好的办法。
从郭广智的例子可以看到,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并非因为自己笨,否则就不可能考上中文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读书时没有动笔的习惯。
可以说,读书的时候做笔记,这是读书的根本诀窍。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的时候,要求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囫囵吞枣。他向学生介绍了一条读书的好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是说读书要想有收获,不仅要眼看、口念、心想,还要动手写笔记。
许多人的读书经验证明,读书记笔记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那么,父母教给孩子“动笔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不妨可以采用。
1做记号。
做记号,是学生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书本上做记号能加强记忆,对背诵也很有好处。这种方法意在把课本中重要的内容与非重要的内容区分开来,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感知、记忆重要内容。因此,这种方法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是,在孩子做记号时,常常可能会表现出两种倾向,父母需要做到区别对待。
一种倾向是,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很多内容都画出。这样做,就没有达到在书上做记号应达到的目的。若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内容都画出来,孩子下次复习巩固的时候,还要从所有这些画出的内容中再一次作出区分,可能又会花费很多时间,而且由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没有明显区分,学习时有可能将对象淡化,从而降低学习的效率。有研究表明,画出不重要的内容会降低对重要内容的记忆。
另一种倾向是,用一种符号画出书上所有重要的内容。单一的线条标志不同性质的内容,这种方法不足以把不同性质的内容区分开来,以后在学习这些内容时,还要对这些内容做进一步的分析,不能一目了然地知道画出的内容表示什么。
因此,家长指导孩子在书本上做记号的时候,不应满足于用一种方法来画线或做记号,而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偏爱,尝试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分别表示不同性质的内容,例如圆圈、圆点、下画线、双画线、波浪线、三角、方框、五角星、箭头、问号、序号等,并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
马克思在读书时,就常用折叠纸角、画线、画圈等方法,用铅笔在页边空白处做满记号,这样使他能够非常容易地在书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隔一段时间再重读一遍笔记和书中作了记号的地方以巩固记忆。
2做摘抄。
摘抄,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父母可以让孩子单独建立一个摘抄本,自己起一个“芳草集”、“采撷录”等好听的名字,在摘抄的文字中间配上一些相关的图画,做到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还可以按照内容的不同,做成卡片,写清书名、作者、页码和摘抄的内容,便于携带、查阅。
摘抄就如同蜜蜂采蜜一样,过程是辛苦的,但坚持数年、数十年,一定会酿出各种芬芳的有益于人类发展的“蜜”来。
3加批注。
加批注,就是在读书时对文中精彩的地方,认真分析它的妙处,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把自己读书的体会或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妙处;二是可以帮助加深印象,便于今后在写作中模仿。
毛主席是世界的伟人,同时,他也是一个着名的诗人、演说家。可是为什么,平常处理国家事务都要占去那么多时间,他却还能专注读书、写诗呢?其实,毛主席在口才和诗词上的成就,与他长期以来坚持批注不无关系的。
毛主席是个读书很认真的人,一直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捉摸,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60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10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50年代读,60年代读,到了70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3种。
像这种古典小说尚是如此,对于那些更加枯燥、理论性极强的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10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他都反复研读过,书中许多章节和段落他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这些书,都是毛主席的“智囊宝库”。但是毛主席可不仅限于看,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彩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都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正是凭借着这种长期做批注的习惯,让毛主席可以出口成章,因为所有的东西,已经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了。
总之,不论采取哪种“动笔墨”的形式,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必会受益匪浅。因为“动笔墨”的过程,既是反复咀嚼加深理解的过程,又是帮助记忆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资料库的一种好方法。
正如着名教育家陈垣先生所说:“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多想、多翻、多写,遇到有心得或查到什么资料时,就写下来,多动笔可以免得忘记,时间长了,就可以积累不少东西。收集的资料,到用的时候,就可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这不仅体现在写字方面,即使遇到需要开口说话的场合,孩子也可以出口成章。
用图画书训练孩子说话
对于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想要看懂那么多字的一本书,显然还非常不现实。但是,这不等于不能利用书籍来培养口才。其实,图画书就是个非常好的途径。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所说:“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丰富的情感与理性认识。家长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对于这样的结论,也许多数父母都不会认同:“很多图画书特别是3岁前的幼儿绘本惜字如金,丰富语言环境又从何谈起呢?”
其实,父母有这样的认识,关键是因为父母站在了一个成人角度。但在孩子的“视界”中,图画书的画面是会讲故事的,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这类图画书中的经典之作。单从文字讲,《母鸡萝丝去散步》出奇的平淡,全书只有44个字,但如果父母能够充分利用图画展示细节,就能为孩子讲述一个狐狸追逐猎物、猎物悠然自得、猎手狼狈不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