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聪明孩子的8堂口才课
24525800000011

第11章 鼓励交往:为孩子说话构建一个舞台(1)

就大多数人而言,最真挚、最持久、最牢固的友谊都是在学生时代建立的,你还记得邻家的孩子是怎样教你爬树的吗?你还记得在你第一次与异性约会时那位帮你出谋划策的人吗?可以说,这些都与朋友离不开。所以,父母要帮助、鼓励孩子,让他们找到知己,与好朋友们在一起彼此交流、彼此应对各种难题,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口才锻炼提供一个最良好的舞台。

重在参与:让孩子学着与他人交流

很多父母认为,想让孩子拥有好口才,就要靠他自己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但是,专家们却说,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以为孩子能自觉地去寻找朋友。心理学教授认为:“只有孩子们常与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友情才会建立,这就要求家长的帮助。”

米勒夫妇一家搬到加州后,各方面都很顺利,唯独他们的两个孩子没有朋友让他们很是为难。米勒夫妇决定要帮他的孩子们建立起友情,尽管孩子们极力反对,夫妇俩坚持要他们参加夏令营活动。

一周营地生活后,孩子们的态度都变了。13岁的大儿子激动地说:“营地里大多数孩子都约定,今年秋季都要上同一所学校。”9岁的小女儿则说:“夏令营真是个不错的活动,明年我还要参加。”

米勒夫妇很高兴夏令营的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了建立友情的机会,米勒说:“如果不是这次夏令营和这些朋友,我们的孩子会去一所陌生的学校。”

那么,父母有哪些具体方法,让孩子学着与他人交流呢?

1 家长的设计参与,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

圆圆转学到一所新学校上五年级,他的好朋友却在另一所学校上学,他深感孤独,但他又不愿提及此事。

一天晚上,妈妈翻开了自己童年时的日记,并给圆圆念了几篇,回忆她进一所新学校时的经历。“我的日记是帮助圆圆克服这类困难的最好途径。”这则日记反映了圆圆现在的烦恼,并指导他如何去交朋友:“妈妈曾经对我说:‘你若不会游泳,你就不会被邀去游泳馆;不会跳舞,就不会被请去跳舞厅。’在我学会游泳和华尔兹后,我意识到她的话的正确性,从此,我便经常被邀请上游泳馆和舞厅了。”

孩子的特长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提供与人相识的机会。友谊是建立于共同的爱好之上的,若你的孩子没有朋友,那么就要注意培养他的爱好,这样,他就能与其他小朋友找到共同话题,从而使口才得到锻炼。

2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兴趣爱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教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是首要任务。只有孩子对某些事物表现出了格外的兴趣,那么他才能愿意与别人分享这其中的快乐。

11岁的淘淘,身体比同龄人都要瘦小,上体育课时,看着同学们有的踢球,有的跳绳,有的玩单杠,他总是很羡慕,因为他没什么体育爱好,上体育课的时候只能独自待在一个角落里看着别的同学玩,体育课也成了他最不愿意上的课程。

然而,淘淘的父母支持他开始学习游泳。几个月后,学习初见成效,在游泳馆里的朋友的帮助下,他还参加了其他项目的锻炼,激励自己在新领域里获得更大的成绩。这个时候,身边有好多小朋友围在他的身边,他也一点点地开朗起来了,变得能说会道。

增强体质给了淘淘接触其他人的信心,让他的口才逐渐得到提升。所以说,无论何种兴趣爱好,都会为孩子打开友谊之门、口才之门。

3引导孩子说出心声。

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流,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但是父母不要忘记,自己和孩子的交流,也是提高孩子口才的最佳途径。

一般来说,爱说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会给家长讲“新闻”,如果您的孩子没有这个习惯,你可以先用询问的方式引导他,例如:“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吗?”这种“新闻”的讲述不仅能练习孩子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孩子养成与家长交流的习惯。孩子交流时鼓励孩子表达,并且倾听孩子的意见。每当孩子遇到麻烦的时候,家长都要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做,学了些什么内容,上了什么课,老师如何讲的……孩子学着表达,学着叙述,是对学习知识的回忆和复习,同时可以了解孩子的琐事和疑问。孩子兴致勃勃,海阔天空地谈个不停,家长适时地给孩子点拨,在平等交流的方式下,孩子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意见,心甘情愿尝试用家长指点的方法解决问题。其实,这种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作为家长也是很幸福的。

4不要吓唬孩子。

有一些父母,总担心孩子在和别人交流时会出现意外,因此,想方设法地不让孩子与他人交流。其实,这样的做法,等于将孩子的口才进步之路彻底堵死。

吃完晚饭,张婷的爸爸妈妈在客厅里看电视。这个时候,荧屏上正在播放一条新闻,是关于“拐卖妇女”专题的法制报道。妈妈看过这条报道后,再三嘱咐张婷:“现在外面坏人这么多,你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在外面逗留太久,知道吗?放学就立刻回家!”

听完妈妈的话,张婷不禁觉得好笑,她感觉妈妈紧张得都有些过分了。不过,看到妈妈紧张的模样,就随口回了一句:“知道了,你放心。”

过了几天,张婷的妈妈把她神神秘秘地叫了过来,低声说了一件事:“今天我在报纸上面,又看到了一条报道,说是现在一些犯罪团伙专门对你这样的女孩下手,你以后出门可得当心,外面真的有很多坏人!你知道妈妈整天有多担心吗?”

妈妈的话,让张婷有些不寒而栗,开始有点害怕了,每次回家的路上,凡是看起来形色可疑的人,张婷就担心是拐卖妇女的人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张婷会惊恐地一口气跑回家里,生怕后面真的会有犯罪分子在追自己。

就这样,张婷每天除了上学放学,几乎足不出户,心想,这样待在家里,应该就不会有坏人了吧!甚至,在教室里她也尽量不和同学说话。因为妈妈说过:“谁都有可能是坏人!”

像这样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口才锻炼来说,无疑于是失败的。

因此,作为父母要多关心孩子,经常和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朋友,让他们能说出心里话,并及时给予点拨和引导,多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流,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广泛交往:

增加孩子说话的机会

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孩子很少有兄弟姐妹,父母又担心孩子出事,成天把他们关在家中。孩子想找小伙伴玩,父母怕他们在一起闹纠纷,或者,怕自己孩子跟别人学坏。也有人认为,让孩子写写字,练练画,学学钢琴才是正经事,与别的孩子玩是不务正业。父母的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孩子与同伴们正常的交流和玩耍,往往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孤僻、不合群,甚至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当然,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同样不利。

所以说,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离群索居,都需要人际交往,当然孩子也不例外。每个孩子每天都需要从小伙伴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们的经验、智能以及沟通协调。孩子的小伙伴其实就是孩子的小老师。小伙伴的聪明、勇敢、好学,会启发、激励孩子;孩子从小伙伴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孩子的小伙伴其实也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他能让自己扬长补短,并在这其中能使语言的表述能力逐渐提高。

只有在相互交往中,孩子才能学会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从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也有利于将来适应社会。因此,帮助孩子结交朋友,发展和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成为父母面临的又一新的问题。为了孩子以后的社会交往,为了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孩子的生活多姿多彩,父母要让孩子走出家门,走入社会,走入大自然,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与同伴正常交往。这样的方法,才是提高孩子口才的最佳途径。

那么,父母怎样帮助孩子与同伴正常交往,从而提高孩子的口才呢?

1帮助孩子正确结交朋友。

谁也不能为孩子选择或确定朋友,父母也不例外。但是,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结交朋友。在这一方面,父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首先,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邻居的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一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些专家认为,如果仅仅从孩子发展这方面考虑,假如自己的孩子不能与邻居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宁愿搬家找个合适的小朋友,也不要使自己的孩子孤独起来;否则,那不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甚至对他的成长心理也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也有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家庭附近的孩子可能都比你的孩子大。虽然你的孩子很想同他们一起玩耍,但由于缺乏共同语言,他们很难玩到一起。那些大孩子可能会时常欺侮他,或支使他干这干那,或拒绝他提出的要求和意见,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的语言培养能力大受挫折。

所以,通常情况下,孩子都喜欢与年龄相当或比他略小一些的孩子一起玩耍。因此,父母应当注意与孩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主动邀请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参加孩子的生日晚会,平时也可以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千万别害怕孩子会把家中干净的沙发弄脏,把冰箱里的水果吃掉,正是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你的孩子才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小主人,如何热情地招待客人;也可趁双休日等有更多空闲的时间去有同龄孩子的朋友家做客,这样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在别人家中做客,学会该说什么话,该怎么说话。

如果家庭附近确实没有适龄孩子,就得想办法多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比如少年宫、游乐场或其他孩子较多的场所。在那里主动地为孩子找寻游戏的伙伴,尽管是暂时的,孩子也会从新的环境中寻找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其次,父母要结合孩子交往的实际,指导孩子与伙伴们融洽相处。在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中,要让孩子逐渐明白一些社会行为规范,并随时监督孩子的社会行为,因为孩子的控制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当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时,家长们不必急于评判是非,而应首先平息他们的争吵,再心平气和地了解吵架的原因,并加以教育。父母要让孩子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感情,不要高声嘲笑别人,这才是口才训练的关键点。

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的一些小摩擦,孩子自有孩子的游戏规则,只要大人不出面干涉,孩子自己就会想出办法对付出现的小矛盾、小问题,在处理这些矛盾和纠纷的过程中,孩子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技巧,同时也逐渐明白交往中的一些方法和原则。

若确有坏孩子影响自己的孩子,家长就要出面加以干涉。孩子间交往中出现了不快,大人们一定要把事态仅局限于孩子之间,不要引起家长之间的不愉快。

2提供孩子交往的场所。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交际圈会越来越大,这时,家长应提供孩子交往的场所,比如父母应该常常欢迎孩子的小伙伴到家中做客。孩子在一起玩时,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对家中整洁环境的“破坏”。父母多鼓励孩子拿自己的食物、玩具,来招待他的小伙伴。父母还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或进行“秘密”的小活动,主动为孩子们创设机会,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活动。

对于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活动内容、形式,父母也可以提供有益的建议。比如,可以建议孩子把他们与同伴在一起的游戏、活动编成故事讲给父母听,或者欢迎孩子的同伴到家中来做客、欢迎孩子带着同伴与家人一起出去游玩,鼓励孩子串串门,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合群。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会逐渐学到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方法。

对孩子来说,有一个安全的令其舒心愉快的交际圈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活动范围对孩子的语言、智力、行为能力以及其他诸方面的身心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应当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巩固和发展他们的交际圈。

3帮助建立与同学的友好关系。

一般来说,孩子与自己的同学和好朋友(往往是同班同学)接触得最多,交往也最密切。他们都是同龄人,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玩耍,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有的甚至形影不离,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互相影响也很大。

在孩子与同学交往中,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关心集体利益,不要因小圈子影响大集体;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支持老师的工作,多做有益于集体的事情;看到同伴有缺点,要进行善意的规正;自己有缺点,要勇于自我批评;不闹意气,不护短,不背后议论他人,不搬弄是非,同时还要有鉴别、选择朋友的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前一些学校或家庭对孩子人格精神的培养,只注重考分与升学竞争,强化独生子女的“孤独”与“独享”,缺乏足够的集体活动,缺乏集体活动中团结友爱的交往训练与体验,往往使独生子女在学校里也体会不到成长期应有的交友需求。于是,各种背景的非正式群体在学生中出现,使独生子女的校外活动处于“自由”的失控状态,在一些社区环境恶劣的地方,这往往成为孩子变“坏”的前奏。

所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和语言环境,这需要家长做个有心人,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环境与机会,并进行悉心指导,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逐渐地学会待人处事,并从中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

建立友谊:

给孩子说话寻找更大空间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其实不但路好走,朋友多了,孩子就能多开口。朋友是孩子的玩伴,也是孩子经常说话的对象。孩子的朋友越多,孩子说话的机会就越多,锻炼好口才的可能性就越大。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也喜欢交朋友,而且他们喜欢交同龄的朋友,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谈得来的朋友。这就告诉了父母,孩子交朋友是为了寻找沟通交流和玩耍的对象,从沟通和玩耍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有个7岁的女孩每当看到别的同学有说有笑时,自己就很难过,她多希望自己也能融入到同学之中去。

她很希望同学到自己家里来做客,可是她的爸爸和妈妈不欢迎,不愿意让同学来。父母并不是讨厌孩子会把家里弄得很乱,而是担心女儿交上了学习不好的朋友,会影响学习成绩。

因此,女孩上学、放学总是独来独往,回家不是自己玩,就是缩在沙发里看书、看电视。她很渴望有很多朋友,能开心地和大家在一起玩。后来爸爸妈妈发现她整日不说话,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