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命运
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中学海燕文学社董洪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天空因为每一朵云彩都洁白无瑕而显得美丽安详;大地因为每一株小草都茁壮成长而变得生机勃勃;高山因为每块石头都坚固顽强而拥有雄壮气势……大自然因为容纳每一种生物而显得丰富多彩,人的一生也因为从小处的努力积累,也因为对事物的观察入微而变得富有色彩。总之,细节可以决定命运。
鲁迅曾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历史的长河中,不光鲁迅先生是用一木一石成就自己的命运,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用这草草木木、石石砾砾来拼完自己的人生;农民对每一寸土地、每一株幼苗都悉心照顾,以获得充足的粮食,完成他人生的使命;老师对每一个学生、每一道题目都认真对待,以哺育出棵棵桃李,给予他职业的神圣;一个国家的领袖,也只有对人民的心声都考虑照顾,才能使国家安定、人民幸福……
陆游一生写下近万首诗,难道不是因为他从小热爱读书,在自己的“书巢”里朝朝暮暮始终与书相伴、手不释卷地阅读,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吗?达·芬奇一生创作了许多名画,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等,难道不是因为他锲而不舍地画鸡蛋,注重对细节的描绘、对生活的积累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的吗?袁隆平研制出杂交水稻,难道不是因为他悉心观察、精心探究而得以硕果累累吗?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重视细节而使命运为之辉煌。但也有很多人因为忽视细节而错过自己该有的成果。1825年的一天,日内瓦年轻的物理学家德拉里夫的助手科拉顿,正是因为忽略了一点细节,才在跑来跑去中失去了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良机。
人生就像一碗米饭,细节便是碗中的一粒粒米。我们只有珍惜每粒米,细细咀嚼它们,人生才会变得充实、变得有滋有味。朋友们,让我们注重细节吧!因为,细节可以决定命运。
多个微笑又何妨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初二李婧
一个星期日,我在大门口等一个远方来的亲戚,等待中看见旁边一个手推车里坐着一个小宝宝。小宝宝很是可爱,我情不自禁地逗他笑笑。这时,我发现孩子的母亲正在旁边注视我这个逗她宝贝的陌生人,我同样对她微微一笑,对她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表示赞扬。令我吃惊的是,这位少妇并没有接受我的好意,“刷”的一声拉下手推车上的挡风板,表示拒绝我的欣赏。我一阵尴尬,怎么也想不通这位母亲为什么要拒绝微笑?
良久,我才悟出,这也许就是某些人心中的“冰点”吧。在这位母亲的身上,我不仅看到了她拒绝微笑的举动,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她那颗排斥关怀,排斥欣赏,排斥友好的冷漠的心!
由此我想到,在我们的城市中,除了汽车和楼房,恐怕最多的就是一颗颗冷漠的心了。在日益繁华却日渐冷漠的都市里,每个角落都被“冷空气”充斥着,被我们这样那样的欲望充斥着,被灯红酒绿充斥着。一些人拼命追逐着功名利禄,行色匆匆,却忘记了身边美丽的风景,忘记了身边需要他关心和帮助的人。
有这样一个笑话,讲得是乡下蚊子请城里蚊子到乡下做客。晚上,他俩在一户无钱挂蚊帐的农家里饱餐一顿。第二天,城里蚊子带乡下蚊子到了城市,乡下蚊子没过两天就跑回了农村。别的蚊子问他缘由时,他说:“城里人不是安着纱窗就是挂着蚊帐,不好找食物。即使找到了,也是干涩涩的。城里人没有人味儿。”好一句“城里人没有人味儿”!这虽是一则笑话,却有着辛辣的讽刺意味;虽有点以偏概全,却道出了人性的某些弱点。的确,在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里,一些人的心不知不觉就会麻木,他们只关心自己,仿佛整个世界是真空的,一点温热的气息都没有!至于那车祸后伤员横卧马路十余小时无人问津;自杀者站在高楼上,下面人起哄要求快跳;在街上被抢劫,路人冷眼旁观等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自然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种冷漠之心不光吾国独有,还记得美国巨型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吗?当年,在它撞上冰山沉没之前,有20条救生船700多人预先离开客轮逃生。而在余下的1500多人掉入大海时,20条救生船都还没有走远。然而,20条救生艇只有一条回来救人。一条!多么令人寒心的数字。在这1500多人之中,只活下来6个!而那小船上的700多人就在大海上等着,等着活,等着死,等着做忏悔,好像等了很久,却没有等来原谅的声音。他们留下了生命,却丢失了灵魂。长眠在北大西洋白令海峡的轮船残骸以及那1500个冤魂翘首以望,望着,望着,望着救生艇上的人来救他们,可他们没有等到,他们都冻死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中。正如《泰坦尼克号》这部小说的作者写的那样:“灾难会使人们看清民族陋习和人为所创造的悲剧!人类社会在某些时候总是留着它的谜,对于智者,这些谜变成了财富;对于愚者,这些谜只是野蛮和暴力;而对于哲学家,则总是迟疑着不敢谴责和回忆……”
人性像一张蜘蛛网,触一丝而动全局,我们待人接物的态度是仁慈,是冷漠,还是恶毒,种种行为交织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以善或恶的行为触动一个人的心弦,这个人又以同样的行为触动另一个人,长此以往,丝丝入扣,不正是整个世界的态度吗?我们既不做伟大的“泰坦尼克”船长,也没多少机会去当见义勇为的英雄,更不可能一下子救助天下所有困难的人,而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多一份关怀;别人需要搀扶时,多一份爱心;别人需要鼓励时,多一句夸赞;别人需要认同时,多一个微笑。
这,又有何难呢?
动力源于压力
南京第十三中学初三张弛
物理学的一个原理告诉我们,动力源于压力。施加的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推而广之,只有生活在一个存在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才可以具有更多的斗志和韧性去面对压力。
压力可以使我们充满斗志,具有战胜一切的信念。压力好比一个恶劣的环境,人处在这个环境中就希望能冲破束缚,进入一个自己所希望的世界。所以,他需要奋斗,通过自身的改变达到一种质变,压力就是这一切的动力。人类为什么会经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呢?就是因为社会发展给人以压力,需要人们冲破宗教和旧体制的束缚,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于是,动力就在压力慢慢膨胀的过程中增大了。
压力可以使我们学会约束自己。危险的启德机场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灾难,不就是因为压力转变成了一种约束力,使人们不自觉地重视它的存在,不敢出一点差错吗?考试的存在就是一种对学生的压力,病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对医生的压力……这些压力使我们不得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压力更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迸发出生命的火花。在一个瓶子里,放入一个带有酒精的棉花,用最快的速度按下活塞,棉花就会被点燃,这就是压力的急剧加大所造成的。巨大的压力往往能激发出人们更多的潜能。
压力是斗志、约束力、潜能的起源。秦王嬴政就是在许多小国侵犯领土的压力下,才有了统一六国的勇气和雄心;下岗工人们就是在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下,才有了开拓新的就业领域的勇气;国内的一些企业就是在外资企业的压力下,才有了不断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压力,就缺少了目标,将会迷失自我。所以,压力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但在处理压力的问题上,我们也应当适度,就好比人吃药,吃得好可以治病,吃得多则会害人。过多的压力会使人绷得过紧,从而过于紧张,适得其反。
动力源于压力,压力是一切的根本。只有把压力变成动力时,我们才可以得到一个更新、更完美的世界。
朽木不可雕吗?
江苏省徐州市一中初三马一飞
孔夫子曾有一个学生,叫宰予。据说,这小子是孔子门徒中最不上进的一个,成绩差不说,还一天到晚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有一次,孔夫子看到他在白天睡大觉,终于忍不住发火了,说了一句堪称经典的话:“朽木不可雕也!”从此,这话就被打上了“差生专用”的标志。
但如今这话在我看来,似乎有一些不妥之处。
首先,让我们从“朽木”最初的意义说起。朽木,就是所谓的“烂木头”,朽烂不堪,若想用它来盖房子、造家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木头难道只是用来盖房子、造家具的吗?恐怕不是。木头的用处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比如说森林火灾过后,那些烧焦了的树木,如果对其进行一些适当的处理,完全能够成为很好的木炭。这样的话,我们还能称其为“朽木”吗?之所以把这种木头错误地叫做“朽木”,不是因为别的,是我们自己没有找到使用它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