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歧亭古镇杏花村
24504000000001

第1章 歧亭史话—江益林(1)

歧者,岔道也。《释名·释道》:“(道)二达曰歧旁,物两为歧,在边曰旁。此道并通出似之也”。此谓干道与次道之交叉处。道边筑亭,以憩路人。因往来人甚多而为之,乃通衢要冲也。盖此歧亭冠名由来之始。顾义思名,歧亭自古便是一条南北之要道,通衢之驿站。

歧亭在哪里?麻城人妇孺皆知,歧亭“在光黄之交,为守淮要镇”,乃今麻城市西南之门户。然而,这个在地图上不易寻觅的弹丸之地,她的地理位置、山川环境有何特点?其史前文化有什么特色?在数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她又发生过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留下了多少永垂千古的文化遗产?可以肯定,这些问题绝非是人所共知的。因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歧亭的地理山川、史前遗迹、历史遗存、建置沿革、文化传承等细加蒐寻,立言成说,以飨读者。

地理山川

在经纬地图上,歧亭的绝对位置为:东经114°44′,北纬31°01′,海拔高度约45米,位于麻城市境之西南角,被视为入麻之扃钥。

歧亭西枕低岗,东濒举水。一条低岗自北蜿蜒南伸,歧亭的民居便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筑造在低岗的南端边缘。岗下即为举水故道,仍存一条小河,潺潺流水环绕其周。这里西偎九螺山、东傍赤亭水(举水),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其山不高,其水匪深,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歧亭的山根深本固,赤亭之水源远流长。

考其山系,其根远在昆仑山。昆仑山之中支谓为北岭,自甘肃四川交界处而东为西倾山、岷山等;入陕西为秦岭,有太华等峻峰;入河南支脉为伏牛山,有嵩山等秀岭;至淮源为桐柏山,有鸡公山之名山;折东南为大别山,有龟峰山、天堂山等奇峰。此山系直至洪泽湖滨而终,自西向东绵延三千余里,是长江与黄河、淮河的分水岭。

麻城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其脉络自河南光山县南、湖北红安县北之天台山,蜿蜒迤折,至路口之界岭,东为石门山,又东为黄蘖山,自西而东经双庙关、隘门关、长岭关等,横亘八九十里为县之北界。“山谷灵怪、奇峰仙源,崒嵂委匝。虎头、白沙之雄关;木棱、大城之翳鏁。北控天中,东引吴会”,“龟峰凤岭森列先后,碧涧大河映带左右。介在万山之中,襟一衣带水”(民国《麻城县志》卷1《界至》)。东北境多崇山峻岭,向西南渐次降低为丘陵低岗。西支山脉自羚羊山分水岭起逶迤至歧亭,有马头山、丫头山、香山、九螺山等,已尽邑西境焉。山势已降至为山丘低岗,海拔多在百十米左右,然却植被丰茂,苍翠多姿;桃杏李柰,花果飘香。更有“杏花古刹”在焉,异人逸士隐焉!

考其水系,源出大别山。郦道元《水经注》曰:

举水出龟头山,西北流,径蒙茏戍南,梁定州治,蛮田秀超为刺史。举水又西流,左合垂山之水,水北出垂山之阳,与弋阳、淠水同发一山,故是水合之。水之东有南口戍,又南经方山戍西,西流注于举水,又西南径梁司豫二州东,蛮田鲁生为刺史,治湖陂城,亦谓之水城也。举水又西南径颜城南,又西南径齐安郡西,倒水注之,水出黄武山,南流径白沙戍西,又东南径梁达城戍西,东南合举水,举水又东南历赤亭下,谓之赤亭水。又分为二水,南流注于江,谓之举口,南对举州。《春秋左传》定公四年,吴楚陈于柏举。京相璠曰:“汉东地矣。江夏有洰水,或作举,疑即此地。”左水东南流、入于江。江浒曰文方口,江之右岸,有凤鸣口,江浦也,浦侧有凤鸣戍。(卷35)所记麻城境内河流有三:曰举水、垂水和倒水。垂水和倒水为举水支流。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

举水有四源,北源有二,东曰小界岭河,源出湖北麻城县东北小界岭,西南流。

此源《水经注》称为垂水,源头最长,今已成为举水正源。

西曰上马河,出县西北五应山,东南流。二源既会为白塔河,趋西南。

此源当指今发源于与河南新县接壤之乘马岗,经王福店至宝珠寨入之,今称许家河。

中源曰闫家河(即成家河),自县东北石门山西南流,合北源,又折西南。

此“中源”乃《水经注》之举水正源,源头有二,一源出龟头山,西北流;一源出黄蘖山(或谓石门山),西南流。二源既会称闫家河。

南源曰汝阴河,自县东南西北流来会,由是西南流。

此源当指今源出龟山南麓之明山,大坳之水,经白果河注入举水。

……又东南会倒水,注入江。在麻城亦名歧亭河,入黄冈县亦谓之旧州河,其入江处谓之三江口。

歧亭河即《水经注》之赤亭水,倒水在赤亭上游,当指今麻城与红安之界河,在歧亭与举水合流,其白沙戍今名白沙洲,梁达城戍之地望颇合今宋埠镇位置。或认为今日浮桥河为《水经注》之倒水。今称红安县境内之河为倒水,但此河直流入江,显然与《水经注》之倒水不合。

举水在歧亭汇集了中上游各源来水,从此结束了在上中游九曲迂回的走势,形成浩瀚之流,一路向南,直泻长江。举水是长江中游北岸的一条重要河流,因此,也有必要从宏观上考察一下长江中游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特征。地球表面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冲撞,成就了喜马拉雅山,大幅度地抬升了青藏高原,构成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的地貌格局,并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对隔离开来,形成典型的季风性气候特点。长江中游属第二阶地向第三阶地的过渡地带,其北以北岭为屏障,是长江流域与黄淮流域的分水岭;其南以南岭为界,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其西以巫山山脉为界,封闭了四川盆地;而东面的大别山与幕阜山对江而峙,似一把巨钳扼住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咽喉。因此,长江中游地区整体似一个半封闭的盆地,地势中间低、四周高。中间平原地带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低山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而四周山地海拔多在500—1000米。若以长江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个半独立的地理单元,江北单元按地形分为鄂西山地、鄂北岗地、江汉平原和鄂东低山丘陵。地势大体由北往南、由西往东倾斜。一月平均气温1—5℃,7月平均气温27—30℃,年降水800—1600mm,其气候和生态均具有南北过渡性的特点,温带和亚热带的植被都能茂盛地繁殖。

从长江中游的范围看歧亭,歧亭位于江北鄂东低山丘陵地理单元的中心坐标位置上;从麻城的范围看歧亭,歧亭位于西南尽境之隅。依傍歧亭的举水河,就像一株参天大树,以歧亭河为主干,其上支流河汊众多似枝繁叶茂,以最北端小界岭的举水源头为树梢,自上而下逶迤曲折百十公里,接纳大小数十条源流,流域面积约3000余平方公里。在举水河的作用下,亦形成了麻城小流域的地形特征和地理环境。东北部是以崇山峻岭为主的山区,东南与西部是以低岗为主的丘陵地带,中部及西南则以举水两岸的冲积平原为主。总体上形成三面环山、一面敞阔的半封闭地形。北面的高山挡住了冬天的寒流,南面的开阔承纳夏季的湿润季风。麻邑之境冬无严寒,夏少酷暑,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远古时候起,这里应当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理想之地。如果说举水河是麻城人民世代生存和繁衍的母亲河,那么以歧亭为中心的举水下游西岸一带必定是麻城人类居住的肇端和发祥地,其地下必然隐埋着丰富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存。进入历史时期以后,歧亭以其扼南北之要冲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此亦必然上演一幕幕永垂史册的历史剧目。

史前遗存

当川流冲出谷口进入平原地带后,流速趋缓,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堆积在河道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在冲积平原与低岗之间的丘地或二级台地上,经常分布着史前人类活动的遗存。这里靠近水源,便于生活汲水,且不会被洪水淹没,又近山林,便于渔猎和采集生活物资。考古学把这种人类活动的遗留称为古文化遗址,歧亭的地理位置就具备了这些特点。

新中国成立不久,便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通过地面踏勘调查,在麻城境内首次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便是歧亭遗址。《文物》1957年第12期以《麻城县歧亭镇发现古文化遗址》为题作了报道:

今年六月,麻城县文化科进行文物普查工作时,在县(西)南歧亭镇的南门外,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

遗址分布在一个高出地平线约十余公尺的山丘上,并有一条“岔河”环绕其间,远看仿佛大海中伸出的一座半岛,从这个山丘的表土和坡岸所暴露的迹象看,遗址的面积大、范围广,且灰烬层堆积很厚,并夹杂着一片片的红烧土和木炭渣。文化遗物也很丰富,各种陶片触目皆是,尤以胎质坚硬、光泽滑润的黑陶片最多,还发现有很多质地细腻的红衣黑花彩陶片,其中有一种彩陶片,像蛋壳一样薄,敲时发出清晰的声音,与京山、天门出土的彩陶类似。此外,还采集有陶网坠、陶纺轮、陶环等多种,至于缀有各种纹饰的红、灰陶片和鼎足,鬲足,豆盘,豆柄(带镂孔的)等则更多。

该遗址所出现的石器生产工具,种类繁多,其中以小型石馨、石镞最多,其次就是石斧、石刀、石纺轮等。

报道的文字虽然简短,但从中不难看出歧亭南门外遗址是一处保存好、面积大、文化堆积十分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在新石器时代堆积地层上似叠压着周代文化堆积。从丰富的采集标本看,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性质当以屈家岭文化为主,由于只限于采集标本的文字概述,其中可能存在早于屈家岭文化的史前文化内涵。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1984年在麻城进行。这次调查在麻城境内发现了数十处古文化遗址,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举水两岸的一、二级台地上。由于举水河床在孕育过程中由西向东的移动,形成西岸的广阔冲积带,以西岸的遗址分布较多。遗存的年代,下游的明显早于上游的。歧亭至宋埠一带就是麻城境内时代最早的史前遗存分布区。保存完好,堆积丰富的遗址除歧亭遗址外,还有谢家墩遗址和谢家墩后岗遗址、宋埠的金罗家遗址等。这些遗址是麻城境内原始人群生存肇端的见证。

谢家墩后岗遗址位于歧亭以北四公里,属良种场砖厂的取土场,南100米为谢家墩遗址。1984年11月,为抢救被砖厂取土破坏得所剩无几的遗存堆积进行了试掘,获得一批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对发掘作了报道:

遗址位于麻城县西南约35公里,东部为举水冲积平原,与举水相距约3公里,东距汉(口)麻(城)公路约150米。

遗址高出东面平地约6—8米,大部分已被破坏,现存面积约800平方米,这次试掘共开5×5探方5个,加上扩方,发掘面积约为140平方米。

遗址地层堆积分四层:第一层,近现代层。第二层龙山文化层,遗物主要为鸭嘴形鼎足,镂孔磨光黑陶豆柄,夹细砂红陶弦纹深腹盆,罐口沿、碗,平底器圜底器的残片及石斧等。第三、四层为屈家岭文化层,土质坚硬,夹有较多的红烧土块。第三层陶片较丰富,陶片火候低、易碎,易起层脱落,能复原的器物很少。能辨认器形的主要有灰陶纺轮,夹炭黑胎红衣陶钵、盘、圈足碗,足形支座。陶片以夹炭夹砂黑胎红衣陶为主,黑褐陶次之,灰陶极少。陶片多素面,以细绳纹较多见。第四层出土遗物较少,主要为碎陶片及少量石斧,陶器不能复原,有圈足器、平底器及罐口沿,陶色以红陶为主,炭黑胎红衣陶减少,器表多素面,有少量细绳纹。

屈家岭文化晚期墓葬一座,打破第三层,为第二层所压,墓葬头向北,葬式为侧身曲肢,随葬陶器十五件,除一件陶杯放于腿骨关节处外,余皆呈半环形放置头部。器形有宽扁足双腹盆形鼎,折腹杯,宽沿盆,簋,盘,豆,壶,罐等。(《麻城谢家墩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金罗家遗址位于宋埠镇新田铺村罗家湾和叶店村金家湾之间,西南距歧亭约14公里。于1989年在文物补查中发现,地面调查采集到一批考古资料。199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实习,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墓葬。2005—2006年,为配合沪汉蓉快速铁路工程建设,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对遗址的中心台地、西南区、东南区分别进行了发掘,除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墓葬外,还发现了西周时期的建筑基址、环壕遗址,以及城垣和护城壕。《江汉考古》1993年第3期作了报道:

金罗家遗址保存很好,文化堆积厚,内涵丰富,包含了新石器时代和周代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而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调查采集标本不多,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标本。

暴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泥质红陶或泥质橙黄陶为主,其中有些器物标本应是本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的文化遗物。其陶质较薄、陶色多呈外红内灰,器表多素面、有的饰红陶衣。这类遗存在五六十年代已发现于黄冈螺蛳山和麻城歧亭等地,近年亦见于黄陂程家墩、河李垸,麻城谢家墩后岗等遗址。是一种相似于仰韶文化特征的遗存,与河南安阳后岗仰韶文化的红顶钵极为相似;鼎足根部饰按窝的作风,与后岗类型鼎足有相似之处。金罗家遗址这类遗存的发现,为鄂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遗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位于第二层的墓葬(Μ1)所出一组器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虽然器物不多,但可分为两组性质不同的器物,一组为生活实用器,器形较大,制作较粗糙,另一组制作精致,已非实用器。Ⅱ式铲,作亚腰形,两刃角外侈,刃部完好,无使用痕迹,其形制已完全脱离了作为实用生产工具的石铲形态,而应当是作为武器或者权力的象征物——钺。几件磨光黑陶器物,器小胎薄,显然已不能作为实用生活用具。该墓(Μ1)的文化性质虽然具有屈家岭文化的一般特征,其器形却有鲜明的地方特点。Ⅰ式长方形石铲在屈家岭文化中发现不少,Ⅱ式铲则少见。而在麻城以东相隔大别山的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中,这种亚腰形石铲却十分流行。磨光蛋壳陶器盖和觚形杯制作精制,器形特殊。细高圈钮器盖曾见于麻城栗山岗Τ16Μ16,磨光蛋壳陶觚形器在栗山岗亦有出土,它们似乎与大汶口文化的磨光蛋壳陶有着浓厚的亲缘关系;同时,大汶口文化中盛行的鸟啄状凸饰在栗山岗遗址中亦有强烈反映。说明大汶口文化以及薛家岗文化的影响已经越过大别山而进入江汉流域,或者是它们“沿长江水路上可能发生的弥密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