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人际沟通
24428100000017

第17章 让人无法说不的攻心说服术(2)

周瑜是江东主战派的核心,但是,他在诸葛亮面前却故意说要投降,鲁肃当面就与其争了起来。诸葛亮没有辩驳,反而也装作主张投降的样子。然后,他又说:“我有一计,既不必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也不必亲自渡江,只需要派一名使者,送两个人到江北给曹操,百万大军就会卷旗卸甲而退。”

周瑜果然问道:“送哪两个人?”

诸葛亮说:“我在隆中的时候,曾听说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的楼台,并将之称为‘铜雀台’,之后广罗天下美女,将她们安置其中。曹操本来就是个好色之徒,他很早就听到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长女大乔和次女小乔,两人皆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曹操曾发誓说:‘我有两个心愿,一是扫平四海,成就帝业;二是得江东二乔,将之置于铜雀台上,以乐晚年。这两个心愿若成,那我就死而无憾了。’可见,他率百万雄师,虎视江南,其实不过是为了得到这两个女子而已。将军为何不去找到那乔公,用千金买下这两个女子,派人将她们送给曹操。相信曹操得到她们后,定会心满意足,班师回朝。”

周瑜颇为疑惑,问道:“你凭什么让我相信曹操想得到二乔?有什么凭证吗?”

诸葛亮说:“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曹操曾命他写了一篇《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就包含了他那两个心愿。”

周瑜又道:“那先生还能记得那篇赋的内容吗?”诸葛亮说:“我看曹植文采华美,很喜欢他的那首赋,就把它背了下来了。”说完,当即将《铜雀台赋》背诵了一遍。

周瑜一听,其中“揽‘二乔’于东南今,乐朝夕与之共”一语,果然有想要把江东二乔收入铜雀台之意。于是他勃然大怒,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指着北方骂道:“曹操这个老贼,简直是欺人太甚!”

诸葛亮这时赶紧劝解道:“当年匈奴的单于屡次侵犯大汉边境,大汉天子为了边疆人民生活安定,尚且愿意让公主与匈奴和亲,你现在为什么这么在乎两个民间女子呢?”

周瑜气愤地说道:“先生有所不知,大乔是孙策的妻子,而小乔如今是我周瑜的妻子。”

诸葛亮佯装不知,很惶恐地说:“我的确不知道这件事,矢口乱说,真是罪过罪过!”

周瑜捏紧了拳头,道:“我一定要雪洗这个耻辱,决不放过曹操这个老贼!”

诸葛亮假意劝诫道:“请将军三思啊,免得将来后悔呢!”

周瑜说:“我又怎会屈膝向曹操投降?说要投降,不过为了故意试探先生而已,现在,我已经下定决心北伐,还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共同破曹!”

诸葛亮见此激将法已收到成效,立马说道:“如果大将军不嫌弃,我愿意效犬马之劳,早晚听候差遣。”于是,诸葛亮和周瑜顺利订下了联合抗击曹军的大计。

诸葛亮贯彻“联吴抗曹”,妙言激将,巧服周瑜。“激将法”是我们很熟悉的说服他人的说话策略,是用刺激性的语言说服对方,使对方干他原来不想干的事,尤其是对自负的人非常适用。

激将驱动法此方法固然能通过故意贬低对方,激起对方的斗志,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但并非任何人都适用。一定要在了解对方的性格、脾气、心理的前提下,注意激将的分寸,把握好火候,才能达到目的。

9.卡耐基租房

卡耐基是美国着名的企业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他曾有这样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段时间,他每季都要租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的大礼堂20个晚上,为了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次,他刚准备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屋主要他付多出原来3倍的租金。而在知道这件事前,入场券就已经全都发出去了,其他的开课的事宜也都已经准备妥当,只等讲课了。

他必须找对方谈谈,希望能改变他们的决定,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撤销这个加租的决定呢?他准备了两天,然后去找了旅馆的经理。

“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他说,“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位置,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得保住,也不应该保得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

“先讲有利的一面”。卡耐基说:“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举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一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这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

“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却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上万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不花钱的活广告作用了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

说完这些,卡耐基也没有多做停留,就告辞了:“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虽然表面上看来给了经理选择,但实际上这番话却说得经理别无选择,于是,最后经理做出了让步了,没有加卡耐基的房租。

试想,如果卡耐基直截了当的质问对方为什么加租,肯定是不能改变对方的决定,反而会让对方将房子收回,为讲课所做的准备也付诸东流了。而卡耐基的成功在于他没有谈一句自己想要什么,而是一直站在对方的角度,分析对方要的是什么。这样既减轻了对方的抗拒心理,也让自己的话更具有说服力。

人们往往喜欢和了解自己的人说话,如果对对方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对方的喜好,就找不到话题,更别说去说服他人了。如果不知道对方心底真正的想法和意图,又凭什么说服对方照自己的意思做呢?所以,在劝说他人前,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怎样才能使对方愿意去做这件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服别人也是一样,了解对方的真正喜好和意图,才能对症下药,找出应对方法,进而说服对方。

10.范缜用事实说服群众

范缜,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无神论者。在他任宜都太守的时候,一次,他带着随从下乡去视察民情,见到大街上导出都是买卖香火的人,特别是寺庙前的香火贩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范缜看到后,就命令随从将香火集中到一起,然后问香火贩:“你们天天在这儿卖香,可知香火有何用处?”

香火贩连忙答道:“烧香可是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的大事,好处可多了。烧香可托神佛之福升官发财,招财纳福……”

听到这里,范缜打断他们的话说:“既然烧香有这么多好处,又可以招财纳福,你们为什么要把香卖掉,而不留给自己去烧呢?你们把香卖给别人,让别人招财纳福,你们岂不是大傻瓜吗?”

卖香的小贩听到此话均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范缜接着说:“这样吧,今天我就让你们发一次大财吧!”说完,范缜命令随从,把集中起来的所有香火全部当众烧掉了。

然后他又对围观的人群说范缜对:“刚才卖香的人讲,烧香可以发财,今天,就让他们先发财去吧!”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滚滚的浓烟中,香火贩们呆若木鸡地望着已经烧成灰烬的香火,心想,这下财气可真给一把火“烧”光了。

范缜通过烧掉香火贩的香,用事实证明烧香不会发财,说服群众不再买卖香火,一味迷信。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有理可以行天下,说的就是凡事要以理为先,以理服人。但是要劝服别人,不能光讲空话,要将可能出现的后果摆出来,将事实展现在大家面前,进行分析和比较,晓以利害,正面反面一起说,这样显然更有说服力。

11.老师动之以情劝诫苏步青

数学家苏步青小学时,成绩很差,每次期末考试都是倒数第一,别人都笑他“背榜生”。

一次他又逃课了,老师找到并告诫他说:“你不读书,别人怎会看得起你呢?看不起你的原因,不就因为你是背榜生吗?如果你考前几名呢?你知道牛顿吗?他也生在农村,到城里念书时成绩也不好,同学也都欺负他瞧不起他。一次,一个成绩好的同学还故意把他打得趴在地上——他凭什么?不就是成绩比牛顿好、身体比牛顿壮吗?平时牛顿不敢惹他,这回可不一样了。他将那个打他的同学逼到了墙角。那同学一见牛顿如此勇猛,就很害怕,只得认输,从此也再不敢欺负他了。从这件事上,牛顿得到了启发,只要有骨气,肯拼搏,就能取胜。从此他努力学习,终于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

这时苏步青第一次听到一位大科学家如何克服自身弱点、奋发图强的事迹,这无疑使他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老师列举的牛顿的事例,使苏步青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从此以后他开始发奋学习,终于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根本的改变。

说服者应当设法通过具体生动的现身说法,帮助说服对象。如果丝毫不考虑对方的合理需要,双方交谈就没有共同的语言,说服就无从谈起了。如果看准了对方的需求,说服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说服是通过演讲使听众动感情而产生效果的,因为我们是在痛苦和欢迎、爱和恨的波动中作出不同的决定的。”很多说服者在说服他人时,往往能在催人泪下影响别人,使人不知不觉地接受,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12.触龙抓住心理说服赵太后

战国时期的赵国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来攻打赵国。赵太后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国却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自然不肯答应,为了赵国安危,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很恼火,公开对左右近臣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左师触龙见此,就想去说服太后。太后知道他要来进谏,就很生气地等着他。触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慢慢地挪动着脚步,到了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不能快跑,很久没来看您了。我私下想原谅自己呢,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辇走动。”触龙又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也不想吃东西,但是勉强自己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这个我就做不到了。”说到这里的时候,太后满腔怒火已经稍微解了些。

触龙又接着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材;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女人还厉害。”太后听后终于笑了:“女人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摸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一直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它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人还有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触龙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