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地为师,厚德载物
要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学习大地那博大不争的品质和情怀,既能承载人生中的喜悦,也能承载痛苦。
“天地”其实代指大自然。大自然这个老师能够教给孩子天地之道,让孩子懂得什么叫自然规律。不懂得自然规律,人就会胡来。比如,某种动物正在冬眠,如果此时唤醒它,天寒地冻,缺乏水草,醒了就是死路一条。还有诸如揠苗助长之类的故事,都是不懂自然之道的人做出的愚蠢之事。
现在很多家长基本上都把孩子交给老师,很少带孩子到天地之间去学习,这并非明智之举。我们做家长的该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在春天带孩子去春游,让孩子从灿烂的春花中看到生命的美丽,感受春天的生机;在秋天带孩子去乡野田间,看大地的果实累累。在春去秋来的自然环境中,给孩子讲解春华秋实的道理:只有经过春天的生和夏天的长,才会有秋天的果,如果一个幼苗刚刚产生,我们就贸然地折断它,那到了秋天就会少结一个果。
这样孩子就能在大自然的天地间学习它的生发、生长、收敛、收藏,从而感知和领悟人生的哲理。
拜君为师,向善学好
君,是君主,又是君子。凡是能指导生活的人都可称为君。对孩子来说,君就是长辈。对年轻人来说,君就是领导。
君子优秀的行为处事原则、高贵的做人尊严,都值得学习。向君学习是向善学好。
君可以教人懂得畏惧。人的一生不可以没有畏惧感。如果没有畏惧感,人的行为就会无法无天。俗话说:“人狂没好事,狗狂挨板砖。”狂妄的人,都很难有个好结果。“天欲使人亡,必先令其狂。”也是这个道理。
中国文化强调先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好人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一个懂得畏惧和尊重社会规则的人。
父母为师,为人处世
“亲”就是指父母亲。亲人教你情感,每一个孩子都是通过观察父母的具体行为来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的。此点在前文我已详细讲述过。
文化之师,懂规守法
最后才是跟老师学,学的是规矩、法度、本事。做事要懂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没有本事的话,就没法安身立命,所以一定要给孩子找几样东西去学,培养一定的情趣。
给孩子找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古代叫“择贤师”,这是一件难事。
不久前,报纸上报道南京的一则新闻:一个只能容纳80个人的幼儿园,结果报名的有800人,家长们都快抓狂了,半夜三更就开始排队报名。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家长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选幼儿园开始,就要找最有名气的。
难道名气不大的幼儿园就没有好老师了吗?难道所谓的好幼儿园里,所有的老师都是最优秀的吗?要我说,未必。关键还是看孩子的缘分了,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如果跟老师不投缘,即便选择一个昂贵的幼儿园,受到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游戏期品行培养最重要
生命的社会周期是我自己总结的一套体系,这个体系依据六十甲子而论人生,即人的社会周期由5个12年组成。古人一般会在孩子十一二岁的时候给他挑一位好老师,让孩子正式接受学业教育。这种做法也正符合了我的社会周期理论。
第一个12年(0~12岁)为人的游戏周期,而游戏是无须承担责任的。
第二个12年(13~24岁)为人的模拟周期,开始模拟未来成人的生活,是被教育和逆反,并形成明晰自我的时期,这一时期,美丽而痛苦。
第三个12年(25~36岁)为人的实验周期,人开始走向社会并开始实验先前学到和感悟到的一切,开始锻造自己,并学习向规则社会妥协。
第四个12年(37~48岁)为人的应用周期,人开始进入不惑之年,也就是理智之年,所谓“应用周期”就是这一时期,“应用”大于“学习”,人开始为自我做主。
最后一个12年(49~60岁)为人的智慧增长周期,智慧与知识有所不同,知识可以复制,而智慧不可复制,智慧代表着一种境界和一种不可企及的高度和速度,就如同诸葛亮的“空城计”那么出人意料……
我自己的这套体系暗合了古人“守时守位”的观念,强调人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人年轻时要好好学习,中年就要好好去做事、建功立业,老了后就要把一生的经验传承给后人——这样才是充实饱满、造福社会、惠泽子孙的精彩人生。
我们重点看看第一个12年,即0~12岁这个周期。这一时期是为人的游戏周期,即十一二岁之前,小孩子都是处在玩闹的阶段。古代人强调孩子很小的时候,一定要少教知识,避免损耗孩子的精神。中医讲,思伤脾。小孩子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脏腑功能都偏弱,过早地强制孩子学习,会加重孩子的思虑,导致伤害到脾,从而伤害到身体。
早教从几岁开始
现在的家长都很功利,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刚牙牙学语,就被家长压着竞相比赛背古诗,一背就是上百首,但由于孩子都是死记硬背,完全没有消化理解,长大后就全还给古人了,用的时候一句也想不起来。
读经的问题,古人强调要少教,而且一定要精熟,诗词一次不用学太多,在老师讲透的前提下,好好吸收,融到骨子里去,让经典的内蕴真正成为个人生命的一部分。而且古人读诗,每一个字的读音都要求精确,讲究音调的抑扬顿挫,通过读诗,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我主张,就算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普遍提前,但至少在孩子十岁之前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玩的时间。在整个游戏周期,学习成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父母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教孩子学对错、识好坏。
我小时候很爱看电影,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有个特点,角色一出场,凭外貌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的肯定是好人,歪瓜裂枣、面目可憎的肯定是坏人。这种过于脸谱化的区分确实很偏颇,但它有个好处,使我们知道了世上有好坏之分,而且这种区分很清晰明了。而现在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难免有一个困惑,把孩子教得太善良了,恐怕将来会被人欺负;可要教恶了又觉得不符合圣人的古训。其实,孩子并非像大人想象得那么幼稚,我们只要把好坏、对错教给孩子,然后培养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到时候孩子自然就知道如何判断取舍了。
对于有钱人家的教育尤其要注意三点:第一教俭朴,避免奢华;第二教忍耐,避免争斗;第三教谦恭,避免倨傲。富贵人家的孩子最容易倨傲,“谦受益,满招损”,倨傲对人的一生都无益。
至于学习,在游戏周期阶段,家长大可不必每天盯着考试成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教育的重点。学习习惯、学习意识都养成了,到了第二个生命周期,不用大人逼迫,孩子自觉自动地就开始用功了。到那时,他的格局、他的视野、他的习性都会帮助他飞速提高。
因材施教,笃定未来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小孩子的根性,就是看小孩子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要善于观察小孩子的优势在哪些方面:如果成绩很好,适合读书,就鼓励继续求学;如果不适合继续读书,就让他学一门技艺,一样可以学有所用,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旨在根据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幼时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六岁时,他注意到路边有人行俎豆祭祀之礼(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于是对礼教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所以孔子一生立志在恢复《周礼》上,为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就是他的根性所好。
其实,即便孩子喜欢读书,家长也不宜过分逼迫孩子,给孩子定很高的学习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固然是个美好的愿望,但如果孩子不是龙、不是凤,再逼也没有用,等逼出病来后悔不迭。无论孩子是成“龙”还是成“虫”,最大原则还是:大人快乐地工作,孩子快乐地学习,一家人都快乐自在地生活。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拼命管制孩子学习还会导致一个恶果——啃老族的出现。家长总是催促孩子不断地读书、考试,读完了本科读硕士,读完了博士读博士后,孩子就不断地在为了文凭而努力,永远固步自封在象牙塔中,与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他们总有踏入社会的一天,到那时就会无所适从,只会越来越依赖父母,最后变成啃老一族。情况严重的还会得抑郁症,整天把自己封闭在思想的躯壳中,拒绝与外界接触。这就是教育的失败。
学手艺的原则是随质授业,根据孩子的特质教授不同的技艺。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但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学做木匠或厨师之类,这样的职业与人打交道少,靠手艺安身立命;有的孩子口才好,可以往政治家、销售方向培养;即便是个性质朴憨厚,其实也没有问题,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点和优势,或者学画画、书法,或者学音乐、体育,只要找到了孩子的优势项目,一样可以独占鳌头。
孔子也是一个因材施教的施行者。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长,实行分科教学。在孔子的私学里,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方面都有。在他的学生中,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德行;宰我、子贡善言语;冉有、季路善政事;子游、子夏善文学。每个人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现在的情况是全国人民走一条路——应试教育。这非常可怕,无论孩子是否是学习的材料,一律逼上梁山——考大学。这样的教育,只会有一个结果——孩子形成厌学的习惯性心理。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小孩儿,领取完毕业证后往家里一扔,说:“我给你学完了,交给你吧!”像这样全然不知学习是为什么的孩子,我想不明白这么辛苦究竟有何意义,这样的教育能给个人、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什么收益?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最好的状态就是共同成长,当孩子成长的时候,父母一同成熟成长,相互成就。
二父母对孩子“七不责”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是门学问。
管教得好坏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管教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前面我们也穿插着讲过若干种教育方式,其中责备也是管教的手段之一,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也有些情况例外,古代有“七不责”一说,就是在七种情况下,即使孩子的做法不太对,大人也不该直接呵斥孩子。
那么,是哪七种情况呢?
对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比如,我先前举过的不该让孩子吃冷饮的例子,如果当时做家长的当着很多孩子的面大声呵斥孩子:“今天你绝对不能吃冷饮。”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灵会受到多么大的打击。孩子也是有自尊心和自己的交际圈的,当众否定会让孩子在小朋友面前极度不自信,乃至被其他小朋友嘲笑,抬不起头来,从此心中留下阴影,可能还会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在这种情况下,大人要沉住气,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私下里再跟孩子讲道理,只要家长不蛮横武断,孩子一般都是通情达理的,都会听取家长的意见。
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比如,孩子某次考试没考好,回到家后特别不开心,话也不敢多说了,游戏也不敢玩了,这说明他已经有了羞耻之心。既然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大人就没必要再批评他了。做父母的,可以用过来人的语气告诉他:“爸爸(妈妈)曾经考得比你这个分数还低,可是后来爸爸(妈妈)努力了……最后,爸爸(妈妈)改变了糟糕的成绩,取得了成就。”孩子看到父母如此推心置腹,一下子就能明白父母的心,就会变压力为动力,在学业上更加努力。
但有的家长往往不明其理,只要见到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无论孩子是否愧悔,上来都会说:“不考100分,你就不能进家门!”甚至还会打骂孩子,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的孩子,甚至会离家出走。
暮夜不责
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孩子要睡觉了,如果家长在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很有可能事情没解决好,孩子的身体还被弄坏了。
家长要学会宽心,不要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即使成绩不够好,把身体养好也是好事。家长如果能抱着这种念头教导孩子,潜移默化之下孩子的心态也会特别阳光,身体特别健康。健康是福,平安是福,人这一辈子,还有比这两样更重要的事情吗?
饮食不责
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如果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的脾胃虚弱。而这点,是太多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
在中国的家庭里,饭桌是一家人最能齐聚的地方,此时家长往往要过问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表现,一旦觉得孩子办了错事、傻事,难免不大声喝斥一通。我见过这样的神经质妈妈,一边把牛奶递给孩子,一边口里说:“快喝快喝!你得多吃点,不然身体怎么好得了!我算是明白了,你没救了,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了!”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哪里承受得了这样的责备,他含着眼泪十分畏惧地看着妈妈,边喝边打嗝。这种表现说明这个孩子的脾胃已经大伤。后来我摸了摸孩子的肚子,特别硬,真是需要好好调养了。我真希望这位妈妈以后能少生些气,不要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尤其不要在孩子吃饭喝水的时候责备他。
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医生是要先治好孩子妈妈的病,再治孩子的。如果妈妈的病治不好,孩子也很难医治,孩子永远没法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做家长的千万要记住,不要让孩子含着眼泪吃饭,这样做对孩子脾胃的伤害特别大。
欢庆不责
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这时家长突然大吼一声:“你怎么回事?今天又没有完成作业!”孩子的经脉就会立马被憋住,这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悲忧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孩子已经哭了,说明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家长就不要继续责备他了。如果这时家长没完没了地从旁数落,孩子必然会越哭越厉害。一些脾气倔强的孩子,说不定会离家出走,到时家长后悔晚矣。
疾病不责
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这时的孩子身体本来就弱,家长再来一句:“身体这么差,还没事老生病……”这种话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孩子更自卑。
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大人小孩儿莫不如此,幼小病弱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如果此时父母还抓住孩子的错不放,孩子会以为父母不要他了,恐惧不安,从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