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新编工会文体娱乐全书
24363100000030

第30章 球类运动(17)

这种进攻战术是接球队员在接对方来球时,将球稳当地准确地传(或垫)到前排某一位置,供前排队员在第二次击球时就可以发动进攻。因而缩短了进攻时间,加速了进攻速度,破坏了对方的防守节奏,具有突然性。前排3名队员均可运用两次球进攻或转移进攻,可迷惑对方,达到突破的目的。它要求场上6名队员都要具有较强的第一传和扣两次球及转移能力,前排队员还必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跳传技巧,以便在腾空的瞬间判明对方的防守情况,来决定是扣球还是转移给队友进攻。这种战术如与“中一二”、“反边一二”、插上等进攻战术结合应用,更能显示它的威力。

排球立体进攻战术

立体进攻战术是以插上进攻为主要形式,是前、后排队员共同配合的新型进攻形式。进攻时,以前爿队员快速多变进行突破为进攻核心,为后排队员创造有利的实扣时机,使进攻队员从进攻线后跳起进攻,形成横向与纵深相结合的全攻型打法。这种打法是进攻战术的发展方向。它具有攻力足、突破点多、调动集体的力量、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条件、突然击破等优点,如能结合“三差”(时间差、空间差、位置差)进攻,更能显示威力,是目前国际排坛各强队所普遍采用的进攻战术。

排球三人拦网时的防守战术

对方攻力足、突破能力强、路线变化多、吊球少时采用。布局有两种,一种是前排3人拦网,后排3人防守,即6号位队员压底,1、5号位队员稍上前,组成半弧行防守;另一种是前排3人拦网,后排6号位队员跟进保护,1、5号位队员压住后场防守。

排球单人拦网时的防守战术

对方水平不高、扣球攻击力弱、变化少,并且多用吊球时,可用与对方扣球队员相对位置的队员去拦网或固定由三号位队员进行拦网等两种形式,可以增加后排防守和防吊球力量。

排球防守形式的变化

1.边跟进防守时的变化:(1)活跟:由1号位(或5号位)队员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灵活应用,决定跟进或不跟进。(2)死跟:由1号位(或5号位)队员为了防吊球而跟至拉网队员身后约3米线附近进行防守。(3)内撤:不拦网的2号位(或4号位)队员内撤保心防守。(4)双卡:由4号位队员内撤和1号位队员跟进共同防守前排的吊球。凡是活跟、死跟、内撤和双卡时,其他防守队员均要做相应的位置移动进行防守,才能使之成为合理的防守布局。

2.心跟进防守时的变化:6号位的队员可以灵活应用跟进或后撤防守,使防守形式起变形作用,使对方进攻不能达到目的。

排球发球规则

发球队员应站在发球区内发球,发球队员可以在区内移动站位或跳起,但击球时不得踏及端线或踏在发球线以外的无障碍区内。击球后则可以移动于场内或无障碍区内。球被抛起或将托球手撤离后,发球队员必须在球落地之前用一只手清晰地将球发出,才是符合规则的正确发球。

排球发球队员击球时的犯规

在发球区以外发球;没将球抛起,发球延误时间,从裁判员鸣哨后5秒之内未将球发出;发球队场上队员挥臂,跳跃或形成屏障,阻碍对方接球者的视线;球抛起后,发球队员未击球,而球从空中落下时触及该队人员身体的任何部分等均为犯规。

排球持球规则

球在运动员腰部以上任一身体部位停留时间较长或者未能将球清晰击出,则造成持球。主要是根据球的停留时间、击球是否清晰(击球动作干净、利落、出手快、声音清脆。离手后球的方向与击球动作相符)、击球动作(是否有捞、捧、推、掷、携带球)进行判断。在判断中,裁判员不应受运动员击球前、击球后身体动作的影响,应以击球的瞬间动作为准。

排球连击规则

运动员用腰部以上的身体任一部位明显地连续两次触球,则造成连击犯规。接球时,球不同时触及两臂或触及手臂后又触及其他身体部位都应判为连击犯规。为了鼓励守方的防守,促进排球技术的提高,国际排联1985年规定苦在接对方来球的第一传时遇到上述的连击现象,则从宽判处,不与连击论处。在拦网时(无论是单人或集体拦网),已触球的队员可进行拦网后的第一次击球,不该算为连击犯规。在完成同一拦网动作过程中,球触及同队员的手后又触及其他部位,仍算为一次触球,该队员可进行拦网后的第一次击球。

排球同时击球规则

在击球过程中,允许同队队员身体接触,如果同队两名队员同时触球,则判为该队击球两次,如果因身体接触,只有其中一名队员触球,则应判为击球一次。如果双方队员在网上同时击球后,球进入甲方场区上空,则甲方可再击球三次;如球落在甲方场内则判甲方失误;如球落在甲方场外则判乙方击球出界;如球顺网上沿滚出,触及标志杆,应认为双方同时击球出界,该球重赛;如球夹在双方队员中间、并且停留时间较长,应判双方队员持球犯规,滚球重赛;如甲方第三次击球后,在球网上方再与乙方队员问时击球,则应判甲方第四次击球犯规。

排球过网犯规规则

1.过网击球:击球时,击球点越过球网上沿的垂直面应判为过网击球犯规。

2.过网拦网:甲方在完成向对方击球前,乙方拦网队员的手触及甲方场区上空的球时,则应判乙方队员过网拦网犯规。

排球触手出界规则

球触及拦网队员或后排防守队员的腰部以上身体任一部位飞出界外,则应判为触手出界。

排球后排队员犯规规则

1.后排队员击球是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或踏在进攻线上(包括延长线)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应判为后排队员犯规。若球尚未完全进入对方场区上空就触及了对方拦网队员的手,就不是直接击入对方场区而不造成犯规。

2.后排队员拦网犯规是后排队员在球网附近,手高于球网上沿,阻挡并触及从对方场区飞过来的球,应判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后排队员如参加集体拦网,手高于球网上沿拦击,只要球触及了拦网集体中的任一队员的手,就等于是后排队员触球。则构成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排球界外球规则

凡是球的着地点落在场线之外的地面,球触及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延长线高度的上空越过,以及从标志杆以外过网,球触及场外任何障碍物(包括球场上空的固定物、标志杆以外的球网、网柱、裁判台、裁判员、观众等);球从球网底下穿进对方场14等应判为界外球。

排球暂停规则

比赛的双一方在每局中,可由教练员或场上队长请求暂停两次进行技术指导或商讨对策,每次暂停时间(从裁判员呜哨开始计算)不得超过30秒,如果超过30秒,可判其执行第二次暂停,并允许再使用30秒。如第三次请求暂停或运用第二次暂停超过时间者,应判失发球权或对方直接得一分,并将判罚的原因及情况登记在记录表上。

若因战机需要,允许连续两次(其间不经过比赛过程)暂停一起使用的请求,暂停后可以请求换人,换人后又叮再立即请求暂停。暂停时,只准其主教练(记录表上签名)在场外进行指导,场外任何人员不得进场或在场外参与指导,场上的队员不得离场,也不能与场外任何人通话联系。

排球判罚规则

经比赛中凡参赛者对裁判员、对方队员、观众有不良行为时,应根据下列表中情况给于处罚。

不良行为等级次数处理方法示出红(黄)牌判罚结果非道德行为1警告一手持示黄牌防止重犯

2判罚一手持示红牌判对方得分或发球权

粗鲁性行为1判罚一手持示黄牌判对方的分或发球权2罚出场一手持示红牌取消一局比赛资格

冒犯性行为1罚出场一手持示黄牌取消一局比赛资格2取消比赛资格两手分持示红、黄牌取消全场比赛资格1取消比赛资格两手分持示黄、红牌取消全场比赛资格排球赛时裁判员规则

则正式比赛应设有第一裁判员1人,第二裁判员1人,记录员1人,司线员4人。

裁判员在赛前、赛中、赛后均要严格履行裁判员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同时哨音清楚,鸣哨响亮、果断、及时。准确,出示手势要准确、及时、大方、明确。

十六、足球

足球运动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足球运动对抗性强,运动员在比赛中要采用奔跑、急停、转向、倒地、跳跃、冲撞等动作同对手激烈争夺。足球运动的技术、战术复杂,因而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素质,增强人体各器官功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足球场

足球场为长方形,其长度为90-120米,宽度为45-90米。国际比赛足球场长度为100-110米,宽度为64-70米,并铺有草皮。在任何情况下,球场的长度必须大于宽度。场内画有中场线,中圈,开球点,罚球区(禁区),罚球弧,球门区和罚球点,四角插有角旗,并画上半径为1米的弧线。

足球

足球外壳用皮革或其他许可质料制成,内装橡皮胆,圆周为68-71厘米,重量在开始比赛时为396-453克,充气后其压力为0.6-0.7公斤/厘米2,足球颜色应与比赛场地颜色相区别。

足球门

由两根球门柱和一根横木构成。球门分别安装在足球场的两端线的正中,两立柱内侧相距为7.32米,横本下沿离地面2.44米。横木和立柱的宽度及厚度不得超过12厘米。门柱和横术必须用木材或金属材料制成,其形状可为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球门网应挂在立柱及横木的后面。下端固定在地上,网应适当地撑起,使守门员有适当的活动空间。同应用较粗牢的麻绳或尼龙绳制成。

足球的有球技术

足球比赛中,完成技术动作的关键部分就是有球技术,它包括踢球,停球,顶球,运球,抢截球,有球假动作,掷界外球,守门员技术。

足球的无球技术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常在无球的情况下与对方周旋。因此,必须掌握包括起动、跑、急停、转身、身作假动作等在内的无球技术。

足球起动技术

起动时保持身体的低姿势和使重心快速前移,充分伸展髋、膝、踝等关节,使脚快速有力地向后蹬地,步频快而步幅小,以达到身体迅速前移的作用,同时两臂用力快速地前后自然摆动。

足球跑的技术

在足球运动的进攻与防守中,对跑动的速度、路线、动作均有不同的要求:

1.快速跑。为了达到战术目的,完成技术要求,需要根据情况,利用步幅、步频的变化,进行快速跑。

2.曲线跑。为了绕过对方队员,接应来球,内切包抄,抢断来球,防守对方而采用的跑动方法。跑时注意双方情况的发展和变化,身体内倾。内肩稍低,内膝稍外展,外膝内扣,以内侧脚的脚掌外侧和外侧脚的内侧用力蹬跑。

3.折线跑。为了摆脱对手或穿越密集防守而采用的跑动方法。跑动时注意左、右空档,突变折跑要利用头部和上体突然向预定方向扭转、倾斜,身体重心也迅速转向同侧,利用异侧脚用力跃跑。

4.侧身跑。为参与进攻或防守的具体配合时所采用的调整位置的跑动方法。跑时脚尖对着跑的方向,注意攻防双方的情况,及时参加配合行动。

5.插肩跑。限制对手,进行争抢时采用的跑动方法。当与对方前肩争跑时,用与对手接触的一侧肩突然向前探出,上体插前于对手的胸前。在此瞬间,手臂突然停止摆动以限制对手的跑动速度。

6.后退跑。在以少防多,延缓对方推进速度时采用,以便伺时进行争抢,盯住对方,限制对手活动。

脚内侧踢球技术

用脚内侧的跖趾关节、舟骨和跟骨所构成的脚弓部位去接触球。此种踢法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出球平稳而准确。但是受到关节活动的限制,因此出球力量较小。在比赛中,常用于踢定位球,地滚球,空中球,也可以用脚内侧来蹭球。

踢定位球要直线助跑,支撑脚踏落在球的侧方约15厘米处,膝关节微屈。在支撑脚着地的同时,踢球脚以髋关节为轴,由后向前摆动时,屈膝外转,踢球脚的内侧正对出球方向,小腿前摆,脚尖翘起,脚形固定,脚掌与地面平行,用脚内侧部位击准球的后中部。

脚背正面踢球技术

用脚背正面的楔骨和跖骨的末端所构成的部位去接触球。踢球时,腿的摆幅大,摆速快。因此出球力量大。传球准确,但球向不易多变,而且出球的性能变化不大。所以在比赛中常用于踢定位球,空中球,反弹球和倒勾球。

踢定位球要直线助跑,支撑脚踏在球侧15厘米处。脚尖对准踢球方向,膝关节稍屈,踢球脚放松后摆,小腿后屈,在支撑脚落地时,以髋为轴,由大腿带动小腿,脚趾扣紧,脚背绷直,当大腿前摆到球的上方垂直地面时,小腿加速前摆,以脚背的正面击准球体的后中部。在击球的瞬间,踢球腿的膝盖要处在球的正上方,脚背要绷直并与地面垂直。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

用脚背的内侧部(楔骨,趾骨末端)部位触球。此种踢法由于踢球腿摆幅大,摆速快,因此,出球力量大,而且选位灵活,所以善于变换出球方向,可以踢出平直球,远距离弧线球等、在比赛中常用于踢定位球,过顶球,远距离球和转身球。

踢定位球要斜线助跑,助跑线与出球线成45°角。支撑脚在球侧后方25厘米处,用脚掌外侧支撑倾斜的身体重心,脚尖对准出球方向。踢球腿以髋为轴。由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脚稍外转。当膝关节摆动到接近球内侧上方时,脚面绷直,脚趾扣紧,脚踝外转。小腿爆发用力前摆。用脚背内侧踢球体的后中部。

脚背外侧踢球技术

用脚背外侧部位去接触球。此种踢法能充分利用脚腕动作和力量的优点。而且便于防守,隐蔽性大,变换容易。适用于各种不同距离弧线球和弹拨球,在比赛中,常用于增定位球,弧线球和弹拨球等。

踢定位球时,与正脚背踢球动作基本相同,只是用脚背外侧部位去接触球的后中部。踢球后,踢球腿随球前摆。

脚尖踢球技术

以脚尖部位去接触球。在踢球时由于腿的摆幅大、摆速快,用力集中,触球面积小,因此出球快而有力,但准确性较差。在比赛中,有时用于踢远距离球和捅球。

脚尖踢球的动作方法与脚背正面踢球基本相同。在踢球时,脚尖翘起,趾踝关节紧张用刀,保持稳固的脚形,用脚尖上击球体后中下部。如果用在捅球时,当支撑脚离球较远的情况下,自球腿要膝屈前跨,主动向前送髋,双臂上摆,在踢球脚落地前的瞬间。用脚尖去捅球体的后中部。

脚跟踢球技术

用脚跟跟骨部位将球踢到身体后面去。它虽然力量小,但却具有突然性和隐蔽性。

足球的停球技术

足球运动中,除手臂外,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用来停球。运动员有目的地利用身体的合理部位,把运行中的球停住,并使其落在所需要的控制范围内,以便更好地传球,运球,处理球,过人和射门。这是每个足球运动员应熟练掌握的基本技术。

脚底停球技术

脚底面积大,停球停得稳,常用脚底停地滚球和反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