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新编工会文体娱乐全书
24363100000014

第14章 球类运动(1)

一、乒乓球

乒乓球概述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

乒乓球场地

正式比赛场地标准。长14米,宽7米,场地上空4米之内没有任何障碍物,四周应用高75厘米的暗色挡板围住,挡板要轻便而稳固。场地地面不得呈白色或有明显反光。台面照度不得小于400勒克斯,其他部位照度不得低于200勒克斯,光源高地面不得低于4米。乒乓球乒乓球由赛璐珞或塑料制成,为不反光的白色,呈正圆形。球的直径为37.2-38.2毫米,重量为2.40-2.53克。球从305毫米高处落到标准的钢板上,弹起高度要求在235-255毫米之间。球体的圆度和硬度要均匀一致,以保持球在飞行时的稳定性和落台时的一致性。1990年,国际乒联为了增强乒乓球运动的吸引力,将乒乓球进行改制。与原先的白色球相比,颜色改为黄色;球体略有增大;球重稍有减轻;弹性略有降低。通过改制的乒乓球,主要差别在于球速降低,可视性增加。目前,改制的乒乓球尚属试行阶段,各国对改制的乒乓球尚未全面推广,我国亦是如此。

乒乓球球拍

球拍的大小、形状、重量不限,颜色为不反光的深暗色。球拍的底板应由整块木料制成,板面厚度均匀、平整,底板两面可盖平整的颗粒胶皮,胶粒向外,厚度不得超过2毫米;或覆盖一块海绵胶,再加颗粒胶皮,厚度不得超过4毫米。

乒乓球球网

球网包括网、支架、网柱。球网长1.83米,高15.25厘米,网的两端系在网柱的顶部和底部,网的底边应贴着台面,网预应有1.5厘米白边,用一根细绳穿吊提起。网为暗绿色,网眼成长方形(边长为0.75厘米×1.25厘米)。网柱直径不得超过2.2厘米,颜色为深色,调节网高度的螺丝应装在网柱的底部。

乒乓球球台

标准乒乓球球台可用木料或其他任何材料制成。球台总长为2.74米,台面由两块台桌拼成;宽度为1.525米,厚为3.5厘米。台面与地面相距为76厘米。台面应具有均匀的弹性,能使一只乒乓球从高于台面30.5厘米处落下时,弹起高度为22-25厘米,台面应用国绿色,沿着台面四周漆上2厘米宽的白线(平行球网的线称为端线,垂直于球网的线称为边线)。在台面的正中间画上一条(与边线平行)宽为3厘米的中线。

乒乓球站位

站位的名称和范围如下:

1.近台:指站在离台50厘米以内的范围;2.中台;指站在离台70厘米以内的范围;3.远台;指站在离台1米以外的范围;4.中近台:指站位介于中台和近台之间;5.中远台:指站位介于中台和远台之间;乒乓球击球路线

乒乓球运动的击球路线有右方斜线、左方斜线、右方直线、左方直线和中路直线等五条。

乒乓球击球时间

在来球落在本方台面弹起后,从台面上升到最高点再下落到触地全过程中,其球的运动轨迹大致可分为上升期(球从台面反弹上升到最高点的这段时间)、高点期(球反弹到接近和达到最高点的这段时间)、下降期(从最高点下降到地面的这段时间)。

乒乓球的长球与短球

长球是指球落在对方台面距端线30厘米以内的底线区附近;短球是指球落在对方台面距球网40厘米以内的近网区。

乒乓球球拍的性能与选择

目前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使用的球拍有胶皮拍、正胶海绵拍、反胶海绵拍三类,胶皮的胶粒有长短、大小、疏密之分,它与击球的性能有密切关系。因此,可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和打法的需要进行选择。一般说来,胶皮拍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而且有一定速度,但旋转性差,适用于削中反攻的打法;正胶海绵拍能够打出速度快的球,但是控制力较差,适用于快攻为主的打法;反胶海绵拍打出去的球旋转性好,也具有一定的速度,但是控制力差,适用于以旋转为主的各种打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

握拍的方法是否正确,关系到乒乓球技术的掌握和提高,目前常用的握拍方法有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

1.直拍握法:运动员可以用同一板面进行两边起板,具有出球快、攻球快速有力的特点,同时容易变换攻球路线,可以从速度、路线争取主动。在反手攻球时,由于受到身体的阻碍,因此技术难度大,攻球力量受到影响,在攻削交替时手法变化大,影响击球速度和准确性。在防守时防守面比较狭小。

①近台快攻型握拍法:在球拍的前面以食指经关节和大拇指第一关节同扣球拍,在拍后面三指弯曲贴于球拍1/3的上端,此法又简称为中钳式握拍方法。

②弧团型握拍法:在球拍的前面以大拇指紧贴拍柄的左侧,食指扣住拍柄成一个小环状,其余三指在拍后面自然弯曲顶住球拍的中部。

③直拍削球型握拍法:在球拍的前面以大拇指弯曲紧贴在拍的左侧,并用力下压,其余四个手指有妨分开在拍后托住球拍。

2.二横拍握法:攻削方便,应球面广。削球时,手腕易于发力,反手进攻不受阻碍,击球时容易发挥身体力量和掌握性能变化。

横拍握拍方法是以虎口紧贴球拍,在贴拍时食指(在拍前)和大拇指(在拍后)共同夹持球拍,其余三指自然握柄。此法又简称为八字式握拍方法。在正手攻球时,食指略微上移,反手攻球时,拇指也要略微向上移动。

握拍应注意,在击球时或台球后,手指自然放松,不要过分用力,以免造成手腕和手回由于长时间的紧张而僵硬,影响手臂动作和发力击球的节奏。

乒乓球站位与姿势

乒乓球比赛时,不同类型打法的运动员有其不同的站位方法。基本站位与运动员个人特点和打法类型应相适应,才能发挥其技术特长。如友推右攻打法的运动员其基本站位应是近台中间偏左;两面快攻打法的运动员其基本站位应是近台中间;弧圈球为主打法的运动员其基本站位应是中台偏左;横拍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其基本站位应在中台附近。以削球为主打法的运动员其基本站位应在中远台附近。

击球之前的基本姿势(以右手握拍为例)应是两脚平行站立,脚后跟微提,前脚掌内侧用力扣地,两脚略宽于启,两股激屈(大小腿夹角约为105-145度)内扣,上体自然前倾,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眼睛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置于身体的右侧,同时肘部外张,放松手腕,球拍在约离身体(髋骨前)30厘米左右的腹前向左成半横状态,拍形自然后仰。

乒乓球步法与移动

在乒乓球比赛时,由于球的性能、速度、力量、落点等情况经常变化,因此要准确地进行回击,就要依靠步法灵活,移动及时,选取合适的击球位置,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不同类型打法的运动员对步法有着不同的要求。

1.快攻型打法的移动步法。

①单步。在来球角度不大时采用。以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根据来球方向作向前、后、左、右移动。

②换步。两面攻的运动员向左、右移动时采用。以一脚先向来球方向移动,然后另一脚迅速跟上。

③跳步。在来球快、角度大时采用。一脚用力蹬地,使两脚跳离地面,同时向前、后、左、右方向跳动。

④跨步。在来球力量大、速度快、角度大时采用。移动时,先以来球同方向的脚向侧跨一大步。另一脚随即迅速跟上。

⑤跨。在来球逼近身体时采用。其步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左脚向左侧跨出一步,右脚随即向左后方移动;另一种是以左脚先向前插上,右脚则向左后方移动。

⑥叉步。在来球离身体较远时采用。移动时以来球方向的异侧脚向来球方向交叉跨出,并超出另一脚,随后另一脚也向来球方向跟上一步。

2.弧圈球型打法的移动打法:弧圈球型打法技术特点是借助旋转性很强的弧圈球来伺机进攻。因此,运动员需要经常保持正手扣杀的站位姿势。它的移动步法有左右、前后的移动步法和反手发球后,立即转身移步成基本姿势站位。或者由基本姿势站位向左右移动的步法。

3.攻削结合型打法的移动步法:攻削结合型打法的技术特点是削出低而转的球,威逼对方,并伺机进行回击。因此,运动员多在离台1-2米左右的中间范围进行左、右、前、后的移动。它的移动步法大致有如下几种:①来球角度比技小的削球移动步法。②来球角度比较大的削球移动步法。③削追身球所用的移动。④接短球的移动步法。⑤后撤步的移动方法。③后移削球的移动步法。

乒乓球发球技术

发球是先发制人,力争主动的进攻手段。在比赛中运动员双方都有均等轮换发球机会,发球能否得分,同发球技术有密切关系。

发球要求出手快,隐蔽性强,用相同手法发出不同性能、不同速度、不同落点的球、以便达到积极抢攻、控制对方、伺机进攻、争取胜利的目的。

发球是由抛球和挥拍击球的动作所组成,抛球是向前击球(击球部位和挥拍方向)的关因此,运动员可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按照战术意图进行发球。

平击发球技术

平击发球是初学者的基础技术,击出的球一般不具旋转性能。

1.正手平台发球: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右手持拍置于身体右侧,左手掌心托球在身体右侧平稳地向上抛起,同时右臂稍向后引拍,在球略低于同时,右手持拍从身体右后方向前挥拍,拍形稍微前倾,击在球体的中上部,击球后身体重心移至前脚。

2.反手平击发球:右脚在前,抛球后,持拍的右手从身体左后方向前挥动击球(拍形稍前倾,击在球体的中上部)。身体重心移至前脚。

反手发急球技术

右脚在前(以右手持拍为例),右手持拍置于身前,在左手将球抛起的同时,右手持拍向左后方引拍,拍形向前倾出,以前臂带动手腕发力,击准球体的中上部,击球点约与同同高,击球后的第一个落点应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技术

反手发右侧上旋球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手持拍置于身前,左手托球位于身体左侧,发球时,在击球的瞬间以前臂带动手腕,用力向右下方挥动,同时,前臂内旋,拇指压拍,使拍面向左倾斜。从球的正中部向右上方摩擦,使球落在本方台面后越同落到对方的左角,发右侧下旋球。其动作方法与发上旋转球基本相同,只是在击球的瞬间,球拍稍微后仰,球拍从球体后下部向右侧下方摩擦而已。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技术

发左侧上旋球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抛球时,右手持拍向右上方引拍,手腕向外微展,当球落下时,手臂向左下方向迅速挥动,食指压拍,拍面保持向左微斜,击球点与网同高。击球的前臂带动手腕向左用力挥动,使球拍从球的正中部向左侧上方摩擦。

发左侧下球,其动作与发左侧上旋球基本相同,只是在击球的瞬间,手臂应从右上方向前下方挥动,使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侧下方摩擦而已。

正手发奔球技术

左手将球抛起后,持拍的右手向后引拍,放松前臂,降低拍位,并使球拍从体例向后作小绕环似的抖动动作。击球点与网同高,挥拍击球时,手臂迅速向左前方挥动,拇指压拍,并使拍面左斜,在拍触球的瞬间,手腕向左上方抖动,使球拍从球的右侧向右侧上方摩擦,击球后的第一个落点在本方台面距。端线20厘米的附近,使球越网飞落到对方的右角方向。

正(反)手发转球与不转球技术

发下旋短球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抛球时,右手引拍到肩前,手腕稍向外展,当球回落时,手腕和前臂快速向前下方发力,使球拍摩擦球的中下部,当拍触球时,手腕的发力要大于前臂,才能使发出去的球具有比较强烈的下旋性。

在发不转球时,其动作的主要区别是球拍触球时,球拍后仰角度较小,并加前推撞击的力量,使作用力从球体的重心通过,从而使球不产生旋转。

用反手发转与不转球多为横拍运动员所采用,在发球时,球拍触球的瞬间,球拍稍成半横状,从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手腕的发力要大于前臂的发力。

反手发不转球时,球拍稍微立起,击准球体的中下部,手臂迅速向前稍加推撞力量将球发出,发力时应注意以前臂发力为主。

发短球技术

发短球主要是靠手腕和前仅摩擦发力,发力时以手腕发力为主,并加上回收力量,注意不宜向前用力过大,以动作小、出手快发出旋转性的短球。其击球部位与发侧上旋和下使长球的摩擦部位相同。只是击球后第一落点要落在本方台面的中区,才能达到以短球控制对手的自的。

正手高抛发球技术

发球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将球平稳地直抛在高于头部1.5米处,此时,腰和腿要顺势向上挺伸,重心落在左脚上,在球下降到接近腰部偏右15厘米处,右手持拍由腰部处的右后方向左前方挥拍击球,并将身体重心移落在右脚上,做好下板击球准备。击球时,发力要集中,主要靠手腕发力摩擦球。

发侧上旋转球时,注意在球拍触球的瞬间,手腕上勾,食指发力,迅速摩擦球体的中(或中下)部;如果发侧下旋球时,则应发力集中(后面三个手指顶住球拍,以拇指用力为主),球拍由左下方向右上方摩擦球体的中下部。

下蹲式发球技术

下蹲发球的身体姿势有两种:①由站立姿势将球抛起后,身体即成半蹲姿势击球;②由半蹲姿势将球抛起后,随即进行击球。发右侧上(下)旋球时,即在球抛起后,持球拍的手向上提到肩上,拍柄朝下,拍面向左倾斜,并做下蹲姿势,当球落至与网同高时,球拍由有向左前方做半圆形挥动,以手臂带动手腕的力量快速摩擦球体的右侧上部和下部,使球产生强烈的右侧上(下)旋。发左侧上(下)旋球时,准备姿势和基本站位均与发右侧上(下)旋相同,只有拍形不同而已。当球抛起后,持拍手向上提起到肩上,前臂内旋,拍柄朝下,拍面向前,拍形立起,当球落到与网向高对,球拍由右向左前下方做半圆形挥动,以手臂带动手腕的力量快速摩擦球体的左侧中上部和中下部,使球产生强烈的左侧上(下)旋。

乒乓球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时应注意:①正确取位:站好位是接发球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对方发球位置来决定自己的站位。取位时身体重心要落在两脚之间,而且姿势不宜过低,才能迅速起动;离台要适中,才能接应长短球。②准确判断:在判断来球的旋转和落点时,可从对方出手的动作、来球的弧线和球的运行来判断。为了减少接发球的失误,力争主动,在判断对手发球性能时,可以从对方球拍触球瞬间的动作变化(运动方向,球拍触球角度,手臂和手腕的振幅程度)、击球的声音、球拍的性能、球的旋转程度和运行速度等方面来进行判断,以便及时采取对策,接好来球。

乒乓球按急球技术

当对方用反手发过来急球时,可以用推挡的方法给予回接。如果对方发过来的球是急下旋球,在用推挡回接时,球拍应该保持后仰,并用球拍触及球体的左侧下部,用手腕外旋将球推送过去。也可用侧身提拉回击或用搓球过渡。横扳两面攻的运动员可用反手拉弧圈球的方法回接。

乒乓球接短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