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新编工会文体娱乐全书
24363100000110

第110章 国家节日(3)

一副扑克牌,共54张。其中2张大小王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其余52张正牌代表一年里的52个星期天。

扑克牌有黑桃、红心、草花、方

块四种图案两种颜色。四种图案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红黑两种颜色分别代表白天和夜晚。

四种图案中,每种图案分别有13张牌,代表每

季里有13个星期天。每种图案所有的点加起来共为

91点,表示每季为91天。

四种图案的点加起来,再加小王的一个点,总

数为365天,正好是阳历平年一年的天数。如果再

加上大王的一个点,就是闰年的天数。

七、春节

节日由来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

传统节日,是旧历新年,在民间习惯上亦叫做“过年”。它适在立春前后,为春季之始,故称春节。

我国人民过春节的历史,可上溯到尧舜时代。当然,那时的春节不是正月。到汉武帝时,才确定以农历正月岁首为春节。这个办法一直相沿至今。

以正月岁首为新年,与我国以农业立国、以农为本有关。在古代,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叫“年”。《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谷梁传》则称:“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子一熟为一“年”,“有年”是指收成好,“大有年”指大丰收。

把年当作节日庆祝。实际上就是庆祝丰收,所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几千年来,春节活动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节日风俗和节日活动。节日风俗主要有:扫尘、贴春联、挂年画、放爆竹、守岁、拜年、包饺子、吃年糕等。节日活动主要有: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花市、射箭等。长期来,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了一年,当腊尽春回之际,总要高高兴兴地庆祝一番。所以,春节是团圆佳节,是社交良机,也是民间文化活动的高潮。

现今,在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除旧迎新。在新春佳节期间,广大劳动人民一方面穿红戴绿、喜气洋洋,走亲访友,饮酒宴乐,互相拜年,互祝幸福;另一方

面广泛开展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

使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富有健康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渐代替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习惯。

活动设计

1.春节大联欢

大联欢可以演出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为主,还可以组织跳交谊舞进行联欢。

2.新春游园会

游园会是综合多种不同内容集中起来的大型活动。如组织文艺演出、体育表演、游艺、书画展览、放映电影等。

3.体育表演

体育表演可以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如拔河、摔跤、赛马、荡秋千、武术等。

4.写春联赠春联

春节前,开展为职工群众写春联活动;春节里,组织赠春联活动,为老红军、烈军属、劳模先进送春联。

5.迎春诗画会

组织职工诗画创作骨干与专家聚会,抒发对新

春的美好愿望。

6.民间传统娱乐

组织舞龙舞狮、踩高跷、放焰火等喜闻乐见的

传统娱乐活动。

7.拜年活动

组织文艺小分队向烈军属、革命老前辈、模范人

物拜年。还可以到部队向

革命军人拜年。

春节相关知识

1.“年”的传说

相传在太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

“年”,长着血盆大曰,凶残无比。每到腊月三十日,“年”便出来到处残食人畜。因此,那一天,人们到时都要熄灯灭火,关门闭户,避难躲灾。

一次,这个怪兽到了一家门口,恰巧这户人家

人人穿着红衣服,正烧着一堆竹子取暖。怪兽见他

们穿着红衣服不敢接近,而这家人见

到怪兽也非常害怕,惊慌

中将一个盆子碰落在地,

“当嘟”一声,怪兽吓了一

跳。紧接着燃烧的竹子又

“饼里啪啦”地爆响,“年”

被吓得掉头逃窜。关于

“年”怕红、怕火、怕响声的

传说一传十,十传百,人们

终于有了制服“年”的办

法,便兴高采烈地相互道

喜。

从此以后,每当除夕之夜,人们都在户外面放上大量的食物,用红颜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为“桃符”。在家里通宵达旦点上长明灯,生起大炉火,燃放爆竹,以防“年”的突然袭击。除夕过后,“年”的灾难躲过去了,家家户户十分高兴,便出门相互祝贺,叫“过年”。

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这个“过年”传统节日,形成了现在还保留的除夕晚上“守岁”、生炉火、燃放鞭炮,初一早晨拜年的习俗。

2.春联史话

相传,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意为驱邪压灾,求保平安。

“桃符”是人们为了镇邪伏恶之用的,在古代,人们用两块长24厘米、宽3厘米的桃木板,刻上神萘、郁垒二位神像,挂在门的两侧。

到了五代,后蜀的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广政二十七年除夕,孟昶命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写联语,但嫌辛写得不工整,就自己挥笔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民间的习俗。

真正用红纸写春联这种习俗,始于明朝。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欢对联,而且也要别人喜欢。他曾传国:“公士卿家,须加春联一副。”他还并亲自为陶安撰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之后,他微服私访,替百姓写春联。从此,贴春联便成了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3.贴“福”字的由来

贴“福”字是我国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据说,春节在门上贴“福”字的习俗,起源于明代。有一年农历正月十五,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访,在一个村镇上看见许多人在围观一幅漫画,画面上画着一个赤脚女人抱着一个大西瓜,意思是取笑淮西妇人大脚。

恰好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也是大脚,又是淮西人,所以朱元璋十分恼怒,回宫后便派人到镇上调查:了解这画是何人所作,围观者是何许人;对没有参与此事的人家,则在大门上贴个福字作标记。第二天,官府便到没有贴福字的百姓家抓人。人们感到贴福字能保家庭平安,于是每逢除夕,便用红纸写个大“福”字贴在门上,讨个吉利。

4.舞狮趣谈

舞狮是我国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它起源于三国时代,盛行于南北朝。据说舞狮作为春节的一项娱乐活动,始于明朝初年。

相传,明朝初年,广东佛山地区出现了一头怪兽。每逢年岁将尽,怪兽就出来糟踏庄稼,残害百人姓。为了治服怪兽,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有人想到,百兽都怕狮子,这怪兽也一定怕狮子。

于是他们做了许多假狮子准备着。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奋舞,怪兽见了,果然惊恐万状,掉头就跑。

尔后,当地乡民认为狮子有驱邪镇妖之功,有吉祥之兆。于是每年春节便敲锣打鼓,挨家挨户,舞狮拜年,以示消灾除害,预报吉祥之意。久而久之,舞狮就成了春节娱乐活动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

5.春联鉴赏

金鸡晓唱千家喜

白鹭晨飞万户春

红梅映日祥云绕

翠柳回风瑞气来

美酒千盅辞旧岁

梅花万树映新春

一代风流抒壮志

九州巨变写春秋

声声爆竹声声欢

阵阵春风阵阵歌

人杰地灵家计裕

物华天宝国基宏

百鸟和鸣唱春曲

万民欢愉庆丰收

春到百花满地香

时来万事喜临门

新人新岁新家园

春树春花春乾坤

眼笑眉开辞旧岁

心雄志壮迎新年

祖国昌盛千般好

大地更新万户春

高歌华夏兴邦曲

又赋神州富国诗

春回大地春光好

福满人间福气浓

人逢盛世精神爽

岁转阳春气象新

迎新春春光明媚

辞旧岁岁月火红

旧岁已赢十分好

新春更上一层楼

日月光华歌复旦

云霞灿烂乐长春

大江南北春风意

海峡东西明月心

四海归心歌统一

万家春酒乐团圆

花开富贵家家和

灯照吉祥岁岁欢

富裕花开香万里

丰收酒溢醉千家

碧海青山千里秀

红楼绿树万家春

一展宏图九州丽

八方瑞气五谷丰

一年首庆新春节

百载今歌盛世时

开放一桥渡万马

承包两字富千门

翻天覆地山河壮

改革开放日月新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

一统山河呈秀色

九州龙虎展雄姿

一元复始民心乐

万象维新国力宏

飞雪迎春千家暖

东风送暖万户春

人人向上家家喜

年年登高步步新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承太平

富如旭日腾云起